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真實的滿清八旗

第70章 真實的滿清八旗

“是!”

校場高臺上,見朱由檢對後金感興趣,滿桂也回禮,隨後表情嚴肅道:

“建虜、乃我大明心腹大患!”

“細細說來。”一直和戚金不對付的楊漣也來了興趣,催促滿桂,而滿桂頷首,隨後解釋道:

“建虜與北虜不同、他們有着耕地、礦山、軍器所,並且十分熟悉大規模作戰。”

“老奴手下的悍卒,具體多少,沒有人清楚,但襲擾遼瀋時,大部分時候人數在七萬餘人左右,其中女真人六萬,漢人一萬。”

“他們雖然沒有火器,但是箭法歹毒。”

“標下並沒有參加過與建虜的大戰,但從一些小戰能看出,他們十分精銳,遠勝北虜。”

“具體些。”戚金也皺眉催促了起來,從滿桂的口中,他似乎聽到了一個更爲真實的建虜。

“是!”見衆人這麼感興趣,滿桂也細細說道:

“叛軍兵馬擅長尋找一切有利於自己的地形,風向,常常在野戰中不停的從高處往下衝鋒,並且同時順風向發射錐頭破甲箭,以求發揮弓箭的最大威力。”

孫傳庭、洪承疇這兩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剩下的將領中,沒有機會施展,但敢於帶兵數千和上萬精銳碰撞的還有盧象升、曹變蛟等人。

一旦沒有了這種調度能力,那就絲毫髮揮不出明朝的戰爭潛力,最後就成爲了歷史上如遼事那樣的添油戰術。

因此、要名將,還要練強軍,並且把名將強軍都放到一起,明朝纔有打出大兵團作戰的可能。

眼下朱由檢能用的人裡,完全沒有一個有能力指揮大兵團作戰,這就很尷尬了……

歸根結底,還是老一代能指揮數萬人作戰的將領紛紛病逝、戰死,而新生代的將領沒有成長起來,導致遼事敗壞。

可只有名將也是不行的,因爲歷史上明末能指揮大軍團作戰的將領也很多。

“不過、我軍往往在數十人、數百人的野戰衝突中不會發生大敗的事情,反而與建虜的人馬能打的有來有回。”

葬送進去十萬,再填補十萬新的,再次葬送,再填補……

“因此、對付我軍,叛軍往往會先用盾車進攻,隨後盾車抗住我軍火炮後,便是死兵衝鋒,撕開我軍正面的陣型,再用騎兵進攻兩翼。”

“只要我軍陣腳稍亂,隱藏在亂軍中的白甲巴牙喇便會射殺我軍將領,使我軍失去統一的號令,在開戰不久後便混亂不堪。”

“這羣白甲巴牙喇都是神射手,最喜歡躲在亂軍之中,以硬弓以偷襲射殺我大明的將領,力求打垮我軍的氣勢。”

這種詭異的事,說明明軍的組織度已經弱化到一個令人髮指的地步了,說明明軍已經快不知道如何指揮八萬十萬人的大陣仗了。

但如洪承疇指揮的鬆錦之戰一樣,即便有着吳三桂、曹變蛟、楊國柱等勇將,卻還是因爲王樸等豬隊友的騷操作宣告失敗。

“這個時候,只要出現潰軍,必然向着空出來的正後方逃竄,而建虜也就可以開始絞殺了。”

“只要潰兵出現,叛軍兵馬就會開始從後面剿殺潰兵馬,搶奪輜重。”

“當盾車距離我軍不足三十步時,死兵就會一同衝鋒,以求一次性沖垮我軍陣型。”

努爾哈赤進攻鐵嶺時,李如柏的弟弟李如楨更是帶着賀世賢等馳援鐵嶺,斬首真虜一百七十六級。

沒有能指揮大軍團作戰的名將,那麼不管朱由檢訓練出多少精銳,都只有死在遼東這一條路子。

小部隊還是大部隊,不管是什麼部隊,只要陣型定好了,基本就不會變,建虜也是如此,因此戚金迫切的詢問。

但眼下尷尬的就是,上述的衆人中,沒有一個人成長起來。

“總不能靠我自己上吧……”

明軍不能打嗎?不一定,但明軍沒有了靠譜的指揮體系,沒有了組織能力,那種“將十萬兵,橫行朔漠”的能力消失了。

“他們的陣型呢?”戚金作爲將領,更爲在意建虜的進攻陣型。

從戰略到後勤,再到整個戰役的把控調度,都是一坨漿糊,只有千把人這種連小規模戰役都算不上,只能稱爲“戰鬥”的情況下,明軍才能得勝。

“他們的打法,完全就是模仿學習當年李氏遼東鐵騎的打法。”

相較於他們、朱由檢十分明白滿桂口中的原因。

在萬人級別和數萬人級別的會戰中,明軍總會輸的一塌糊塗。

說到此處,滿桂忍不住嘆息了一聲,而戚金也是緊皺眉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這便是標下所經歷的建虜叛軍……”

“開戰前、以密集的步射箭雨打擊對手的士氣,隨後身披三重甲的死兵用盾車掩護,抵禦火炮。”

“標下曾經聽遼鎮的遊擊說過,一旦發展到了數千人,上萬人、乃至數萬人大戰的時候,我軍往往便會自亂陣腳,隨後開始潰敗。”

有句話叫“人多了亂,龍多了旱”,明軍到最後就出現了這種詭異的事。

“一旦達到了這樣的效果,遼鎮兵馬的士氣就會跌落谷底,隨後開始出現潰兵。”

至於楊漣則是面色不喜,認爲必然是將領貪生怕死的緣故。

“老奴手下的叛軍兵馬就是看到了這一點,因此每戰必以關外蠻族的氣勢震懾關內遼兵,並且他們之中有身披三重甲的白甲巴牙喇。”

比如努爾哈赤進攻清河所的當天,馳援清河的參將賀世賢就斬首真虜一百五十一顆。

“一旦兩翼撕開,四隊和五隊便會從側後方進軍,形成口袋式的圍攻。”

“他們的騎兵馬同時習慣在戰局初開的時候側面突擊,切割對手陣型,將敵人分割,爲後面的步兵馬推進做準備。”

明末書上明軍野戰擊敗清軍的例子也不少。

由此可以看出、明軍不是不能打,但無一例外的都是小規模衝突。

也就是說,只要明朝那邊擺出陣勢,聚個上萬人、乃至數萬人的規模打會戰,那就必敗無疑。

“由於遼兵怯虜,加上欠餉多年,因此遼鎮兵馬士氣並不高昂。”

這個原因,就是因爲明朝長期處於和蒙古人的治安戰,戰鬥規模維持在雙方各自數千人左右,導致了明軍對兵團作戰不熟悉。

滿桂面對詢問,想了想後回道:

“他們的進攻陣型,實際上便是女真人在白山黑水之間狩獵的陣型,即分爲五個小隊,頭隊爲死兵壓上,二隊和三隊自左右進攻,進攻獵物兩翼。”

“他們的箭法歹毒,基本每一箭都是瞄着面頰去的,杜鬆總兵便是死於這樣的偷襲之下。”

朱由檢突然心虛起來,畢竟他前世頂多當上一個班長,別說大兵團、就連連排一級都跟他沒有關係。

可是想了想、他還真的沒有人可以用。

對此、他只能在心底長嘆一口氣:

“罷了、死馬當作活馬醫吧……”

(本章完)

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466章 終末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314章 貧者越貧,富則越富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56章 盡是空餉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385章 無過便是功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578章 待價而沽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3章 難兄難弟第604章 以身作則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356章 印度洋的風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52章 兄友弟恭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609章 秋風起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439章 野人與蒙狗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465章 拂曉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50章 治戎爲長李定國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303章 再苦一苦外人第611章 穩坐山河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578章 待價而沽第64章 孜孜不倦第507章 烏合之衆
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466章 終末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314章 貧者越貧,富則越富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56章 盡是空餉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385章 無過便是功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578章 待價而沽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3章 難兄難弟第604章 以身作則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356章 印度洋的風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52章 兄友弟恭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609章 秋風起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439章 野人與蒙狗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465章 拂曉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50章 治戎爲長李定國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303章 再苦一苦外人第611章 穩坐山河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來第578章 待價而沽第64章 孜孜不倦第507章 烏合之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