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終結(三)

狼之隊要在中南半島和東印度地區建立南方民主聯邦共和國,在事先幾乎沒有任何徵兆。其實,仔細想起來徵兆還是有的,只不過被遠東共和國的高調立國所掩蓋罷了。早在狼之隊經略中南半島前期,那些在緬甸中北部紛紛宣佈獨立的各個小邦,更多的被認爲是一場政治鬧劇,誰也沒想到狼之隊是人真的。小邦林立的好處就是可以儘可能的分散世人的注意力,壞處自然也顯而易見,那就是意見紛雜,各種千奇百怪的訴求競相出籠。有的要實行總統制,有的要實行內閣制,有的要實行總統內閣制,還有要實行議會制,當然也少不了要求實行帝(王)制的。

在中南半島具有無以倫比影響力的狼之隊,對這些要求全部予以滿足。前提是你得承認並加入南方民主聯邦共和國。各個聯邦成員在這個前提之下享有除外交、軍事以外的一切權利。至於你怎麼管理你的國家(地盤)只要不違反聯邦憲法,隨你的便。狼之隊在近百個大小邦國中都有駐軍,或者指導訓練的軍事力量,因此,他直接或者通過代理人提出的要求,幾乎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但是,反對者不可能沒有。最大的反對者來自緬甸和越南。在緬甸以angshan領導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爲首的政治集團反應最爲強烈。在越南則以hzm領導的yuemeng發對的聲音最大。林楚男根據特區軍委的指示,對於這位在越南具有一定影響的政治家採取了較爲和緩的措施。

在越南老撾等地,由於狼之隊派出的的各個工作組、工作隊,在當地華人華僑的鼎力支持下,建立了總人數約10萬人的抗日武裝力量。這支隊伍在抗擊日本侵略的過程中,在越南尤其是在北越地區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具有深厚的羣衆基礎,從而級大地削弱了Yg的影響力。在工作組展開工作的整個過程中,Yg都是試圖與其結成統一戰線,其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不僅沒有成功,反而被其擠壓得失去絕大部分生存的空間。在此消彼長之間,Yg的影響力趨於萎縮。然而,在日本被打敗之後,在整個抗日過程中幾乎沒有發揮什麼顯著力量的Yg,卻要下峨眉山摘桃子。他們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與聲勢浩大的狼之隊抗衡,於是請求前輩們出面斡旋干預。前輩們再次面臨zhuyi和民族之間的選擇。由於hzm與前輩們具有非常良好的關係,因此,前輩們出面了。

這樣的結果,華僑軍早有預料,因此,準備的非常充分。談判擴張兩不誤,不斷壓縮yg在中北越的生存空間。經過異常艱難的談判,最終,狼之隊提出以北緯16度爲界,北越歸南方民主聯邦共和國,以南地區則作爲南越的領土。這樣的要求,恐怕沒有一個政治勢力能夠接受。但是不接受又能如何呢?不論是作爲大清帝國的屬國,還是法屬時期,尤其是狼之隊來了之後,大批的中國人涌入越南。在北越,中國人的比例佔到百分之七十左右,除此之外還有一支百萬人的軍隊作爲後盾。Hzm能說什麼呢?在要麼得到一半,要麼全部失去的抉擇下,hzm在於政治盟友們商議之後,做出了艱難的決定,簽字!當然,反對派在任何時候都會有的,一批強烈反對該協議的同志,在思想政治工作無效之後,被果斷的清洗出隊伍。

而緬甸的事情相對要複雜得多。本來angshan當年是以發對英國殖民者爲目的,才與大日本帝國皇家陸軍合作,一起對抗共同的敵人。但是,現在日本人敗了,雖然他領導的政治力量及時見風轉舵,投向盟軍,但是畢竟是有歷史污點的。更令人頭疼的問題是,現在回來的除了英國人還有中國人。顯然中國人要比英國人更加難纏。悠久宗主國地位,使得中國人具有強烈的心理優勢。反法西斯英雄、勝利者的光環更增添了中國人在道義上的優勢。在英國人的極力蠱惑攛掇承諾之下,angshan這個政治白癡再次選擇了錯誤的道路。他們選擇了與英國人合作。他仍然相信,大英帝國以及其背後美國人的實力,足矣抵消中國人的影響力。作爲緬族的領袖,他的決定得到了強烈的支持。他們似乎忘記了當初爲了擺脫英國人的統治所花費的時間經歷和犧牲。從態度強硬,逐漸轉變爲大規模的抗議、示威、甚至武裝暴動和恐怖襲擊。英國人這個時候也沒閒着。別看他們在抗日的時候,對中國人民的正義事業刻薄吝嗇,現在對angshan集團的支持卻是大手筆。一船船武器,先後由印度抵達緬甸仰光,英國遠征軍幾乎把所有的武器全部支援給了他們,並在暗中指揮調度所有的軍事行動。

包括英國人在內幾乎所有人員似乎都忽略了狼之隊的前身是什麼,又是以什麼起家的!反恐,是21世紀特種部隊在和平時期的主要任務之一。隨着李傑一聲令下,狼牙出動了。一支支特戰隊,在狼之隊軍情部(華僑軍軍情部特派機構)的大力協助下,乘坐直升機、裝甲車、僞裝民用車等各種交通工具,展開斬首行動。在仰光、勃固、毛淡棉、帕安、土瓦等南部城市,隱蔽在各個角落的恐怖分子以及被認爲是恐怖分子首腦的angshan集團首要分子,或直接清除或秘密逮捕。狼之隊5個二線野戰步兵師,或轉爲武裝警察部隊或直接改編爲警察,負責緬甸南方各主要城市的治安和穩定工作。並配合野戰部隊(主要是第106、108山地師)對angshan集團的武裝力量實施清剿。經過將近兩個月的努力,狼之隊完全控制掌握了緬甸南方的局勢。

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林楚男果斷下令宣佈angshan集團爲法西斯幫兇、國家公敵和緬奸集團,逮捕了angshan集團所有還披着合法外衣骨幹分子,以及向其提供幫助的所謂英國顧問。隨後,狼之隊開動所有的宣傳機器,以大量詳實的證據(有些事後期製作的)撕掉他們身上所有漂亮的裝飾,成功還原了angshan集團的真實嘴臉並將其徹底妖魔化。爲了避免日後緬族的強烈反彈,狼之隊採取了極爲傳統的方式,即:扶植親華的政治勢力,組建新的緬族爲主體的政府。新政府總是不難組建的。狼之隊從緬族各個大的部落中選取了溫和的酋長或者長老進入各個層級的政府任職。在新政府的“要求”下散居於緬甸其他地方的緬族,向緬甸南方遷徙。政府給予必要的物質保障和補助。這項工作儘管採取了多種措施,但是進展依然緩慢,直到1950年南方民主聯邦共和國整體加入遠東共和國之時才基本完成。經過新成立的緬甸共和國與南方民主聯邦共和國進行充分的協商之後,最終達成協議,自1948年3月15日至1951年3月15日爲期三年,緬甸共和國的國防外交事務接受南方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指導。1951年3月16日開始,其具備完全的主權國家地位。

馬來西亞的局勢穩控工作像越南同樣依賴廣大的華人華僑。至此,華僑軍也才真正的名副其實。由於有陳公的鼎力支持,東南亞地區的華僑在原先的同鄉會等基礎之上成立了政黨組織。歐美等國家的華僑組織,在司徒美堂等人的積極奔走之下,紛紛開始向東南亞地區移民。有華僑組織和華僑軍當局的財力支持,這項工作取得了飛速進展。此前,華僑軍與前輩達成默契,爲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的大陸居民移居海外提供方便。

相比外東北那些苦寒之地,東南亞地區更具有吸引力,加之華僑及前輩們的成功開拓史,以及各種各樣的發家神話的刺激,中國沿海居民移民積極踊躍。尤其是前****將士以及狼之隊官兵的家屬,在親人獲得較爲穩定的生活以及優惠政策的鼓勵之下,基本上是居家南遷。不僅帶動了移民浪潮,更穩定了軍心提振了士氣。自此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從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各地涌入馬來西亞以及中南半島北部、東印度地區的華人,超過二千五百餘萬人。極大地改變了當地的人口比例。華人華僑在東南亞的地位空前提高。與此同時,狼之隊當局強力推行民族平等的政策,在政治經濟文化衛生科教等多個領域,對境內的原住民和少數民族實施扶植同化的同時,積極保護其本民族的文化。這一點也贏得了當地人民的支持。

由於千百年來,漢文化的在該地區的傳播和影響,因此,當地人對於漢文化並不排斥。想想也是,越南等國的語言和文字基本都是在漢語基礎上發展而來,在歷史上又有長期的藩屬朝貢關係。而中國獨特朝貢體系,相比近現代西方所謂條約體系的殖民體系要溫和得多。基本不干預屬國內政,尤其是政權和王位的更迭,也不實施經濟掠奪,而且自明朝以來實施“厚往薄來”的朝貢政策。使得中央王朝對東亞地區周邊國家的具有廣泛而深遠的積極影響。在這個體制下,中國中央政權始終成爲一元中心,各個朝貢國承認這一中心地位,中央政權的外藩。與此同時,日本對琉球、朝鮮對女真、越南對佔婆和南掌等國也都提出了朝貢要求,形成了數個次級朝貢中心。

也正是這種影響,使得狼之隊在該地區建立以中華文化爲載體的上層建築遇到的阻力要比西方國家以及日本這個中華文化的“二手貨”要順暢得多。爲了避免大量華人到來之後給該地區原住民造成生存危機,南方共和國政府規定,所有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尤其是國有企業以及華人舉辦的企業必須按比例招收原住民。在晉升晉職過程中,也必須按比例進行。爲了保證所有少數族裔的受教育權利,在小學實施普遍的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在中高等學府必須按比例招收不同族裔的學生。這些權利法案贏得了原住民上層以及中下層的廣泛支持。

狼之隊開疆拓土的歷程並未結束。在南方民主聯邦共和國成立之後兩個月,也就是1948年5月,蘇門答臘前僞省長沃麗巴,突然宣佈蘇門答臘島,及其周邊巴尼亞羣島、尼亞斯島、八都羣島、明達威羣島、恩家挪島、林嘉羣島、邦加島和烏里洞島從印度尼西亞獨立,建立蘇門答臘聯邦共和國。由於此時印度尼西亞剛從日本人的佔領之下解放出來,國內一片亂哄哄,因此,沃麗巴的聲明,幾乎淹沒在遠東共和國和南方共和國建國的聲勢之下,但是萬里之外還流亡在英國準備回國的荷蘭王國卻提出了強烈抗議。蘇門答臘聯邦共和國已宣佈獨立,幾乎立即得到遠東共和國和南方共和國的承認。朝鮮王國也同時予以承認。與此同時,尼科巴羣島和小安達曼島宣佈獨立,組成尼科巴——安達曼聯合王國。遠東共和國、南方民主聯邦共和國、朝鮮王國以及蘇門答臘聯邦共和國先後予以承認。而此時駐紮在蘇門答臘和尼科巴羣島、小安達曼島上的狼之隊,理所當然地成爲這兩個共和國的保護着。

國際風雲變幻令人目不暇接。西方各國剛剛從軸心國的蹂躪中緩了一口氣,剛到一半,卻又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強勢的中國人,在試圖恢復其過往在該地區的地位和榮耀。這無疑觸動了西方文明國家敏感的神經。數百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自己制定規則,他們認爲自己在上帝的保佑下,有義務爲世界的新秩序嘔心瀝血。

戰爭的鐘聲再次敲響,又有多少人要爲了某種信念和利益拋灑熱血和生命呢?

第48章 脫殼第332章 南進(八)第127章 秘密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210章 蓄銳第63章 呼吸(一)第119章 圍獵(一)第331章 南進(七)第245章 遠征(九)第78章 呼吸(十六)第75章 呼吸(十三)第67章 呼吸(五)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85章 收官(五)第96章 大戰(一)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117章 華北(五)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411章 準備(二)第421章 南方(二)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424章 南方(五)第327章 南進(三)第51章 詭計第442章 運籌第390章 迴歸(十)第311章 交易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265章 孤城(六)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218章 諸馬(四)第423章 南方(四)第261章 孤城(二)第94章 風雲(三)第96章 大戰(一)第13章 序幕(二) (1)第147章 天空(一)第162章 綢繆(九)第43章 疲兵第278章 “意外”(一)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117章 華北(五)第232章 西進(五)第440章 分治(五)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121章 圍獵(三)第35章 算計(二)第114章 華北(二)第327章 南進(三)第279章 “意外”(二)第264章 孤城(五)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14章 華北(二)第425章 南方(六)第188章 妥協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367章 無奈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283章 殺戮(一)第24章 東線(一)第309章 殘敵(二)第151章 名聲(一)第11章 煉獄(二)第238章 遠征(二)第449章 終結(一)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149章 天空(三)第439章 分治(四)第212章 策對(二)第251章 絲路第259章 登陸(二)第36章 爭鬥(一)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280章 爆發(一)第115章 華北(三)第386章 迴歸(六)第41章 老兵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63章 呼吸(一)第368章 難題第317章 麻煩(三)第309章 殘敵(二)第122章 圍獵(四)第381章 迴歸(一)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159章 綢繆(六)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67章 呼吸(五)第260章 孤城(一)第69章 呼吸(七)第367章 無奈第186章 反攻(六)第23章 思謀(二)第418章 準備(九)第379章 “棧道”第204章 攻防(十六)
第48章 脫殼第332章 南進(八)第127章 秘密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210章 蓄銳第63章 呼吸(一)第119章 圍獵(一)第331章 南進(七)第245章 遠征(九)第78章 呼吸(十六)第75章 呼吸(十三)第67章 呼吸(五)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85章 收官(五)第96章 大戰(一)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117章 華北(五)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411章 準備(二)第421章 南方(二)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424章 南方(五)第327章 南進(三)第51章 詭計第442章 運籌第390章 迴歸(十)第311章 交易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265章 孤城(六)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218章 諸馬(四)第423章 南方(四)第261章 孤城(二)第94章 風雲(三)第96章 大戰(一)第13章 序幕(二) (1)第147章 天空(一)第162章 綢繆(九)第43章 疲兵第278章 “意外”(一)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117章 華北(五)第232章 西進(五)第440章 分治(五)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121章 圍獵(三)第35章 算計(二)第114章 華北(二)第327章 南進(三)第279章 “意外”(二)第264章 孤城(五)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14章 華北(二)第425章 南方(六)第188章 妥協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367章 無奈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283章 殺戮(一)第24章 東線(一)第309章 殘敵(二)第151章 名聲(一)第11章 煉獄(二)第238章 遠征(二)第449章 終結(一)第338章 南進(十四)第149章 天空(三)第439章 分治(四)第212章 策對(二)第251章 絲路第259章 登陸(二)第36章 爭鬥(一)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280章 爆發(一)第115章 華北(三)第386章 迴歸(六)第41章 老兵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63章 呼吸(一)第368章 難題第317章 麻煩(三)第309章 殘敵(二)第122章 圍獵(四)第381章 迴歸(一)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159章 綢繆(六)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67章 呼吸(五)第260章 孤城(一)第69章 呼吸(七)第367章 無奈第186章 反攻(六)第23章 思謀(二)第418章 準備(九)第379章 “棧道”第204章 攻防(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