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南進(十八)

重慶。委座官邸。雖然日本人已經撤出中國一段時間了,返回南京的事情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但是出於安全以及其他方面的綜合考慮,委座決定在重慶再逗留一段一時間。

“委座,我認爲在此時戡亂,是不是操之過急?”李華雄明知無用,還是想做努力一下,希望委座能夠收回成命。

“振起啊!”委座面露微笑,“談談你的看法!”委座想發動內戰,如果不探明李華雄的立場是不可想象的。

“現在,我國國內未安、周邊未靖,日本人依然佔據臺澎海南諸島,對我國沿海實行封鎖。在南方對我國形成巨大的潛在威脅,截斷我們的陸上通道。”李華雄想和委座開誠佈公的談談“他們雖然大舉南進,但是亡我之心始終未滅。一旦南方戰事告一段落,他們下一個目標必然是我們。”

“振起不會真的認爲日本人能打贏美國人吧!”委座嘴角的笑意更濃。

“從綜合國力上山來說,日本人的失敗是可以肯定的,不過按照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什麼時候徹底失敗卻是一個未知數。”李華雄繼續陳述自己的理由和看法“日本人如果得到印度,並在澳大利亞建立較爲有效統治,那麼這兩個地方的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領土,將會爲日本人提供他們需要的一切。大英帝國失去印度之後,那麼它和法國在中東的殖民地系統就非常有可能發生連鎖反應。失去廣闊殖民地的英國,能在歐洲堅持多長時間,同樣是個未知數。美國人一向都是自私或者說務實的。誰也不敢說,他們和日本甚至德國沒有媾和的可能。”

“就當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來看,你所說的這種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但是微乎其微!”委座對李華雄的看法不以爲然。

“在東亞和東南亞,我們是美國的唯一盟友。按照現在的局勢我們將承受來自美國方面巨大的壓力。美國人因爲我們質疑從印度撤軍,已經非常憤怒。此時,委座進行戡亂,美國人不可能不干預。再者說,中國戰端一起,日本人豈能坐視?萬一戡亂行動久拖不決,將會極大削弱我國本就不強的實力。那時候,日本人就成了得利的漁翁。”

“振起所言,我不是沒考慮過。正因爲我們是美國在東亞唯一的盟友,因此,他們不可能和我們真正鬧翻。日本也好德國也好,終歸是所謂的列強之間內部的矛盾,而蘇俄以及紅色革命,卻是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的心腹大患。我們在國內戡亂,正合他們阻止紅色蔓延的心意,即便時機並不符合他們當前的戰略,但是可以肯定,他們最終同樣不會因此和我們真正把關係弄僵。相反,只要我們這裡戰端一起,他們就會因爲希望我們儘快解決完國內事務之後,投身國際事務,反而層架對我們的支持力度。日本人此刻忙於南進,分身乏術。加上美國人的步步緊逼,他們就算相對我們採取行動,也沒這個能力。

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戡亂,那麼按照g軍現在的發展,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會成爲尾大不掉之勢。到那時再採取行動爲時已晚。”說到這裡委座停頓了一下,換了一副推心置腹的神態:“振起啊!我知道你對國際事務的關心程度超過國內。迫切希望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改善周邊的安全態勢。但是,你想沒想過,一個國內亂象紛呈的國家,不可能在國際上獲得真正的大國地位。縱觀世界各國的歷史,沒有哪一個國家是在歷史上處於內部分裂狀態時獲得強國地位的。秦掃滅,也是在整頓自己的內部事務之後才得以實現。攘外必須先安內,在什麼時候都是正確的。G軍當然不希望我們先安內。可嘆的是國府中某些人糊塗,上了他們的當。如果當初一鼓作氣,也不會有今天的難題。我早就說過,日本人滅不了黨國,能滅黨國的必然是g黨,他們纔是真正的心腹之患。”

“今天的g軍已發展到數十萬,所控地區橫跨數省,實力非比從前。(當年紅軍那麼幾條破槍,您飛了九牛二虎之力尚且不能剿滅,更何況現在呢?)能不能通過談判解決呢?畢竟他們的實力還不足與國府抗衡。再者說,現在國內人心思定,還請委座慎重考慮,切不可輕啓戰端。”

“g軍的確比以前壯大,不過現在黨國的狀況也非比從前。與那時相比,經過抗戰之後,黨內各方勢力空前團結,他們基本都能以黨國事業爲重。”委座猛地站起身來一揮手,“與g黨談判,絕無成功之希望!和德林、健生、百川他們可以談,談不攏也可以打一仗,打完了還可以接着談。但是,和G黨談,沒有共同的政治基礎,打,就只能是你死我活。斷無其他可能。”說到這裡,委座轉過身凝視着李華雄。李華雄從第一次見到委座之後,還是第一次像這樣接受他的“深情”注視。不自覺的垂下目光。身爲一代梟雄,長期在政治頂峰打滾,身上所具有的那種獨特的強大氣場,不是李華雄這種剛剛走上“領導崗位”僅六年的人所具備的。這與自信無關,只和閱歷地位緊密聯繫。

“振起,以你的才華和實力,絕非池中之物。”委座和李華雄都不約而同的想到青梅煮酒中的曹操和劉備。“但是,你的政治經驗還不夠老辣,暫時還不具備領導一個大國的能力,仍需要歷練一番。在戡亂這件事上,我非常希望你能夠站在黨國一邊。如果你實在不願意參與國內事務,至少不要成爲黨國的掣肘。等我完成這件事之後,我想把黨國的革命事業交給你。我相信你有能力帶給中國一個更爲廣闊的未來。”

不管委座是否真的想把“黨國的革命事業”交給李華雄,但是,攤牌的時候到了。

“委座,”李華雄沉吟良久,他想再試一試“GongChanGuoJi,已經解體,蘇聯現在也自顧不暇。通過黨國數度圍剿和抗戰,可以看出gd也已經逐漸擺脫GongChanGuoJi和蘇聯的束縛,已經成爲中國本土政黨。他們與黨國不過是在治國理念上有所不同,但同樣是希望國家富強。在這方面還是有共同點的。”

“振起”委座努力讓自己變得更有耐心“德林、健生包括汪兆銘他們和我爭的不過是對黨國的領導權,誰上臺,無非是黨國內部的人事變更而已。而g黨和黨國爭的卻不僅僅是天下。我去過蘇聯,犬子甚至還加入了蘇共。蘇聯尤其是那個所謂人民慈父所實行的那一套是死衚衕。他們要向外輸出革命,號稱消滅國家,可是他們只消滅別人的國家而不是他們自己的國家。哪個獨立的國家和民族願意?溥儀和汪兆銘聽命於日本是傀儡和漢奸,那麼聽命於他們的又是什麼呢?他們和日本有什麼的區別嗎?M畢竟是中國人,不會聽命於他們,這點我還是相信的。不過,誰能保證像wangming那樣的人不會成爲他們的領袖?兩個兄弟爲了繼承父輩的房產尚能頭破血流,兩個住戶爲了一牆寬的土地尚且動武。所謂:民之爲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僻邪侈,無不爲已。而蘇聯不是想着怎麼把無產者變成有產者,而是剝奪有產者使之變成無產者。按照他們的所爲,只會使民衆陷於水火塗炭之中。因此,戡亂絕不是爲了消除異己,而是爲了黨國的千秋大業計。”

甭管委座如何辯白,他的話足以表明他的決心。他能夠冒天下之大不韙,甚至不惜與列強挺腰子,也要進行“戡亂”,李華雄知道自己再多說無益。

“振起,對委座的錯愛深感慚愧!”李華雄話一出口,委座就知道一切都結束了。“不過,振起初衷未改,不願參與國內的事務,也請委座成全。委座戡亂期間,如需對外用兵,自當效犬馬。治下之軍隊也願意爲國家仗劍戍邊,守衛邊陲,請委座放心。”

“振起,決心已定,不復多言,望振起謹守承諾,好自爲之!”

委座和李華雄雖然都已經充分預見到了這樣的結局,不過當這個結局真的來臨的時候,還是難掩心中的失望和落寞。李華雄緩緩起身,默默注視着眼前這位在中國叱吒風雲數十年大人物,心緒紛亂。話到盡頭,再多說亦無益。李華雄向委座行了標準的軍禮之後,轉身離開。委座看着李華雄的身影消失後,無力的坐在沙發上。他是多麼希望李華雄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唉——”委座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冥冥之中,委座和李華雄似乎都意識到今日一別,可能將成爲最後一面,一絲傷感竟也緩緩而生,卻瞬間消散。

告別委座之後,李華雄和劉遠洋等人幾乎在一夜之間消失在重慶人的視野之中。他們不告而別,乘機返回特區。也曾有人想要幹掉他們,不過也只能想想而已。劉遠洋再回特區之前就已經安排好了“特委”擴大會議,他要和李華雄一起說服那些想要在內戰中有所作爲的軍政官員。

不出所料,會場中以葉宏爲代表的“作爲”派,慷慨激昂痛陳利弊,中心思想就是要求干預。會議召開了一個星期。在這期間劉遠洋、李華雄、王天浩、武定國等人紛紛和委員們進行溝通說服工作。漸漸“作爲”的聲音弱了。李華雄明白這聲音也不過是弱了而已。在會議的第六天,他終於找到葉宏。

葉宏見到李華雄之後,神色如常,他知道,李華雄是找他攤牌來的。兩個心知肚明得人,一時之間都不知從何談起,室內的氣氛顯得有點尷尬。

“華雄”葉宏打破了沉默,“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咱們以前一直不太熟,要不是來到這裡,恐怕還沒機會和你共事!”李華雄有點沒話找話。

“是啊!”葉宏點點頭,沒再說話。

“內戰的事,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在會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葉宏突然感覺有些疲倦,靠在沙發上。“內戰給我國帶來什麼樣的損失,你我心裡都清楚。我們既然有這個能力,爲什麼不阻止呢?我無法理解。”

“我也想阻止,可是如何阻止?阻止之後何去何從?會不會帶來更大的隱患和危機?這些問題都不是可以預見的。我們從後世來,似乎對歷史看的很透徹,可是經過咱們六年多的努力,中國和世界都早已經變了摸樣。說實話,我不認爲我們有能力駕馭這一切。貿然行動只會使得局勢更加混亂。我們現在對局勢的控制能力越來越弱,我不想把中國引向一個我們不熟悉的未來。我們負不起這個責任。”

“華雄,我理解你的想法,也明白你的苦衷。可是,你不覺得這麼做是一種逃避責任的做法嗎?”葉宏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知道!”李華雄無奈的搖了搖頭“迄今爲止,我們還未找到更好的辦法,我不想用來之不易的機遇作爲賭注。我們輸不起!我們的軍事能力不容置疑,可是我們普遍缺乏駕馭複雜局面的政治才能和智慧。從一開始,我們因爲對歷史發展脈絡的熟悉,可以作弊,加外掛,投機,但是隨着我們的介入,歷史早已經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範圍。我們本就不強的駕馭能力,更加削弱。我現在真的感覺到什麼才叫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我們如果不能把中國帶到正確的軌道,那麼就把他交給有這種能力的人。我們還是全心全力做我們擅長領域內的事情,這樣不好嗎?”

“我們怎麼避免曾經發生的那些失誤?”

“誰能保證有我們參與的中國就不會產生那樣的失誤。即便能避免,你我能保證不再發生新的更大的失誤媽?內政我們還是不要涉獵比較好。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改善中國周邊的安全態勢,來爲中國的萬世江山綢繆。”

“國際的事比國內更復雜,我們連國內的事都解決不好怎麼解決國外的事情?”

“國外的事情,我們辦好了,對國家有利。辦砸了,前輩們還可以重新再來。風險要低得多,可能造成的失誤和損失也相對較小。”

“你我都很難說服對方。”葉宏不想再進行這種無謂的爭辯了“華雄,我知道改變不了特區的決定,我保留意見,但是會堅決服從特區的決議,這點請你放心。”

“說實話,對於這點我從來沒有擔心過。我今天找你就是想和你好好聊一聊。有什麼話都擺出來,否則,憋在心裡挺難受的。”

“華雄,我也知道,你心裡的壓力在我們這些人之中是最大的。”葉宏給李華雄杯子裡續上水,“你也需要找個機會放鬆一下。”

“其實,大家誰壓力不大呢?”李華雄苦笑了一下“我們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可是我的信心卻越來越不足。尤其是在處理和前輩的關係上。你也看得出來,從一開始我就在迴避,至今依然如此。看來政治這東西真不是我這樣的人能玩兒的東西。”

“術業有專攻吧!”

兩個人第一次單獨交談,聊着聊着天就亮了。蒙在特區頭頂和人們心中的天,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真的亮起來。

(《南進》結束。)

第17章 利刃(二)第425章 南方(六)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452章 終結(四)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268章 孤城(九)第106章 大戰(十) (2)第280章 爆發(一)第98章 大戰(三)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20章 狸貓(一)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436章 分治(一)第443章 刺痛(一)第183章 反攻(三)第216章 諸馬(二)第241章 遠征(五)第197章 攻防(九)第226章 無奈(四)第141章 虎狼(一)第147章 天空(一)第267章 孤城(八)第4章 阻截(一)第30章 意外(一)第162章 綢繆(九)第146章 火併(三)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160章 綢繆(七)第140章 長江(四) (2)第57章 絞殺(一)第172章 衝突(五)第123章 籌碼第21章 狸貓(二)第230章 西進(三)第357章 鏖戰(九)第10章 煉獄(一)第144章 火併(一)第139章 長江(四) (1)第158章 綢繆(五)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5章 阻截(二)第2章 圍追(二)第96章 大戰(一)第138章 長江(三)第129章 風波(一)第159章 綢繆(六)第92章 風雲(一)第434章 貴族第32章 權衡(一)第150章 天空(四)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12章 序幕(一)第264章 孤城(五)第157章 綢繆(四)第123章 籌碼第183章 反攻(三)第434章 貴族第88章 改變(一)第288章 殺戮(六)第369章 叛亂第284章 殺戮(二)第118章 華北(六)第250章 美援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89章 改變(二)第50章 黃雀第365章 博弈第385章 迴歸(五)第415章 準備(六)第318章 驚蟄第386章 迴歸(六)第81章 收官(一)第452章 終結(四)第47章 金蟬第458章 終結(十)第47章 金蟬第135章 合作第422章 南方(三)第130章 風波(二)第184章 反攻(四)第365章 博弈第324章 家園(三)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115章 華北(三)第326章 南進(二)第323章 家園(二)第60章 絞殺(四)第31章 意外(二)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12章 序幕(一)第231章 西進(四)第96章 大戰(一)第2章 圍追(二)第440章 分治(五)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67章 呼吸(五)第133章 大師(三)
第17章 利刃(二)第425章 南方(六)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452章 終結(四)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268章 孤城(九)第106章 大戰(十) (2)第280章 爆發(一)第98章 大戰(三)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20章 狸貓(一)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436章 分治(一)第443章 刺痛(一)第183章 反攻(三)第216章 諸馬(二)第241章 遠征(五)第197章 攻防(九)第226章 無奈(四)第141章 虎狼(一)第147章 天空(一)第267章 孤城(八)第4章 阻截(一)第30章 意外(一)第162章 綢繆(九)第146章 火併(三)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160章 綢繆(七)第140章 長江(四) (2)第57章 絞殺(一)第172章 衝突(五)第123章 籌碼第21章 狸貓(二)第230章 西進(三)第357章 鏖戰(九)第10章 煉獄(一)第144章 火併(一)第139章 長江(四) (1)第158章 綢繆(五)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5章 阻截(二)第2章 圍追(二)第96章 大戰(一)第138章 長江(三)第129章 風波(一)第159章 綢繆(六)第92章 風雲(一)第434章 貴族第32章 權衡(一)第150章 天空(四)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12章 序幕(一)第264章 孤城(五)第157章 綢繆(四)第123章 籌碼第183章 反攻(三)第434章 貴族第88章 改變(一)第288章 殺戮(六)第369章 叛亂第284章 殺戮(二)第118章 華北(六)第250章 美援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89章 改變(二)第50章 黃雀第365章 博弈第385章 迴歸(五)第415章 準備(六)第318章 驚蟄第386章 迴歸(六)第81章 收官(一)第452章 終結(四)第47章 金蟬第458章 終結(十)第47章 金蟬第135章 合作第422章 南方(三)第130章 風波(二)第184章 反攻(四)第365章 博弈第324章 家園(三)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115章 華北(三)第326章 南進(二)第323章 家園(二)第60章 絞殺(四)第31章 意外(二)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12章 序幕(一)第231章 西進(四)第96章 大戰(一)第2章 圍追(二)第440章 分治(五)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67章 呼吸(五)第133章 大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