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

對於陳宮,李澈覺得甚是可惜,曹操對此亦有同感。

自追隨曹操以來,郭嘉還從未見過曹操這般長吁短嘆,整天蹙眉,原因卻只是因爲不知該如何處置一名背叛者。

若依着程昱等人的看法,那自然是殺了爲好,不管在哪,背叛都是最不能被容忍的罪行。可曹操確實喜歡陳宮的才能,以小博大奪取兗州的手段也不能僅僅歸功於他的士人身份。

正如陳宮對張邈所言,曹操對於有用的、有能力的人都是極盡寬仁,此前甚至爲了照顧臧霸的情緒,自扇自臉的饒過了昌豨。

對於曾經的左膀右臂,曹操也實在不想就此誅殺,畢竟如今局勢不妙,正是用人之際。

“奉孝,這該如何是好啊。”

郭嘉有些哭笑不得,兗州局勢並不樂觀,雖然叛軍快要覆滅了,但劉備絕不可能讓曹操安穩的重新奪回兗州,接下來的戰事必然是九死一生,可曹操最擔憂的卻是怎麼保下陳宮的性命,若讓其他謀臣將士知曉,恐怕會離散人心。

“明公,此非當務之急,陳公臺自有取死之道,明公何必這般?”

曹操喟然道:“吾只是憶起當日公臺英姿勃發之模樣,今日之兗州,可以說是公臺親自交於吾手,本以爲可以君臣相得,兩心相知,卻不料僅僅年餘便互爲仇讎。

吾是真的可惜啊,公臺之才幹不弱奉孝,是當世英傑,卻被這些無能之輩綁上戰車,牽連獲罪,每每思及,吾便是怒火中燒,恨不能將這些人斬盡殺絕!

吾嘗與李明遠言,大丈夫處世,功業爲重,豈能被家族規矩所束縛?然而公臺竟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說着,曹操又是一陣長吁短嘆,若非此時不是時候,曹孟德恐怕會提着一壺酒找地方放聲高歌以排解煩悶。

“這說明陳公臺非明公同路之人。”郭嘉肅然道:“天下英傑不少,但能爲明公所用者,才值得可惜。明公待陳公臺可謂仁至義盡,信任備至,他卻枉顧明公之信任,舉旗叛亂,險些導致全盤皆輸。此等無信無義之人,有何可惜之處?”

曹操有些詫異的盯着郭嘉,摸着頷下嘟囔道:“奉孝今日怎的這般決絕?吾記得公臺與你的關係並不算差。”

“只是不想看到明公這般頹喪。兗州數百萬黎民,明公麾下八萬將士,以及仲德、元讓、文謙、志纔等等臣屬,皆賴明公而活。明公心中不該只有一個陳公臺,他也不能成爲明公前進的絆腳石!”

郭嘉聲色俱厲,很不客氣的呵斥了曹操的行爲,而曹操微微一愣,似是有些驚住了,旋即嘆道:“奉孝之言,如當頭棒喝啊,此乃良友肺腑之言,吾若不從,豈不是昏聵之徒?罷了,這既是公臺自己選的路,那就由吾親自送他一程。”

……

山陽郡昌邑縣城中,滿城已是亂象紛起,曹操兵臨城下,城中大姓無不心中惶惶。自平叛以來,曹操共屠滅兗州大姓二十三戶,其中六戶世宦兩千石的高門,可謂是殺紅了眼。

根據一些人的猜測,曹孟德自知已經不可能再與劉備和袁紹抗衡,故而將滿腔怒火盡數發泄到了這些背叛他的士族身上,面對這種不要命的瘋子,任誰也心驚膽戰。

三天前,東武陽被曹操收復的消息已經傳了過來,同時傳來的還有曹操屠滅陳宮滿門的消息。偏偏陳宮卻無動於衷,似乎完全放棄了抵抗,整日在府衙閉門不出。

如今城防盡數是城中士族在堅持,他們也不停的遣人向曹操求饒服軟,願意獻城以換生機。

“一羣蠢貨罷了,曹孟德走投無路,臨死之際若不帶些人下去陪他,怕是白瞎了他的兇厲之名!求饒?無謂之舉。”

陳宮的夫人帶着他的兒子靜坐在榻邊,就看着陳宮一邊對鏡整理衣冠,一邊恥笑那些兗州士族。

“公臺……我自願隨你而去,可孩子……”

陳宮之子今年不過七歲,但從曹操一路屠殺的行徑來看,也並不會因爲年幼而放過孩子。

“婦人之見!”陳宮正了正衣領,淡然道:“吾沒有騙張孟卓,曹孟德對於自己看中的人素來不吝於仁慈。不巧,吾正是他看中之人。或者說除了吾等,其他人在他眼中並沒有太大的價值。他想必還考慮過饒過吾,自然不會屠吾宗族。”

“那你……”

“二十三戶,五千餘人,若是吾降了,他們不就白死了嗎?”陳宮的神情一如既往的剛毅,冷聲道:“吾是舉事之人,他們都可降,唯吾不可降!生與義不可兼得,捨身而取義者也。吾不喜曹孟德,若是迫於生死而降,豈是儒士所爲?

至於向其他人低頭,那與降了曹孟德有什麼區別?吾等所求,是一個清明的兗州,而非是惶惶不可終日,人人自危的兗州!渾渾濁世,生有何歡?不如捨生取義,以喚起天下士人抗爭之心!”

陳宮慷慨激昂,卻見自家夫人仍然懵懵懂懂,只是擔心的看着孩子,不由得一聲暗歎。

昔日初識之時,夫人亦是遠近聞名的才女,天長日久,卻變得如同俗婦一般,若是當年的夫人,想必能理解他的志向。

“罷了,你自去吧,吾會獨自去見曹孟德。他當不會爲難你,吾也不需要有人殉葬,孤身而來,自當孤身而去。”

陳宮說着便大步往門外而去,卻被一聲喚住:“公臺,既去會友,豈能不帶佩劍?”

腳步頓下,轉身接過佩劍,劍柄上的刻字仍然清晰可見,這是當年相識之時夫人所贈。

再看夫人的笑容,孩子好奇的樣子,陳宮一陣恍惚,心中竟驟然生出一股不捨之意。

拇指輕推劍柄,一抹寒光閃現,陳宮幽幽嘆道:“夫人說的沒錯,自當攜劍會友。孩子尚幼,母親身子不好,夫人多費心了。”

再擡腳起行,步伐卻是慢了許多,小了許多。

四道淚痕自漸行漸遠的二人面頰滑落,卻再無人出聲喚住。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三百零一章 戰後雜事(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張闓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狗(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四十六章 進諫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變(完)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三百五十四章 孫家雙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四百零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一百章 長史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官第三百一十三章 謀劃(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七十八章 七星龍淵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變(完)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陽縣(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術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四百六十章 兗州初戰(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一章 初見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使(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一百五十二章 肉食者鄙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四百零八章 說服(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憶第四百四十一章 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一百七十章 奴與民第二百零四章 焚糧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關中動亂(六)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第四章 吹捧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賞(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六十七章 追索第一百一十四章 惡名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四十章 崩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三百二十章 末路(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蟲不可以語冰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四十一章 旁門左道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辦學(下)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息侯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與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憶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八十章 宗室第一百一十章 趙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二百零五章 常山趙子龍(上)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一百一十一章 趙女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敵必救(下)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三百零一章 戰後雜事(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張闓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狗(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四十六章 進諫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變(完)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三百五十四章 孫家雙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四百零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一百章 長史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官第三百一十三章 謀劃(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七十八章 七星龍淵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變(完)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陽縣(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術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四百六十章 兗州初戰(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一章 初見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使(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一百五十二章 肉食者鄙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四百零八章 說服(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憶第四百四十一章 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一百七十章 奴與民第二百零四章 焚糧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關中動亂(六)第二百章 陷鋒突陳第四章 吹捧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賞(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六十七章 追索第一百一十四章 惡名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四十章 崩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三百二十章 末路(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蟲不可以語冰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四十一章 旁門左道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辦學(下)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息侯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與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憶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八十章 宗室第一百一十章 趙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二百零五章 常山趙子龍(上)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一百一十一章 趙女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敵必救(下)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