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鏖戰(十三)

孫俊對自己在金三角一戰中的表現非常不滿意。他主動要求第八集團軍(狼支隊)司令部給予自己相應的組織處理。看到他的來電後,郎朗和李傑等人經過討論之後,認爲孫俊雖然在指揮作戰中存在一定的失誤,使得第107師和第110師在作戰中蒙受了巨大損失,但是這種失誤與第八集團軍對敵情過於樂觀的判斷不無關係。仗,能打成這樣已經創造了新的奇蹟,如果在這個時候對贏得勝利的指揮官進行懲處,恐怕在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中都難以想象。基於這個原因,郎朗命令孫俊詳細剖析作戰中存在的失誤和漏洞,作爲內部資料留存。而郎朗則代表狼支隊向特區軍委承擔全部責任,請求處分。

“狼頭還挺會護犢子!”李華雄看罷郎朗的“罪己詔”之後餵奶的搖了搖頭。

“在這次作戰中,郎朗和他手底下那些大大小小的狼頭們,的確存在一定的輕敵思想,導致對雙方形勢的判斷出現偏差!”武定國沉聲說道:“如果說孫俊在爲郎朗他們幾個背黑鍋,那麼郎朗就是在替我們背黑鍋啊!”

李華雄沒有接武定國的話,他轉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已經開始返青的香山。武定國說的沒錯,其實對於特區軍委來說,對於孤懸西南邊陲的狼支隊,始終處於尷尬和矛盾之中。狼支隊說好聽點是特區在西南地區以及中南半島埋下的種子,說難聽點就是特區和華僑軍的幌子。有狼支隊的存在,就可以對國人和美國人有一個交代,“看,我們還在抗日!”靠他們爲特區在東北的經濟開發和養精蓄銳贏得時間,向美國人不斷所要特區需要的東西。特區出於應對國際局勢的需要,有需要狼支隊在一定時間內不過分膨脹和壯大,否則沒有藉口與美國人周旋。因此,特區不能全身心對他進行支持和援助。可是,狼支隊畢竟是強敵環伺,爲求自保又必須不斷髮展壯大自己。這樣的矛盾特區始終沒有找到平衡點。說白了,特區需要狼支隊在自保的前提下,儘可能和日本人在中南半島耗下去,直至特區做好向日本本土發起全面進攻的準備。這本身就是對狼支隊的巨大考驗。

因此,在狼支隊應對日本鬼子進攻的時候,特區軍委雖然對狼支隊的損失有所預見,但是他們並未預見到郎朗和他部下的膽子這麼大,走得這麼遠。居然違背一般的軍事理論,以極爲懸殊的兵力向優勢敵人發動殲滅戰。竟然取得幾乎算得上震驚世界的戰果。這就必然要引起日本人的極大反彈,將注意力再次轉向華僑軍,從一定程度上持續降低對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的壓力。如果狼支隊此時收縮,那麼華僑軍的企圖就將徹底暴露無遺。美國人不是傻子,他們會像拋棄委座一樣毫不猶豫將華僑軍一腳踢開。以美國人的實力,即便他們在世界上的所有盟友全部垮了,以他一國之力同時與德日兩國作戰,也不成問題。當然不能排除美國與德日媾和瓜分世界這種可能性。不論哪種結果出現,都對特區乃至中國未來的發展不利。華僑軍也因此而失去了任何藉口和理由,不得不使戰爭升級。世界的格局和戰爭,畢竟不是一場即時戰略遊戲,它有自己的規律和特性,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在這樣的前提下,連特區都不能完全把握和認識,李華雄又怎能苛責一名前線普通的指揮官呢?

李華雄採取了與郎朗幾乎相同的方式,對外大張旗鼓表彰狼支隊,對內僅就戰術部分進行必要的剖析和總結。因此,孫俊依然是孫軍長,並由他負責指揮東枝戰役。特區軍委的決定,表現出對狼支隊的巨大信任和承認,這極大地鼓舞了狼支隊高級軍官的鬥志,爲整個戰役的勝利提供了組織保障和政治支持。

孫俊在得到第八集團軍和特區軍委充分信任之後,不僅沒有感到竊喜,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狼之隊組建以來,他成爲在一次戰役中造成戰損最大的指揮官。這樣的壓力並非在短時期內能夠消除的。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爲此,在開戰前,郎朗專程找孫俊深談了一次“我說過,戰損過大,並非完全是你一個人的過錯。所以,你沒必要有過大的心理負擔。集中全力打好這一仗。”

“老狼,”孫俊依然滿面肅然,“你放心吧!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好!我只需要你記住一點,人死不能復生,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更多敵人的生命和鮮血祭奠告慰那些逝去的英靈。”

“我明白!”孫俊低聲說道:“其實你說的道理我全明白,可是我怎麼也忘不了那些犧牲在戰場上戰士。”

郎朗沒有再多說什麼,他站起身來走到孫俊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中國人之間尤其是中國男人之間,表達感情的方式往往總是那麼簡單。他們不會像西方人那樣有過多的肢體動作,然而簡單背後是男人之間深厚而濃烈的情感。像郎朗和孫俊這樣的軍人,共同出生入死的歲月,早就在他們內心之中釀造了甘醇的友誼。不需要多餘的動作和語言,這或許就是默契吧!

郎朗不僅給孫軍帶來寬慰,更爲他帶了一支生力軍!沒錯,就是美國的第5307步兵團。孫俊有理由對這支完全由志願人員,同時也是職業軍人所組成的專業叢林戰特種部隊,抱有足夠的信心和殷切的希望。梅利爾准將帶領經過諸多波折纔來到前線的第5307步兵團,對於能夠加入到狼之隊這支傳奇軍隊的作戰序列之中,感到異常興奮。尤其是當他聽說,能夠與剛剛創造了“巨大奇蹟”的第110師並肩作戰的時候,更是如此。美國人性情高傲狂放不羈,但是他們對於強者同樣心中充滿敬意。在生死一線的戰場上沒人願意與弱者爲伍,因爲那樣往往意味着巨大的代價。孫軍沒有將5307步兵團作爲單獨的預備部隊,而是將他們直接編入第110師,以迅速填充戰損。兩支具有完全不同文化、傳統的軍隊要想融合在一起,沒有比戰場更有效的場所,也沒有比戰鬥更有效的方式。

進攻開始了。

美國人驚奇的發現自己加入的這支軍隊對於叢林的理解要比自己更加深刻。他們沒有印象中東方人的懦弱和愚昧。在叢林之中,狼之隊的隊員們靈巧敏捷,狡猾並詭計多端,他們並不魁梧的身體中,似乎蘊藏着永遠也用不完的能量。當這些用牛奶麪包和牛肉偉大的“食肉動物”抑制不住胸腔內爆裂的灼熱而嘔吐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的“新戰友”們依然如同瞪羚一樣在山間狂奔。當他們氣喘吁吁的趕到預定地域的時候,去發現戰鬥已經臨近尾聲。這僅僅是一次小規模的穿插迂迴作戰,卻令整個第5307步兵團的山姆大叔羞愧難當。殘存在他們心中僅有的一點來自白種人或者西方國家的優越感,也被消耗殆盡。一場美國式得動員和檢討無可避免的開始了。

“先生們,”梅利爾准將神情極爲嚴肅“我知道你們的想法。我們是最棒的!是的!只不過這是過去式。在遇到這支偉大的軍隊之前,我們的確是最棒的。但是在今天我們都明白,我們已經不是了!我們笨拙得像一羣企鵝一樣。先生們,我希望你們知道,我們萬里迢迢漂洋過海來到亞洲,並不是參加一次野餐或者僅僅是在叢林中散步。我們忍受着海浪的顛簸來到這該死的叢林,是爲了消滅可惡的日本鬼子。先生們,我需要你們收起自己那可憐的高傲,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日本鬼子和中國人,我們依然是最棒的!”

孫俊這些來自後世的人,雖然從心裡並待見美國人,但是他不得不承認美國人能夠在日後稱霸世界,並非是上帝的眷顧和歷史的巧合。他們看似吊兒郎當和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隱藏着一顆勇敢的心。他們既不像國內宣傳的那樣無恥和懦弱,也不像他們本國宣傳的那樣高尚和勇敢。他們同樣有嚴明的紀律,有素的訓練。他們對祖國的忠誠和對榮譽的渴望,不遜於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孫俊也知道,在這次作戰中所表現出來的並不能代表他們真實的戰鬥力。有長途跋涉的原因,也有水土不服的因素。因此,孫俊作爲最高長官,給這支士氣有些低落的部隊以熱情的鼓勵和充分的信任。畢竟他們現在是朋友而不是敵人。

美國人在緬甸這片神秘的土地上,面對一羣神秘的東方人,展現出他們可愛的一面。他們不僅盛情邀請狼之隊教導大隊的教官們蒞臨指導營級以上軍官的指揮藝術,而且將原有建制打破以連隊爲單位深入到狼之隊的基層單位,進行跟班訓練和學習。很快狼之隊的官兵們就喜歡上這些高鼻深目或者皮膚黝黑的傢伙。他們的認真和執贏得了每一個接觸到他們的人的好感。

狼之隊和華僑軍隊一樣,對待真正的朋友絕不保守,他們對美國人幾乎傾囊相授。從戰術要領到技術細節。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寧和明白人打一架,不和糊塗人說句話。這句話用在美國人身上再貼切不過。他們畢竟是專業的叢林作戰隊伍,之所以剛開始表現不佳,正如孫俊和梅利爾所言,有主觀高傲的因素,更有疲勞和水土不服的問題。他們一旦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並潛心學習,成效要比完全的外行好得多。交流和溝通永遠都不會是單向的,在這個過程中狼之隊也並非全無收穫,美國人獨到的叢林作戰經驗、間接以及令人敬佩的職業精神,同樣影響並感染着第110師的每一名成員。極端條件下,短暫而熱烈的交流和溝通,共同的目標和敵人使得美國人自覺自願的融入到狼之隊,狼之隊也已博大而胸懷接納了這個臨時的“朋友”和夥伴。孫俊知道中美之間的矛盾遲早要爆發,今天的朋友或許就會變爲明天的敵人,但是,至少在今天他們還是朋友。梅利爾“謹慎的行使”自己對部隊的指揮權,不僅把磨合時間降至最少,對狼之隊完成既定作戰部署,更是大有裨益。畢竟補充這樣一支力量要比訓練一羣菜鳥,效費比要高得多。

第89章 改變(二)第71章 呼吸(九)第387章 迴歸(七)第238章 遠征(二)第15章 序幕(二) (3)第278章 “意外”(一)第75章 呼吸(十三)第140章 長江(四) (2)第102章 大戰(七)第176章 衝突(九)第72章 呼吸(十)第39章 奇兵(二)第240章 遠征(四)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149章 天空(三)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310章 殘敵(三)第447章 刺痛(五)第255章 怒火(二)第411章 準備(二)第41章 老兵第327章 南進(三)第332章 南進(八)第454章 終結(六)第428章 南方(九)第64章 呼吸(二)第54章 斷尾(一)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383章 迴歸(三)第377章 謀定(三) (1)第427章 南方(八)第384章 迴歸(四)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103章 大戰(八)第440章 分治(五)第427章 南方(八)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80章 “陳倉”第106章 大戰(十) (2)第168章 衝突(一)第133章 大師(三)第310章 殘敵(三)第11章 煉獄(二)第183章 反攻(三)第59章 絞殺(三)第193章 攻防(五)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80章 呼吸(十八)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434章 貴族第179章 逢源(二)第87章 收官(七)第115章 華北(三)第119章 圍獵(一)第169章 衝突(二)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72章 呼吸(十)第150章 天空(四)第159章 綢繆(六)第321章 王霸第185章 反攻(五)第200章 攻防(十二)第163章 綢繆(十)第83章 收官(三)第188章 妥協第219章 諸馬(五)第121章 圍獵(三)第143章 虎狼(三)第188章 妥協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135章 合作第49章 貔貅第1章 圍追(一)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366章 拖延第363章 鏖戰(十六)第155章 綢繆(二)第309章 殘敵(二)第381章 迴歸(一)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355章 鏖戰(八)第285章 殺戮(三)第447章 刺痛(五)第154章 綢繆(一)第369章 叛亂第440章 分治(五)第420章 南方(一)第16章 利刃(一)第114章 華北(二)第163章 綢繆(十)第158章 綢繆(五)第14章 序幕(二) (2)第24章 東線(一)第262章 孤城(三)第277章 調整第448章 刺痛(六)第65章 呼吸(三)
第89章 改變(二)第71章 呼吸(九)第387章 迴歸(七)第238章 遠征(二)第15章 序幕(二) (3)第278章 “意外”(一)第75章 呼吸(十三)第140章 長江(四) (2)第102章 大戰(七)第176章 衝突(九)第72章 呼吸(十)第39章 奇兵(二)第240章 遠征(四)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149章 天空(三)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310章 殘敵(三)第447章 刺痛(五)第255章 怒火(二)第411章 準備(二)第41章 老兵第327章 南進(三)第332章 南進(八)第454章 終結(六)第428章 南方(九)第64章 呼吸(二)第54章 斷尾(一)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383章 迴歸(三)第377章 謀定(三) (1)第427章 南方(八)第384章 迴歸(四)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103章 大戰(八)第440章 分治(五)第427章 南方(八)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80章 “陳倉”第106章 大戰(十) (2)第168章 衝突(一)第133章 大師(三)第310章 殘敵(三)第11章 煉獄(二)第183章 反攻(三)第59章 絞殺(三)第193章 攻防(五)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80章 呼吸(十八)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434章 貴族第179章 逢源(二)第87章 收官(七)第115章 華北(三)第119章 圍獵(一)第169章 衝突(二)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72章 呼吸(十)第150章 天空(四)第159章 綢繆(六)第321章 王霸第185章 反攻(五)第200章 攻防(十二)第163章 綢繆(十)第83章 收官(三)第188章 妥協第219章 諸馬(五)第121章 圍獵(三)第143章 虎狼(三)第188章 妥協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135章 合作第49章 貔貅第1章 圍追(一)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366章 拖延第363章 鏖戰(十六)第155章 綢繆(二)第309章 殘敵(二)第381章 迴歸(一)第296章 殺戮(十四)第355章 鏖戰(八)第285章 殺戮(三)第447章 刺痛(五)第154章 綢繆(一)第369章 叛亂第440章 分治(五)第420章 南方(一)第16章 利刃(一)第114章 華北(二)第163章 綢繆(十)第158章 綢繆(五)第14章 序幕(二) (2)第24章 東線(一)第262章 孤城(三)第277章 調整第448章 刺痛(六)第65章 呼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