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瞞天過海

絲路像一串金鍊。將沿途一個個珍貴的綠洲串聯成一串美麗的珍珠鏈。

龜茲綠洲,便是這串珍珠鏈上,一顆碩大的明珠。河流是滋養綠洲的血脈。滋養龜茲綠洲的便是龜茲河。沿龜茲河逆流而上,可入白山中部,後世稱巴音布魯克的草原,及開闊的伊犁河谷。龜茲綠洲西接姑墨、溫宿,向東經輪臺則可到達焉耆、鄯善。

囚車沿商隊留下的車轍,一路西行。

目的地便是它乾城。

在沿途所有穿過的城池、鄉邑,亦或是牧民的帳篷集市,逐一停留。

任由圍攏過來的人羣唾棄、謾罵、哭訴,詛咒。

許多囚車內的太平反賊不堪受辱,紛紛撞柱自盡。但凡有逆賊血濺囚車而死,便有周圍民衆轟然叫好。於是更加惡毒的唾棄、謾罵、哭訴,詛咒。無所不用其極。只求再有犯人撞柱的血腥場面在眼前上演。

從始至終,唯有一人泰然靜坐。任憑喝罵,皆無動於衷。

此人便是輔國侯。

三日後,劉備命人取下枷鎖,打開囚車。又沐浴更衣,與劉備在漸已枯黃的綠洲上席地對坐。

“長史不怕下官咬舌自盡?”輔國侯笑問。

“不怕。”劉備亦笑着爲他斟滿耳杯。

兩人舉杯對飲,如同多年好友。

“好酒。”輔國侯亦有才情。

“此酒,乃是用十年陳鬆泉釀濃縮而成的翠玉瓊漿。”劉備這便言道。

“原來如此。”輔國侯亦聽過樓桑:“長史少稱麒麟。單憑此酒,下官便可遙想一二。”

“說起來,能成爲今日之我,教主與令教,功不可沒。”劉備一聲笑嘆。

“哦?”輔國侯這便放下耳杯:“願聞其詳。”

“記得少年時,有年歲末,令教信徒數人到樓桑傳教。皆是些火燒不爛,水可銷骨,諸如此類。那時年少,不禁脫口而出‘火浣布’。遂被令教高人惦記。於是當晚便有刺客束袖、綁腿,着夜行衣。翻牆入院,欲結果我母子二人。”劉備眼中盡是懷念。

輔國侯輕輕點頭:“雕蟲小技,糊弄愚民耳。”

劉備輕輕一笑:“雖僥倖逃生。卻從此往後,無一日安穩。日夜如芒在背,無時無刻不膽戰心驚,常長夜驚醒。從此再不敢有一日之疏,只爲苟活於世。從那時起,我便與教主亦敵亦友,敬之畏之。拼了命的壯大自己,不過是想:若有一天與教主碰面時,不再如此那般的狼狽難堪。”

“卻不知長史與本教,還有如此之深的瓜葛。”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輔國侯一聲輕笑:“若換成我去傳教,料想長史與我教,又何至於此。”

劉備點了點頭:“我也曾替刺客想過。那夜若將我一箭射死,是否便不會有這許多的煩擾。”

“我教刺客,因何手軟?”輔國侯忽問。

劉備平靜的正視他的雙眼:“刺客說,天降祥瑞,殺之不詳。”

輔國侯先是點頭,後又搖頭:“蒼天已死,何來祥瑞?若黃天有靈,又豈會令麒麟子與我教爲敵?若我是刺客,長史必死矣!”

劉備一愣。跟着欣然點頭:“有理。”

這便爲輔國侯添杯。

待酒斟滿,輔國侯再舉杯與劉備對飲。

三杯下肚,便已長醉不醒。

劉備命人送入車帳。翌日醒來,再入囚車。繼續西行。五日後,抵達它乾城。

《後漢書·樑慬傳》:“它乾城小,慬以爲不可固,乃譎說(jué shuō心懷詭詐的勸說)龜茲王白霸,欲入共保其城,白霸許之。”

“它乾城小不可固”。單看一句,劉備本以爲它乾城並非一座城池,而是一座障城。

結果,到了之後才發覺。和龜茲王都一樣,它乾城竟也是一座“三重城”。由外城、中城、內城三道城廊構成。均爲夯土版築,每重城牆只外開一道城門。外城牆東南側還設甕城,甕城門道寬六丈餘(15米),牆厚八丈餘(20米)。在中城和內城中,分佈有環街、房屋、及高臺重樓。其外城牆,東西長三裡半(1471米),南北寬約二里(800米)。

這分明是一座堅城好嗎。

想想也是。班定遠在此駐守十二載,又豈能不多次修建。

城內亦有老卒漢裔。如前所說,都護府雖撤除,卻仍有漢軍及後輩駐守。

此城亦不可棄。

可何人駐守?

傷腦筋啊……

城內武庫、糧倉、馬廄、兵營、牢營,官舍、館舍,商肆、民居,一應俱全。皆廣捨重檐。牆厚達五尺(1.2米),牢固無比。樑柱皆用白山巨木。城內亦廣種。此時已巨樹參天,數人合抱。劉備認得城中巨木,皆是天山雲杉。

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班定遠將白山巨木廣種城中,可不是僅僅爲了乘涼。

包鐵吊橋,轟隆落下。徐榮、程普,還有先行一步的主簿李儒,這便出城相迎。

“主公一路辛苦。”

“諸位安好?”劉備笑着下馬。

六丈餘寬的門道,何止跑馬。賽馬都足夠。

入城才發現,內、中、外,三道城門,開門方向竟全然不同。需沿環形長街繞行半圈,才能入中城。沿中層環街再繞行半圈,方可入內城。內城門面東而開。

一路行來,城內民宅,商肆,皆張燈結綵。路上行人紛紛伏地行禮。口呼:長史。

劉備這便肅容回禮。能在萬里之遙,見故國後裔,心情可想而知。

徒步入城。城內便是原西域都護府,各屬官邸及眷屬精舍。

雖年久失修,木漆、壁畫多有脫落,然結構卻完好如初。處處透着大漢的簡潔與恢弘,還有西域特有的異國情致。就連腳底石階,亦是與頭頂火燒雲上下呼應的黃褐色。

劉備越看越愛。

虎踞高臺,制霸內城正中的原西域都護府,大堂。

劉備自坐主位。

家臣武將依次落座,這便齊齊行禮:“拜見主公!”

“諸位免禮。”劉備環視左右,朗聲說道:“出征半載,輾轉萬里。大小數戰,功成在即。此戰若勝,西域則定,民心得安。左右皆有重賞。我亦可上表朝廷,重開都護!”

“主公明見!”聞此言,文武皆熱血衝冠。

主公欲重開西域都護府!

1.30 一書在手115 平生罕見187 都護西域51 提頭之難1.3 父子相隨150 勢如水火1.95 平樂會盟1.9 車輪舫舟1.73 死無對證14 萬象更新1 實木地板1.77 蜩螗之鳴1.72 雌雞化雄193 利大難估1.33 無雙割草147 輕身入城117 七國馬會163 萬一之率106 偷天換日101 減矢之計117 鳳凰于飛161 獵殺遊戲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56 巡視國境1.38 祠堂傳藝1.56 鮮活人聲123 文無第一1.95 十面埋伏11 恨意叢生1.267 老謀深算1.253 陰相與謀177 青鳥傳信1.208 殺出重圍152 善刀而藏130 不可定期183 放任自流160 解甲歸田119 萬全之策124 羌亂再起106 勿以爲念188 封大將軍1.90 貴不可言1.9 車輪舫舟196 遠古迴響1.20 互不相識106 大徹大悟162 統一貨幣112 莫如勤王1.70 海瀕廣潟1.52 借刀殺人41 閉關鎖國1.47 擊鞠建隊174 去蕪存菁1.243 十有八九1.234 四大氐王127 先入爲主1.93 助紂爲虐143 疏河注海1.72 天下黎庶214 後生翹楚219 一身是膽158 常山之蛇1.229 鐵骨石心1.97 玉色琉璃194 心生瑕釁1.47 一念之差31 形勢大好1.69 強宗驍帥161 空前絕後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37 萬死不避159 畢生之年14 步步生蓮149 乘風而至1.46 大亂在即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231 潛龍勿用1.4 陰陽連環1.98 白湖水榭1.28 地陷神術121 十里長筵1.68 以和爲貴1.88 母行子效51 天下一國189 天下宗王1.27 六縣俱名1.60 權重秩卑81 四子降臨1.75 坐問因果1.244 薊國民貴102 避易就難1.24 家國同構1.57 意欲何爲214 亂中求存1.96 防患未燃1.95 罪有應得137 萬死不避12 何方妖孽1.74 樓桑重器221 非人臣也
1.30 一書在手115 平生罕見187 都護西域51 提頭之難1.3 父子相隨150 勢如水火1.95 平樂會盟1.9 車輪舫舟1.73 死無對證14 萬象更新1 實木地板1.77 蜩螗之鳴1.72 雌雞化雄193 利大難估1.33 無雙割草147 輕身入城117 七國馬會163 萬一之率106 偷天換日101 減矢之計117 鳳凰于飛161 獵殺遊戲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56 巡視國境1.38 祠堂傳藝1.56 鮮活人聲123 文無第一1.95 十面埋伏11 恨意叢生1.267 老謀深算1.253 陰相與謀177 青鳥傳信1.208 殺出重圍152 善刀而藏130 不可定期183 放任自流160 解甲歸田119 萬全之策124 羌亂再起106 勿以爲念188 封大將軍1.90 貴不可言1.9 車輪舫舟196 遠古迴響1.20 互不相識106 大徹大悟162 統一貨幣112 莫如勤王1.70 海瀕廣潟1.52 借刀殺人41 閉關鎖國1.47 擊鞠建隊174 去蕪存菁1.243 十有八九1.234 四大氐王127 先入爲主1.93 助紂爲虐143 疏河注海1.72 天下黎庶214 後生翹楚219 一身是膽158 常山之蛇1.229 鐵骨石心1.97 玉色琉璃194 心生瑕釁1.47 一念之差31 形勢大好1.69 強宗驍帥161 空前絕後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37 萬死不避159 畢生之年14 步步生蓮149 乘風而至1.46 大亂在即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231 潛龍勿用1.4 陰陽連環1.98 白湖水榭1.28 地陷神術121 十里長筵1.68 以和爲貴1.88 母行子效51 天下一國189 天下宗王1.27 六縣俱名1.60 權重秩卑81 四子降臨1.75 坐問因果1.244 薊國民貴102 避易就難1.24 家國同構1.57 意欲何爲214 亂中求存1.96 防患未燃1.95 罪有應得137 萬死不避12 何方妖孽1.74 樓桑重器221 非人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