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久在外面,一朝回到故鄉,那種感動在一些青年男女的身上,只好用一些比較另類的方式去改變了,例如“肉搏戰,或者騎兵片”之類的,古人小別勝新婚就是這個道理。
浴桶裡面的一室皆春和外間巧兒的不由自主,讓朱常浩覺得,勞逸結合還是很不錯的體驗。
一個鴛鴦浴洗完,神清氣爽的朱常浩,一把把劉紫蓮抱到炕上後,出去了。
孫傳庭也沒有回來陪王爺用膳,今天他也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晚上吃飯的時候,王懷珍來了,他對朱常浩說道,“王爺,俞開義求見!”
“恩,那就讓他進來,你去傳一副碗筷來”
“是,老奴這就去做。”
俞開義來了,這廝其實是俞大猷的小兒子,今年五十一,從體格上看,一副年富力強的兇悍樣。
他在南京水師裡面做了一名百戶,放在朱常浩這裡,也就是一個連長而已。
這廝進來看到王爺和王府的家眷在一起吃飯,趕緊半跪着說道,“南京水師俞開義,參見王爺,王爺千歲!”
朱常浩趕緊放下碗筷,離開桌子上前將其扶起來,劉紫蓮,布木布泰,朱依依也站起來,以示俞開義尊敬。
俞開義感受了王爺很真誠地將自己扶起來,心裡很是感動。
因爲自從他老爹俞大猷死了之後,自己從一個把總再到千戶,後來,又從千戶被貶爲百戶。
飽受人世間的冷暖後,就已經是混日子的心態了,。就在南京城的蝦蟆陵下,有一個小別院,雖然現在還有俞府的牌匾。可是想到他的哥哥俞諮皋現在也告老還鄉,已經到了古稀之年,他就覺得自己應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可惜南京沒有機會,每天的日子也就是去應卯,然後回家。
眼看着朝政也越來越混亂,前幾年,他覺得是閹黨禍亂社稷,可大明還有錢給官員們發奉銀。
但是天啓七年,崇禎剛上位,爲了確定自己的地位,拉弄人心,他將以宦官爲首的礦監稅吏全部撤掉了。
因此,崇禎元年的月奉銀基本上都是皇帝自己內庫的,就連防止建奴叩關的糧餉都是自己的內庫銀子。這不是長久之計啊,死水都怕勺子舀啊!
而按照歷史的脈絡,從崇禎二年以後,自然災害頻發,可大明朝的官吏已經爛到了根子上。
現在已經就是朝廷沒錢,官員督查不力,大明朝的後果,已經從每一位憂國憂民的有志之士身上得到驗證。
俞開義也就是其中的一位。
朱常浩將他請到飯桌上之後,沒有遵守“食不言”的古訓,直接說道,“俞將軍,本王將你請到漢中來,是因爲本王確實對大明朝已經沒有辦法了,想必將軍也明白,這幾年來,大明的軍備廢弛,官員們賣.官鬻爵,各地天災人禍不斷,可是我那侄兒皇帝,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心願,可又刻薄多疑,身邊基本上已經沒有多是人才了。
貌似有一些腐儒,滿口仁義道德,視錢財如命,可是,對於社稷建樹方面,直接是一塌糊塗。
現在建奴在北,南面也有來自歐羅巴的海盜和倭國劫匪,整個大明是內憂外患,但本王也不敢行動,就怕我的侄兒皇帝認爲,孤有不臣之心。所有,孤只好暗地裡來厲兵秣馬了。希望在這萬千荊棘困難中,爲大明朝獲得一線生機。
唉,本王對內,決定發展商貿,以商賈撬開士紳地主的兼併土地模式,將老百姓從土地上解救出來。還有就是準備還武力干涉,將一些野心家
,還有對國家社稷不忠的人,給感化,如果冥頑不靈,本王就要金剛怒目,行殺伐之意。但不是嗜殺,濫殺,而是止戈爲武,因爲本王認爲,戰爭不是爲了宣揚武功,而是爲了禁止bao亂和荒政,從而給百姓帶來安定的生活。
總之,從錢財上,武力上,本王要爲大明崛起鞠躬盡瘁,當然,俞將軍,這會你也在,你也知道本王是信奉佛爺的人,我對佛祖發誓,絕不會奪取皇位,如違此誓,天打五雷轟,不得好死!”
朱常浩掏心窩子地說了這些話後,心裡一下子舒服了,可是一口菜也沒吃。
俞開義雖然也想吃,可是王爺在說話,如果自己一邊吃,一邊聽王爺說話,那簡直就是不把村幹部當做領導,是對王爺不尊敬的行爲。
而說到後面的時候,俞開義也忘記吃了,他真正地被朱常浩感動了,因爲大明朝在江河日下的時候,竟然出了一位好王爺,一位能給大明,讓還清醒着的人看到希望的王者,最主要的是這位王者還沒有不臣之心。
朱常浩看着正在先思考的俞開義,嘴裡說道,“俞將軍,吃飯吧,菜都涼了。”
這位過了天命之年的水師老將軍回道,“王爺,我生下來,在四歲的時候,老父親鬱鬱而終。
當時我只記得父親說,不殺倭寇,何以爲家,不保境安民,何用七尺男兒之身。“後來,我也到水師裡面去了,從太湖,最後到南京,從一個把總到千戶,然後因爲自己仗義執言和不會變通,又從千戶變成百戶,一晃眼,就在百戶的位置上度過了十六載,可我不後悔啊,本來已經沒有指望,想不到王爺用我,我就過來看看。
這會聽到王爺這一番發自肺腑的話,我決定,在有生之年,爲大明朝打造一支所向披靡的水師戰隊,重現永樂年間,大明寶船,轉戰千萬裡,宣揚國威,萬國來朝的盛世局面。”
說完,俞開義竟然雙膝跪地,雙手抱拳,虎目含淚地說道。
朱常浩想不到一位半鬢髮白的老將軍,竟然說出來這款款的真摯話語,心裡也是感動不已。
趕緊起身,將俞開義扶起來。
而這一番跪拜,基本上是俞開義的歸附之跪。這一跪,已經確立了一位水師戰將回到了朱常浩身邊。
接下來,雙方在酒席上開始飲酒,有人說,北方人善飲,其實不一定,東南沿海也有豪飲之士
俞開義祖籍就是福建晉江人,但喝起酒來毫不含糊。
一番酒足飯飽之後,俞開義回去了。
而朱常浩今晚沒有出去遛食,他懶洋洋地睡在炕上,腦袋裡面千思百轉,明天組建水師,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
因爲大明的水師人員編制是這樣的,每營編2哨,共510人。
戰船火器:大、中、小戰船10艘;
大將軍炮4門;佛郎機40門;碗口銃30門;噴筒500個;鳥嘴銃68支。
從這些火力上來看,大明水師其實比紅毛夷人強多了,可惜,後來朝廷沒錢,這種強大,也就是曇花一現。
戰船上,有網梭船:超小型,形如梭,竹桅木帆,吃水七八寸,內有2—4人,裝備二三支鳥槍。戰時二三百船蜂聚蟻附。
鷹船:輕型,兩頭尖翹,不辨首尾,進退如飛,機動性強。四周用茅竹密釘以掩護,竹間留銃眼。常衝入敵陣,與沙船配合。
連環船:輕型,長4丈,形似一船實爲二船。前船佔三分之一,後船佔三分之二,中用2鐵環相連。前船有大倒須釘多個,上載火球、神煙、神
沙、毒火,並有火銃,後船安槳載乘士兵。戰時順風直駛敵陣,前船釘於敵船上,並點燃各種火器,同時解脫鐵環,後船返航,後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敵船遂焚。
子母船:輕型,母船長3丈5,前2丈,後1丈5,只有兩邊舷板,內空,有一小船,上有蓋板,有4槳可劃,用繩索與母船綁。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藥火線。戰時母船迅速抵近敵船,釘在一起,點燃母船後人乘子船而返。
火龍船:輕型,分三層。以生牛皮爲護,上有銃眼,中置刀板,釘板,下伏士兵。兩側有飛輪,4名水手。先僞敗於敵,誘敵登船,開動機關,使敵從上層落入中層刀板釘板中。
赤龍舟:輕型,船身像龍,分爲3層,內藏火器刀槍。船首如龍頭張口,內藏士兵一人,偵察敵情。龍背用竹片釘之,胸開一小鐵門,兩側各有1口供一兵划槳。身有堅木架2個,船龍骨以鐵墜,使船平穩。內部除兵器外不裝他物,2兵於其內發射火器,一兵掌舵操帆。常以數百船齊射攻敵。
蒼山船:小型,吃水5尺,裝備千斤佛郎機2門,碗口銃3個,嚕密銃4把,噴筒40個,煙筒60個,火磚30塊,火箭100支,藥弩4張,弩箭100支。全船37人,水手4人,戰士33人,編三甲。第一甲佛郎機與鳥槍,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車輪舸:以輪擊水的戰船,長4丈2,寬1丈3,外虛邊框各1尺,內安4輪,輪頭入水約1尺,船速遠快於划槳。船前平頭長8尺,中艙長2丈7,尾長7尺。上有板釘棚窩,通前徹後,兩邊伏下,每塊板長5尺,寬2尺。作戰時先放神沙、沙筒、神火,之後掀開船板,士兵立於兩側,向敵船拋擲火球,發射火箭,投擲標槍,毀殺敵船。
海滄船:中型,吃水七八尺深,風小時機動,配合福船。千斤佛郎機4門,碗口銃3個,嚕密銃6,噴筒50,煙罐80,火炮10,火磚50,火箭200,藥弩6張,弩箭100。乘員53人,水手9人,戰士44人,分4甲。第一甲佛郎機和鳥槍,第四甲火器甲。
福船:大型,身高大,底尖上挑,首昂尾翹,樹2桅,艙3層,船面設樓高如城,旁有護板。士兵掩護在其後向敵船射箭發彈,擲火球、火磚、火桶。並順水順風撞沉倭船。艦首備紅夷炮1門、千斤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迅雷炮20門,噴筒60個,嚕密銃10支,弩箭500支,火藥弩10張,火箭300支,火磚100塊,及冷兵器上千。乘員64人,水手9人,戰士55人,編5甲。一爲佛郎機甲,操艦首炮、佛郎機,近敵擲火球火磚;第二甲是鳥槍甲,專門射鳥槍;第三、四甲爲標槍雜役,兼操舟近戰;第五甲爲火弩甲,專射火箭。
蜈蚣船:大型,仿葡萄牙多槳船,底尖而闊,航行迅速,逆風亦可行,不懼風浪。上有千斤佛郎機艦炮並有火球、火箭。
三桅炮船:巨型,水師主力,身高大,首昂尾翹,航行迅速,不懼風浪。樹3桅,主桅高4丈,船長20丈,艙5層,船面設樓高如城,可容300人,配紅夷炮8門,千斤佛郎機40門。
只是這三位跑船後來造法失蹤了。
朱常浩系統地回憶了一下大明的水師裝備後,心裡不禁怒火朝天,“尼瑪地,這麼好的海軍底蘊,怎麼就敗光了呢,好在本王穿越的比較早。本王決定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仿效前面的穿越前輩,製造出蒸汽機一類的東西,裝在大明的戰船上,以後誰如果欺負大明,老子就讓大明水師,去挖他們家的祖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