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米中摻沙

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爲恩主辭官守喪,此人必是英雄。

劉備肅容離席,親自下階扶起。

“備年少而居高位。萬衆矚目,如履薄冰。南征北戰,只爲大漢國祚得以綿延。

奈何,大廈將傾。覆巢之下無完卵。先生高義,可願助我掃平宇內,保萬民得安?”

“燮,願鞍前馬後,輔佐大將軍,以安劉漢。”

“如此,先生且暫領從事中郎一職。”

從事中郎,秩六百石。職參謀議。是大將軍的高級幕僚。

“臣,領命。”傅燮跪地領命。成爲劉備的府臣。府臣和家臣,並不相同。一定要切記。

劉陶亦學前涼州刺史,爲傅燮另加一席。位列在長史蓋勳之下。

傅燮原本表字幼起。後因性格耿直,不懂變通,說話太直率,傷了不少人。

見《論語·先進》中有南宮括(南容)爲人謹慎,曾將《詩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爲也。”一句,連讀三遍。史稱“三復白圭”。謂慎於言行。

傅燮於是將表字改爲南容。乃是爲時刻提醒自己,說話不要過於直率。

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傅燮的耿直,自死未變。

大漢忠烈,何其多也。若不細讀史書,如何得知。

不出意外。喝到盡興,劉府君又開始了他對酒當歌的狂士表演。

只是與以往曲高和寡不同。堂上衆人紛紛擊拍相和。

吟唱到高亢處,皆有流淚。

一曲唱罷,劉陶大醉不醒。劉備這便起身罷宴。率衆返回軍營。

中軍大帳由繡衣吏和亞馬遜合力守護。繡衣吏在外,亞馬遜居內。十二時辰,輪流換防。不得有片刻之疏。

聽見劉備回營,安氏姐妹隨即起身服侍。待劉備安寢,這才返回後帳。七位如夫人睡的安穩。亦是重中之重。

安氏姐妹的地位,遠不止於御婢啊。

挑簾上塌,女王這便起身相迎。一身素紗,輕薄無物。箇中美景。直令人慾罷不能。

劉備也是練出來了啊。

相伴而臥,交頸而眠。一覺到天明。

一覺醒來,神清氣爽。

洗漱更衣,吃了碗香甜的白米粥。便有亞馬遜女衛,入帳稟報。

言,新任從事中郎,帳前求見。

劉備這便移身前帳接見。

由過半數的機關馬車拼組成的大帳,分前後左中右,五個區域。

劉備自居中帳。七位小姐姐居於後帳。左右二帳,乃是拱衛大帳的亞馬遜營帳。

前帳則用來,接人待物,商討政務軍事。

營房馬車皆覆滿厚厚的搪瓷甲片。防護力自然強悍。且和所有的機關馬車一樣。內部功能齊備,衣食住行一應俱全。

作爲臨鄉匠作館萬里馳援的二代機關馬車。各種性能皆比初代有顯著提高。尤其是內部機關器能靈活拆卸拼組。一輛機關車,只需匹配不同的機關器。便可改造成不同功用的機關馬車。

可在:營房馬車,汲水罐車,營防組車等,各種機關馬車間相互切換。十分的靈活。

換句話說。臨鄉的機關器,已能做到器(物)、(載)具分離。自由組合,即插即用。

這些墨家的匠人們。實在是匠心獨運。

在劉備看來。先秦兩漢與後世王朝。根本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封建時代。

分水嶺,便是五胡亂華。

兩漢之後。家國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再無國之概念。

尤其是九品中正制後。官本位荼毒後世。蠅營狗苟,各種官場現形。再無人可稱高貴。

“拜見主公。”傅燮脫鞋入賬,伏地行禮。

傅燮年近而立,正值壯年,年富而力強。短短數個時辰,宿醉已醒。

“南容所爲何來?”劉備伸手扶起,令女衛送上坐席。

待坐定,傅燮這便言道:“臣,此來乃爲北地郡流離在外的,萬千百姓。”

劉備點了點頭:“南容可是想重開北地郡治。”

“主公明鑑。”

不久之前。劉備曾將盤踞在北地郡北境,長城沿線的十萬羌人一鍋端去,又將羌人家園付之一炬。如今北地郡,千里無雞鳴。

春雨過後,野草叢生。放眼望去,一片青綠。正是上佳牧場。

奢延鮮卑十四部屬國,紛紛南下牧馬。牛羊遍地,散佈於長城沿線。已入北地郡。

按照原先‘米中摻沙’計劃。劉備本欲將乞伏部鮮卑,舉族遷入。虎踞在諸羌背後。呈趨虎吞狼之勢。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乞伏部鮮卑逃入山林,半數凍斃。實力大損,劉備只得就近安置。令其儘快止損。

北地郡該當如何,一時便無定論。

如前所說。隨羌人東遷,鮮卑南下。郡境被不斷蠶食。

從前漢時領縣十九,到今漢時只剩六縣:戶三千一百,口一萬八千餘,領縣不到西漢時的三分之一,人口比西漢時戶六萬四千,口二十一萬餘,竟十不存一。

北地郡,今漢初,郡治富平縣,後因羌族作亂,永初五年(111年),北地郡徙池陽縣。永建四年(129年),北地郡治遷回原址。永和六年(141年)春,徵西將軍馬賢爲羌人擊敗身亡。漢庭驚恐,將北地郡遷至馮翊郡,“寄理”在外。

所謂“寄理”,和遙領類似。謂在外地居官治事。

“年前,主公將北地諸羌盡數掠走。此乃天賜良機。只需重開北地郡,便可斷羌人勾連。西涼羌人與三輔羌人,再難沆瀣一氣。此舉可比立河西四郡,斷匈奴一臂。”

“南容果然大才。”劉備不禁訕笑。

世人皆知北地雜羌乃是被‘着匈奴衣胡’,盡數掠走。下落無蹤。

今卻被傅燮當面道破。

傅燮這便言道:“主公妙計連環,以解百年羌亂。臣亦是苦思許久,方纔恍然大悟。”

“北地郡居民十不存一。多數已遷居周圍郡縣。如何還能找回?”劉備問道。

“民雖別居,編戶仍在。只需按圖索驥,便可將北地民衆,盡數遷回。”

“原來如此。”劉備欣然點頭。

正是得益於大漢編戶齊民制度的完備。才讓看似可笑的寄理,成爲可能。

所有北地郡的編戶齊民。姻婚嫁娶,買賣交易,諸如此類。皆可由寄居在左馮翊的郡治所,寄理完成。

民在,編戶則在。

編戶在,則流失在外的民衆,便可盡數尋回。

漢庭的無敵強大。

窺一斑而知全豹。

1.5 何方神聖143 疏河注海1.58 睚眥必報1.59 將星閃耀1.295 求仁得仁183 龍向天飛1.79 撤村並邑1.295 求仁得仁180 羅襪未染10 寡義廉恥1.24 一如舊典139 開枝散葉241 錐處囊中1.38 爲國除賊1.98 四海昇平155 天下鼎沸1.27 優倡商賈128 勢不兩立12 爲君之道1.22 我記下了1.79 牽發而動137 百無禁忌1.283 石牛糞金111 計程馬車148 大義滅親141 文昌武盛153 拾人牙慧198 大權獨攬1.99 生死相托31 便衣出行102 家國天下51 以命填河1.90 海島傳聲194 心生瑕釁174 夜半十分1.98 四海昇平156 定鼎關中184 心有羈絆197 福莫大焉192 言行若一184 是個難題188 爲所欲爲175 京兆三休1.67 大明輪船1.74 肘腋之親1.88 立象林苑1.93 古羌懸棺1.55 築臺募士194 先聲奪人1.47 帝國時代146 心中有愛1.74 星辰少女162 恩若兄弟186 氾濫成災1.85 九九歸原147 輕身入城1.77 蜩螗之鳴1.65 三歲見老1.64 朝聞夕逝31 前途未卜1.29 強渡漢水1.24 一如舊典165 往昔之約124 事與願違107 林間馬場1.4 各懷鬼胎129 欺君太甚1.60 接風洗塵174 去蕪存菁195 薊王登朝138 清波滌塵135 爲主捉刀261 寄神免禍153 以身擋箭1.99 北疆來人197 崢嶸已露1 天羅地網1.80 善水良才133 如有神助131 濯纓濯足147 輕身入城61 語破天機138 盡如人意1.66 人財兩全1.85 佩韋佩弦15 督亢新城145 寡人無情172 席珍待聘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56 金牌免死118 陳寔遺盜1.50 試釘馬掌132 馬兒吃飽199 失之交臂134 天下初平1.67 窺其門徑128 欲蓋彌彰1.35 三高三服160 巧不如拙1.80 關羽得子
1.5 何方神聖143 疏河注海1.58 睚眥必報1.59 將星閃耀1.295 求仁得仁183 龍向天飛1.79 撤村並邑1.295 求仁得仁180 羅襪未染10 寡義廉恥1.24 一如舊典139 開枝散葉241 錐處囊中1.38 爲國除賊1.98 四海昇平155 天下鼎沸1.27 優倡商賈128 勢不兩立12 爲君之道1.22 我記下了1.79 牽發而動137 百無禁忌1.283 石牛糞金111 計程馬車148 大義滅親141 文昌武盛153 拾人牙慧198 大權獨攬1.99 生死相托31 便衣出行102 家國天下51 以命填河1.90 海島傳聲194 心生瑕釁174 夜半十分1.98 四海昇平156 定鼎關中184 心有羈絆197 福莫大焉192 言行若一184 是個難題188 爲所欲爲175 京兆三休1.67 大明輪船1.74 肘腋之親1.88 立象林苑1.93 古羌懸棺1.55 築臺募士194 先聲奪人1.47 帝國時代146 心中有愛1.74 星辰少女162 恩若兄弟186 氾濫成災1.85 九九歸原147 輕身入城1.77 蜩螗之鳴1.65 三歲見老1.64 朝聞夕逝31 前途未卜1.29 強渡漢水1.24 一如舊典165 往昔之約124 事與願違107 林間馬場1.4 各懷鬼胎129 欺君太甚1.60 接風洗塵174 去蕪存菁195 薊王登朝138 清波滌塵135 爲主捉刀261 寄神免禍153 以身擋箭1.99 北疆來人197 崢嶸已露1 天羅地網1.80 善水良才133 如有神助131 濯纓濯足147 輕身入城61 語破天機138 盡如人意1.66 人財兩全1.85 佩韋佩弦15 督亢新城145 寡人無情172 席珍待聘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56 金牌免死118 陳寔遺盜1.50 試釘馬掌132 馬兒吃飽199 失之交臂134 天下初平1.67 窺其門徑128 欲蓋彌彰1.35 三高三服160 巧不如拙1.80 關羽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