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妥協

委座爲什麼要來?他必須來。

日軍的動向引起了軍統、中統的關注。在絕大多數70年代以前出生在中國大陸地區的人的心目中,一提到這兩個機構或者“特務”這個字眼兒,往往都會萌生嫌惡的感覺。其實這不過是政治宣傳的成功和需要。一提起情報機構,很多人對美國的中央情報局、蘇聯的克格勃、英國的軍情處(包括007)、以色列的摩薩德都津津樂道,對他們的傳聞傳奇如數家珍,其實這也是政治宣傳的結果。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二戰時的軍統不論在組織規模、人員素質和情報能力在全世界的情報機構中絕對位列前茅。

抗戰期間軍統局曾多次刺殺投日的軍政人員,如暗殺張嘯林、唐經,暗殺未成的有殷汝耕、季雲卿、汪精衛、周佛海。而隸屬BIS的各個“遊擊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隊”則深入日寇佔領區開展廣泛的游擊戰,對打擊日寇和漢奸,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39年4月(真實歷史是1940年4月,本文爲了行文需要提前了一年),委座爲集中對日本軍隊電訊密碼的破譯力量,下令BIS“特種技術研究應用處”(6處)加強對日情報工作。在6處中,池步洲擔任了軍政部軍用無線電總檯第43臺主任。1941年5月開始,池步洲在破譯的日本外交密電中,他已感到日本要對美國“採取斷然行動”了,並判斷:日本對美進攻的地點可能是在珍珠港,發動戰爭的時間可能選擇在星期天。軍統局破譯出日本海軍將要偷襲珍珠港的密電後,通知美國海軍,但孤立主義情緒氾濫的美國當局懷疑是中國挑撥日美關係,未引起重視,以致釀成嚴重後果。抗戰期間,軍統局的正式在冊人員和學員,在抗日戰爭中犧牲者就達18000人以上,而抗戰結束時全部註冊人員爲4萬5千餘。其他附屬人員爲國捐軀者更衆。

6處成功破譯了日軍的電令之後,這份絕密電令立即就呈現在委座面前。這樣一份情報立即引起了委座的高度重視。委座立即招來何應欽和陳誠商討對策。

“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喘息之機”何應欽說道:“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時機,做好政治、軍事、經濟以及外交方面的準備工作。這次戰役,不論結局如何日軍和華僑軍隊都會兩敗俱傷。這樣,一方面可以減緩日軍對我們的進攻,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李華雄尾大不掉。”他和委座共事多年,太瞭解委座的心思了。此外,他個人對這股不斷崛起的勢力以及李華雄個人非常警惕,甚至有些討厭。原因說起來挺複雜,歸結起來其實也簡單。一來是魏劍捷在蘭封會戰中的表現更加凸顯桂永清的無能,無形間給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二來,李華雄的代表也就是那個美女王文怡,幾乎什麼碼頭都拜,可總是對自己很敷衍,這也讓他非常不悅。何應欽看到委座微微點頭,繼續說道:“李華雄下午發來電報請求覲見,我想應該和這件事有關。果真如此,他們的情報能力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啊!”

“嗯!”委座哪能不明白何應欽的意思呢?

這個華僑軍隊,也是令他歡喜令他憂。他羨慕他們表現出來令人震驚的作戰、科技、經濟能力,同時也是這些也更令他擔心。據軍統分析,小諸葛之所以能夠在廣西建功,和華僑軍隊不無關係。他們很可能擁有一支潛艇部隊,否則根本無法解釋日軍的補給難以爲繼。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太可怕了。他們不可能自己製造潛艇,只能購買,而且只能從德國人哪裡購買。德國人拋棄了自己,卻和他們打得火熱。王文怡出使一次德國,就從歐洲帶回了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買幾艘潛艇也沒什麼不可能。他怎麼也不明白元首爲何對它們這麼大方。這個李華雄行事低調,卻能在國際上左右逢源。居然還能逼迫日本人停火,放棄封鎖,這樣的手腕自己也不得不佩服。

他越來越清晰的明白這支力量是自己所不能駕馭的。儘管他們行事低調,儘管他們並不拒絕國府派遣的官員,也從不宣揚他們的政治主張,可越是這樣他就越可怕。他們似乎和什麼人都能建立合作關係,從地方軍閥到g黨,從幫會社團到社會精英,從忠於自己的力量到反對自己的力量,有這樣的一股勢力在臥榻之側,誰又能安睡呢?可是在當今這樣的局勢下,沒有他們又不行。遠的不說,就說對付日軍的空襲,如果沒有他們的空軍,真不知道會怎麼樣。這支規模不大的空軍與在支援長江前線的華僑軍隊的空軍一起拱衛着大後方的天空。這對於穩定大後方的人心,鼓舞全國士氣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到底該怎麼辦呢?控制、拉攏,軟的硬的都用過,可他們始終和自己保持一定距離,若即若離又不離不棄。

“辭修,談談你的看法”委座轉向自己這位愛將。陳誠作爲國府中著名的“華僑派”的代表,這個時候委座很想聽聽他的意見。

陳誠不自覺看了何應欽一眼。他自然也明白何應欽的意思。從心裡來說,他對中國羣雄並舉,割據一方的現狀也非常不滿。不過正是這次民族的浩劫讓他看清了更多人的面目。比如從骨子裡反對委座的桂系李宗仁和小諸葛。原來,在岡村寧次攻佔並保住了南昌之後(第一次長沙會戰之前)並沒有消除中國第九、第五兩戰區對武漢的夾擊包圍態勢。這讓岡村寧次認識到僅以武力在戰場上硬拼,無法解脫被包圍夾擊的被動局面的。於是,岡村寧次潛心研究了以武漢爲中心的華中地區的地理特點和中日兩軍兵力態勢,以及中隊的心理狀況等問題。1939年夏季。岡村寧次完成了他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對中國第五、第九兩戰區施以政、戰謀略的方案和指導大綱。其核心思想是:以政治、軍事和派遣特務等各種手段,策反雜牌軍,孤立以黃埔軍校少壯係爲主的中央軍,然後殲滅中央軍。其計劃要領是:(華僑軍隊向國府提供)

一、對第五戰區的敵軍(指中隊),置重點於策動廣西、四川軍隊反叛,藉此使全戰區走向崩潰;其次對該戰區的中央軍及其旁系軍加以影響,也要不失良機進行工作。

二、對第九戰區之敵(指中隊),可對四川軍及遊擊旁系軍施以懷柔工作,對其他軍隊(直系軍以外)進行積極的謀略宣傳,引導其喪失戰爭意志和走向投降、逃亡……

三、任務分擔:第6師團對楊森軍策反工作;第33師團對王陵基軍策反工作;軍特務部擔任對五戰區的四川軍的策反謀略工作,爲此應接受有關師團長的援助。

雖然國府有了準備,但是岡村寧次的策反工作依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當時國府中很多人對桂系非常緊張,但是委座只是笑着擺擺手沒有說話。事情的發展也證明了委座的判斷。

8月下旬,日本特務機關通過在李宗仁、小諸葛手下工作的熟人關係,得以派人與李、白麪談,使盡挑撥離間之能事。提出只要李、白搞倒了委座,日本就可以撤兵。李宗仁將軍對日本特務的離間作法嗤之以鼻,鄭重回答:對於撤換委座,中國人並不把他當回事,就像你們日本換個首相一樣。中國實行中山先生的共和體制,只要人民不樂意,隨時可以叫委座下臺,而另選賢能。

對於日本方面的“誠意”,李宗仁對來使說:“這場戰爭是由日本發動的,戰爭的停止當然也應該由日本提出。日本如果真有停止戰爭,恢復和平的願望,中國將表示歡迎,但必須立即全部從中國澈軍,恢復中國領土完整和獨立自由。”

白崇禧將軍則告誡日方代表:“日本方面若真要謀求自救,就應該趕快懸崖勒馬,徹底拋棄仇恨中國的政策,修復中日友好。”

日本使者討了個沒趣,灰溜溜地走了。但是他們並不死心。日軍佔領南寧後,今村中將卻意外得知一個消息;白崇禧向蔣介石請求,將桂系軍隊調回廣西****南寧。委座拒絕了白崇禧的請求,決定將中央軍部隊調進廣西。今村中將據此判斷,委座是藉此機會將自己的勢力擴張至廣西省,勢將引起暗鬥。從而,日本的策反謀略帶來極大希望。

今村中將選派在第5師團擔任特務機關長的中井增大郎大佐再次去策反李、白將軍。中井五年前曾受聘在桂系軍隊中擔任軍事顧問兼教官,與李、白有舊誼。

結果,中井此行不僅被小諸葛痛斥一凡而且幾乎是被轟出“大帳”。

李、白二人的行爲得到了積極主戰的陳誠的充分肯定。如今,國家危難之際,更應該萬衆一心打垮外敵,自家的家務事還是等到勝利之後再說罷。資深反對派尚且如此,對於政治態度不明晰一心抗戰,爲抗戰事業貢獻頗巨的華僑軍隊,更應該積極爭取而不是把他們推向相反的方向。

“委座,”陳誠沉聲說道:“華僑軍隊橫亙在關東軍與長江兩岸日軍之中,使之能爲首尾不能相顧的兩塊,造成日軍極爲被動的態勢。他們的存在對於緩解華中華南的抗戰壓力極爲重要。日軍集中兵力攻擊他們在短時間可以使我們獲得喘息,但是一旦他們不能支撐潰敗,那麼日軍就可以專心對付我們。另外,g黨也可乘勢挺入淪陷區發展他們的力量。山西、山東就是很好的例證,短短几年時間zg就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山西,如果沒有zg和華僑軍隊的雙重擠壓導致閻老西幾乎沒有立足之地,他也不能痛痛快快的發兵長江前線。沒有華僑軍隊的存在,zg就會順勢挺進河北。因此,在當前的情況下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確保他們的存在都符合我們的最大利益。”

“辭修所說很有道理”何應欽接口道:“可是,他們一旦做大以後再想解決就更困難了。”

“但是…”

“好了!”委座制止了他們的爭論,轉向何應欽說道:“告訴李華雄,他不用來了。讓他準備一下,我去一趟北平。”

“這——,此刻,委座不宜行動,還望委座再作考慮。”何應欽對委座的決定深感意外。

“不必。通知衛立煌(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以及朱de和傅zuoyi參加會議。”

委座一行在華僑空軍戰機的保護下飛臨北平。會前委座分別接見了衛立煌、閻老西、朱de、傅長官、李華雄等人進行了單獨密談。

閻老西一見把兄弟(委座)就苦着臉大倒苦水

“我連老窩都沒了。太原、大同李華雄佔着,長治、晉城孫尉如佔着,臨汾和晉西北g軍佔着,綏遠的傅zuoyi翅膀也硬了。我名爲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可是我能調動誰啊。這還不算,李華雄、傅zuoyi、孫尉遲都和g軍打得火熱,我擔心山西早晚變顏色。傅zuoyi的‘七路半’就是例子。”他沒說中央軍佔着運城。

“百川,現在國難當頭,要以大局爲重。大家還是要團結一致共赴國難啊!”對於這個把兄弟落到今天這個下場,委座從心裡來說心情較爲愉快。當年爲了保住你的山西,可謂機關算盡,各路神仙你都請,現在日本人打跑了,知道哪路神仙都不好送了吧!“打完眼前這仗,我一定讓李華雄履行他撤出太原的諾言。”委座百般安撫總算送走了自己這位大哥。

第二天,會議在遷到北平的第六戰區司令部內舉行。各方大員從各自角度利益出發對即將到來的作戰各抒己見。爭論自然難免。吵得最兇自然還是閻老西這個“苦主”。軍事會議差點成了訴苦會。

第一天的會議沒有達成任何共識。

會後,李華雄作爲地主設宴款待這些大爺們。都是舊相識,只不過抗戰需要天各一方,難有這樣的機會,大家豈肯放過呢?委座簡單的應酬了一下就先行離開,那位苦主大哥也如影隨形的跟着離開。

在隨後的會議上,李華雄爲了構建和諧的氛圍,做出巨大讓步,決定將華僑部隊由太原全部移防到河北。即使沒有閻老西喊冤他也決定放棄太原。孫尉如的部隊也由長治晉城換防到河南濮陽地區。前輩們也是出於統戰的需要放棄了臨汾城,作爲交換得到了長治和晉城所在的晉東南地區。原因很簡單,那裡不是特區的發展方向。有華僑軍隊的巨大威勢,閻老西也不敢動特區在山西產業的主意。現在放棄不僅可以爭取更多的支持,而且也可以向委座表明自己沒有野心。閻老西得到巨大利益之後,會議的進程順利進行。

最後會議決定:第一戰區和第二戰區在未來的作戰中全力配合第六戰區。第二戰區的部隊分別加強到第一戰區和第六戰區。第二戰區傅長官的35軍運動到張家口協防關東軍南下;第一戰區湯恩伯的第13集團軍加強到蘭考至商丘一線協防華東日軍北上。第一戰區與第五、第九戰區一起適時發動攻勢,牽制武漢地區的日軍。其他戰區相當面之敵適時發動牽制性進攻。

一場抗戰以來最大規模的作戰正在***上醞釀發酵。

第三十六章攻防(一)

第354章 鏖戰(七)第37章 爭鬥(二)第8章 阻截(五)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347章 出兵(三)第10章 煉獄(一)第258章 登陸(一)第60章 絞殺(四)第227章 女王第381章 迴歸(一)第331章 南進(七)第384章 迴歸(四)第386章 迴歸(六)第188章 妥協第148章 天空(二)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81章 收官(一)第172章 衝突(五)第156章 綢繆(三)第255章 怒火(二)第198章 攻防(十)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191章 攻防(三)第319章 詭道(一)第133章 大師(三)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282章 猛料第24章 東線(一)第149章 天空(三)第420章 南方(一)第100章 大戰(五)第40章 報復第445章 刺痛(三)第376章 謀定(二)第78章 呼吸(十六)第17章 利刃(二)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102章 大戰(七)第161章 綢繆(八)第455章 終結(七)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438章 分治(三)第438章 分治(三)第129章 風波(一)第366章 拖延第442章 運籌第257章 怒火(四)第414章 準備(五)第53章 前輩(二)第289章 殺戮(七)第170章 衝突(三)第196章 攻防(八)第82章 收官(二)第158章 綢繆(五)第6章 阻截(三)第170章 衝突(三)第227章 女王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455章 終結(七)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452章 終結(四)第133章 大師(三)第60章 絞殺(四)第4章 阻截(一)第363章 鏖戰(十六)第134章 元首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46章 狡兔第457章 終結(九)第62章 絞殺(六)第340章 南進(十六)第221章 諸馬(七)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285章 殺戮(三)第288章 殺戮(六)第289章 殺戮(七)第323章 家園(二)第185章 反攻(五)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100章 大戰(五)第20章 狸貓(一)第18章 彼身(一)第42章 驕兵第193章 攻防(五)第437章 分治(二)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455章 終結(七)第53章 前輩(二)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414章 準備(五)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428章 南方(九)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33章 權衡(二)第61章 絞殺(五)第222章 無奈(一)第121章 圍獵(三)第279章 “意外”(二)第170章 衝突(三)
第354章 鏖戰(七)第37章 爭鬥(二)第8章 阻截(五)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347章 出兵(三)第10章 煉獄(一)第258章 登陸(一)第60章 絞殺(四)第227章 女王第381章 迴歸(一)第331章 南進(七)第384章 迴歸(四)第386章 迴歸(六)第188章 妥協第148章 天空(二)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81章 收官(一)第172章 衝突(五)第156章 綢繆(三)第255章 怒火(二)第198章 攻防(十)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191章 攻防(三)第319章 詭道(一)第133章 大師(三)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282章 猛料第24章 東線(一)第149章 天空(三)第420章 南方(一)第100章 大戰(五)第40章 報復第445章 刺痛(三)第376章 謀定(二)第78章 呼吸(十六)第17章 利刃(二)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102章 大戰(七)第161章 綢繆(八)第455章 終結(七)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438章 分治(三)第438章 分治(三)第129章 風波(一)第366章 拖延第442章 運籌第257章 怒火(四)第414章 準備(五)第53章 前輩(二)第289章 殺戮(七)第170章 衝突(三)第196章 攻防(八)第82章 收官(二)第158章 綢繆(五)第6章 阻截(三)第170章 衝突(三)第227章 女王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455章 終結(七)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452章 終結(四)第133章 大師(三)第60章 絞殺(四)第4章 阻截(一)第363章 鏖戰(十六)第134章 元首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46章 狡兔第457章 終結(九)第62章 絞殺(六)第340章 南進(十六)第221章 諸馬(七)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285章 殺戮(三)第288章 殺戮(六)第289章 殺戮(七)第323章 家園(二)第185章 反攻(五)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100章 大戰(五)第20章 狸貓(一)第18章 彼身(一)第42章 驕兵第193章 攻防(五)第437章 分治(二)第299章 殺戮(十七)第455章 終結(七)第53章 前輩(二)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414章 準備(五)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428章 南方(九)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33章 權衡(二)第61章 絞殺(五)第222章 無奈(一)第121章 圍獵(三)第279章 “意外”(二)第170章 衝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