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清報業-1

別看秦有福的話說的不好聽,甚至還有些大逆不道的味道,但是康熙沒有發作。自從認識秦有福這個人的時候康熙就一直認爲,這個秦有福是個心思縝密、凡事都留後手的傢伙。若是按照一般人看來,像秦有福這樣的,就算有一百個腦袋都該砍了去了,可是怎麼樣,別人現在過得比誰都滋潤。如果不是他特立獨行,如何能引起自己的注意?想當初,像秦有福這樣恩賞面聖的幾乎隔幾天就有一批,可是那些人中有誰真正見過自己的面的?一個兩個進了宮以後手腳都不知道該怎麼放了,讓他們面君的時候除了知道磕頭,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可是再看看秦有福,無時無刻都表現的與衆不同,剛剛立了點功,馬上就捅出點簍子來,自己摘了他的頂戴花翎,本想着逼他給自己低頭認錯,也好殺殺他的威風的,可沒想到這傢伙不但沒事人一樣,轉頭就變成了京城乃至全大清有名的商賈,臨到頭來,自己還得去給他撐門面,若不是想着他或許還有用,就憑他那玩世不恭的樣子,康熙就恨不得一刀砍了他,這就是他聰明的地方,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吧,康熙心裡暗暗說到。

比如說今天秦有福說的這些東西,如果追究起來,秦有福根本就是藐視皇權、抨擊朝政,隨便挑一兩句話出來就夠砍了他的頭的了,可是秦有福就能說得振振有詞的,他難道不知道他說的這些東西很危險麼?不秦有福肯定是知道的,像秦有福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不知道他說的這些東西犯忌諱?他當然知道,不但知道自己說的這些東西犯忌諱,還知道自己現在正在琢磨着這些問題,這是一個睿智的人啊康熙心裡歎服了。這樣的一個人,爲農,他可以利用手頭上別人都不願意要的一點山地成爲遠近聞名的富戶。當幕僚,他幫助着自己的父母官立下了大功。輪到自己當官了,他又能文能武,讓滿朝文武都相形失色。做商人,他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成了名動天下的商場奇才。就算是當家過日子,儘管大家表面上都笑話他,可暗地裡,誰不羨慕他家的舒適?哪家的夫人不羨慕他的夫人?就連各府的下人都羨慕秦府管得寬鬆,銀子也掙得多。這樣的一個人,若是能好好的用起來,絕對是治國良才只可惜,秦有福還是不太信得過自己,或者說他考慮得太長遠了,甚至已經考慮到自己會不會學當年的漢高祖劉邦、要麼就像當年的朱元璋一般卸磨殺驢。康熙也無數次問過自己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爲了鞏固統治,維護地位,類似三藩這樣的,到了必要的時候就得想辦法剷除了,可是看看秦有福,給他大官他不要,甚至連具體的事物都不願意負責,還隔三差五的捅點小漏子,這樣的人會有危險麼?他不正是用這種手段告訴自己不用擔心他麼?一時間,康熙想了很多關於秦有福的事,康熙覺得,秦有福還是可靠,他這樣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

“……”秦有福正跟康熙說着宣傳的必要性和手段,突然發現康熙目光遊離,顯然根本就沒在聽自己說什麼了,於是試探着招呼了起來:“皇上?……皇上”

康熙一下清醒了過來,發現自己招呼哪個字聽秦有福分析當前時政的時候走神了,頓時感到不好意思起來。在康熙看來,秦有福能說得那麼頭頭是道的,肯定不止想了一天兩天的了,好容易有機會進宮跟自己這些年來總結出來的時政弊病,自己這個當皇上的居然走神了,實在有點對不起秦有福的味道。

當然了,康熙怎麼說都是皇帝,若是說出自己沒有仔細聽走神了是肯定不幹的,可是剛纔漏掉的怎麼辦?

“秦愛卿,朕今天有點累了,你剛纔說得非常有道理,朕覺得你不如上個摺子,將這些東西仔細寫下來,朕也好仔細考慮考慮。”康熙說道。

秦有福一聽得寫先來,頓時臉就變成了苦瓜了。別看秦有福這兩年多按規定完成了康熙佈置的作業,但是他實在不願意提筆寫東西,特別是公文的要求又高,秦有福不認爲自己有那個本事能完成這個工作。熊婉兒倒是能寫的,可現在熊婉兒還得帶孩子,哪有這個功夫來寫這些東西?

“皇上,您是知道的,臣一貫就不善於書寫,再說這不是個簡單的東西,如果臣表達的不清楚,豈不是耽誤了事情?依臣看來,還是令起居郎代爲記錄,到時候整理一下吧?”秦有福可憐兮兮的說道。

康熙想想也是,雖說秦有福的字是略有改觀了,當時通篇的錯別字和他那糟糕的公文水平,實在不合適寫這份東西。

“喜公公,招起居郎,順便將納蘭明珠也給叫來。”這會納蘭明珠應該在宮裡當值的,把他叫了來,看看秦有福說得有沒有什問題,畢竟納蘭明珠是主戰的。

……

“首先,我們要把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定位爲反叛作亂,是想牽連着老百姓再受兵災之苦。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得跟天下的老百姓把三藩的一些醜事給說出,同時來還得突出大清河皇上對吳三桂等人的寬宏大量和優待,讓老百姓都覺得三藩作亂是必須平的。”趁剛纔喜公公去叫人的功夫,秦有福已經整理了一下思緒,想好了對應的辦法。

“皇上已經出了征討詔文,文中已經談到了這些問題。”這份詔書本就是納蘭明珠寫的,他當然熟悉。

“不、不、不,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秦有福搖着頭道:“雖然我沒有看到詔書,但是我明白,朝廷中的官文異常深奧,若是沒有一定的語文底子,或是沒讀過書的,除非有人給他們解說,否則根本就看不懂的,反正我原來接到朝廷的公文的時候,都是需要有人給我解釋一下的納蘭明珠大人,您認爲臣說得對麼?秦有福問道。他當然知道皇上一般是不會去寫這樣文件的,一般都是朝中大臣裡文筆好的代筆的,納蘭明珠大概是幹這個事幹得最多的人,十有**,皇上的這番詔書就出於納蘭明珠之手,所以纔有這麼一問。

納蘭明珠一下都沒反應過來,皇上的詔書和聖旨是有非常嚴格格式要求和,只要發了下去,自然會在百姓中口口相傳,再說了,納蘭明珠想起自己書寫的內容,但凡看過詔書的,當然都是朝廷的官員,自然是能看懂自己寫的東西的。

“或許那些平頭百姓還真看不懂皇上的詔書,不過若是有人解釋,想來也不難懂。”納蘭明珠想不明白,這皇上的詔書跟那些平頭百姓有什麼關係。

“其實納蘭明珠大人,不知道您注意到了沒有,無論是我大清還是吳三桂他們的軍隊中,到底是識字的多,還是不識字的多呢?”

“當然是不識字的多。”這個根本算不上問題,誰都知道那些當兵的基本上都不識字。

“普通百姓又如何知道皇上發出了討伐吳三桂等藩王詔書的?”

“這一般是口口相傳,告示就貼在城門口。”

“就這麼一份詔書,本來就沒有幾個字,又裝飾了那麼多華麗的字眼,還貼在成門口,光憑百姓間口口相傳,估計他們知道的就只是吳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等人不思皇恩,起兵造飯,現皇上下旨討伐,剩下的就只有依靠想象力了。試問這樣傳話,會不會傳錯?會不會有別有用心的人故意斷章取義呢?”

納蘭明珠想了想,搖了搖頭:“很難。”

所以說,臣的第一點建議就是皇上得辦一份報紙,上面詳細的羅列吳三桂等人造飯的原因,還得將吳三桂等人的劣跡表述出來,就算是他還不會走路的時候穿過兩次開襠褲,只要將鳥鳥給漏出來了,我們就得說他從小就思想品德有問題。”別看秦有福沒什麼文化,但是晚報還是定過的,知道宣傳的威力。

“你是說利用報紙詆譭吳三桂等人?”納蘭明珠動心了,他當然知道,若是老百姓都知道了吳三桂是個什麼樣的人,估計他反清復明的說法就沒有人信了。

“我們不是詆譭吳三桂,是利用我們手裡掌握的宣傳渠道揭露吳三桂的小人面目,讓老百姓都恨他,這樣一來,對付起吳三桂來就方便多了。”秦有福道。

“可是那些老百姓根本就不認識字,報紙對他們跟佈告不是一樣的麼?”納蘭明珠迷糊了,他搞不清楚報紙是怎麼回事。

秦有福詳細的講述了一遍報紙的功能和形勢,然後道:“正所謂三人成虎,只要我們不斷的醜化吳三桂等人,相信過不了多久,全天下的老百姓就會認爲吳三桂等人乃是當今秦儈,皇上乃是爲民除害的,至於普通老百姓不識字不要緊,天下那麼多識字的,還有那麼多讀書人,只要我們發行的報刊能左右他們的思想,那麼天底下的老百姓就會認爲,連這些書生們都議論着吳三桂是個漢奸,那麼吳三桂就應當是漢奸了。“

……

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39章 離京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89章 刺殺-1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87章 封賞第59章 三家籌謀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6章 人民戰爭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38章 賭約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73章 脫險記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96章 鐵索攔江第49章 第三面白旗第159章 伏筆第73章 出售產業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15章 安家落戶第41章 備戰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83章 完勝第十章第87章 大清報業-3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36章 軍校-1第180章 談判-3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121章 賭一把第57章 秦府女當家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95章 取道洪湖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80章 談判-3第177章 聖旨下第26章 除鰲拜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23章 殲敵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33章 開府第135章 佔便宜第97章 御賜筆洗第73章 出售產業第109章 文廟第102章 打擂臺第62章 庫房尋寶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167章 丁憂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39章 辦學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123章 殲敵第28章 新鮮出爐的顧問第51章 老謀深算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173章 脫險記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30章 各有算計第47章 跟皇帝要賬第58章 君臣對話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36章 軍校-1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114章 釣魚第89章 刺殺-1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
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39章 離京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89章 刺殺-1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87章 封賞第59章 三家籌謀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6章 人民戰爭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38章 賭約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73章 脫險記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96章 鐵索攔江第49章 第三面白旗第159章 伏筆第73章 出售產業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15章 安家落戶第41章 備戰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83章 完勝第十章第87章 大清報業-3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36章 軍校-1第180章 談判-3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121章 賭一把第57章 秦府女當家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95章 取道洪湖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80章 談判-3第177章 聖旨下第26章 除鰲拜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23章 殲敵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33章 開府第135章 佔便宜第97章 御賜筆洗第73章 出售產業第109章 文廟第102章 打擂臺第62章 庫房尋寶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167章 丁憂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39章 辦學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123章 殲敵第28章 新鮮出爐的顧問第51章 老謀深算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173章 脫險記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30章 各有算計第47章 跟皇帝要賬第58章 君臣對話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36章 軍校-1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114章 釣魚第89章 刺殺-1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