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黨爭爆發

第237章 黨爭爆發

“弟弟準備一同進行復南洋和復套的兩大戰?”

八月中旬、當復套和復南洋的計劃徹底敲定,消息連同行軍路線傳回京城,皇宮內正在逗弄着自家皇嗣的朱由校也停下了舉動。

他側頭看向了帶回消息的曹化淳,而曹化淳聞言微微頷首,又作揖道:

“南北同時出兵,所出動戰兵十八萬左右,復套出兵十四萬七,復南洋出兵三萬三,甲等艦隊四支齊出,另出海軍步衛兩支。”

“耗費如何?齊王府能承受否?”朱由校接過了兩份南征北討的計劃,一邊看,一邊詢問。

對於詢問,曹化淳也用五軍都督府上萬書吏計算後的數據做出回稟:

“復套民夫四十六萬四千餘人,挽馬二十四萬六千四百匹,每月軍餉、民夫工錢耗費六十二萬兩,糧秣、蔬菜、馬料折色耗費二十七萬兩,火藥石彈耗費數萬兩。”

“復套每打一月,大概消耗在一百萬兩上下……”

“相較之下,復南洋要簡單不少。”

“復南洋需動用三百艘六千料的輜重船,還有海商李旦麾下的百餘艘商船,所需民夫兩萬四千餘人足夠。”

“民夫與大軍每月耗銀六萬餘兩,糧秣蔬菜每月耗費估計在三萬兩,火藥石彈上萬兩。”

“五軍都督府又要攻城掠地,又要管理難民,着實有些難以承受。”

“南鎮撫司的事情,殿下已經知道了,但殿下要你做的事情,你似乎沒有做到……”

如崔應元,陸文昭也握着他的底細,這個底細隨時可以讓他身首異處,他自然不敢不聽話。

所以在朱由校惱怒後,楊漣被下旨革職爲民。

他在獻媚,而坐在旁邊品着茶,身着賜服的魏忠賢也輕描淡寫的開口道:

七十萬的兵力是擊敗了四周敵國後的穩定兵力,如果現在就保持七十萬兵力,那麼戰事開啓後,前線有折損,後方就得立馬募兵,時間上來不及。

名錄上,分別是姚宗文、馮三元、魏應嘉、張修德等五黨著名的言官,以及五黨之中目前的實權派。

“卑職明白。”楊寰陪笑着迴應,畢竟他也不想因爲楊漣的事情得罪齊王。

如果是這樣也就算了,偏偏這個時候,楊漣依舊認爲魏忠賢禍國,連續不斷的上疏。

不過、正是這後勤的問題,導致了大明沒有辦法在陸上向西隨意開拓。

到最後就和歷史上一樣,東林能臣被全部搞死,魏忠賢和真正的閹黨被崇禎搞死,而齊楚浙宣昆五黨則是跳出閹黨,改頭換面的繼續執掌朝政。

不過、當崔應元繼續往下看去的時候,卻發現了其中還有不少齊王黨的官員名字。

再看復套,如果復套要打一年,花費是上千萬兩的規模。

“哼!”聽到楊寰的話,魏忠賢冷哼一聲,隨即道:

“想要乞休?別讓咱家抓到他們的把柄!”

八十八萬的戰兵,可以說只要後勤跟得上,明軍完全可以橫掃歐亞大陸。

與盛唐西域有民百萬相比,晚明時期的西域人口不足四十萬,關中氣候更差,畝產耕地,明軍所需要面對的後勤壓力更大。

如果不是魏忠賢忌憚楊漣和朱由檢的關係,恐怕眼下的楊漣早就如歷史上一樣,被土袋壓身,鐵釘貫耳了。

“楊文孺,真當我等不知你和齊王的關係?只怪我等誤信伱,才遭此一罪!”

顯然、這樣的折磨對於楊漣簡直是一種折磨和煎熬,此刻的他雙目赤紅,頭髮散亂,旁邊則是被打翻的飯食。

“此外、吸納黔國公府、麗江木氏和其他土司的西軍都督府也超出了規制,達到了五十二營。”

“也就是說、今歲五軍都督府的歲入在五千三百萬石……”朱由校沉吟片刻,隨後開口道:

“有什麼衝老夫來!何必衝老夫同僚下狠手?!”

朱由校一開口,便將眼下五軍都督府的一個難題給免除了。

迴應過後、曹化淳也解釋道:

朱由校的話,完全就沒有把收復西域當做戰略目標,因爲這個時代的西域除了伊犁河谷等少數綠洲,其餘地方比後世更爲荒涼。

“楊文孺!你又何必惺惺作態!”

“給我打!”

最後的結果就是朱由校煩了,畢竟他對楊漣的印象本來就不好,當初楊漣彈劾朱由檢的事情還歷歷在目,如果不是朱由檢一直勸說,朱由校早就收拾楊漣了。

“回萬歲,確實如此。”

“有的人,和我們可不是一條心。”曹化淳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這也讓崔應元明白了其中道理。

可即便如此,大明的兵力也太過驚人了。

“遼東、琉球府,以及復套,復南洋後的難民、饑民遷移,從即日起便從戶部調糧。”

詔獄之中,正在受刑的言官破口大罵,在這昏暗的牢房內,僅有一抹巴掌大小的窗戶。

得到朱由校的指示,曹化淳鬆了口氣,畢竟眼下的齊王府確實負擔不起五軍都督府和遷移百姓的開支了。

眼下看來、崔應元確實完成的不錯,而曹化淳之所以這麼說,也是在敲打他。

對此、曹化淳瞥了一眼崔應元,隨後低垂眼簾道:

如果只是像北方沙俄羅曼諾夫王朝一樣,派出幾百上千人的探險隊,向東方探險,那當然可以,但問題是大明如果用這個模式,最少需要維持三四萬的西征兵馬才行。

大明朝眼下的情況,即便東林和閹黨繼續執政,也不會突然暴斃,但如果被這五黨執政,大明朝依舊會滅亡。

隨着今歲五軍都督府的田賦繳納變多,戶部那邊估計歲入的米麥也不會低於四千萬石。

“兵力從七十萬提升到了八十八萬……”說到這裡、曹化淳隱晦的看了一眼朱由校,立馬又解釋道:

“不過、殿下也說了,四川行都司和廣西、雲南等地土司,很有可能會因爲抗拒改土歸流而反叛朝廷。”

不過、趙南星畢竟是天下百姓心中的清官,麾下的大部分官員也深受百姓愛戴,如果要對他們下手,恐怕自己……

“復南洋每打一月,大約需要耗費十萬兩上下。”

“秉筆……”崔應元一下子跪下,低着頭道:

因此他們寧願解散部衆,種瓜生活都不願意帶兵出關。

即便之後殺了魏忠賢,或者流放了他,但投靠他的齊楚浙宣昆五黨官員只會轉換門戶,落井下石。

“額啊!楊文孺、你這齊王鷹犬——”

所以即便是盛唐有着陸上絲綢之路、溫暖期天氣的加持,唐軍也不過能在西域維持四萬四千兵力罷了。

倒是如果戶部幫忙分擔移民花費,五軍都督府能更好的攻城掠地。

“五軍都督府今歲上交戶部的田賦合該有多少?”朱由校合上兩份計劃,直視曹化淳。

“近來趙南星等人可有舉動?”魏忠賢抿了一口茶,側目詢問楊寰,而楊寰也弓着身子,如獻媚老狗般迴應道:

崔應元小心翼翼的走進勖勤宮,而勖勤宮會廳內,曹化淳和王承恩坐在主位,在崔應元進來行禮後開口道:

現在有戶部的分擔,他和曹化淳也能輕鬆不少……

楊漣既然喜歡一人做事一人當,那麼就將他關到東林諸多言官身旁,隨後對其他人用刑,不斷折磨他。

只是、數百東林黨人,有能力的就這寥寥數十人,其餘人皆是侃侃而談之輩,留下來不僅噁心朱由檢,還噁心大明朝。

因此、他小心翼翼的起身,對曹化淳和王承恩道:

“二位、儘管有了這份把柄,但萬歲那邊真的會同意罷黜他們嗎……”

崔應元不明白,爲什麼自家殿下要對自己麾下的官員下手。

“之後南軍和西軍,也要着手收復安南、三宣六慰等地,因此兵力多並不出奇。”

“趙南星閉門乞休,吏部之中的李騰芳、陳於廷、魏大中、袁化中、鄭三俊、孫居相、饒伸、王之採等人也全部閉門乞休,看來是想讓萬歲出面,釋放楊漣等人。”

“廠公、如此下去,恐怕這楊漣老兒也撐不了多久了。”

但這幾千萬兩如果砸在南邊,所獲得的收益就大的嚇人了……

楊寰眼神陰晴不定,默默在爲自己想着退路。

曹化淳拿出了一份名錄,而崔應元聽到他的話後,也如救命稻草一般接過名錄。

不過、即便無法傷害楊漣,但魏忠賢麾下的楊寰依舊想出了一個辦法。

半個月前,在看到閹黨的作爲後,楊漣上疏斥責魏忠賢,隨後在幹清宮門攔住了朱由校的步輦。

魏忠賢動用南鎮撫司用刑這件事情,朱由檢自然是清楚的,而魏忠賢之所以能這麼輕而易舉的動用南鎮撫司,也少不了朱由檢的默許。

聽着四周同僚的謾罵,楊漣失神跪在牢中,而與此同時,在一個拐角觀察他的楊寰也對旁邊坐着的人笑道:

畢竟、即便魏忠賢有侯國興、魏良卿等人安插在南鎮撫司,但南鎮撫司大部分官員還是朱由檢提拔的。

遭受這樣待遇的不止是他,還有其他一些東林言官。

聽着淒厲慘叫聲、詔獄最深處的牢房內,穿着道袍的楊漣抓住木欄,對着牢房外的錦衣衛千戶大吼。

閹黨在東林之中安插叛徒,東林也在閹黨之中安插叛徒,那麼齊王黨內會沒有叛徒嗎?

“卑職謝秉筆,謝殿下……”

所以朱由檢給崔應元的軍令,便是不能將有能力的東林文臣弄死。

在關西七衛蒙古貴族看來,嘉峪關以內簡直就是天堂,關外則是鳥不拉屎。

每個月花費十幾萬兩,一戰頂多一年,花費上百萬兩就能收復廣袤南洋地區。

南鎮撫司革新多年,實際上很多官員的把柄都被他們掌握着,朱由檢如果想,他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把柄扳倒一大片政敵,可是他沒有這麼做。

這樣的思維,也符合明代君主的一貫思維。

“不過、眼下除四川行都司、雲南東南部,廣西西部等地衛所沒有革新外,其餘衛所盡數革新,軍屯田之數已經達到八千七百餘萬畝。”

合上名錄的崔應元知道自己不用死了,自己將是朱由檢要保下來的人之一。

“這些事情與你無關,你做好你的事情就足夠了……”

他以魏忠賢迫害先帝舊臣、干預朝政,操縱東廠濫施淫威等罪行,要求朱由校處死魏忠賢,而魏忠賢也被嚇得跪在步輦前,對朱由校痛哭流涕的解釋。

只有他們死了,朱由檢才能一步步瓦解東林,最後把東林黨內能臣都派往需要他們的地方。

他們之所以遭受這樣的待遇,也是因爲一個人的上疏……

“至於北軍,在復套之後也會休整一年,着手清理青海一帶的青虜,兵力剛好。”

“這份名錄,你拿去找出把柄,找個人送給趙南星,也是在爲你找一條生路。”

朱由校也並沒有處理魏忠賢,只是示意會處罰魏忠賢俸祿,命人調查。

花幾千萬兩打下中亞和西域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因爲小冰河大旱在陝西爆發後,想要維持西域和中亞大軍,就需要從湖廣、河南、四川運送糧食了。

他也想見自家弟弟,但問題是眼下的京城並不方便……

崔應元的態度,也讓曹化淳十分滿意。

這還是因爲有着河西走廊的支持,如果沒有河西走廊,最少需要二百六十多萬民夫才能保證四萬人遠征五千多裡。

把這份功勞以崔應元他的名義送給趙南星,估計之後趙南星和大部分東林文臣不僅不恨他,還有可能會和他推心置腹。

從這次復套和復南洋的支出就能看出問題。

崔應元問出了關鍵的一點,閹黨畢竟是皇帝一手扶持起來的,如果閹黨和東林互相攻劾導致雙方滅亡,那麼朝局之上就是齊王黨一家獨大了。

忽的、朱由校突然開口說起了五軍都督府的兵馬數量一事,而曹化淳聞言也是帶着苦味的話語迴應道:

別的不說,五軍都督府單單每年的軍餉就高達一千三百多萬兩,再負擔數百萬百姓的遷移花費,那幾乎得讓御馬監往死裡幹。

“我聽李若璉說,五軍都督府的軍額超出了原本的定額?”

“回京……”聽到這兩個字,朱由校臉色也遲疑了起來。

在朱由校的興趣裡,他只對東北、漠南、南洋,安南、三宣六慰有興趣。

因此在見到了朱由校的態度後,曹化淳遲疑片刻便道:

“奴婢手書送與殿下,想來殿下應該會同意的,另外……”

既然是這樣,那這羣人只有死路一條。

反正眼下軍餉不用戶部和兵部考慮,戶部除了發工部的班匠銀和用料外,便只是負責百官俸祿和五城兵馬司俸祿了,根本用不了這麼多米麥。

他在告訴崔應元,能做他的主的人,只有當今的齊王。

“西北的軍額超過了五軍都督府的規制,眼下已經達到了四十八營。”

曹化淳將五軍都督府的家底全盤托出,而朱由校聽後也不覺得奇怪,畢竟他早就知道五軍都督府革新後的糧食歲入不會太低。

他雖然欣賞楊漣的風骨,但一直不喜楊漣執拗的脾氣。

“秋收之後,今歲田賦歲入四千萬石左右,折色後合計一千六百餘萬兩,算上皇店支出,合該有一千九百萬兩左右。”

明代不是沒有想要收復西域的君主,可當他們向入關的關西七衛詢問,下令出關,關西七衛蒙古貴族的頭都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別讓他死了、或者瘋了就行,若是齊王開口,便放過他,但絕不可留在京城。”

所以朱由檢現在需要崔應元做的,就是利用趙南星之手,把齊楚浙宣昆五黨有能力的文臣弄死。

曾在關外生活的他們都如此,更別提漢人了。

“送給趙南星?卑職明白了。”聽到曹化淳的話,崔應元當即明白了齊王想要做什麼。

對此、曹化淳不假思索的回稟道:“應該在一千三百萬石上下。”

對此、曹化淳也說道:

“此次魏忠賢與趙南星之爭,收拾的不僅僅只有東林,現在殿下需要你把投靠閹黨的諸黨文臣把柄找個人送給趙南星。”

“你讓忠賢起草旨意,下發戶部吧。”

沒有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他不希望髒水濺到他身上。

這樣的手段,讓身處錦衣衛的楊寰都不寒而慄,瞧着眼下魏忠賢的樣子,看來趙南星等人也插翅難逃。

哪怕出兵四萬,這五千三百里所代表的民夫數量,便是最少一百萬人。

如果這羣人被趙南星扳倒,整個五黨的勢力將被腰斬……

魏忠賢一席話,讓楊寰心中一凜。

眼下魏忠賢和東林徹底撕破臉皮,如果放任魏忠賢利用南鎮撫司手中的把柄來攻擊東林,那麼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閹黨一家獨大。

“東軍都督府暫時還是以防守,外加恢復遼東爲主,等遼東田畝數超過兩千萬畝,人數超過四百萬人,便可以支持大軍北掃建虜了。”

同時、在他們詔獄密謀的時候,剛從幹清宮出來的曹化淳也召來了南鎮撫司指揮同知的崔應元。

幾千萬兩銀子砸在西邊,雖然能獲得萬里疆域,但產出卻低的驚人。

“秉筆,這後面的名字……”

並且時間一長,估計齊王府也得欠餉了。

曹化淳忽的作揖道:“萬歲、殿下詢問他何時能回京看望萬歲您。”

“奴婢領命……”

如趙南星、左光斗、袁化中等人都是有能力的官員,並且也足夠清廉,不然百姓也不會在他們遭罪的時候哭嚎,甚至自發籌集銀兩來爲他們贖身。

至於楊寰和魏良卿等人,恐怕當東林和閹黨爭鬥虛弱的時候,他們都將被自家齊王送走。

曹化淳把五軍都督府兵馬數量增多的事情合理解釋了出來,說白了就是眼下還有很多大仗要打,兵馬數量多一點不是壞事。

要知道此時大洋彼岸正在進行的第一次全歐戰爭,又稱爲三十年戰爭的參戰兵力也不過三十到五十萬不等罷了。

從關中西陲的寶雞向西前往西域最大的耕種基地伊犁河谷,距離是五千三百多裡。

“因此南軍和西軍在鎮壓土司之後,兵力應該會略微下降數營。”

“兩戰同時開啓戰端,應該合計一百一十萬兩的軍費開支,五軍都督府內尚有存銀九百二十七萬兩,糧食折色尚有四百五十二萬餘兩。”

只是可惜、他的行爲不僅沒有換回錦衣衛的停手,反而讓正在忍受疼痛的其他東林言官破口大罵。

結果楊漣不僅沒有制止,反而大聲指出魏忠賢專權的惡果是宮廷以內所有人只知道魏忠賢,而不知道陛下。

朱由檢想要弄死東林黨,但卻不想弄死東林黨內的能臣。

陸上絲綢之路的落寞,也代表着向西開拓在這個時代,只剩下了戰略地勢這一個優點。

正如此、在聽到了曹化淳的解釋後,朱由校也難得開口說了五軍都督府的兵力之事:

“西軍與南軍都督府的兵力倒是可以多些,至於北軍都督府和上直、東軍,只需要令漠北臣服,鞏固河套和遼東、努爾幹即可。”

收復西域是朱由檢必須要做的,但收復西域之後是否需要收復中亞就成了一個問題。

他在錦衣衛十幾年,還從未見過像魏忠賢這樣手段暴力的宦官,以往權宦頂多就是根據事實抓人,而後加大用刑,而魏忠賢卻直接栽贓污衊。

本以爲事情就這樣結束了,但楊漣依舊在民間宣揚魏忠賢的禍害之舉,而這樣的行爲在客氏和魏忠賢的耳旁風下,也就導致了楊漣和一大堆東林言官被捕入獄。

遭受鞭撻的萬言揚幾欲暈過去,但很快又被鹽水潑醒,發出淒厲的慘叫聲。

這樣的局面,皇帝會願意它出現嗎……

想到這裡、崔應元不經覺得那位的可怕,但同時他也有了一個問題。

“原定額五軍都督府是二十八衛一百八十營,眼下卻達到了二十八衛,二百四十營。”

這也代表了,這些人的把柄,將是多麼大的一份功勞。

出了嘉峪關,不管是哈密、衛拉特(瓦剌)、葉爾羌、哈薩克,還是布哈拉等汗國,他們都能拉出一到四萬的兵力。

他這話一出,朱由校當即發怒呵斥了他,隨後讓大漢將軍將他帶了下去。

“非下官不想做,而是眼下魏秉筆盯得緊,況且楊漣也並未遭受刑罰。”

如果要收復西域和重要,這個數量還要提升,因爲河西之地供養不起超過五萬的軍隊,只用從關中開始運糧才能供養和保證軍隊後勤。

當朱由校遲疑的同時、南鎮撫司詔獄內、萬言揚等諸多東林言官被綁於木架之上,南鎮撫司錦衣衛手持長鞭揮打。

“是……”聽到曹化淳這麼說,崔應元也知道自己問了不該問的東西,隨後老實應下。

在片刻後當他看到曹化淳和王承恩同時端茶,他便知道自己該離去了。

“卑職告退……”

崔應元作揖行禮,隨後退出了勖勤宮,而當天夜裡、一份份把柄也被人帶着送往了趙南星的府內……

(本章完)

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221章 戰後功賞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93章 大仇得報第136章 出塞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341章 礦產國營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飽第358章 殺倭取賞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313章 諸藩分地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337章 多方雲動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309章 小冰河大旱第411章 先滅建虜方可安內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81章 天賦異稟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442章 心慈手軟洪督師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265章 病來如山倒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75章 回京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684章 後記(四)白駒過隙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694章 後記(十四)摩劉之亂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337章 多方雲動第557章 平凡的人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40章 海運之爭第106章 愚民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328章 官逼民反第81章 天賦異稟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148章 東林想變法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335章 能查而不可查第39章 文官多奸詐第174章 漢奸該死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395章 銀行試點序幕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227章 改革五軍都督府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
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221章 戰後功賞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93章 大仇得報第136章 出塞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341章 礦產國營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飽第358章 殺倭取賞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313章 諸藩分地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337章 多方雲動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309章 小冰河大旱第411章 先滅建虜方可安內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81章 天賦異稟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442章 心慈手軟洪督師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265章 病來如山倒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75章 回京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684章 後記(四)白駒過隙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694章 後記(十四)摩劉之亂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337章 多方雲動第557章 平凡的人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40章 海運之爭第106章 愚民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328章 官逼民反第81章 天賦異稟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148章 東林想變法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335章 能查而不可查第39章 文官多奸詐第174章 漢奸該死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395章 銀行試點序幕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227章 改革五軍都督府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