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琉璃易碎

“下臣,遵命。”誠如太后所言。阿斗之事,唯有出劉平之口,張儉方能信以爲真。

劉平乃劉備族兄。何後母子安危,責無旁貸。故太后所求,劉平斷難拒絕。亦如何後所言,竇太皇暗下衣帶詔,必與黨人,脫不了干係。

薊王與黨人,並無仇怨,亦未迫害。只需得知阿斗種出薊王。黨人自不敢加害太后母子。料想,此事不難。

太后所求,理所應當。亦是人之常情。試想,以劉平爲人,薊王族兄,長者之風。焉能拒絕。

只是,與黨魁張儉,素無往來。該如何登門拜訪,方不至突兀。亦不引人注目。還需細細思量。

劉平忽想起一人。左中郎將,呂布。

呂布曾受邀,參黨魁置酒高會。若張儉亦暗奉竇太后密詔,屢次三番,邀請呂布赴宴。未必無拉攏之意。否則,自命不凡,自視清高的黨人,又豈會輕易折腰,與呂布爲伍。

細思極恐。函園內外,暗流涌動。此還是薊王臨朝。若待薊王歸國,再無掣肘。黨人、外戚,當如何並存,我輩又當,如何自處。念及此處,劉平無由來,一聲長嘆。

三足踆烏,船宮正殿。

輔漢幕僚齊聚。

薊王將何後之事,告知於衆。

中丞賈詡起身言道:“‘機事不密則害成(注①)’。衣帶詔今爲太后所知,亦不出所料。然,究竟是無心之失,還是有意爲之。臣以爲,當詳加琢磨。”不愧是善度人心賈文和。

劉備隨即醒悟:“文和之意。乃奉詔之人,故意爲之。”

“主公明見。”賈詡掌門下游繳,洛陽內外消息,皆逃不過其耳目:“昨日何車騎並袁公路,相約小酌。後醉宿湯館。今日晨,何車騎便直奔西園,面見太后。料想,乃是從袁術口中得知隱秘。袁術,出身名門。且向來精於世故,早早外出闢禍。之所以裹挾入衣帶詔,所求無非‘權利’二字。換言之,泄密衣帶詔,利大於弊。”

賈文和利弊之論。可謂直指人心。

右丞荀攸歎服:“『黨戚之爭』。”

田豐亦醒悟:“誠如先前『戚宦之爭』,大將軍何進爲除黃門宦官,廣結天下名門、外鎮,引爲助力。後,何進兵敗授首。何氏勢衰,何苗不堪大用。何後若知竇太皇密下‘衣帶詔’,憂怖之下,唯效大將軍何進,引名門、外鎮爲助力。”

沮授續言道:“今,主公臨朝,太后自當安枕。然若主公就藩,太后失去倚仗。必外結董卓、袁紹等,前大將軍府舊臣爲助力。內募強兵以自保。”

“奉衣帶詔者,有袁氏三兄弟。袁術此時泄密,多爲袁氏一門所慮。”背後圖謀,被四大謀主言語揭破。薊王焉能不知:“欲蓋彌彰,善價而沽。”

“主公明見。”羣臣同聲。

“當如何破解,諸君可有良策。”劉備居高下問。

“張儉此人,乃此事關竅。”賈詡言道:“主公宜當自決。”

卑不謀尊,疏不間親。凡讓劉備自決,必與此相關。

略作思量,劉備便已領會。張儉乃是應甯姐姐之邀出山。換言之,張儉此來,必與……右國令一脈相承。接盤天下棋局。爲江山社稷,家國天下,操盤。

賈詡言下之意。張儉所謀,必自以爲,對劉備有利。

“張儉欲亂天下乎?”劉備語透殺氣。

“主公明見。”四大謀主,齊齊下拜。大殿之內,一時落針可聞。

雖深知薊王秉性。賈詡仍諫言道:“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后王莽篡漢,有光武中興。黃巾亂後,百廢待興。然朝堂積弱,明爭暗奪。大廈將傾,社稷無存。主公當拯其將墜,(重)造我區夏(諸夏)。”

“諸君之意,孤已盡知。”劉備言道:“荀子論之曰:‘國者,天下之利勢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緣也’。”

環視羣臣,劉備又言道:“‘故用國者,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薊國威信天下,大漢一藩。宜當激流勇進,更進一步。豈能倒行逆施,自甘墮落。”

薊王言下之意,立國有三:上上義立、中上信立、下下權謀。如今薊國正處於“中上之階”。形勢一片大好。自當善加維繫。豈能捨本逐末,去走下下權謀之途。

“主公聖明。”賈詡等人,亦不意外。

“張儉確是棘手。”劉備言道:“有道是‘請神易,送神難’。衣帶詔之事,尚未公之於衆。張儉重名,蜚聲海內。黨人凋零,碩果僅存,尤顯張儉持重。若強行驅離朝堂,必爲天下所詬病。”

簡言之。張儉這尊琉璃大神,易爆易碎,小心輕放。若無萬全之策,切勿擅動。

“孤,且修書一封,傳語林慮山。”劉備當機立斷。“解鈴還須繫鈴人”。張儉既是甯姐姐說來,必也能被甯姐姐喚回。

“主公,姑且一試。”賈詡並無把握。

然不知何故。劉備總有一絲憂慮,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常聞“盡人事,聽天命;順其自然”。

萬般皆好。有王莽前車之鑑,切莫劇情殺。

西郭平樂館。少府張儉,置酒高會,大宴高朋。

左中郎將呂布,攜守丞劉平與會。

“見過左中郎將。”階下儒生,彬彬有禮:“見過守丞。”

“你我素未謀面,何以識得?”劉平奇道。

“守丞往來禁中,理薊王家事。洛陽誰人不知,何人不曉。”儒生再拜:“得守丞駕臨,館中上下,與有榮焉。”

“不敢。”劉平面露喜色,禮數週全。

便有太學生,引二人登臺入館。

太學生素敬黨人。常爲喉舌,亦爲擁躉。後世所謂“學生運動”,或便始於此。尤其輿論導向,再加我朝,道聽途說,風聞奏事。路遇太學生,便是皇親國戚,亦禮上三分。

尤其時至今日。名望之重,遠非先前可比。清平盛世,醉生夢死。末世苟活,錙銖必較,分毫必爭。

果不其然。見劉平到場。便是諸如後將軍董卓等,二千石高官,亦紛紛近前相見。

“不知守丞駕到,幸會、幸會!”董卓滿臉橫肉,無風自動。

198 狗邪滅國138 漏奪附黨231 潛龍勿用130 民情如火1.294 滅紀廢典1.50 試釘馬掌1.4 砥礪同行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65 西羌兵諫166 猛獸鬥場1.35 苦後回甘1.75 金闕在望188 爲所欲爲1.55 情義無價122 火燒濮陽187 中分天下110 見縫插針1.43 薊國鋤奸1.6 不二之選110 棄親從曹13 紅顏薄命1.285 共分天下129 垂簾理政1.27 出宮闢禍51 以命填河1.62 五陵少年1.24 同流合污118 前覆後戒1.84 護氐校尉108 日新月異100 三郡烏桓10 雕版印鈔194 利令智昏1.33 同舟共渡1.286 在所難免15 退居其次155 恩威並濟1.83 以貲徵賦155 拳拳之心155 果然民貴1.65 東界牧馬194 開館典禮194 輕車南下1.95 崔烈買官165 浮萍無根1.93 助紂爲虐1.77 攻心之策188 爲所欲爲154 無從科舉1.54 四方殺局107 鑄造新幣147 不負韶華1.77 雄長一州175 萬事齊備1.245 天下樓桑1.38 人頭落地41 波橘雲詭141 捨我其誰181 生死兩命1.64 自降身份1.25 張家謝禮197 笑林始祖1.45 再得貴子1.252 花期正盛1.37 鰲頭獨佔1.35 劉備擲金170 列城豪俠51 故國在望123 反目成仇145 顯山露水141 父子十祿105 未來可期196 前狼後虎134 添光增益1.75 愁雲散盡198 千里救主51 藏龍臥虎169 東西交構1.65 掃平天下152 烏蓮白卓61 怒其不爭170 意落心安1.70 公主智囊1.29 迴光返照143 未戰先亂143 七十二妃156 金牌免死1.2 西邸驚變1.76 獻圖明志172 席珍待聘51 情不亂法191 世衰道窮135 借兵剿匪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29 養女死士104 掃榻以待1.222 神器更易109 突飛猛進1.34 牽招賣馬188 二桃三士
198 狗邪滅國138 漏奪附黨231 潛龍勿用130 民情如火1.294 滅紀廢典1.50 試釘馬掌1.4 砥礪同行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65 西羌兵諫166 猛獸鬥場1.35 苦後回甘1.75 金闕在望188 爲所欲爲1.55 情義無價122 火燒濮陽187 中分天下110 見縫插針1.43 薊國鋤奸1.6 不二之選110 棄親從曹13 紅顏薄命1.285 共分天下129 垂簾理政1.27 出宮闢禍51 以命填河1.62 五陵少年1.24 同流合污118 前覆後戒1.84 護氐校尉108 日新月異100 三郡烏桓10 雕版印鈔194 利令智昏1.33 同舟共渡1.286 在所難免15 退居其次155 恩威並濟1.83 以貲徵賦155 拳拳之心155 果然民貴1.65 東界牧馬194 開館典禮194 輕車南下1.95 崔烈買官165 浮萍無根1.93 助紂爲虐1.77 攻心之策188 爲所欲爲154 無從科舉1.54 四方殺局107 鑄造新幣147 不負韶華1.77 雄長一州175 萬事齊備1.245 天下樓桑1.38 人頭落地41 波橘雲詭141 捨我其誰181 生死兩命1.64 自降身份1.25 張家謝禮197 笑林始祖1.45 再得貴子1.252 花期正盛1.37 鰲頭獨佔1.35 劉備擲金170 列城豪俠51 故國在望123 反目成仇145 顯山露水141 父子十祿105 未來可期196 前狼後虎134 添光增益1.75 愁雲散盡198 千里救主51 藏龍臥虎169 東西交構1.65 掃平天下152 烏蓮白卓61 怒其不爭170 意落心安1.70 公主智囊1.29 迴光返照143 未戰先亂143 七十二妃156 金牌免死1.2 西邸驚變1.76 獻圖明志172 席珍待聘51 情不亂法191 世衰道窮135 借兵剿匪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29 養女死士104 掃榻以待1.222 神器更易109 突飛猛進1.34 牽招賣馬188 二桃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