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

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

“葉閣老,萬歲說今日不見外臣……”

當葉向高走到幹清宮門,還沒有讓人通告,幹清宮門的淨軍就攔住他,而葉向高也道:

“我有關乎國本的事情要告訴萬歲!”

“萬歲說了不見……請葉閣老不要讓我們爲難。”淨軍總旗官作揖,而葉向高見狀,站在原地許久,最終轉身離去。

只是在他離去的時候,作爲總是替朱由檢遮風擋雨的大樹朱由校,此刻卻在坤寧宮內緊張的站着,死死的盯着眼前的六旬老者。

“事情確定了嗎?”

“回萬歲,確定了……”

殿內,魏忠賢、曹化淳、劉若愚、王體幹、王承恩等五大太監站在朱由校身後,臉色不自然的客氏也站在一旁。

在所有人都等待消息的時候,這六旬老者卻突然作揖道:

“恭喜萬歲,殿下和慧妃二人確實懷了身孕,殿下懷有身孕已經五月有餘,而慧妃也三個月了……”

“好!好!”

“另外、把沙盤擡上來,再叫人傳來李若璉和崔應元。”朱由校繼續品着茶,似乎在他看來,這些事情早就預料的了。

魏忠賢老老實實的迴應,而朱由校卻閒庭散步般的走到了一旁的椅子旁,坐下後端起了茶,淺淺抿了一口後才道:

當他們越過幹清宮門,來到外廷的時候,四下廣場無人,而朱由校也背對曹化淳,邊走邊開口道:

“只有災民一事,讓上直十二營放手去做,再賜下中旨。”

“眼下內帑還有多少錢糧?”

朱由校笑着開口,隨後對魏忠賢道:

“忠賢、這件事情由你和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南鎮撫司的人一同調查,別讓藏污納垢的人躲在後面吃的腦滿腸肥,而朝廷卻頂着一個空空如也的肚子。”

“徐邳睢陽之地,則是當地官員對堤壩的加固不利所導致的……”

這怎麼看,都像是在給魏忠賢鋪路。

崔應元的話讓曹化淳皺眉,畢竟作爲朱由檢的三大管家,他還能不知道南鎮撫司的情況?

說什麼四千人中不乾淨的不在少數,實際上南鎮撫司文檔之中,大部分的人都“手腳乾淨”。

“是!”崔應元作揖迴應,隨後對朱由校道:

“坤寧宮所有奴婢,賞錢三百文!”

這一看、魏忠賢就明白了今天皇帝爲什麼這麼重用自己了。

“盔甲廠的火藥僅有四十餘萬斤,恐怕不足以支持整個復遼一戰。”

“眼下只等齊王殿下下令諸軍圍剿,便可重創老奴!局勢並沒有那麼壞。”

“臣……領旨。”張景嶽聽到朱由校用上了朕的自稱,也明白皇帝很在意這事情。

想到這裡、魏忠賢都開始想着晚上怎麼回報客氏了,而同時朱由校也轉頭對客氏道:

“客巴巴,你覺得如何?”

“張景嶽,賞你百銀,從即日起便由你負責皇后和慧妃的藥補了。”

“此次參與調撥軍糧、火藥的人都查清楚了嗎?”

作爲地痞流氓出身的崔應元,他可不在意文臣的死活,死的冤不冤枉,他只在意能不能討上面人的歡心。

曹化淳思慮,而同時朱由校也開口道:

“回萬歲,按照萬歲您的吩咐,臣一直派人盯着,從內閣到胥吏,一應查清,總計四千餘人……”崔應元嗅到了朱由校話裡的意思。

“眼下、遼東的情況是好是壞?”

“既然這麼說,那這些人之中,倒是有些該死了……”

魏忠賢總感覺今日有些不現實,皇帝居然一下子給了他這麼多權柄。

“庫銀尚存二百零六萬餘兩,存糧尚有四百二十九萬六千餘石。”王承恩回稟道:

“主要是調了糧草前往遼東、琉球,還有災民賑災,加上秋收還沒有開始導致的。”

王承恩解釋完,曹化淳接着道:

“萬歲、火藥一事簡單,只需萬歲批准燕山軍械所的火藥局擴充人手,如果擴充一千人手,十日後開始,每日便能產出火藥三萬餘斤。”

“是……”宮女淨軍都應下,而曹化淳也跟在朱由校身後,兩人向着幹清宮外走去。

“果然、齊王不在的時候,還是這女人好用……”

但眼下朱由校解開了這個把柄,而曹化淳和王承恩並不瞭解其中的含義,只是作揖應下,隨後命人去辦此事。

只是在他們鬆了一口氣的時候,朱由校卻不再關心遼事,而是對崔應元道:

“崔應元、說說徐邳的事情吧,還有鹽課的事情……”

對此朱由校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而是對曹化淳和王承恩道:

“御馬監眼下有多少錢糧?”

“萬歲放心,奴婢知道怎麼做……”

“此外、茶課亦不過收入三十餘萬兩……”

“回萬歲……”魏忠賢上前一步,回稟道:

“只有三十六萬四千三百餘兩了……”

“復遼之戰如果真的和弟弟的奏疏,以及李若璉說的那樣,距離結束不遠,那麼等復遼結束後,文臣會是什麼反應?”

“准奏!不要耽誤遼東的戰事。”朱由校沒有猶豫,直接批准。

“這種事情,必須得通知一聲殿下才行……”

“有些事情,不能牽扯到朕,也不能牽扯到弟弟,承恩過於木訥,你又是弟弟手下人,也不太適合。”

不過這也並不奇怪,朱由校已經十八歲了,正常情況下,這個年紀有子嗣並不奇怪。

“自齊王領兵出關以來,兩淮之地鹽課所收鹽稅日漸稀少,去歲尚有二百二十餘萬兩,今歲卻只有一百三十餘萬了。”

“現在已經將老奴四萬大軍圍困在遼東腹地,齊王殿下也派滿桂領鐵騎三萬渡遼河突襲,加上賀總兵、曹總兵兩部騎兵,近五萬鐵騎在遼瀋之地。”

“告訴弟弟,事情交給忠賢去運作就足夠了。”

“御馬監調一百五十萬石軍糧,持中旨運往遼東,沿途敢於稽查者,警告再犯、就地格殺……”

不過因爲朱由校去弄船,大半年沒有近女色,因此那個皇女並沒有懷上。

只是在他應下的時候,曹化淳臉上表情有些凝固。

這樣的變化,讓魏忠賢、王體幹、劉若愚三人紛紛低下了頭,而曹化淳則是靜靜等待皇帝的吩咐。

曹化淳眼觀鼻,鼻觀心,低頭看着腳下的宮道,而朱由校則是昂首挺胸,揹着手在前方走。

“不過三年的時間,此段黃河兩次決口,大量土地黃泛,如此下去,百姓怎麼受得住?”

朱由校忽的一開口,直接便要將北方勳貴最後一點力量給奪去。

朱由校詢問曹化淳,而曹化淳也不知道該怎麼迴應。

僅憑皇城三衛和大漢將軍,以及大興、宛平兩營兵馬駐守京城,確實有點少了。

“臣、必當竭心盡力……”張景嶽跪下,隨後朱由校也不再注意他,而劉若愚也上前帶着張景嶽出了後宮。

南鎮撫司的人是什麼人?不是魏忠賢的親戚,便是客氏的親戚,或者與二人有關的人。

“燕山學子的第一批,還有兩年才完成學課對吧?兩年的時間、難道要發展成爲弟弟和文臣之間的黨爭嗎?”

“奴婢有些明白,有些不明白……”曹化淳回話,但實際上他心底已經把事情想了個大概。

按照他對自家殿下的瞭解,如果沒有朱由校,按照自家殿下的性子……

“眼下遼東之地,我大明兵馬主要是以固守渾河、太子河,奪回武靖營爲守勢,以熊經略、楊兵備道、賀總兵、洪兵備道、秦總兵爲攻勢。”

和衆多文臣認爲的一樣,朱由校也認爲自家弟弟會陷入持久戰,因此下意識的還是認爲四十萬斤火藥不夠支持復遼,所以他開口詢問道:

“告訴一聲王安、讓他盯緊崔呈秀,別做出什麼太過火的事情來……”

“如萬歲您預料的一樣,軍糧、火藥都被調走了,但也都被攔下了。”

巡查江南、浙江,稽查京官……

這漏洞是合法的,而朱由校明知道這種事情合法,卻還是問出了羣臣乾不乾淨的問題,那就代表他根本不想用潤筆銀的名頭來治罪。

“嗯……我也是這麼覺得的……”朱由校意味深長的說出這話,隨後擺手道:

“行了、你們都退下吧,化淳留下。”

甚至可以說、這一步早在朱由檢重組錦衣衛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佈置了。

客氏在一秒內從勾人誘惑的表情,轉變爲了慈善和藹的表情,臉色變化之快,讓一直注視她和魏忠賢的曹化淳眉頭緊鎖。

“加固不利……也就是說是貪墨了銀錢?”朱由校沒有想象的生氣,而是笑呵呵的開口轉頭看向魏忠賢道:

“忠賢、你前些日子是不是舉薦了一個崔姓的官員?”

南鎮撫司的組織結構和人員調動是誰做出的抉擇?不正是朱由檢?

“呵呵,萬歲的安排,自然都是最好的……”

對於不懂局勢的人來說,看到努爾哈赤在滿是明軍的遼東腹地亂竄,顯然不是一種很好的局勢,但李若璉畢竟是武進士出身,加上掌握了遼東的第一手情報,也知道熊廷弼和朱由檢的分析,所以自然瞭解局勢。

“火藥之事,便按照化淳伱所說的辦,不要讓大軍在前線因爲火藥而止步。”

沙盤長三丈,寬三丈,而很快李若璉和崔應元便先後趕來。

至於裁撤之後,京城的守衛問題怎麼解決,這裡還需要朱由校等朱由檢回來後,仔細的商討才行。

“……”聽到朱由校的話,衆人沉默了片刻,而崔應元卻作揖道:

“至於遼東之地、弟弟已經屯糧數百萬石,足夠大軍吃一年半,不必擔心,若是不夠,御馬監再調糧便是,眼下唯一要擔心的便是火藥。”

一個專門用來對付文官的部門,卻在高層安插了大量和魏忠賢有關係的人。

內帑消耗的很快,原因是朱由校一直在緩慢的修建三大殿。

這兩兄弟的一些話,曹化淳他們是不知道的,但是曹化淳畢竟是跟王安見識過陳炬等名宦手段的人,如果仔細去想這兩兄弟的佈置,還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天下文臣皆有案牘在南鎮撫司,四千人中,手腳不乾淨的不在少數!”

“細心的話,便提拔一下吧。”朱由校若有深意的開口:

“江南之地的鹽稅和茶稅,該查一查了,起一份中旨,擢升其爲浙江、兩淮按察使,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視南直隸和浙江的鹽茶,順帶把徐邳的事情也查一查了。”

當即、所有人都跪了下來,而朱由校也對張景嶽道:

明明沒有任何一處五官的變化,但卻讓人感到了心中一悚。

或許與朱由檢橫插一槓,讓朱由校去弄船有關係,原本這個時候的朱由校,應該已經有了一個女兒纔對。

這個人就是魏忠賢,而魏忠賢的性格也註定了,他的手段往往不是文官之間內鬥的手段,而是更爲殘暴的一種。

朱由校忽的開口,而曹化淳也微微頷首表示明白。

“遼瀋之地,看上去老奴在我軍腹部亂竄,並且試圖分散我軍,實施包抄圍剿,但是我軍分兵多則十營,少則六營,在外野戰追擊的兵馬,無論如何都不會背老奴輕易圍剿。”

換句話說就是、朱由校在給朱由檢找一個可以吸引火力,背鍋抗雷,但是又能激怒文官,讓文官把注意力放到他身上的人來。

沒有潤筆銀的名頭,那就要找別的名頭了,而崔應元敢開口,就代表他要做的、無非就是栽贓陷害罷了。

他畢恭畢敬的對着朱由校作揖,隨後說道:

相反,今年初朱由校返回了後宮,辛苦耕耘幾個月後,果然得到了成果。

這種手段,他早就聽自家皇祖父說過,心裡早就有了防備。

“好!”朱由校叫了聲好,而殿中所有人也都紛紛鬆了一口氣。

等到幹清宮內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朱由校才起身道:

“你陪朕出去走走。”朱由校用上了“朕”的自稱,讓曹化淳明白了一些東西,而朱由校在說完後又對試圖跟上來的宮女和太監道:

WWW⊙тTk ān⊙¢o

雙喜臨門的消息來到,朱由校高興的四下走動,隨後擡手對老者道:

朱由校吹了吹杯盞內的茶水,隨後抿了一口,又將茶水放回旁邊桌上,手搭在椅子的扶手上,手指有節奏的敲打。

“這一次復遼一戰,文臣做出的這些事情,如果沒有朕,弟弟應該如何?”

燕山軍械所的火藥產量,一直被朱由檢自己限制,原因就是留給自家皇兄一個把柄。

“外廷如何了……”

沒有人率先開口,他們都在等着皇帝開口,而朱由校過了片刻也道:

“你們就不用跟着了。”

瞧着架勢,皇帝是直接準備對浙黨老巢動手,並且還選擇了讓魏忠賢的人去做。

曹化淳有些心虛了起來,朱由檢的性子可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溫厚。

當徐邳黃河決口,他就知道了文官會用什麼破藉口做什麼破事。

官員貪污往往利用底下的人和商賈,隨後再讓商賈用合法的“潤筆銀”來進行賄賂,因爲這是大明監察上最容易用的貪污漏洞。

也在他吩咐後的一刻鐘後,一個巨大的遼東沙盤擡進了幹清宮內。

“徐邳確實需要賑災,以免軍糧出現問題,戶部的軍糧還是調往徐邳賑災吧。”

這兩件可都是大事,都是有油水撈的事情啊。

因此對於他來說、張嫣和範慧妃的懷孕值得慶賀,所以他大手一揮道:

倒是王承恩,說完之後他便退了下來,而朱由校也在短暫的沉默後開口道:

朱由校好邊事,但戰術和戰略不太精明,因此他只能開口詢問。

“張景嶽,你回去之後告訴太醫院的所有御醫,讓他們和燕山醫學的所有醫官一同研究保胎藥方,莫要讓朕的皇兒出現什麼差錯!”

“明白意思嗎……”

“弟弟回來的第一件事,還是對京營進行裁撤吧……”

“奴婢遵旨!”聽到崔呈秀被提拔,並且還是巡查油水極大的南直隸和浙江,魏忠賢連忙激動地應下。

“回萬歲,奴婢確實舉薦了,此人是巡按淮揚的崔呈秀,做事還算細心,就是在淮揚官場上遭受了排擠,受不得委屈……”魏忠賢不知道皇帝爲什麼突然要提起這件事情。

這不怪他,只因爲京營佔據了太多資源。

這種做法、曹化淳有些不喜,但他也不好說什麼,只是暗中記下。

“科舉進士四百餘人,大多到現在還沒有委任官職,也不知道這四千人裡,有幾人乾淨……”

“命楊漣、左光斗巡察黃河,需要修繕的段落,都一一回稟上來。”

只是劉若愚剛剛帶着張景嶽離開,朱由校原本喜悅的表情收了起來,雖然沒有皺眉,但是臉上的微表情逐漸恐怖。

朱由校重用崔應元和魏忠賢,所圖謀的不過就是用二人吸引注意力罷了。

裁撤京營,國庫便能充裕近二百萬兩銀子。

三萬斤火藥,這對於歐洲諸國可以說是一場大戰的用量,但對於遼東的明軍來說,只是四千多門火炮,打上三刻鐘的消耗。

魏忠賢獻媚之餘,隱晦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客氏,而客氏則是用勾人的眼神、深深的看了一眼魏忠賢。

“奴婢領命……”聽到這話、衆人紛紛退下,而曹化淳卻被留了下來。

“謝萬歲,萬歲隆恩……”

“四千多人……倒是挺多的。”

首先不說十幾萬大軍每年七八十萬兩的軍餉,單單每年三百萬石的軍糧支出,便佔據了大明田賦的十分之一。

朱由校難得提起了王安,而這樣的提起,也讓曹化淳精神一振道:

“奴婢知道了……”

“還有……”朱由校看着曹化淳,眸子有些冰冷:

“讓弟弟看清楚,有些時候、手下的人並不是都那麼忠心耿耿……”

(本章完)

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282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第353章 分憂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374章 火燒倭豬第64章 孜孜不倦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187章 白蓮教造反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135章 打得一拳開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10章 局勢艱難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51章 勳貴亦是蛀蟲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461章 積怨滿山川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11章 噩夢開局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145章 老奴慫了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315章 太廟前的分地競拍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626章 日新月異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678章 番外(二十六)乾聖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678章 番外(二十六)乾聖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3章 難兄難弟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584章 風吹到西州第561章 破屋太子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437章 揉碎牡丹鋪牀前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683章 後記(三)永昌新政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554章 書不如人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292章 哈剌溫山之戰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355章 諸藩戰爭序幕第352章 直諫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75章 回京第106章 愚民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
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282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第353章 分憂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374章 火燒倭豬第64章 孜孜不倦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187章 白蓮教造反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135章 打得一拳開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10章 局勢艱難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51章 勳貴亦是蛀蟲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461章 積怨滿山川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11章 噩夢開局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145章 老奴慫了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315章 太廟前的分地競拍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626章 日新月異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678章 番外(二十六)乾聖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678章 番外(二十六)乾聖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3章 難兄難弟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584章 風吹到西州第561章 破屋太子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437章 揉碎牡丹鋪牀前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683章 後記(三)永昌新政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554章 書不如人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292章 哈剌溫山之戰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355章 諸藩戰爭序幕第352章 直諫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75章 回京第106章 愚民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