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黃雀在後

第183章 黃雀在後

黑夜如墨、當朱萬良還在準備玩手段的時候,卻不想滿桂已經帶領人走海路向北而去。

四萬兵馬經過一晝夜的行軍,終於在六月十七日黃昏抵達了大淩河口,並且大淩河口比他們想象的通航條件還要優越。

三千料大船輕輕鬆鬆駛入了大淩河內,並在調節風帆,搖櫓划槳的辦法下,向着上游駛去。

當天色徹底變黑時,走在三千料大船前面的一艘艘千料小船才點燃了火把,搖晃兩把火把,以火把爲旗,傳遞旗語。

“滿總兵,不能再往上我們已經走遼河二十二里了,再往上就只能用千料船走了。”

黑夜的甲板上,一名船主對身着甲冑的滿桂解釋,而滿桂聞言便點了點頭,隨即道:

“既然如此,所有戰馬和騎兵下船,步卒將火炮和火藥、糧秣、石彈裝船,之後乘千料船繼續北上。”

滿桂一聲令下,當即千料船隻就開始在兩岸尋找可以靠岸的點,隨後先將千料船隻上的東西送到岸上,步卒全部上岸,繼而來回從三千料大船將人和戰馬接到岸上。

由於是輕裝前行,因此兩萬多騎兵只帶來了兩萬匹馬,做到了一人一馬的標配。

大寧三衛的馬會在之後由海船在兩天後送來,而驍騎衛、龍驤衛和羽林衛會在完成裁撤後返回京城。

兜兜轉轉、二十艘千料大船來回四十餘次,直到時間來到了亥時四刻(22點),才完成了兩萬餘騎的登岸。

繞道前往後金的鐵嶺、開原也是不可能的,大寧三衛還卡在中間呢。

他們高舉聖旨,命令各城、堡開城門。

“兵馬打亂調往遼東不錯,遼西這邊有九營兵馬的話,也不會出什麼差錯。”

倒是熊廷弼、見衆人都不說話,便開口對袁應泰詢問道: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河牀高低不一,因此或許要花費時間,在夏季開鑿河道。

大軍每過一處,便留下上千鐵騎,一營步卒和三十門十斤炮。

“以遼民的數量來看,能發多少地,猶未可知,乾脆趁這個時候,將遼民的數量重新造冊。”

裁撤不可能一帆風順,不過六衛七所四十八屯堡居然只有三個堡敢做馬前卒,這種膽氣,讓滿桂輕蔑。

同時、提前半天得到消息的遼陽方向,戚金也率領七營浙兵跨過遼河,接管了不少石堡和衛所。

水路雖然一直通往赫圖阿拉,但越往赫圖阿拉越窄,水越來越淺,只能走二百料的船隻,運些輜重、火炮。

“守?”張士彥想到這個方法的時候,卻低頭看到了那三十門黑洞洞的燕山大將軍炮,嚥了咽口水,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過具體能多出多少,我也不太清楚,還是得徹查釐清才能知道,不過想來不會低於百萬。”

“以眼下遼東兵馬的數量,足以和老奴一戰!”袁應泰接過熊廷弼的話繼續說下去。

滿桂上了岸,對身後的副將道:“大軍牽馬步行,騎銃隨時裝好彈子。”

對此、熊廷弼當即說道:

廣寧經略府內,袁應泰站在會廳中,手中拿着文冊,鬍鬚顫抖,不敢置信。

熊廷弼反應的很快,也是因爲他對遼東地形的瞭解。

“撤回京城?這麼多騎兵,若是留在遼東,取得的用處更大啊!”袁應泰不解,但沉默寡言戚金卻開口道:

“說是順利,但如果沒有這個七萬兵馬,沒有大寧三衛在關外駐紮,恐怕想要裁撤,比登天還難。”

“齊王和萬歲的意思,是調遼東二十八營中的蓋州、復州、海州等三營兵馬前來遼西,加上原本招募的遼西六營駐守遼西。”

“如果是秋收前才動兵,那留給我們的時間就只有不到兩個月了。”

“龍驤衛千戶周濤,着聖旨前來、清查開州屯堡兵馬,一刻鐘內再不開城門,開州屯堡所有兵馬,一律視爲叛賊,揮軍攻城!”

從戚金和秦邦屏分別擔任遼陽、瀋陽總兵開始算起,整整一年零十個月,耗費了錢糧一千餘萬兩,還調走了李寧、祖大壽等人的兵馬,才創造出了裁撤遼西的機會。

袁應泰意識到自己說了不該說的,因此急忙閉上了嘴巴,但還是被衆人聽到了。

在南北東西四面夾擊的七萬大軍,四百多門火炮的威懾下,四萬多遼鎮兵馬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妄圖反抗的人、已經被傳首遼西,令人悚然……

當天色徹底黑下的時候,遼西全境已經徹底被接管。

“確實、裁撤遼西如此順利,確實讓人沒有想到。”

只是水路就算再怎麼好走,卻也需要一支兵馬在陸上行軍,而要想跟上船隻的速度,便只有騎兵了。

“既然如此,那我們……”袁應泰剛準備商量着命令遼東全境兵馬釐清人口的時候,忽的急促腳步聲從會廳外響起。

與很多人想的不同,騎兵除了在做奔襲任務的時候,大多都是騎着挽馬,或者直接步行牽着軍馬行軍。

“眼下遼東存糧幾何?餉銀還剩多少?”

在局勢不明的情況下,終究有人選擇了負隅頑抗。

朱萬良聽着遠處傳來的炮聲,又低頭看向了城下面無表情,率領大寧六千騎兵,三千多步卒的滿桂,以及那黑洞洞的六十多門火炮,朱萬良的額頭滲出了汗水。

好吧、又是雷霆一擊,袁應泰只覺得口乾舌燥,轉頭一看熊廷弼,好傢伙、這廝還這麼怡然自得的喝茶?!

面對熊廷弼的話,袁應泰也頷首道:“收復不了鴉鵲關和長白山脈之中的長城,即便拿回了鐵嶺、開原等地,也頂多是恢復了些元氣罷了。”

大康堡守備黃進在羽林衛率領步卒抵達之後的三刻鐘內沒有開城門,羽林衛指揮使當即下令炮擊大康堡。

在盧龍衛和龍驤衛的夾擊下,整個遼西走廊大開城門,沒有人敢於抵抗。

在他們傳令時,六營兵卒也帶着火炮和輜重上了二十艘千料大船,至於三千料大船則是搖櫓划槳,轉彎準備順江而下,返回蠻沙口,將戰馬帶回。

“倒是那三個堡的守備,和那三個堡的九百多步卒成了馬前卒,白死了。”

廣寧中左所、開州屯、圍山堡……

熊廷弼估摸着,而他旁邊的袁應泰也道:

“大康堡守備黃進叛亂,殺!”

說罷、袁應泰上去搶茶杯,卻不想熊廷弼將舉着茶杯的手挪遠,叫嚷道:

五百料的船隻,若是搭載火炮,用來運兵,那麼以大明這兩年船隻建造技術,不會差到哪裡去。

在周濤的一句話下,張士彥的心立馬動搖了,隨即直接揮手道:

“各地存糧紙面上有二百零七萬石,存銀九十七萬六千四百餘兩,都是下半年的軍餉。”

他搞不懂,不是前天還說等待消息嗎?怎麼這才兩天,北直隸的十六衛軍都殺到開州屯堡城下了?

“開城門!”

旁邊的家將也看向了他,表情緊張,似乎都想要朱萬良服軟。

先不說其他的明臣記錄,便是《滿文老檔》中也有關於努爾哈赤曾航行於太子河的記載。

這一通狂轟亂炸,所嚇到的不僅僅是守備黃進,更嚇到了距離大康堡不過數裡遠的廣寧後屯衛守將,總兵朱萬良!

“娘地!滿桂他真敢打!”

利用三角帆走之字型,加上搖櫓划槳,頂多一天一夜就能抵達鴉鵲關。

相同的情況,渾河也是一樣,並且渾河的通航情況、要比太子河還要好。

“這麼一來、遼西就有九營兵馬駐守了。”

忽的、滿桂再次大喊,而黑夜裡的朱萬良已經有些心虛了。

“熊飛白!你自己想想怎麼和我一起對萬歲解釋吧!”

“就算加上調走的那裡,你我也難辭其咎!”袁應泰生氣的坐下,而滿桂這時卻開口道:

羽林衛指揮使拔刀下令,在他的指揮下,大軍所攜帶的三十門十斤炮,對着長寬不過五百步的大康堡一陣狂轟亂炸。

“末將領命!”副將應下,隨後安排人手傳令全軍。

滿桂得了朱由檢的命令、皇帝的聖旨,自然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因此他直接開口道:

逆風搖櫓划槳的速度並不慢,加上大船收起了軟帆,使用三角帆,路線走之字形,效率比順風還要快,因此漸漸的騎兵開始跟不上船隻的速度了。

這可是遼西啊、他們要是反了,能投靠誰去?

去關外?喀喇沁和土蠻根本就不敢收留他們,而察哈爾又距離此地上千裡,根本沒有機會投靠。

不過現在好了、遼鎮兵馬終於裁撤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遼東全境丈量衛所田,隨後將朱萬良等人的兵馬打散去遼東二十八營了。

不過這裡的人,說到底都和朱由檢有些瓜葛,甚至早就被京城的文臣視爲齊王黨了,因此也沒有人說什麼,相反滿桂耿直道:

“御馬監錢糧富足,支撐眼下遼鎮的兵馬完全沒有問題,不必擔心。”

見識了這羣傢伙的戰力,滿桂也就不奇怪,爲什麼老奴能勢如破竹了。

若是步卒、那需要提前出發才行。

很快、廣寧後屯衛城門大開,滿桂見狀也命令三千步卒進城接管城防。

“嘭嘭嘭!”

“就是最後裁撤衛所田一事,恐怕就算調動遼東全境的兵馬,也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

戚金撫須笑着開口,熊廷弼也道:

“我之前在遼西一地就募兵三萬,雖然北逃甚多,但也看得出遼東的人丁比《全遼志》和《黃冊》多。”

“水路?”聞言,熊廷弼反應道:“殿下準備走太子河和渾河?”

在這深夜中,轟隆隆的馬蹄聲驚醒了不少人。

還在熟睡的遼西將領被自家家丁叫醒,匆匆來到城牆上的時候,所見到的是上千鐵騎、數千步卒,以及三十門黑洞洞的鐵炮。

要說整個大明,誰知道裁撤遼鎮的辛苦,恐怕朱由檢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

“開城?不,五百兵馬被老子吃了三百空額,這打開就是死路一條!”

要知道,山西三鎮的中層軍官都敢圍堵瀋陽總兵府,而這羣遼西兵馬有三天的時間準備,卻弄成了這副模樣。

在他猶豫之時,周濤在城下護城河前策馬渡步,繼續大聲道:

“若是遼東能清查出比《全遼志》更多的人口,那遼東從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分離出來也就簡單多了。”

“話雖如此……唉,還是得萬歲頂得住朝臣的壓力啊……”袁應泰長嘆一口氣,而衆人也不再言語。

這一夜的遼西、充滿了城門大開,以及不識天數,妄圖反抗者遭受炮擊之聲。

大淩河的環境沒有想象的那麼差,但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當時間來到午時的時候,熊廷弼才知道裁撤已經開始,並當即對他提拔的一些將領下令,不要反抗,接受清查。

朱由檢特意調永平府的盧龍衛走山海關北上。

在接管城防後,滿桂奪了朱萬良的兵權,將他軟禁在了總兵府內,同時命令大寧六千餘騎沿着長城東進,繼續裁撤遼西兵馬。

不過、不等他們高興,滿桂就澆冷水道:

“驍騎等三衛,在裁撤結束後,便會撤回京城了。”

“大雪若是漫山,到時候一些山道便會被積雪堆積、掩埋,我等再想收復處於長白山餘脈之中的長城和鴉鵲關就困難了。”

要不是自己得了齊王殿下的提拔,恐怕眼下還在黃土嶺吃土呢……

“若真的有百萬百姓,分地之後,遼東百姓的民心便會回到朝廷身邊了。”滿桂深知遼人對大明的不信任,因此寄希望於發地來收買人心。

周濤策馬來到城下,高舉聖旨大吼,在他吼完的瞬間,三十門火炮也填裝火炮,放了空炮,將城頭的遼鎮將領張士彥嚇了一跳。

“遼西之地,六衛七所四十八屯堡,實額正兵五萬四千三百餘人,輔兵二萬八千餘人,實際卻只有正兵二萬七千餘人,輔兵九千人?!”

“八月開始秋收,十月便會開始下雪,頂多十月下旬就會大雪漫山。”

看了一眼天穹之上高掛的月亮,滿桂判斷了一下時間和距離,在發現現在已經是丑時三刻(1:45),並且距離只剩下三十七八里後,滿桂果斷下達了上馬的命令。

這觀點得到了在坐四人的認可,因爲眼下的遼東,哪怕不加上朱萬良他們麾下的兵馬,也足足有十四萬正兵。

“原額有戰馬三萬七千匹,實際之後一萬八千匹。”

尤其是他在想了想自己累死累活,拼死衝殺十幾年,才做上了一個守備,而這羣傢伙毫無膽氣,卻坐上了參將、遊擊、總兵的位置。

“這個、殿下已經考慮到了,我們不用多慮。”滿桂回了一句,而戚金更耿直道:

“殿下應該準備走水路。”

看着鬍鬚顫抖的袁應泰,滿桂補充了一句道:

不過問題也一樣,走渾河的話,最多走到薩爾滸城,就必須走陸路了。

在他的四周,是坐在主位,波瀾不驚喝茶的熊廷弼,以及坐在左右首第一位的滿桂和戚金。

“京城內部問題繁多,沒有表面那麼短淺,四騎衛駐守京城是對的。”

開陽堡祁秉忠接令,配合裁撤,鎮寧堡劉渠接受裁撤,鎮武、閭陽兩地的守將羅一貫、參將黑雲鶴、遊擊李茂春、張明先等人先後大開城堡接受裁撤。

一旁的家丁詢問,而開州屯堡守備的張士彥也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命全軍上馬,這個距離差不多了!”

滿桂長篇大論的說完,內容卻並不枯燥,相反很直白,很符合熊廷弼的胃口。

熊廷弼這句話,如果讓朱由檢聽到,或許會忍不住的贊同。

但遼西走廊之所以如此配合,是因爲他們吃了絕大部分的空餉,而相比較他們,爲了應對北虜和建虜的小淩河以北,遼河以西的絕大地區遼將,纔是掌握衆多兵馬的存在。

嘭嘭嘭——

太子河古稱衍水,漢稱大梁河,宋遼時稱東梁河,明朝稱太子河,而它的航運歷史最早,也是見於明朝嘉靖年間。

“這次裁撤遼西兵馬這麼順利,倒是我與殿下沒有想到的,本以爲朱萬良和姜弼會起兵,卻不想他們還是忍住了。”

“瘋了!他們瘋了?!他們真的敢打!”

“守備,我們怎麼辦?”

“這個主意好!”聽到熊廷弼的話,袁應泰眼前一亮。

“是!”聽到這話,衆家將紛紛鬆了一口氣。

“至於被裁撤的人,則是歸入輔兵中,調往寬甸三城。”

“放!”

“只是要等到明歲秋收開始,那以眼下遼鎮的正輔兵,恐怕是筆不小的開銷,也不知道會不會如當年楊鎬一樣……”

緊接着,兩萬餘騎翻身上馬,從背後的馬料兜裡掏出一把豆子餵了戰馬後,便抖動繮繩,伴隨着一道“駕”的聲音,向北方衝去。

“按照齊王殿下的意思,是準備等到明歲秋收前開始,再發動總攻,屆時應該會調來不少兵馬。”

不過戚金所提出的走水路,卻是給了熊廷弼他們不一樣的思路。

但如果遼東真的只有四十多萬,也不至於在坐擁五百多萬畝屯田之餘,還讓遼東糧價如此高昂了。

“走水路確實不錯,可以輕鬆抵達鴉鵲關,也可以炮擊清河堡。”

作爲流域處於明清頻繁用兵之地的太子河,它的水運本身就是爲戰爭服務的。

眼下的三騎衛和大寧三衛騎兵便是如此,只不過他們不需要負重,所有的糧秣都在千料大船上運載着。

“是!”旁邊的家丁聞言,當即便叫人開城門,放吊橋,畢竟這態勢相差太大了,根本就不是他們能對付的。

“傳齊王令、天亮前接受清查者,過往空額概不追究!”

趁着釐清屯田之際,清查遼東人口,這倒是一個不錯的功績。

張士彥的開城,彷彿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般,不僅僅是他,遼西走廊同一條道上的各城、堡、衛所紛紛打開了城門,接受清查。

冒着黑夜,他們還需要趕六十多里路,而這一切必須在天亮前完成。

“秋收前?”熊廷弼聽到這話,皺了皺眉道:

有大康堡的例子在前面,他們都知道,滿桂是真的敢攻城。

“開城門!”

天知道他朱由檢爲了裁撤遼鎮兵馬,準備了多少年。

只是那太遙遠了,眼下熊廷弼他們想的,還是收復遼東全境,因此只需要打到撫順關就足夠了。

眼下的遼東,還是在用嘉靖年間的老黃冊,每年都進行抄舊,導致紙面人口不過四十多萬。

“朱萬良!還有一刻鐘!”

“在打亂之餘,進行遼東全境的衛裁撤,收軍屯田歸入御馬監,發田給遼東百姓。”

熊廷弼也放下茶杯感嘆了一句,但感嘆之後他又苦笑道:

“不是調走了李寧、祖大壽他們三營正兵和一營輔兵,九千軍馬嗎?!”

因此、朱萬良沒有太多選擇,在糾結之後,只能嘆氣道:

“遼東眼下有軍屯田五百多萬畝,裁撤衛所這件事情最好在秋收之前解決,分發田地,然後統一收取三成租子。”

袁應泰將話迴應出來,而熊廷弼聽聞也開口道:

守備黃進被家丁護送着下城牆,城頭的女牆不斷被石彈擊中,打斷,整段城牆都被打的有些許震動。

河寬三十丈,河中心水深四米,足夠讓五百料的船隻航行。

“至於朱萬良等人麾下的二萬七正兵,齊王殿下的意思是,最好裁撤整編出精銳,將精銳打亂,調往遼東剩餘的二十五營,從二十五營中抽調,重新組成遼南的三營兵馬,和瀋陽、遼陽營兵。”

只見一名參將一路小跑進了經略府,來到會廳前單膝下跪道:

“經略、巡撫,門外有大寧中衛的塘騎趕來,說是有重要的事情。”

“傳!”聽到和自己的大寧三衛有關,滿桂當即搶先開口。

熊廷弼見狀,也點了點頭,而那參將當即轉身離去。

不一會兒、一名身上染血的塘騎便在參將和兩名步卒的帶領下走進了會廳,而這塘騎在見到滿桂的一瞬間當即哭嚎道:

“總兵!建虜數萬兵馬出清河關、剿滅宰賽部,奇襲大寧中衛!”

(本章完)

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572章 帝臨南京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115章 攤牌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203章 晚明全名將陣容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亞歐戰爭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81章 天賦異稟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33章 客氏惱怒第683章 後記(三)永昌新政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484章 烈屬安家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78章 葉向高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136章 出塞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93章 大仇得報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64章 孜孜不倦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534章 宗藩局勢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87章 一團亂局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52章 兄友弟恭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48章 狂攬人才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499章 春光滿面洪承疇第261章 天災不斷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
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572章 帝臨南京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115章 攤牌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203章 晚明全名將陣容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亞歐戰爭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81章 天賦異稟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33章 客氏惱怒第683章 後記(三)永昌新政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484章 烈屬安家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78章 葉向高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136章 出塞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93章 大仇得報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64章 孜孜不倦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340章 官吏定祿,風雨欲來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534章 宗藩局勢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87章 一團亂局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52章 兄友弟恭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48章 狂攬人才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499章 春光滿面洪承疇第261章 天災不斷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