第254章 怒火(一)

“小日本兒、老子來了!”陳斌這一句由衷的發自肺腑的吼叫,點燃了整個轟炸機羣的情緒。轟炸機羣中絕大部分成員來自後世,對於二戰中抗日戰場上民族的種種痛苦記憶、二戰後日本人的種種無恥表現、受限於自身實力和國際風雲的種種無奈忍讓、穿越以來自己親身經歷的種種憤怒,全部化作此刻亢奮的情緒陷入無以表達的境地。所有來自後世的飛行員都知道,這一句話不僅會聚了他們壓抑心中多年的複雜情感,更是後世多少中華兒女胸中積蓄的苦悶,終於在這一刻,由自己親自發泄出來。巨大的榮耀感和成就感激盪在這些年輕人的胸中。

在徐鵬熊的命令下,整個轟炸機編隊拆除了轟炸機上所有的槍炮炮塔以及彈藥,只留下尾機槍手,只准向地面的探照燈射擊,並觀察轟炸結果,以減輕飛機的重量,另外也減少載油量(高空比低空耗油),以攜帶更多的燃燒彈,並在五千到六千米的高度間展開轟炸。飛機沒有采取密集的編隊飛行,而是單獨各自飛行,由前面的轟炸引導機首先開火,從而把各個轟炸機引入目標區。林克強和李晨分別駕駛着兩架猛龍,作爲引導機率先飛抵東京上空,隨行的其餘轟炸機,按計劃作低空飛行。隨着陳斌的命令,在機組人員一片興奮的嚎叫聲中,迅速降低飛行高度,在與東京最重要的工業區比鄰的下町約十平方哩的長方形密集區上空不到三千米的高度分別打開彈倉門,兩架飛機帶着彈雨在空中交錯而過,從天而降的十二噸燃燒彈在目標地面形成兩條巨大交叉火十字,爲後面的飛機指引投彈目標。這一帶人口密集,居民大都居住在沼隅田川東岸一帶的板條房裡。

有些毗鄰的2層樓房間隔還不到一米。這一地區被選爲首次火攻目標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有樣學樣,其餘的轟炸機以單機之隔,陸續從空中“瘋狂的”再次下降原本就不高的飛行高度,分別按照預定的目標和方向進行轟炸。“中國人瘋了”威廉.史密斯少校和他率領的10架b17重型滯留在高空的安全高度,他無法理解中國人的瘋狂舉動。重型轟炸機龐大的身軀在低空,不,是超低空,無疑是高射炮和其他地面防空火力最好的靶子,他們這麼做無異於自殺。然而發生的事實卻讓大大出乎威廉.史密斯少校想當然的理解。一來日本人的高射炮火沒有準備,二來即使他們有準備在中低空高射炮火的表現也非常有限。此外,威廉史密斯不知道,4架臨時加掛了空地導彈的猛龍始終遊弋在東京上空,地面上一旦出現防空炮火,就會立即遭到毀滅性打擊。這也算是徐鵬雄爲轟炸編隊額外加的一層保險。史密斯少校和他的同僚們在高空有點扎手紮腳,下面飛舞的轟炸機阻滯了他們的投彈線路。

另選線路不是不可以,但是轟炸效果肯定不如中國人的好。埋藏在他們心中對日本人的仇恨以及作爲軍人的好勝心和榮譽感,促使他們放棄自己習慣的投彈方式,勇敢的加入到中國人的行列之中。地面上洶涌的火海讓史密斯少校和他的同僚們幾乎在40公里以外就能清晰的看到目標。臨近目標上空,史密斯少校率領轟炸機穿過滾滾濃煙,機身和玻璃艙部份都被燻黑了,炸彈艙門打開後,建築物燃燒散發出的濃重的薰味陡然侵入機艙,嗆得機組人員一陣咳嗽。正當史密斯準備投彈的時候,肆虐的大火衝起的強大氣流,將他的座機轉眼衝高了幾千公尺,機組人員紛紛從座椅上彈了起來,有幾個還重重地摔下座椅,要不是飛行員有保護頭盔的話,後果真是不堪設想。美國人在一種焦躁、興奮和恐懼的心理支配下,繼續完成他們的投彈動作。畢竟他們沒有中國人那麼瘋狂,他們幾乎都是在五千到六千米左右投彈,這個高度是他們心理能夠承受的極限。史密斯懷着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急忙率領他的編隊開始返航。於是,他們錯過了最爲精彩的畫面。

猛龍攜帶的可不僅僅是燃燒彈。跑了這麼遠的道兒,不給日本人點兒新玩意兒豈不是太對不起觀衆了。猛龍投完燃燒彈之後紛紛拉高,(事實上,地面升騰翻滾的熱浪也不允許他們再做超低空轟炸)在5000米左右的高度再次打開投彈倉。一枚枚攜帶降落傘的空氣燃料炸彈(空爆彈)離開機腹部。隨着降落傘一個又一個消失,在火海周邊的地面上換來成片成片蒸騰的烈焰。此時,已經投彈完畢的陳斌在空中仔細觀察評估轟炸效果。地面上一條條火龍逐漸變粗變長,縱橫交錯如同一張火網。

“游龍注意!游龍注意!按計劃以兩機編隊分別相向進入目標區上空及其周邊!給日本鬼子加點料酒!”

“游龍明白!游龍明白!您就請好兒吧!”游龍編隊指揮官馬銳上校早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各單位注意,按計劃攻擊!”游龍編隊得到攻擊命令之後,立刻調整隊形,以4架爲一編隊分別從四個方向相向進入目標上空。抵近目標之時,在長機的命令下,各機上的操作人員猛地按下按鈕。13噸添加了黏稠劑的汽油猛地從經過特殊改裝的游龍尾部傾瀉而下。這是真正的火上澆油。在一批又一批的游龍編隊的努力下,1040噸黏稠汽油如同傾盆大雨澆灌着東京的火海,原本縱橫交錯的火網火龍,迅速連成一片,並立即向目標區外蔓延開去。猛烈的大火肆虐在東京街頭。火災旋風(大火造成的灼熱氣浪與冷空氣形成強勁對流風)席捲着火舌熱浪恣意吞噬着遇到的一切。火借風勢風助火威。一時間,似乎空氣都被熾熱的火焰引燃。

“阿媽呀!”

“阿媽呀!”

剛纔還沉浸在無限驕傲中的帝國臣民,此刻腦海中或許只有這三個字。此刻甭說喊媽了,就是喊姥姥也於事無補了。東京的消防能力極爲有限。東京有數百萬人口,城區面積達200多平方英里,卻只有8000多名受過訓練的消防隊員,2000名輔助人員,1117部消防車。救火水管短得可憐,救火車被限制只能用2個小時的汽油。市自來水總管道的壓力靠的是電力抽水泵,轟炸導致電路被切斷,水泵根本無法發揮作用。空襲開始後僅半個小時,熊熊烈火已蔓延得無法控制,小日本兒很快就放棄了救火的打算。速度達每小時30海里的大風助長了火勢,巨大的火球夾帶着繁星似的火渣,從一所建築物躍至另一所建築物。大街上,小日本兒的消防人員和警察既控制不了四處亂竄的火焰,也攔不住嚇驚恐萬狀的四處亂跑的人羣。小日本兒們像老鼠似地瘋狂亂撞,頭頂上是雷鳴般的爆炸聲,街道上火蛇亂竄,火光中到處是恐怖的尖叫聲。早就該下地獄的小日本的市民們,終於提前得到了他們應有的待遇和報應。粘稠的火焰粘在哪兒就在哪兒一直燃燒。如果不幸濺到身上,不論小日本兒怎麼摔打翻滾掙扎都無濟於事。只能眼睜睜看着火焰在皮肉上滋滋作響的一直燒到骨頭裡。

夜色降臨,熊熊的火焰逐漸由桔黃色變爲白色,地面則被火光映成橙色。原本黑暗的東京此刻被大火映照得如同白晝。火焰吞噬着一切可以燃燒的東西,所有的房屋建築都變得像融化的糖塊一樣。人們瘋狂了。奔跑,瘋狂的奔跑,可是向哪兒跑呢?地面上,大火像洪水般蔓延開來,到處是火焰到處是人羣到處是死亡。四處逃竄的人羣來回狂奔。但火焰很快就將他們舔倒,很多奔跑的小日本兒在高溫和熾熱的狂風作用下,像破棉絮一般迅速燃燒、碳化、吹散。這個時候死亡或許是一種莫大的解脫,然而沒有人願意追尋死亡的腳步,人們在求生的驅使下,想盡一切辦法尋找生路。

一些小日本兒見到水就不顧一切地跳進去,公園的池子裡、醫院的蓄水池裡、河流中密密麻麻擠滿了想逃命的人,但池水和河水在高溫作用下迅速沸騰。高溫使這些池子變成了一口口大鍋,每口鍋裡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水煮活人的慘劇。池水很快都被蒸發的乾乾淨淨,無數先煮後燒的屍體遍佈乾涸的池底和邊緣。那些躲在防空洞裡的小日本兒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不是被高溫活活烤死就是因爲缺氧而痛苦的被活活憋死。恐懼在小日本兒中傳播的速度比大火蔓延的速度還快。然而,恐懼很快就消失了。隨着一枚枚燃燒彈陸續爆炸開來,再加上雲爆彈和游龍傾瀉的汽油雨的共同作用下,地面的溫度急劇上升,幾乎在瞬間就接近了1000攝氏度,樹木、房屋以及人體即使沒有直接接觸到火焰,也在高溫的炙烤下迅速發生自燃。這樣的高溫連金屬都能熔化更何況脆弱的人體呢?

熊熊大火整整燃燒了一夜。黎明時分,颳了一夜的大風終於停了,東京陷入死一樣的寂靜。待到天亮後,一夜驚魂未定的天皇,斷然拒絕了所有請罪大臣的勸阻走出皇宮“朕要和臣民在一起”。走出皇宮的天皇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熟悉的東京已經面目全非。在皇宮東面的大部分建築物蕩然無存,街道已經無法辨識,只剩下東倒西歪的水泥柱和鋼筋混凝土的殘垣斷壁冒着縷縷青煙。士兵和警察們正在收拾幾乎無處不在的呈各種怪異的姿勢蜷縮着屍體。

逃難的人羣陸續趕回來,他們神情木然眼光呆滯地走過隅田川上的小橋,下面的河水已變成了黑色,河面上飄浮着無數燒焦的屍體,分不清是男是女是老是幼,也沒人關心這些。包括天皇在內的這些倖存者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夜的大火,摧毀了東京43%的商業區和12%的工業區,18個東京兵工廠被徹底焚燬。25萬座建築物付之一炬,10餘萬小日本兒被活活炸死、燒死、薰死、煮死、嗆死以及窒息而死,另有10餘萬人被不同程度燒傷,100多萬人無家可歸。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們以及支持戰爭的小日本兒們,終於嚐到了戰爭帶來的苦果。天皇轉了一圈兒,惡劣的空氣和悲慘的景象,讓他的秀實在做不下去了。他陰沉着臉色強忍淚水回到皇宮。身後跟着一羣面如死灰提心吊膽的大臣。心情最爲緊張的自然要數首相東條英機,他一面心懷忐忑一面盤算着對策。

第373章 妥協(一)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37章 爭鬥(二)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381章 迴歸(一)第442章 運籌第273章 孤城(十四)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114章 華北(二)第178章 逢源(一)第445章 刺痛(三)第117章 華北(五)第95章 風雲(四)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278章 “意外”(一)第121章 圍獵(三)第414章 準備(五)第392章 迴歸(十二)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29章 東線(六)第197章 攻防(九)第80章 呼吸(十八)第194章 攻防(六)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369章 叛亂第150章 天空(四)第90章 改變(三)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160章 綢繆(七)第264章 孤城(五)第392章 迴歸(十二)第126章 客人第69章 呼吸(七)第290章 殺戮(八)第241章 遠征(五)第254章 怒火(一)第239章 遠征(三)第4章 阻截(一)第243章 遠征(七)第372章 要價第79章 呼吸(十七)第103章 大戰(八)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288章 殺戮(六)第330章 南進(六)第122章 圍獵(四)第136章 長江(一)第452章 終結(四)第436章 分治(一)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195章 攻防(七)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212章 策對(二)第237章 遠征(一)第241章 遠征(五)第215章 諸馬(一)第435章 心事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151章 名聲(一)第224章 無奈(三)第28章 東線(五)第66章 呼吸(四)第314章 暗戰(三)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222章 無奈(一)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47章 金蟬第232章 西進(五)第177章 衝突(十)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94章 風雲(三)第438章 分治(三)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95章 風雲(四)第54章 斷尾(一)第5章 阻截(二)第8章 阻截(五)第235章 謀劃(一)第148章 天空(二)第332章 南進(八)第213章 時局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372章 要價第115章 華北(三)第179章 逢源(二)第40章 報復第104章 大戰(九)第219章 諸馬(五)第215章 諸馬(一)第375章 謀定(一)第439章 分治(四)第13章 序幕(二) (1)第28章 東線(五)第228章 西進(一)第365章 博弈第314章 暗戰(三)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371章 叛軍第366章 拖延
第373章 妥協(一)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37章 爭鬥(二)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381章 迴歸(一)第442章 運籌第273章 孤城(十四)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114章 華北(二)第178章 逢源(一)第445章 刺痛(三)第117章 華北(五)第95章 風雲(四)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278章 “意外”(一)第121章 圍獵(三)第414章 準備(五)第392章 迴歸(十二)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29章 東線(六)第197章 攻防(九)第80章 呼吸(十八)第194章 攻防(六)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369章 叛亂第150章 天空(四)第90章 改變(三)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160章 綢繆(七)第264章 孤城(五)第392章 迴歸(十二)第126章 客人第69章 呼吸(七)第290章 殺戮(八)第241章 遠征(五)第254章 怒火(一)第239章 遠征(三)第4章 阻截(一)第243章 遠征(七)第372章 要價第79章 呼吸(十七)第103章 大戰(八)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288章 殺戮(六)第330章 南進(六)第122章 圍獵(四)第136章 長江(一)第452章 終結(四)第436章 分治(一)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195章 攻防(七)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212章 策對(二)第237章 遠征(一)第241章 遠征(五)第215章 諸馬(一)第435章 心事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151章 名聲(一)第224章 無奈(三)第28章 東線(五)第66章 呼吸(四)第314章 暗戰(三)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222章 無奈(一)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47章 金蟬第232章 西進(五)第177章 衝突(十)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94章 風雲(三)第438章 分治(三)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95章 風雲(四)第54章 斷尾(一)第5章 阻截(二)第8章 阻截(五)第235章 謀劃(一)第148章 天空(二)第332章 南進(八)第213章 時局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372章 要價第115章 華北(三)第179章 逢源(二)第40章 報復第104章 大戰(九)第219章 諸馬(五)第215章 諸馬(一)第375章 謀定(一)第439章 分治(四)第13章 序幕(二) (1)第28章 東線(五)第228章 西進(一)第365章 博弈第314章 暗戰(三)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371章 叛軍第366章 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