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

李重九這邊沒有迎戰,而另一邊契丹聯軍居已是抵達,而羅藝高開道也各率了一千jing騎前來會師。

羅藝看到契丹的營地,第一個感覺是人頭密密麻麻的數不過來,第二個就是毫無章法,髒亂差。

契丹還尚處於部落聯盟時代,雖說分作八部,但每部之下,還有各個大大小小的頭人。故而大軍一旦聚集,人聲鼎沸,十分雜亂。

持着青牛白馬大纛的契丹可汗大賀咄羅,除了能將號令傳達給手下八個夷裡堇外,根本無法如臂使指般,傳令下來,何況契丹爲了征討遼西,又拉了不少室韋,白霫,靺鞨部落中零散的族人,也一併來趁火打劫。

故而查點兵馬,按部就位成了當務之急,現在僅契丹就有十餘萬人馬,按照以往結繩記事的辦法來點數,那就是將契丹所有的繩子拿在一處,也是不夠用的。

看着契丹人如此亂哄哄,幾十,數百人以部落爲單位,這裡散作一羣,哪裡一團,高開道只是嘴巴瞥一瞥,而羅藝直接就是不屑,隋軍從夥長,隊正,旅率,校尉,郎將,將軍一級一級而上,位序分明。

看看對面的李重九大軍就知道,兩萬多人行進有序,中軍的一個旗號,如臂使指般調動至兩百人的團。而部隊行進皆有陣列,每一隊每一團在何處皆有規矩定製。

當然羅藝自信自己帶兵,行伍二十幾年,肯定比李重九還要勝過一籌的,至少他就看出李重九大營幾處細微不足之處,但又如何,他兵法韜略再好,可惜他的手下只有一千人馬。

想到這裡,羅藝不由仰天長嘆,不免哀嘆起爲何老子時運不濟來。

面對如此情況,最後契丹人還是找到解決的辦法,事實證明就算沒有文化,但活人不會給尿憋死,契丹人也是有自己的土智慧的。

大賀咄羅用繩子在地zhong yāng四四方方圍起一塊地,之後令麾下士卒從後面進入,每點齊一百人,就從前面放出,之後按照突厥的軍制,每百人任命一名百人長。

最後契丹人有一千一百多個百人隊,由八部夷裡堇,大賀咄羅父子各統領一百個百人隊。羅藝雖是看不起契丹人的組織與紀律,但看見髡髮契丹的騎兵,各個相貌彪悍,卻也是不敢小視。

在按下大營後,羅藝聽到遠處牛角號嗚嗚的響聲。

這牛角號的響聲粗狂嘹亮,隨即十幾個同樣的牛角號亦是一併響起,應和了起來,乍聞之下頗有驚天動地之感。

契丹士卒皆是奔出了帳篷,看向牛角號響徹的,隨即一面面的大纛,彷彿白sè雲朵一般從遙遠的山後頭升起,漸漸將整個山頭覆蓋。

大營之中,李重九與大將正在商議軍情,陡然也是聽到山遠處巨大牛角號聲,遠遠聽得好似什麼兇獸在怒吼一般。

待聽聞奚族三部主力抵達,李重九與衆將立即停止軍議,登上高處觀陣,只見遠山之上密密麻麻覆蓋滿了各種白sè黑sè的大纛。山谷之中奚族的騎兵猶如大江大河掘了堤一般,前後滾滾涌來。

奚族三部,靺鞨,丁零,以及漢軍將士對奚族三部的底細皆不甚明瞭,當下這邊虯裡漢派來的木昆奚部的將領,則李重九以及衆將稟告,奚族三部的底細。

首先是生在在草木豐茂的烏珠穆沁草原上的辱紇王部戰士,皆是弓馬嫺熟之輩,特別是胯下的烏珠穆沁馬。要自導好馬良弓,皆是草原勇士必勝的追求,而能夠得一匹烏珠穆沁馬,則是每個草原勇士夢寐以求之物。

烏珠穆沁馬乃是突厥馬之中的名種,有着吃苦耐勞,耐飢耐渴,耐暑耐寒的xing格,跑得又快又有長勁。而辱紇王部的兩萬多名騎兵中,則是人人胯下一騎。

當然騎乘着烏珠穆沁馬的辱紇王部戰士,也是草原上跑得最快,最能長途奔襲騎兵,連突厥也對辱紇王部戰士忌憚幾分。

李重九順着木昆奚部將領一指,看到遠處五sè編織而成的大纛,那就是辱紇王部俟斤渥滿都的大纛。此大纛乃是當年始畢可汗突厥賜給他統御奚族五部。李重九看見辱紇王部的軍容,略有所思。

接着對方接續介紹另外兩部,莫賀弗,契箇兩部,戰馬雖不如辱紇王部,但卻也各有特sè。

莫賀弗部,據說是奚族五部之中,最擅於畜牧的部族,畜牧除了牛羊馬外。莫賀弗部最喜歡就養豕。

李重九聽了不由訝然,豕即是豬,在南北朝時,漢人喜歡牛羊肉,而不喜歡食豬肉,而就算有養豬的,也不是用飼養的辦法,一般也是放養(注一)。

莫賀弗人,養豬當然是爲了食其肉衣其皮。莫賀弗皆殺豬,亦崇拜豬,據木昆將領所說,對方族中士卒不少都將豬之圖案紋在身上。

聽對方這麼說,李重九一方漢人大將皆是大笑,言道哪裡有此怪癖。用尉遲恭的話說,就是果然是一羣豕犬之輩爾。

李重九亦是笑了笑,但他知道在如東夷部落,甚至通古斯部落中,對豕崇拜並非稀有的事。甚至韃子大帝努爾哈赤,滿語中的意思,就是野豬皮,而其弟舒爾哈齊意爲小野豬皮,兄弟二人合稱大小野豬皮。

李重九放目看去這莫賀弗部騎兵,也多是身上綴着野豬牙,插雉尾爲冠飾,皆披着野豬皮所制的皮甲,皮盾。打過獵的都知道,野豬皮之堅硬,故而用野豬皮製成的皮盾皮甲雖不如鐵甲,但較之一般皮甲卻要堅硬許多。

至於契箇部中,位於奚族數部之中最北,不僅是漢人,就是奚人內部對其瞭解也不深,聽聞他們族人與白霫甚是和睦,族長與白霫都倫紇斤部世代通婚,而且部族之中,女子亦十分彪悍勇猛,常常隨着丈夫一併上陣廝殺。

而這一次隨契丹南征,據斥候回稟,契箇部中也有兩三千女騎行軍。

莫賀弗,契箇兩部這一次各出兵萬餘騎,與辱紇王部一併,兵力超過五萬騎。

披着氈衫,手持箭矢的奚族騎兵,從山谷中抵達平原時,山下契丹人聲勢大振,契丹人同樣吹起牛角號,歡迎友軍的抵達。

漫山遍野皆是契丹將士們的歡呼聲。契丹人將大斧,大錘,狼牙棒皆是高舉,扯開胸口的獸皮開始高呼,彷彿已是取得了大勝一般。

見到這一幕,靺鞨,丁零,甚至漢軍大將皆面有憂sè,突地稽向李重九言道:“可汗,若是老大人再不率軍起來,恐怕我們軍心會受到動盪。”

“不錯,我們目前的軍力,不足以與契丹奚人對抗啊。”

“是啊,是否派軍向西搜索,接應一下!我看必然是消息爲契丹人阻隔的道理。”

李重九聞言默然。

與契丹人聲勢高漲相對,反觀李重九一方漢軍營地,則是十分沉寂,似無動於衷,也似被嚇破了膽一般。如此更令契丹人好生耀武揚威了一陣。

會師之後,契丹奚人無不士氣高昂,當下契丹奚族羅藝高開道等人,進行軍議,商量決戰之事。

契丹奚族幾部的頭人,見羅藝高開道兵少,皆是不甚看重。

大賀咄羅作爲這一次盟主,沒有作聲,不過辱紇王部俟斤渥滿都,倒是有意見,當下當着衆人毫不客氣地言道:“你們兩個漢將手底也有兩郡,上萬兵馬也是有吧,怎麼這次才帶來這點人。”

羅藝不作聲,皆是不屑,也是因爲他與這般番人不熟悉,更重要是他聽不懂突厥話。高開道卻是有幾分熟絡,當初在漁陽郡時,他就臣服突厥,如劉武周,李淵一般,想借助突厥來替自己增勢。

這一次聯絡上奚人契丹共伐涿郡,居中策應,他也有聯絡之功。

高開道用一口不地道的突厥話,言道:“我們與李重九之前交戰,部屬都損失很大,我丟了安樂郡,而羅兄則是失了涿郡。不過確實我們還有數千步卒,但留之威脅敵軍後方糧道。若是敵軍不速速於我們決戰,我們步軍會主動切斷其遼西郡後路。”

“笑話!”渥滿都直接斥道,“那李蠻子手下都是騎兵,你們步軍行動甚慢,如何切斷其糧道。”

高開道一愕未料到對方也熟知兵法,言道:“時間久了其必定會露出破綻,此處兵馬已夠多了,我們留一隻兵馬在其後方,收效會比這裡大。”

“你們漢人就是狡猾,膽小,怕死!”一名奚族大將哼地一聲,也不顧高開道之言辭,直接就下了斷語。

高開道聞言還想說幾句,但見在座番人的臉sè,當下知趣不再言語,此刻他倒有幾分羨慕羅藝,一句突厥話也聽不懂了。

羅藝看高開道神sè,冷笑用漢話低聲笑道:“這般番人,不知道李賊的厲害,讓他們碰碰釘子也好,到時候這些人就懂得敬重老子了。”

高開道搖了搖頭,同樣以漢話低聲言道:“羅哥,我看這形勢不對,那姓李的小子不過就四萬人馬,契丹人奚人就是再蠢嘛,你說猛衝硬擠也是,也可以打得過。到時候契丹奚人一勝,我們二人又怎麼辦?不是更沒地位了嗎?”

羅藝聽了高開道這番話亦點了點頭。

注一:史書上說拓跋珪掠奚,得馬牛羊豕十餘萬。說明當時奚族有大規模養豬。

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五章 古武術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
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五章 古武術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