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真假唐僧 (1)

取經隊伍遇上了大難題,李長庚都趕來報信了,爲什麼大領導觀音菩薩一點表示都沒有呢?其實,並非菩薩沒有表示,而是菩薩早就做好了相應的安排。悟空頭上的那三根救命毫毛其實是觀音菩薩早就預備好給悟空過獅駝嶺這一關的。金翅大鵬雕手握神品“陰陽二氣瓶”,欲置唐僧師徒於死地。這一切,觀音菩薩早就看在眼裡了。爲了對付大鵬雕手中的這一先天法寶,觀音菩薩特地尋來了這三根毫毛,以備悟空不時之需。果然,大鵬雕出手狠毒,一經交手就欲讓悟空死無葬身之地。觀音菩薩早就把取經之路偵察透徹了。不管是什麼困難菩薩都有把握克服,就是小雷音寺之難菩薩也堅信只要自己屏住呼吸沉住氣悟空是可以過關的,唯獨沒有把握的就是獅駝嶺之難。大鵬雕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只要他下了決心要取經隊伍隊散人亡,他就會不顧一切地使出殺手鐗,完全不顧後果,不計得失。面對如此的瘋狂對手,觀音菩薩不免膽寒。爲了確保取經隊伍可以順利通過獅駝嶺,除了早就預備的三根救命毫毛之外,觀音菩薩還精心佈置了更加宏大的安保措施。因爲,這三根毫毛雖可救命,但是也只能救悟空一人之命而已。要想取經大業不倒,還必須保得唐僧不死方可。

其實,所有人都中計了,中了觀音菩薩的計。獅駝嶺這一劫既是全書的收官之作,又豈會如此波瀾不驚,平淡無奇?那麼,觀音菩薩究竟做了什麼重大安排呢?獅駝嶺的這個唐僧是假的。在這裡,滿天神佛都中了觀音菩薩的“李代桃僵”之計。真正的唐僧早就不在取經隊伍中了。爲什麼這麼說呢?早在朱紫國的時候,這個假唐僧就露出過破綻。在朱紫國,悟空、八戒和國王雖然各懷鬼胎,但都滴水不漏,沒有給敵手留下絲毫破綻。真正在不經意中露出破綻的那個人就是這個假唐僧,只是當時誰都沒有在意而已。這個假唐僧到底在哪裡露出了破綻呢?就在他與朱紫國國王的對答之中。朱紫國國王看了唐僧遞上的通關文牒,並未立即用璽,而是問了唐僧一連串的問題。在這裡,假唐僧一連露出了兩個破綻。

這第一個破綻就在那份通關文牒上。在“真假美猴王”那一回,我們曾經發現六耳獼猴在水簾洞前讀的那份通關文牒和當初唐王給唐僧的那份通關文牒實際上並不一樣。唐王給唐僧的通關文牒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取經隊伍過寶象國的時候,各位曾經見識過。【牒雲:“南贍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涼德,嗣續丕基,事神治民,臨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涇河老龍,獲譴於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陰司,已作無常之客。因有陽壽未絕,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感蒙救苦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孤魂。特着法師玄奘,遠歷千山,詢求經偈。倘到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須至牒者。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上有寶印九顆)】這167個字便是當初唐王所下的那份通關文牒的全部內容。與這份通關文牒相比,後來六耳獼猴所讀到的那份通關文牒在內容上就稍有變化了。其全文如下:【東土大唐王皇帝李,駕前敕命御弟聖僧陳玄奘法師,上西方天竺國娑婆靈山大雷音寺專拜如來佛祖求經。朕因促病侵身,魂遊地府,幸有陽數臻長,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盛蒙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特着法師玄奘,遠歷千山,詢求經偈。倘過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施行。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自別大國以來,經度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淨和尚。】這兩份通關文牒爲什麼會不一樣呢?會不會是作者的疏忽呢?似乎有此可能。

鴻篇鉅製經年累月,在創作後期作者很有可能因爲疏忽了之前的這一篇關文而另起爐竈,以致前後文失了照應。但是,此說不妥。如果說這兩份關文內容的差異是源於作者的疏忽,那麼爲什麼此二者之中會有字句雷同呢?而且,兩處雷同字句在文中的位置也是一致的。難道這也是由於作者的疏忽而產生的巧合?因此,作者疏忽的可能性不大。既然作者沒有疏忽,那麼爲什麼前後關文會出現如此差異呢?後者完全可以照抄前者,這樣既省事又安全,一般人大概都會這麼做。看來此中另有內情,還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前後關文不一致,這既然不是作者疏忽所致,那麼必然意味着取經路上出現了兩份關文。一份是真的,而另一份是假的。因此,關文差異想要說明的主要問題並不是關文內容上的變化,而是關文本身被人換掉了。那麼,關文究竟是被誰換掉的呢?他爲什麼要換掉關文呢?這還要從兩份通關文牒的差異上說起。

想要找出關文被換掉的原因,還得從這兩份關文本身的差異來入手。經過仔細對比,我們發現這兩份通關文牒主要有以下三點差異。第一點,關文中最明顯的一個差異就是結尾不一樣。不過這個差異很好解釋。【自別大國以來,經度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淨和尚。】這個結尾是女兒國國王添加上去的。因此,此差異並無疑點。第二點,乍一看上去,兩份關文在內容陳述上並無明顯差異,似乎只不過是字句變化了而已。但是,仔細考究之下,我們發現後面的一份關文少說了一件事,那就是唐王駕崩的直接原因。之前的那一份關文提到了唐王辭世的直接原因乃是失救於涇河龍王而遭天譴。但是,之後的那一份關文說唐王辭世的原因乃是急病暴斃,此間含糊其辭,企圖矇混過關。

這個差異旨在說明假通關文牒的製造者對唐王魂遊地府之事的來龍去脈並不知情。第三點,兩份文牒的開頭在大唐國天子的定位上存有差異。之前的那一份真文牒的開頭對大唐國天子的定位是【南贍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而後面的那一份假文牒的開頭卻將此改爲了【東土大唐王皇帝李】。在這裡南贍部洲被改爲了東土,這一變化到底說明了什麼呢?舉個例子,中國歷史上有個王朝叫“西夏”,但實際上他的名稱並不是“西夏”,而應是“大夏”。我們之所以稱它爲“西夏”,是因爲我們沿襲了宋人對它的稱呼。夏人從來不稱自己爲“西夏”,他們的文件檔案中也絕不會出現“西夏”的字樣。宋人之所以稱呼“大夏”爲“西夏”,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大夏”位在宋國以西。因此,這個“東土”二字絕對不會出現在大唐國的紅頭文件之上。稱“南贍部洲”爲“東土”的習慣說明了這個假文牒的製造者是西牛賀洲人。

以上差異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大致是這樣的:假通關文牒的製造者是西牛賀洲人,他對唐王魂遊地府的真實原因並不瞭解。同時,製造假通關文牒一事也說明了造假者與取經大業有着莫大的關聯。否則,他爲何造假?其實,根據這三條線索的指向我們不難發現,這個造假者就是六耳獼猴,也就是金翅大鵬雕。這個假文牒第一次出現是在花果山水簾洞前,當時這份文牒就在六耳獼猴的手裡。而最後拿回那個取經包袱的是八戒。之前已經論證過,當時八戒撒了謊,他的取經包袱並不是從花果山水簾洞拿回的,而是從金翅大鵬雕處拿回來的。當然,八戒並不一定知道這個通關文牒被領導大鵬雕換掉了。所以,從“真假美猴王”一役之後,唐僧手裡握着的那一份通關文牒其實是假的。那麼大鵬雕爲什麼要把通關文牒換走呢?很顯然,大鵬雕想要弄清楚取經的真實含義其必然會向這個取經大業唯一的一份紅頭文件下手。不過可惜,大鵬雕弄錯了。這個通關文牒實際上並不是取經的必備物件,因此文牒上面並沒有什麼秘密。讓通關文牒進入到取經隊伍中來,這完全是唐王自己夾帶私貨的行爲。

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大鵬雕一心要換掉這份通關文牒,爲什麼他造假的時候不照抄文牒原件呢?他造的這個假通關文牒真是錯漏百出,太不倫不類了。其實,真正讓這份假文牒錯漏百出的不是大鵬雕,而是作者。如果不是作者的悉心安排,我們根本就發現不了這個破綻。如果是真有兩份文牒在手邊,哪怕是隻有一個符號的錯誤,一點筆跡的變化我們都可以識別出真假。但是,書上的兩份虛擬文牒只有通過字句的誤差我們才能夠發現真與假的破綻。

由於“真假美猴王”一役之後,唐僧一直沒有機會用到通關文牒,所以他也一直沒有機會發現這個問題。但是,到了朱紫國的時候,唐僧拿出了這份通關文牒讓國王蓋印,其間國王還問了一連串關於文牒內容的問題,唐僧居然沒發現這份通關文牒是假的。他不能發現文牒是假的,那麼很顯然,他就是假的。

關於通關文牒被換掉一事,爲了弄清楚來龍去脈,我們再來整理一下思路。兩份文牒的差異→真假文牒→真假唐僧;真假文牒在內容上的差異→造假者金翅大鵬雕→換走真文牒→查探取經的含義。弄清了這第一個破綻,我們繼續來看假唐僧的第二個破綻。

第60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1)第99章 天竺迷霧 (2)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68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2)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107章 誰主沉浮 (2)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68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2)第109章 誰主沉浮 (4)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103章 英雄逐鹿 (2)第51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2)第102章 英雄逐鹿 (1)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56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3)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57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1)第63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2)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4章 神仙,還是妖怪? (1)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106章 誰主沉浮 (1)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3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1)第2章 引言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44章 烏雞國悟空雙中計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45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1)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13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1)第107章 誰主沉浮 (2)第55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2)第115章 玉女心經(3)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63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2)第121章 天上人間 (1)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4章 神仙,還是妖怪? (1)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78章 真假唐僧 (1)第78章 真假唐僧 (1)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66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3)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章 緣起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107章 誰主沉浮 (2)
第60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1)第99章 天竺迷霧 (2)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68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2)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107章 誰主沉浮 (2)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68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2)第109章 誰主沉浮 (4)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103章 英雄逐鹿 (2)第51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2)第102章 英雄逐鹿 (1)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56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3)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57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1)第63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2)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4章 神仙,還是妖怪? (1)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106章 誰主沉浮 (1)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3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1)第2章 引言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44章 烏雞國悟空雙中計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45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1)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13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1)第107章 誰主沉浮 (2)第55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2)第115章 玉女心經(3)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63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2)第121章 天上人間 (1)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4章 神仙,還是妖怪? (1)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78章 真假唐僧 (1)第78章 真假唐僧 (1)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66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3)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章 緣起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107章 誰主沉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