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塵埃落定

自從入它乾城牢營,已有十餘日。

每日獄卒皆好酒好菜款待,卻不見長史出城。輔國侯心中越發焦急。一得空閒,便將前後諸事細細回想。確定並無疏漏。我教行事如此隱秘,長史必不曾窺破。爲何按兵不動?

長史將我等遍遊諸國,乃行誘敵之計。囚車在前,大軍伏後。一旦莎車興兵來救,必遭埋伏。那時,長史便可名正言順,殺王太后,問罪莎車國。威服諸國,一石數鳥。

若如此。長史必會驅囚車南下,沿蔥嶺河駛向莎車國纔對啊。爲何入城十日,卻動靜全無。輔國侯百思不解。

與此同時。

疏勒與莎車兩國,斥候往來不斷。一日數達,互通消息。這日,便有斥候來報。言,長史一行已押囚車南下。正往疏勒、莎車而來。

疏勒王這便乘夜出城,引軍東進。沿途封鎖消息,在邊境一小城駐紮。

“疏勒國,都白山南百餘里。都城方五里。國內有大城十二,小城數十,勝兵者二千人。王戴金師子冠。土多稻、粟、麻、麥、銅、鐵、錦、雌黃。南有黃河,西帶蔥嶺,東去龜茲千五百里。”

又過一日夜後。莎車王親領五千輕騎,並一萬鮮卑精騎,如約而至。

疏勒王大喜。

事成矣!

這便與莎車王殺白馬,登壇爲誓,歃血爲盟。相約事成後,結秦晉之好,聯手併吞西域南北諸國。三路大軍遂合兵一處。兩萬餘騎直取長史車隊。

一切都那麼的完美。

長史便有數千伏兵,又能如何!

輔國侯果然大才。

長史欲誘敵先發。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詭計。豈料輔國侯將計就計,合疏勒、莎車、乞伏部三路大軍,反戈一擊。長史善奇謀,常親身涉險。

豈料今以身噬虎,自尋死路!

三路大軍奔馳一日,人馬俱疲。本欲就地紮營,養精蓄銳。不料莎車王卻說兵貴神速。距長史紮營處,只有百里之遙。爲防夜長夢多,可行夜襲。

有理。

人馬飽食,稍作休息,三路大軍乘夜出發。

直取長史囚車營地。

翻過一座荒丘,燈火通明的兵車營地,陡入眼簾。

疏勒王熱血上涌,奮然抽刀,“殺!”

“殺——”

勁馬奔衝,勢如轟雷。

疏勒王一馬當先,殺入營地。麾下騎兵四處掠過,卻未見一人。

“大王,乃是空營!”

未及反應,忽聽鳴鏑射空。四面舉火如晝,殺聲四起。

“哼哼!”疏勒王冷聲一笑:“長史果設伏兵。奈何人心不足蛇吞象。區區兩千兵馬,如何殺退我兩萬大軍!”

“左右!”疏勒王揮刀一指:“且隨我反殺長史!”

“喏!”

正待反殺伏兵。忽見一騎血流滿臉,奔至身前,泣聲言道:“不好了,大王!乞伏突騎並莎車輕騎,不知何故,竟左右夾擊我軍!”

“什、什麼?!”疏勒王目瞪口呆:“莎車王與鮮卑突騎,夾攻我軍?”

“已將我軍首尾截斷,正欲合圍!”又有一騎重傷來報。

“中計了!”疏勒王兩眼一黑,險倒栽下馬。急忙死夾馬腹,穩住身形。大喝道:“速與我突圍!”

“喏!”

見疏勒王領數百人衝缺而去。關羽、張飛相視而笑。主簿與掾史,計成矣!

“三弟,且去招降亂軍。”

“哦!”張飛這便縱馬上前,大聲呼喝:“和得已逃,降者免死!”

“和得已逃,降者免死!”麾下突騎齊聲呼喝。

與關、張二人,心情截然不同。

見和得衝缺而走,莎車王率軍急追。有道是縱虎歸山,後患無窮。讓和得逃回老巢,從此龜縮不出。待養精蓄銳,長史又遠去,莎車大禍臨頭!

這還了得!

一邊慌不擇路,一邊咬牙死追。

不斷有馬匹力竭倒地,雙方兵士競相落馬。疏勒王麾下兵馬越來越少。待狂奔一夜,衝入國境。各城守軍,紛紛來援。莎車王這才含恨收兵。

不敢停留。收攏敗軍,一路馬不停蹄,如喪家之犬。直趕到楨中城下,這才齊齊鬆了口氣。

親隨這便打馬上前,衝城頭揚鞭喝道:“大王回城,速開城門!”

連喊三遍,卻無人迴應。

疏勒王這便強撐出聲:“何人當值,竟敢輕慢孤王?”

“哈哈哈……”忽聽城頭有人大笑。須臾,一人風仙道骨,居高行禮:“數日未見,大王安好?”

疏勒王定睛一看,這便鬆了口氣:“有勞戈渠帥。且速開城門,有話當面再說。”

“回稟大王。實不相瞞,鄙人不姓戈,乃姓戲也。”黃巾渠帥這便除去道袍,朗聲笑道:“鄙人乃漢,輔漢將軍、西域長史,臨鄉侯麾下,侯府行人,兼領長史府錄事掾,戲志才也!”

“什,什麼……”疏勒王肝膽俱裂。

“此城已被我所得。一家性命皆在我主之手。還不下馬乞降,更待何時!”戲志才居高喝問。

“我等願降!”

見身後人馬紛紛跪地。疏勒王急血攻心,噗——

噴血墜馬。生死不知。

見一輪紅日,噴薄欲出。拱衛在戲志才身側的麴義等人,不禁豪氣干雲。主簿、掾史聯手合謀,奇計破敵,當真神鬼莫測。

它乾城,牢營。

又過十日。獄卒這便打開牢門,領輔國侯沐浴更衣。押入內城。

一路行來,城中居民指指點點,目光不善。又見都護府門前空地,正起一座高臺。似爲行刑而用。

拾階而上,入都護府。又登角樓飛閣。

只見居中置一矮几。多日未曾謀面的長史,正臨軒而坐。俯瞰城中鮮活美景。

“輔國侯。”劉備含笑回頭。

“下官見過長史。”輔國侯肅容行禮。

“請坐。”

“謝座。”

先舉杯對飲。落杯時,輔國侯這便問道:“長史何故停留此地?”

“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閒。諸事已了,遂小住數日。”劉備笑答。

“哦?”輔國侯疑竇叢生:“乞伏鮮卑未滅,南道諸國未服。長史孤軍深入,勢如累卵。年末將近,諸事繁雜,何來‘已了’之說?”

劉備又笑着舉杯:“誠如輔國侯所言。隆冬將至。千山白頭,飛鳥絕跡;萬徑積雪,人蹤湮滅。野外酷寒,乞伏鮮卑遁入山林,缺衣少食,何以久持?只需臨近諸國,堅壁清野,作壁上觀。不出數月,乞伏鮮卑必舉族來投。”

麻木對飲。便是翠玉瓊漿亦索然無味:“敢問長史,如何能令‘臨近諸國,堅壁清野,作壁上觀’?”

劉備笑道:“且讓一人爲輔國侯解惑。”

說完,這便輕輕擊掌。

便有一人長揖而入:“侯府舍人,兼領長史府主簿李儒,見過輔國侯。”

133 首遭彈劾195 禍福相依128 勢不兩立155 果然民貴1.42 善利其器1.64 朝聞夕逝100 喜事將近1.94 百官缺席117 倒履相迎1.99 一網打盡115 死而復生18 如芒在背1.89 文昭武興1.87 長樂未央41 波橘雲詭174 爾虞我詐129 琉璃易碎1.80 西邸賣官142 斷不可棄1.9 麻姑獻壽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84 東海揚塵1.72 炎漢控火1.96 西行在即142 道破天機1.23 夫復何言148 五帝之學1.53 寸步不讓41 功虧一簣14 西域風雲41 鑄山煮海13 虛實失度120 四面合圍118 舉國哀慟1.25 百鳥朝凰155 瞞天過海176 巨人之志145 貴麟二子1.35 多事之秋1.67 勝券在握127 因時而變1.9 牛刀小試101 明示萬里1.63 釘接榫合1.7 披喪送親19 樓桑諸技1.204 猶樂思沛117 歸義降侯1.42 椎心泣血1.80 漢羌聯盟127 賊臣當道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86 恩深似海137 我有三策271 自有取捨1.84 早朝晏罷114 百里之命1.63 築城爲先175 兵荒馬亂177 拔毒食鮮1.78 麟不當見183 長史女衛130 紅塵濁世115 龍見於野125 此事拿手1.53 樓桑少君140 孤家寡人1.57 謀錄不盡1.70 孤芳自賞1.33 代父上疏1.72 百害不侵1.255 突施冷箭14 興師動衆18 決心未定1.24 犁種宿野61 時不我待1.36 寒光耀雪168 暫費永寧61 語破天機1.88 暗流涌動115 亡胡千家149 內外雙軌16 另當別論1.52 契約精神112 莫如勤王185 定國奇謀175 萬事齊備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64 朝聞夕逝1.5 米中摻沙13 虛實失度1.240 苦心孤詣190 迷途知返1.222 神器更易138 一席之地103 入幕之賓1.78 怦然心動1.68 清溪橋樓191 世衰道窮158 含笑九泉
133 首遭彈劾195 禍福相依128 勢不兩立155 果然民貴1.42 善利其器1.64 朝聞夕逝100 喜事將近1.94 百官缺席117 倒履相迎1.99 一網打盡115 死而復生18 如芒在背1.89 文昭武興1.87 長樂未央41 波橘雲詭174 爾虞我詐129 琉璃易碎1.80 西邸賣官142 斷不可棄1.9 麻姑獻壽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84 東海揚塵1.72 炎漢控火1.96 西行在即142 道破天機1.23 夫復何言148 五帝之學1.53 寸步不讓41 功虧一簣14 西域風雲41 鑄山煮海13 虛實失度120 四面合圍118 舉國哀慟1.25 百鳥朝凰155 瞞天過海176 巨人之志145 貴麟二子1.35 多事之秋1.67 勝券在握127 因時而變1.9 牛刀小試101 明示萬里1.63 釘接榫合1.7 披喪送親19 樓桑諸技1.204 猶樂思沛117 歸義降侯1.42 椎心泣血1.80 漢羌聯盟127 賊臣當道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86 恩深似海137 我有三策271 自有取捨1.84 早朝晏罷114 百里之命1.63 築城爲先175 兵荒馬亂177 拔毒食鮮1.78 麟不當見183 長史女衛130 紅塵濁世115 龍見於野125 此事拿手1.53 樓桑少君140 孤家寡人1.57 謀錄不盡1.70 孤芳自賞1.33 代父上疏1.72 百害不侵1.255 突施冷箭14 興師動衆18 決心未定1.24 犁種宿野61 時不我待1.36 寒光耀雪168 暫費永寧61 語破天機1.88 暗流涌動115 亡胡千家149 內外雙軌16 另當別論1.52 契約精神112 莫如勤王185 定國奇謀175 萬事齊備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64 朝聞夕逝1.5 米中摻沙13 虛實失度1.240 苦心孤詣190 迷途知返1.222 神器更易138 一席之地103 入幕之賓1.78 怦然心動1.68 清溪橋樓191 世衰道窮158 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