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

孫乾走了,留下面面相覷的張繡軍滿堂文武。

張繡一向奉行實用主義,因而張繡集團內一向都是有事說事絕不拖延的作風。因而孫乾前腳剛走,長史楊弘就站了起來,稟手道:“臣以爲,當下我軍用兵之處甚多,絕無餘力再行外徵之事。”

楊弘身爲張繡軍長史,在後世就相當於秘書長一類的角色。他一出頭,立馬引得下首數人點頭出聲應和。

主薄閻象也站了起來清清嗓子準備發言。在平時閻象和楊弘這一對總是唱反調的,於是閻象站起來的那一刻,幾個親近楊弘的文臣謀士卻是將心提到了嗓子眼。

不過閻象的一開口就讓親近楊弘的那幾人放下心來。只聽閻象如是說道:“臣以爲,楊長史這一次所言甚是,我軍現雖有二十萬兵馬,然而我揚州地廣疆長,外需盯防交州張津、荊南孫氏、荊北劉表,內需剿除海賊山寇、招撫山越、鎮守地方要卡關塞,到處都要用兵。而若是要兵發中原,少於則五萬猶如杯水車薪,多於五萬則會引得後方不穩。因而臣亦以爲,此時興兵伐曹實在不妥!”

所謂主薄,就是掌管文書事務的。閻象的職位在後世就相當於辦公廳主任,對於張繡軍的情況,掌握着各路消息傳遞渠道他卻是瞭如指掌的。

難得想象閻象居然會有與楊弘意見一致的情況,親近楊弘的那幾人卻是紛紛將提起來的心放回肚子裡。這就好辦多了嘛,連清流派的第二號人物都附議了我家大人的意見,那麼看來這次文臣方面意見應該都是一致的了。

等等,貌似有點不對啊。閻象的第一句話到底什麼意思?什麼叫做“楊長史這一次所言甚是”?爲什麼要加上一個“這一次”?難道我家楊大人平常說的話都所言不是嗎?

楊弘等人儘管對閻象的言辭心有不滿,但是當着張繡的面也不會表示出來。更何況與意見的立場相比較,言語中的譏諷實在不足一提。

“楊、閻兩位大人的意見,恕袁某不敢苟同!”就在大多數人以爲文臣方面會統一不出戰的口徑的時候,張繡麾下第一重臣,清流派第一號人物——九江太守袁渙卻是站起身,一絲不苟道。

袁渙的第一重臣不是誰封的,而是張繡軍文武一致承認的。這不僅僅來源於袁渙及其一干族弟當下在張繡集團內的顯赫權位,而且還和袁渙自身的能力和品格有關。可以這麼說,現在滿堂的人,除了賈詡,張繡最敬重的就是袁渙袁曜卿大人了。

至於賈詡?那卻是已經超然於張繡軍體系的人物,與張繡亦師亦友亦父子的人物,袁渙自然是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的。

袁渙一起身開口,滿堂的人包括張繡在內卻是一齊屏息豎耳做出了靜聽狀。這倒不是因爲袁渙說話聲音小,而是袁渙本人一向嚴於律己律人,言行舉止都十分恪守禮數,平時不僅因此而叱責部分言語失當舉止不雅的文官武將,甚至常常當面勸諫張繡注意主公該有的言行儀態。而且關鍵的是袁渙每次都能痛心疾首地引經據典指出所有不當可能導致的結果,是故包括張繡在內的張繡軍上下在袁渙面前都是相當注意的。

長寬十餘丈的廳堂剎那變得風吹過的聲音都可細聞,甚至連門外的虎賁衛士也感覺到了氣場的變化而站的更挺直。袁渙的聲音這纔不緊不慢響起:“在座諸位,袁某想問,哪位現在不是大漢臣子?不是領着劉氏所賜名銜的?既然都爲漢臣,哪有漢臣不救漢君的道理?”

“既爲臣子,那邊當盡臣子之事。當下奸佞禍國、君王蒙難,身爲臣子自當興義師清君側,勤王事!怎可因事不難爲而不爲?”

“只是,此番若是直接應詔討逆,那勢必放袁氏入主中原。袁氏雖素號漢臣翹楚,至今更因袁本初位至大將軍已成五世三公之偉跡,漢室對於袁氏之垂青不可謂不重,但是袁氏對於漢室之忠,在組織關東聯軍討董之後,我袁某卻是不曾看到有一絲一毫,敢問在座諸君哪位看到了?亦或者有聽到了袁氏盡忠大漢的消息傳聞?”

袁渙話說到這兒,自然該有人接下去。好在張繡手下不乏聰明人,立刻便有一聲音傳出:“稟袁太守,袁紹自討董不得功之後的數年,卻是不曾耳聞對漢室有何作爲。某隻聽得,現今的河北四州,三州刺史姓袁,一州刺史姓高,請袁太守諒解下臣耳陋,卻是隻知其姓,卻不曾細知這三袁一高其名其字,煩請哪位同僚指言明之!”

此人聲剛落,便又有一人接上:“湊巧了!與汝恰恰相反,吾是隻聽說了河北四州刺史的名和表字,分別爲紹字本初、譚字顯思、熙字顯奕、幹字元才,卻是不知其姓,敢問在座哪位大人有聞這四人之間有何關係,爲何性命表字有如此值得耐人尋味之處?”

滿堂上下爆出一陣鬨笑聲,就連素來不苟言笑的袁渙也是面容一展。

給袁渙唱雙簧的不是別人,正是擔任着張繡軍曹掾的諸葛瑾和魯肅。

於是難得一見的,袁渙當堂對這兩人面露欣賞之色,卻是繼續言道:“正如所言,河北四州,青幽並三州爲袁紹兩子一甥所掌,袁紹現雖仍爲冀州牧,但州事亦由三子袁尚所理。河北四州,現在卻已然是袁紹一家的四州的。”

“再者,當今陛下東歸之時,袁本初雖接到迎駕詔書卻未有迎駕之舉。反倒是未曾接到詔書的曹操率輕騎趕往芒碭山自楊奉等逆賊之手解救陛下,並於許都興建宮室重立漢庭。諸此種種事實,袁某卻是着實無法將袁本初與漢室忠臣這四字聯繫在一起。”

“甚至,袁某還以爲,袁本初比之奸賊曹操,野心圖謀更甚而心胸更窄。曹賊雖然弄權,但是對於陛下卻是並無大不敬,亦沒有行逆的資望。但是若容袁本初入主中原且把控了漢廷,只怕依袁本初連親兄弟亦可反目相攻的肚量,以及袁氏百年積攢的人望,怕是大漢社稷與陛下性命旦夕不保!”

“因此,與其驅狼迎虎,不如只宣不戰。縱使曹賊不敵袁紹,但是咬下袁氏一大塊肉讓袁紹心疼還是完全可以的。彼時我揚州兵強糧足,依江淮之險,舟船之利,足以劃地而治,保得一方漢室疆土!”

啪啪啪!

張繡連着鼓了三次手,袁渙所說的,恰恰正是張繡所想的。

當下的張繡軍,並不是真的缺乏征伐中原的實力。但是因爲袁紹這方龐然大物勢力存在,使得當下爭奪中原的霸權毫無意義。事實上曹操和張繡兩人都看到了這點,是故曹操在被劉備偷了徐州之後,卻是一反以往的霸道,罕見的採取了守勢,默認了徐州的易主。

其他的張繡軍文武此刻卻是腹誹起來了,說了這麼一大堆,最後的意思還不是不打這一仗麼。還以爲您老對漢室多麼忠肝義膽,原來其實也是看衰劉氏啊。滿篇雖然句句都以漢室社稷和當今陛下安危爲出發點,但是實質全是站在張繡的立場考慮的啊!

不過這也說明了一點問題,難怪張繡一向敬重袁渙,感情人家袁渙的境界不一樣啊!同樣都是爲了張繡的王霸之業考慮,像楊弘和閻象,說出的話就太直白,也完全不能拿出去說。但是從袁渙嘴裡過一遍就不一樣了,怎樣都能套上匡扶漢室忠於劉氏的名義。

文臣這邊的意見已經完全統一了,那邊以張遼高順爲首的武將們自然沒有什麼異議。

術業有專攻,軍政要分離,這也是張繡改制新政的內容之一。平日裡一般的政事武官一律不得干預。只有碰到軍國大事武將才能參預,當然這種參預也是有限的,必須與文臣謀士合議才行,決不允許軍事決策權完全被武將掌握!

但是千萬不要以爲張繡集團內文高武賤,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一旦有關於軍事的決策形成,在具體的執行中文官就完全沒有了干預權,只有像參軍或者隨軍司馬這樣的專職參謀才能提出意見,而且只是提出意見而已,具體採納與否仍由軍事主官決定。

當然,如果因爲參軍司馬事先有建議或者警告而武官一意孤行造成了失敗或者損失,武官此時負全責。

既然是隻宣不戰,出工不出力磨洋工,這次出征的統兵大將人選自然並不是太有爭奪性。完全不必派遣諸如張遼和高順這樣的實力大將,但是派出的將領也不能聲望過低招致劉備軍不滿落天下人口柄。

便覽張繡麾下四大將,去掉張遼高順兩人,就剩下淮南系的紀靈張勳二人。紀靈遠在江東駐軍,職責重大,絕不可輕易調動。那麼此次出征的人選便呼之欲出了。

“傳本將軍令,典農中郎將李通剋日領本部兵馬調防蘄春,召張勳張將軍部全軍北上。倉曹掾魯肅限一月預備出征糧草輜重事宜,諸葛瑾着筆書寫討曹檄文,蔣幹先生替繡出使徐州聯絡劉皇叔!”

第二百一十二章 碭山之悟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楔子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風波第一百七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一百零二章 嚴父慈母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鑿鑿第三百零七章 巡視六郡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一百三十一章 當曹操一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戰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七十八章 三國第一義士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誰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戰(四)第七章 遊俠兒李通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一百零二章 嚴父慈母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五章 賈詡謀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風波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留守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風無衣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交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誰第九十四章 公侯王臣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十七章 蘄陽三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四章 哭笑不得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縣第二百六十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國太子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楔子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第七十章 淮南將春第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一百五十三章 註定的戰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
第二百一十二章 碭山之悟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楔子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風波第一百七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一百零二章 嚴父慈母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鑿鑿第三百零七章 巡視六郡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一百三十一章 當曹操一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戰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七十八章 三國第一義士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誰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戰(四)第七章 遊俠兒李通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一百零二章 嚴父慈母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五章 賈詡謀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風波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留守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風無衣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交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誰第九十四章 公侯王臣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十七章 蘄陽三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四章 哭笑不得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縣第二百六十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國太子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楔子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第七十章 淮南將春第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一百五十三章 註定的戰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