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揀到寶了

確山縣的麻煩很快就結束了,患了流感的人獲得了免疫力,沒有感染上流感的人在良好的衛生條件下也很難被感染了,但是這只是針對確山縣而言。

幾乎在府衙得知確山縣開始流行時疫的同時,一個以確山爲中心,輻射周邊的流行性感冒蔓延區正迅速的向外擴張着,已經有了愈演愈烈的趨勢。各縣府的官員惶恐不安,就算他們不擔心自己感染了時疫,也怕因爲時疫造成本縣治安混亂的情況,要知道,這會滿清入關的時間並不長,老百姓還不是心悅誠服的原意歸順於滿清政府的統治之下,一旦出現了治安混亂的情況,誰也說不上會出什麼事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使是混亂的情況得到了及時控制,但每年的官評是絕對不會有優秀的成績了。

誰都知道,時疫是從確山縣開始流行的,儘管周邊各縣府恨不得確山縣的人全都死了而得以切斷傳染源,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對確山縣的情況並不是很瞭解。因爲他們已經在得知確山發生時疫後的第一時間封閉了與確山縣的交流,目前情況下,要想得到確山縣的消息,只有驛站將確山縣令吳琠呈交巡撫衙門以後,再由巡撫衙門反饋回來纔會知道最新的確山消息。

時間倒回去一點,還是先說說吳琠寫摺子的事。吳琠也不是傻瓜,他纔不管到底是流行性感冒還是別的什麼呢,有一點可以肯定,確山縣在控制和治療時疫的過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不但在全境範圍內滅除了時疫,使死亡人數降低到了最低點,最關鍵的是確山縣已經掌握了控制和治療時疫的有效手段,而且通過這次時疫的控制和治療爲以後流行性疾病的控制和治療手段提供了有效的防治辦法,如果能普及和推廣開來,萬家生佛不敢說,但是上面來考績的時候肯定得他評一個上,這可是他仕途中升遷受獎的先決條件。

憑吳琠的水平,寫一份由分量的官樣文章自然是不用秦有福操心的,其實就算秦有福有心也沒有那個能力,他連毛筆字都不會寫,更不要說寫八股文了。不過不會寫是不會寫,但是秦有福會有點小聰明。

“吳大人,確山縣出了這麼大的事,現在連周邊縣府都把確山縣給封閉了,再說前兩天你又病了兩天,相信上面早就知道了。要我說,你得趕快將這個事報告給上面,而且還得有點技巧,把這件事情變成一件好事。”自從救了吳琠以後,秦有福跟吳琠算是關係比較鐵了,說起話來自然就輕鬆了許多。

“哦?看來有福還頗有文采啊!”其實吳琠是知道秦有福的水平的,但是聽秦有福這麼一說,還以爲秦有福是打算幫自己處理公文了。

“要不就有勞有福動手,幫我擬一個呈報給府臺大人的摺子?”吳琠到想看一看,秦有福到底還有什麼沒有亮出來的。

“嗨……,我這水平你還不知道麼?別說幫你擬摺子,就算我真的寫出來了,滿篇的大白字恐怕誰都不認識。”秦有福當然明白,且不說字寫得怎麼樣,關鍵是他根本就不會寫繁體字,再說了,平時官府裡的公文都是文縐縐的,連說的是什麼秦有福都得靠猜,更不要說寫了。

“我的意思,您給上面的公文得分開寫,這樣才能讓上面更重視。”秦有福的這個辦法其實房子以後就是小菜一碟了,但是放在清朝,估計還真沒有誰會這樣寫公文的。

“你到是說說,怎麼個分開寫法?又能有什麼好處?”吳琠也不客氣,反正跟秦有福說換比較簡單,說得深了他也聽不懂。

“你看啊,你不是病了兩天麼?按說確山縣發生了時疫,你這個當縣令的怎麼樣都得第一時間上報,可是你因爲病了沒報,這些事我們知道,可不表示你的上級也知道,所以你得表現出非常積極的態度,讓你的上級知道,不是你知情不報,的確是條件不許可。”秦有福很有幾分賣弄的說。

吳琠聽着點了點頭,表示認同秦有福的這個說法。看得出來,吳琠還是挺擔心的。

“說得有道理,接着說。”吳琠鼓勵着秦有福。

“你應該先寫一份請罪的摺子,就說因爲自己在調查確山縣百姓發病原因的時候不甚感染了時疫,因爲病情來得太急,關鍵是調查的時間太短、你也不願意在結論不是很明確的時候打擾上級,染病後一直昏迷,這才耽誤了報告上級的時間。這樣你的上級應該就不會因爲你耽誤了上報的時間而找你的麻煩了。”秦有福說話當然是滿口的白話,讓他換個斯文的方法他根本就不會說了。

“是該這麼說,你接着說下去。”吳琠點頭表示贊同秦有福的這個說法,其實就算秦有福不說,他也打算這麼寫的。

“這是第一份公文,讓你的上級知道你很在意、也很尊重領導,別的先不用多說。”秦有福把這份工文的意思說了出來。

吳琠點頭沒說話,看錶情就知道,他是聽進去了。

“接下來你就得寫第二份公文了,一定要跟第一份公文分開送,時間還不能太短,這就表示你對這時疫的重視程度。”秦有福看看吳琠沒有說換,知道吳琠是不行打斷他,於是接着說了下去。

“這第二份公文跟第一份一樣,都不要寫得長了,能怎麼短就怎麼短,要給你的上級一個信號,你已經忙得連寫公文的時間都沒有了。相信你的上級肯定知道,就憑你的水平,要不是很忙,隨便寫一下,都能把公文給寫出花來。”關係好是好,但是適當的拍拍馬屁也不是什麼壞事。

“有福這話就說過了,我吳琠可沒有把文章寫出花來的水平。”話是這麼說,不過吳琠臉上明顯帶着笑,顯然是很受用的。

“這第二份公文得告訴上級,你剛剛清醒過來,顧不上病還沒有好就忙着調查確山縣時疫的問題,現在已經能夠確認,確山縣的確時疫流行,你正在想辦法,力爭把損失和死亡人數降到最低。這份公文最好潦草一點,這才顯得你這會有多忙!”秦有福自信滿滿,他相信自己的手段一定管用。

“接着說!”吳琠開始興奮起來。

“等第二份公文送出去以後,隔上幾個小時,你再寫第三份公文,主要表示你已經有了控制和治療時疫的辦法和手段,爲了儘早滅除時疫,你特意請了爲你治病大夫以及縣城裡的名門大戶、善長仁翁等一起幫忙,羣策羣力共同對抗時疫。這份公文你可得寫長一點,關鍵是得羅列一些名門大戶和善長仁翁的名字,並請上級部門給與表彰獎勵以彰顯政府部門對這些人的義舉公示天下的味道,這樣一來,就算要找證人都會多一些。”秦有福款款而談,要說不得意是假的,要是放在已經將厚黑上升到了藝術的程度的現代,什麼時候輪到他這樣水平的人給政府官員講厚黑學?

……

事實證明,秦有福的方法的確有效。那些名門大戶和善長仁翁一個比一個積極,相信巡撫大人也會對吳琠的所作所爲有極高的評價,雖說表彰獎勵什麼的還得等一段時間,但是吳琠相信,只要確山縣不出什麼大的問題,自己的好處是少不了的了。

……

也就在確山縣城的狀況全面好轉、周邊的浮現焦頭爛額的時候,吳琠收到了巡撫衙門的回函,這封回函令吳琠百感交集、喜出望外,也令吳琠額頭上的白毛汗猛流。

巡撫衙門的回函中,對確山縣衙在確山縣在這場時疫中做出的努力和成績表示了肯定和表彰,明確表示,吳琠作爲確山縣縣令,在時疫面前不低頭,面對困難不畏縮,迎難而上,徹底改善了確山縣的狀況,領導了確山縣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候,巡撫衙門將上報朝廷,對吳琠進行表彰和獎勵。在這份公文中,巡撫衙門對吳琠在時疫來臨先期病倒、未能及時控制時疫的爆發的事隻字未提(其實也沒法說),只是要求吳琠儘快將時疫的救治辦法詳細上報,最好是能派幾個人,具體指導該如何防止時疫。巡撫衙門的回函中當然沒有告訴吳琠,這會,省城也已經出現了時疫的苗頭,巡撫衙門這會也是焦頭爛額了。

另一個令吳琠想不到的是,因爲他這場時疫來勢洶洶,讓人猝不及防,爲了控制時疫的發展吳琠根本沒有心思關心其他的事情,於是他非常欣賞的秦有福提出的“以地定稅”的方案還沒有上報。誰知道正如秦有福所料,輔政大臣蘇克薩哈真的被吊死了。

吳琠試着按照秦有福的思路推演了一下,當時就連汗都下來了。吳琠到不是很擔心自己會因爲以地定稅的事惹上什麼,即使是惹上了事吳琠也不是太怕,畢竟自己是爲國爲民,沒有什麼私心。這上面,不得不說這個時代讀書人還是有一點氣節的。關鍵是秦有福對朝廷事態的預測(吳琠認爲是預測),既然秦有福能那麼精準的預測到蘇克薩哈的命運,連十日之限都能確定,也就是說明秦有福是很能把握朝廷上下動態的,如果他對鰲拜那麼不放心,說明很有可能蘇克薩哈是枉死的,也就是說鰲拜很可能是個奸臣。按照這個設定,如果鰲拜是奸臣,而且他還能在皇帝親政後剷除異己,殺了蘇克薩哈,就證明鰲拜已經把持了朝政,皇帝成了傀儡。

吳琠真的越想越怕,如果之前的假設是真的,那麼自己在這個時候針對國家基本稅制提出改革,成了,自己是在爲鰲拜添加政績,註定會成爲鰲拜一黨。而無論什麼時候,奸臣的下場註定將被挫骨揚灰,成爲歷史的恥辱柱上的一個標本。同樣的,作爲奸臣一黨,必定在未來的除惡平奸中被剷除,理所當然的,一個由奸臣制定的政策會不分好壞被全面推翻,“以地定稅”將成爲反面教材,改革將無疾而終,自己的後果可想而知。同樣的道理,如果自己的改革方案被奸臣所不喜,那麼自己註定將成爲奸臣的絆腳石和試刀器,且不說所制定的政策不會得到推廣,甚至可能根本不會有人再去關注它。也就是說,但凡是在這個時候提出這樣重大的變革,註定將不可能成功。

綜合上述的判斷,這個時候的確不是提出任何改革方案的時機,可笑自己再當時秦有福提出緩一段時間再提出這個“以地定稅”的辦法的時候還心裡嘲笑秦有福是杞人憂天,要不是因爲時疫的來臨和自己病倒了,搞不好自己的摺子就已經被上承了朝廷,一把毀家滅族的屠刀正等着吳氏滿門。

吳琠想不到,秦有福把握時局的精準度竟然到了可以精準揣度當政者心理的程度。吳琠記得的非常清楚,秦有福再無法勸阻自己迫不及待的想要將“以地定稅”的方案的時候,只好轉而請求自己延緩幾天再上報,也就是這幾天的時間,事情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讓自己躲過了一難。

且不論秦有福在幫助確山縣防治時疫時做的貢獻,就憑着他對自己的幫助和精準的目光,吳琠明白了當時秦有福在說“必有所報”的時候爲什麼會那麼的堅決。

吳琠非常慶幸,自己這一回是揀到寶了。

……

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121章 賭一把第84章 進宮見駕第91章 刺殺-3第181章 澎湖計劃第171章 唱戲的第76章 沼氣應用第三十四章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27章 論功行賞第105章 戰局第一百一十二章第51章 老謀深算第41章 備戰第十章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72章 連鎖計劃第39章 離京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109章 文廟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108章 打包送貨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37章 軍校-2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119章 回京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05章 戰局第48章 架橋第一百一十二章第41章 備戰第16章 人民戰爭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26章 平妻第95章 取道洪湖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73章 出售產業第30章 各有算計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2章 揀到寶了第25章 獻策定計第96章 鐵索攔江第137章 軍校-2第30章 各有算計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23章 殲敵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67章 丁憂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91章 刺殺-3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159章 伏筆第64章 籌謀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178章 談判-1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7章 不懂規矩第26章 除鰲拜第9章 確山危機第41章 備戰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71章 秦有福請辭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110章 意料之外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143章 開學第15章 安家落戶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87章 封賞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
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121章 賭一把第84章 進宮見駕第91章 刺殺-3第181章 澎湖計劃第171章 唱戲的第76章 沼氣應用第三十四章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27章 論功行賞第105章 戰局第一百一十二章第51章 老謀深算第41章 備戰第十章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72章 連鎖計劃第39章 離京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109章 文廟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108章 打包送貨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37章 軍校-2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119章 回京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05章 戰局第48章 架橋第一百一十二章第41章 備戰第16章 人民戰爭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26章 平妻第95章 取道洪湖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73章 出售產業第30章 各有算計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2章 揀到寶了第25章 獻策定計第96章 鐵索攔江第137章 軍校-2第30章 各有算計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23章 殲敵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67章 丁憂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91章 刺殺-3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159章 伏筆第64章 籌謀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178章 談判-1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7章 不懂規矩第26章 除鰲拜第9章 確山危機第41章 備戰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71章 秦有福請辭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110章 意料之外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143章 開學第15章 安家落戶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87章 封賞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