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魏國公府

第75章 魏國公府

“赤驩,慢些……”

長街上,朱高煦輕拉馬繮,示意赤驩走慢些。

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爲他已經來到了南京城最爲繁華的一塊區域。

眼下,他走在寬百步有餘的大中街上,往南便是聲名遠播的秦淮河街。

與距離皇城很近的穎國公府和宋國公府不同,徐家的魏國公府坐落於南京繁華的鬧市區。

因此,當朱高煦來到這裡的時候,來往的人流繁多,幾乎是人擠人,肩並肩。

百餘步的長道上,僅有最中間的十餘步被百姓有意避開,並且只有往來巡邏的兵馬司兵卒,及行事匆忙的官員才能走。

和皇城區域一樣,即便走,他們也是靠最邊上,而不敢像朱高煦這樣,走到御道的邊上。

“這裡倒是繁華,放在後世也能直接圈爲景區了。”

朱高煦騎在馬背上左顧右盼,可以清楚的通過長街上的人流,來了解南京內城百姓的日子過得如何。

畢竟是一國之都,即便明初百廢待興,但最早太平的南京城卻已經發展的相當不錯。

在這裡很少能看到穿着麻布短褐的人,大多都是身穿棉麻和粗布材質的搭護、直身、程子衣、褲褶等衣物。

不過即便只是身着棉麻粗布,來往百姓也追求着漂亮,衣服上都有一些簡單的刺繡,頭上的巾帽頭飾也是儘可能弄得與周圍人不一樣。

僅朱高煦看過去的這一眼,他所能見到的頭巾帽子便不下二十種。

只是他這一眼也引得許多人低下了頭,畢竟明初的民間風氣是被抑制的,階級之分也是赤裸裸的。

像朱高煦這種騎着高頭大馬,身着絲綢服飾的少年人,與他們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這一點,朱高煦也十分清楚。

如果不是魏國公府坐落在楊吳河以西的平民區,那朱高煦基本只會在河東的皇城區溜達。

這不是他看不起平民區,而是他根本沒有時間過來。

騎馬走道,朱高煦看着四周百態唏噓,相比較外城的百姓,內城的百姓不管是從衣物,還是從精神面貌來說,都宛若兩個世界的人一般。

“一條楊吳河隔開一個世界,一道城牆又隔開另一個世界……”

朱高煦嘀咕的同時,他也走到了一座氣派恢宏的府邸面前。

儘管道路上的人流還是那麼多,但他們都有意識的避讓開了那府邸正門的數步距離。

朱高煦騎馬穿過人羣,在府前翻身下馬的同時看了一眼正門班值的那五個兵卒。

“還好,沒白走一趟。”

“殿下?”

朱高煦呢喃的同時,門口的一名老卒試探性的朝着朱高煦詢問,並在下一秒得到了迴應:

“是我,把我這馬牽到旁邊喂二兩豆料和五斤水。”

朱高煦點頭應下的同時,拿出十幾枚錢遞給前來牽馬的老卒,老卒見狀笑呵呵接下:“殿下來得正好,國公還在府上,不過等會就要去杭州了,您再晚些就見不到了。”

以前朱高煦常來魏國公府,這班值的老卒是徐輝祖的護衛,自然認識他。

朱高煦有要事在身,也就沒有和他過多糾纏,拿着聖旨便走進了魏國公府。

他對魏國公府的熟悉程度不比前身差,只因爲前世的他來過這府上旅遊,不過那個時候的魏國公府叫做瞻園,是江南四大名園之一,並且已經經過多代人增設擴建數百年了。

如今重走一遍這裡,朱高煦只發現它的陳設不如後世精美,但卻充斥着一種古樸感。

魏國公府的前身是朱元璋的吳王府,後被朱元璋賜予徐達,並進而擴充成爲了現在的國公府。 因此,雖然是國公府,但他的規制卻是王府。

朱高煦一走進來,便有門房爲他帶路,這一路走來,映入眼簾的都是宏偉壯觀的明初建築羣,其中摻雜着一絲蒙古元素。

陡峭峻拔的假山,聞名遐邇的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樓榭亭臺……

僅是這百餘步的距離,朱高煦便知道了魏國公府的底蘊。

別說其它的國公府,就算把在京諸藩王府都拉出來,恐怕也比不過這裡,可見朱元璋對徐家有多擡愛。

“高煦!”

這邊朱高煦還在張望魏國公府內陳設,忽的一道聲音從他身後響起,緊接着一條胳膊摟住了他的脖子。

“哈哈!你這小子出去了半載,倒也不會回來看看渭家(外婆家)。”

“四舅,你是要把小子勒死不成?”朱高煦拍了拍來人的手,對方聞言也當即鬆開。

待他鬆開,朱高煦轉身與他對視。

這是一個年紀二十出頭,長相清秀、眉宇秀朗的青年,而他便是朱高煦的四舅徐增壽。

徐增壽是徐達四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少年時隨父親徐達入宮覲見朱元璋時,因爲勇敢機警,朱元璋爲他賜名增壽。

事實證明,徐增壽確實勇敢。

他弱冠時便北上跟隨朱棣出塞,與朱棣一同迫降乃兒不花,從而立下功勞。

待他回到南京後,朱元璋又因爲他善於騎射,因此將他選爲勳衛,讓他在左右侍奉。

朱高煦對這個四舅的印象很不錯,在前身記憶裡,徐增壽對外謹慎誠實,對內卻談笑風生。

每每徐輝祖要教訓前身時,徐增壽都會站出來勸導,因此讓前身少了許多責罵。

“我在宮中幾日,爲何不見四舅?”

朱高煦回想起了徐增壽的職責,不免好奇詢問了起來。

“呵呵……”聞言的徐增壽笑了笑,拉着他的手向會廳走去,邊走邊道:“前些日子去松江府整頓衛所去了,今日纔回來。”

“我回來的還算早的,你二舅與三舅如今還在福建呢。”

徐增壽笑着解釋,並拉着朱高煦走到了會廳。

也就是走到這裡之後他才反應過來,轉頭看向朱高煦:“伱是來走親戚的,還是宮裡有事?”

“自然是宮裡有事”朱高煦哭笑不得的舉起左手的聖旨:“爺爺派我來給我那國公舅舅傳話呢……”

“什麼……”

“什麼事情?”

徐增壽剛想問問,結果左側偏廳卻傳出了徐輝祖的聲音,舅甥二人聞聲看去,果然瞧見了一身戎裝準備出遠門的徐輝祖從偏廳走出。

“大哥要出門?”徐增壽看着自家哥哥這模樣,鬆開了朱高煦的右手。

“嗯……”徐輝祖應了一聲,並將目光放到了朱高煦身上,掃視上下後纔將目光停留在了他手中的聖旨。

見狀,朱高煦也打開了聖旨,對着其中內容讀了出來。

首日上架的十章已經更新結束,明天上午十一點更新五章

(本章完)

255.第255章 渡海登陸第486章 爲人三思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第570章 城頭論政第89章 孤家寡人第342章 開港招撫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356章 永樂二徵257.第257章 大戰在即第584章 後記宣德(3)第24章 領功受賞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110章 佈局成功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456章 衣錦還鄉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第343章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519章 長治久安第80章 紫金山下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第477章 拉幫結派151.第151章 風雨前綴第486章 爲人三思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第494章 癸卯案終第435章 四方雲動第565章第420章 亦步亦趨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第123章 北返建功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第49章 傲雪欺霜第53章 難成大器第62章 老丈難當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6章 陰晴圓缺第478章 洪熙三年第58章 以鈔抵稅第472章 瓦剌西遷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64章 募兵之論334.第334章 道貌岸然第30章 父子相似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56章 陳年往事第354章 伉儷情深140.第140章 建功立業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第595章 後記隆萬天革新第379章 家國難掌第605章 地府翹首以盼朱高煦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第9章 營中小院第435章 四方雲動143.第143章 老奴末日第357章 朱家歡樂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第453章 棒雞倭狗第573章 恩威並施第484章 把控輿論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523章 歲朝兆佳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553章 故人凋零第373章 廟堂局勢220.第220章 着手燕藩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482章 狼子野心第45章 爲朱氏孫第602章 地府春秋筆法朱允炆第58章 以鈔抵稅第547章 雞鶩爭食第3章 燕府虎兒237.第237章 寧王歸心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第616章 地府始秦終明第561章 浪恬波靜第112章 威震西南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38章 宋國公府第528章 民康物阜225.第225章 風起雲涌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108章 諸王態度第101章 錢鈔事起第64章 募兵之論第89章 孤家寡人第492章 衣冠禽獸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第434章 皇明宗規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第56章 陳年往事
255.第255章 渡海登陸第486章 爲人三思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第570章 城頭論政第89章 孤家寡人第342章 開港招撫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356章 永樂二徵257.第257章 大戰在即第584章 後記宣德(3)第24章 領功受賞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110章 佈局成功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456章 衣錦還鄉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第343章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519章 長治久安第80章 紫金山下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第477章 拉幫結派151.第151章 風雨前綴第486章 爲人三思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第494章 癸卯案終第435章 四方雲動第565章第420章 亦步亦趨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第123章 北返建功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第49章 傲雪欺霜第53章 難成大器第62章 老丈難當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6章 陰晴圓缺第478章 洪熙三年第58章 以鈔抵稅第472章 瓦剌西遷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64章 募兵之論334.第334章 道貌岸然第30章 父子相似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56章 陳年往事第354章 伉儷情深140.第140章 建功立業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第595章 後記隆萬天革新第379章 家國難掌第605章 地府翹首以盼朱高煦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第9章 營中小院第435章 四方雲動143.第143章 老奴末日第357章 朱家歡樂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第453章 棒雞倭狗第573章 恩威並施第484章 把控輿論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523章 歲朝兆佳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553章 故人凋零第373章 廟堂局勢220.第220章 着手燕藩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482章 狼子野心第45章 爲朱氏孫第602章 地府春秋筆法朱允炆第58章 以鈔抵稅第547章 雞鶩爭食第3章 燕府虎兒237.第237章 寧王歸心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第616章 地府始秦終明第561章 浪恬波靜第112章 威震西南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38章 宋國公府第528章 民康物阜225.第225章 風起雲涌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108章 諸王態度第101章 錢鈔事起第64章 募兵之論第89章 孤家寡人第492章 衣冠禽獸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第434章 皇明宗規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第56章 陳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