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綢繆(九)

“振起,第六戰區打得好,打得好。爲了勝利乾杯!”委座笑容可掬的舉杯,象徵性的沾了沾脣。

“卑職汗顏,全賴委座英明運籌!”

客套含蓄之後,終於進入正題。

“振起啊!你如今海陸空三軍齊備,可稱得上富可敵國啊!哈哈。”委座乾笑了兩聲,“我這個陸海空三軍總司令也不得不向你打打秋風啊!”

“華僑軍隊和國內所有的軍隊一樣,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國家的、民族的,報效國家,效命疆場我等在所不辭!”李華雄立即起身。

“坐、坐”委座微笑着示意李華雄坐下。“振起,你知道****的海空軍在武漢一戰中幾乎毀損殆盡。千里江水、萬里長空日軍如入無人之境,局勢堪憂。”

“委座所說,卑職明白。”李華雄平靜地說:“我們的確擁有一定的海空軍力量。海軍艦隻全部是繳獲日軍所得。我們缺乏合格的海軍作戰人員,而且困於渤海,面臨日本海軍的巨大威脅,自保尚且不足,支援長江江防,恐怕難以勝任。”

“封鎖?”委座冷笑了一聲“你們不是和日軍達成停火協議了嗎?大船小船的物資不正源源不斷的涌入嗎?”

“委座,”李華雄早知委座會有此一問,坦然說道:“我等置生死於不顧從海外歸國參加抗戰,拳拳報國之心天地可鑑。我們雖然武器裝備方面比國內好一些,但是對於後勤補給的需求也同樣迫切。”武漢會戰前,我們可以通過陸路從海外獲得支持,可是長江戰端一開,我們所有的後勤補給幾乎斷絕。我們與日本人連續不斷的作戰,損耗非常嚴重,繼續補給,此舉乃權宜之計。敬請委座體察。”

“你們揹着國府與日本人簽署停火協議、與蘇聯人勾勾搭搭,此舉意欲何爲?”委座冷冷地質問道。

“委座,與日本簽署停火協議的確出於無奈,爲情勢所迫。當時,的確怕引發國內外誤解,如果協議籤不下來,我等就幾乎要面臨補給斷絕的危險,因此沒有向國府及時彙報。至於蘇聯人的援助,恕卑職直言,卑職認爲不拿白不拿。對與蘇聯人委座您是瞭解的,他們絕沒那麼好心,他們援助我們不過是看到我們打了幾個勝仗,覺得我們可以作爲爲他們拖住關東軍腳步一支可資利用力量而已。請委座放心,我們絕對沒有也不會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

委座面無表情的聽着李華雄巧舌如簧,不過他也知道李華雄所說也的確是實情。

“好了,我也知道你們的難處,但是下不爲例。”政治家的臉都是屬狗的,說變就變。“我只是想提醒你一句,不論任何時候,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人都是要遺臭萬年的。”

“卑職明白!”李華雄繼續說道:“在空軍方面,目前,我們擁有一定的飛機生產能力,但是規模和能力都與戰場的實際需要相差過遠。但是,我們會竭盡所能向國府提供作戰飛機。在空軍形成作戰能力之前,我們會以現有的力量,儘可能爲前線提供空中支持。此外,我們準備爲轉到後方的原“中央南昌飛機制造廠”提供必要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幫助該廠儘快形成生產能力”

委座點點頭,沒有說話。在國內政壇打滾多年的委座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他在等,等李華雄開出價碼。

“委座,”李華雄知道該自己要價了“爲了進一步增加海空軍力量,我們希望國府能夠提供必要的支持。”

“你說說吧!”委座恨不得一腳踢死眼前這個這個人,本來想敲打敲打他,怎麼越來越像一次談判呢?

“首先,我們希望國府能夠把原海軍作戰、後勤等人員設備等,重新集結納入新海軍序列,以便使新海軍能夠儘快形成戰鬥力,破除日軍的日後對渤海以及中國沿海的封鎖。”委座點點頭表示同意。“海軍”現在名存實亡,倒不如把人員提供給李華雄,讓他在北方守好大門盡力阻止關東軍南下。

“其次,爲了能夠更有效的利用國內戰略資源,增加我國的戰爭潛力,我們希望國府資源委員會統制的特種鎢、銻、錫、汞、鉍、鉬六種礦產,能夠優先向我們提供。我們將會以不低於國際平均價格,爲國府提供相應的武器、物資成品,並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向國府轉移部分產能。”委座沉思了很長時間,說道:“這件事,我原則上同意,具體細節你們在和相關部門進行磋商。”

“第三,爲了更快捷更便利的獲得蘇聯的援助,我們希望能夠在歸綏(呼和浩特)至二連浩特分別修建一條鐵路和公路。另外,我們準備在包頭地區開發那裡的礦產資源。所有這些都需要經過駐守該地的傅長官同意,爲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希望國府能夠從中協調。”

“你們有這個能力嗎?”委座心中大驚,不禁脫口而出。

“事在人爲。日軍封鎖我國沿海是遲早的事情,以我國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解除封鎖,因此在日後,爭取歐美的支持獲得蘇聯的援助都需要從陸路進行,我們還是應該未雨綢繆早作打算。修建公路和鐵路的工程,我們不要政府一分一毫的投入,只希望國府能夠儘快加強與蘇聯以及國內方面協調。”

委座思考的時間更長了,他實在沒有理由拒絕,但是他總覺得這件事沒有這麼簡單,他總覺得李華雄在這裡面有很多意圖並未完全說出來。他有決心在隨時都可能遭受日軍進攻的時刻修建鐵路和公路,最起碼說明他對自己戰鬥力的自信,也說明這條路對他們的重要性。從內心來說,委座更願意把援助的希望寄託在歐美國家身上,之所以接受蘇聯的援助也是無奈之舉。如果華僑軍隊和蘇聯關係密切起來,那麼會不會被****繼而和G黨沆瀣一氣,這一點他不得不防。

“這件事,再議吧!”委座淡淡地說道。

“達令,你看,把一次好好宴會有變成了工作餐。”夫人適時的嗔怪道“來,我敬抗戰英雄一杯。”

“卑職不敢。”李華雄知道今天晚上的實質性談話已經可以搞一段落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華雄一邊參加會議,一邊繼續遊說,力促鐵路修建的事情能夠早日定下來。李華雄對川軍的關照對陳誠的善意,終於獲得了回報。此時的川軍,由於陪都重慶的原因,漸漸成爲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他們對李華雄也可謂投桃報李,通過各種關係積極活動。在重慶的王文文也通過孔祥熙、宋子文等高官向委座施加壓力。孔、宋等人既需要通過特區和猶太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又想在“歸二”(歸綏至二連浩特)鐵路公路建設中分的一杯羹,自認格外賣力鼓吹和遊說。委座對於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一方面感到華僑軍隊巨大的能量,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考慮這些壓力。尤其是來自自己的擔挑和大舅子那裡的“問候”最終同意了李華雄的請求,但是要求在所有的蘇聯秘密援助中以及包頭礦產開發中獲得百分之五十的份額。最後經過幾番妥協達成協議:國府從蘇聯的秘密援助中獲得百分之三十的份額,從包頭的礦產資源開發中獲得百分之五十五的份額。

一次軍事會議,雖然會下進行着各種交易,但是最終還是要回到軍事議題上來。

委座和將領們分析了敵我雙方的軍力情況。判斷:日軍雖然佔領武漢,但是因其兵力不足,補充困難,已無力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但是,敵陸海空軍種和兵種齊備,訓練有素,兵器配備較充足,人力強大,戰鬥力仍然很強。日軍得到補充休整之後,下一步必將首先發動對廣東方向的進攻。

鑑於以上情況,第二期作戰,初期,在廣東沿海主要方向的防守兵力,遇到日軍入侵之時,實行節節抵抗。在有效消耗日軍有生力量之後,可以主動向內地收縮防守。此後,將是敵我相持時期,在這個時期,日軍不可能再深入到國民政府的後方;中隊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打敗日本人,將其趕出中國去。委座基於以上對形勢的判斷和綜合全體到會將領們,尤其是李華雄的意見,提出了中隊第二期作戰的指導方針和謀略:

“連續發動有限度之攻勢與反擊,以牽制消耗敵人;策應敵後之遊擊部隊,加強敵後之控制與擾襲,化敵人後方爲前方,迫敵侷促於點線,阻止其全面統治與物資掠奪,粉碎其以華制華、以戰養戰之企圖;同時,抽出部隊輪流整訓,強化戰力。準備總****。“

爲了適應新的作戰態勢,便於指揮作戰。委座對軍隊體制進行了改革,廢除了兵團、軍團兩個層次,以軍爲作戰的基本單位;取消西安、廣西、重慶等行營,另設天水、桂林兩個行營。以程潛、白崇禧分任行營主任。在最高統帥部之下,由程、白二將軍分別負責指揮南北兩大戰場。

會上,蔣介石重新劃分了全國戰區,調整了兵力部署: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負責防守河南及安徽一部。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負責防守山西及陝西一部。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負責在蘇南、皖南和浙閩兩省開展游擊戰。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防地:廣東、廣西。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防地:皖西、鄂北、豫南。

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宋哲元。防地:河北、熱河、察哈爾、山西東部、河南北部、山東北部。

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防地:甘寧青及綏遠地區。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薛嶽代理)。防地:湖南、鄂南、贛省一部。

第十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防地:陝西。

蘇魯戰區總司令:于學忠。防地:蘇北、山東遊擊區。

委座命令:長江方面各戰區部隊,從1939年初開始,分期分批整頓輪訓,補充兵員裝備,到1939年底,應全部整訓結束,準備****。

第十章綢繆(十)

第195章 攻防(七)第351章 鏖戰(四)第351章 鏖戰(四)第252章 戰端(一)第19章 彼身(二)第372章 要價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282章 猛料第284章 殺戮(二)第46章 狡兔第378章 謀定(三) (2)第453章 終結(五)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163章 綢繆(十)第55章 斷尾(二)第61章 絞殺(五)第367章 無奈第288章 殺戮(六)第197章 攻防(九)第355章 鏖戰(八)第328章 南進(四)第101章 大戰(六)第55章 斷尾(二)第427章 南方(八)第451章 終結(三)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226章 無奈(四)第252章 戰端(一)第91章 改變(四)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379章 “棧道”第176章 衝突(九)第259章 登陸(二)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243章 遠征(七)第79章 呼吸(十七)第168章 衝突(一)第179章 逢源(二)第146章 火併(三)第221章 諸馬(七)第332章 南進(八)第139章 長江(四) (1)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128章 待客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152章 名聲(二)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327章 南進(三)第190章 攻防(二)第137章 長江(二)第65章 呼吸(三)第148章 天空(二)第217章 諸馬(三)第146章 火併(三)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171章 衝突(四)第168章 衝突(一)第307章 殺戮(二十五)第330章 南進(六)第428章 南方(九)第173章 衝突(五)第417章 準備(八)第116章 華北(四)第71章 呼吸(九)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34章 算計(一)第160章 綢繆(七)第135章 合作第314章 暗戰(三)第64章 呼吸(二)第5章 阻截(二)第184章 反攻(四)第103章 大戰(八)第407章 迴歸(二十七)第90章 改變(三)第169章 衝突(二)第277章 調整第60章 絞殺(四)第102章 大戰(七)第266章 孤城(七)第56章 斷尾(三)第126章 客人第147章 天空(一)第147章 天空(一)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145章 火併(二)第286章 殺戮(四)第34章 算計(一)第160章 綢繆(七)第139章 長江(四) (1)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308章 殘敵(一)第134章 元首第429章 南方(十)第19章 彼身(二)
第195章 攻防(七)第351章 鏖戰(四)第351章 鏖戰(四)第252章 戰端(一)第19章 彼身(二)第372章 要價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282章 猛料第284章 殺戮(二)第46章 狡兔第378章 謀定(三) (2)第453章 終結(五)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163章 綢繆(十)第55章 斷尾(二)第61章 絞殺(五)第367章 無奈第288章 殺戮(六)第197章 攻防(九)第355章 鏖戰(八)第328章 南進(四)第101章 大戰(六)第55章 斷尾(二)第427章 南方(八)第451章 終結(三)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226章 無奈(四)第252章 戰端(一)第91章 改變(四)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379章 “棧道”第176章 衝突(九)第259章 登陸(二)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243章 遠征(七)第79章 呼吸(十七)第168章 衝突(一)第179章 逢源(二)第146章 火併(三)第221章 諸馬(七)第332章 南進(八)第139章 長江(四) (1)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128章 待客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152章 名聲(二)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327章 南進(三)第190章 攻防(二)第137章 長江(二)第65章 呼吸(三)第148章 天空(二)第217章 諸馬(三)第146章 火併(三)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171章 衝突(四)第168章 衝突(一)第307章 殺戮(二十五)第330章 南進(六)第428章 南方(九)第173章 衝突(五)第417章 準備(八)第116章 華北(四)第71章 呼吸(九)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34章 算計(一)第160章 綢繆(七)第135章 合作第314章 暗戰(三)第64章 呼吸(二)第5章 阻截(二)第184章 反攻(四)第103章 大戰(八)第407章 迴歸(二十七)第90章 改變(三)第169章 衝突(二)第277章 調整第60章 絞殺(四)第102章 大戰(七)第266章 孤城(七)第56章 斷尾(三)第126章 客人第147章 天空(一)第147章 天空(一)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145章 火併(二)第286章 殺戮(四)第34章 算計(一)第160章 綢繆(七)第139章 長江(四) (1)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308章 殘敵(一)第134章 元首第429章 南方(十)第19章 彼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