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寒光耀雪

對劉備來說,西域此生一定要去的。

這便說道:可也。

白卓鄭重抱拳:少君侯可願與我歃血爲盟,指天爲誓。

劉備笑道:有何不可!

白卓所求,不過是落籍樓桑,賞罰一同。又有何難?山越諸蠻,皆食漢祿。朝廷又許劉備便宜行事之權,收留一支西胡遊俠,也無不妥。

關鍵是,事實是否如白卓所說。西域太遠,還去不了。邑中蕃邸胡商頗多。這便命人細細打探。果如白卓所言,數年前龜茲宮廷大亂,王儲被廢,不知所蹤。與白卓描述,大略相同。至於白卓究竟是不是那位被廢的王儲,劉備無從查探。

不過劉備觀之,白卓此人並非奸佞之輩。只要盡心侍奉,忠誠不二。身世究竟如何,也就不重要了。

得白卓以下,三百龜茲遊俠。烏蓮聲勢大盛。加之所僱西胡傭兵,再並上麾下百餘烏桓突騎,一千餘衆的西烏鐵騎,宣告完成。

樓桑兵甲自然要人手一套。大漢獨有合甲之技,劉備獨創的瓷釉髹漆,一套甲騎具裝,防禦力遠超以往。換上具裝鎧的西烏鐵騎,乃是劉備麾下一等一的重裝突騎。

侯府良匠在孔雀刀鍛造法的基礎上,結合大漢技藝,鍛造出了漢胡皆宜的彎刀。因刀身挺直,刀尖處有弧度,且有反刃,形似雁翎,被靈光一閃的劉備命名爲:雁翎刀。

至此,樓桑文官佩劍,武將挎刀。遂成風尚。

“我有雁翎刀,寒光耀冰雪”。

樓桑雁翎刀與古定古錠刀,並稱爲河北兩大名刀。

古定,地名。所出刀劍以鋒利著稱。時稱古定刀、古定劍。又稱古錠刀。

與斬馬刀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雁翎刀乃是腰刀。利於近身搏鬥。

鼉龍遊騎亦有五百之衆。皆是徐榮、田岡精挑細選,身家清白之北地遊俠。

演武場人馬日盛。兵營,將舍,皆快滿員。南北鄉音,漢胡相雜。同吃同住,同場操練。旗語號令,皆要熟知。將校還需學習軍律兵法。演武場重開賣票,頃刻售罄。

鼉龍遊騎、西烏鐵騎,輪番操練的,正是千餘白毦衛。

樓桑精兵之首,便是白毦精卒。護少君侯周全的繡衣吏,皆出身白毦精卒。

白毦善步戰。如今馬戰亦稱精良。爲演練硬撼鮮卑。劉備便讓徐榮領鼉龍遊騎,烏蓮率西烏鐵騎,輪番衝擊。白毦精卒結陣以待。堅如磐石。尤其是見慣了豺狼虎豹的丹陽白毦。面對呼嘯而來的鐵騎,竟全然無懼。

若非斬馬刀裹了層層皮革。白耳精兵如牆而進,當真人馬俱碎!

還有新組建的一千板楯黃弩兵。戰時結陣在白毦精卒前,十石大黃弩,遠射八百步。雙失連發。箭雨如林。威力實在是恐怖。

義父黃忠麾下一百弓弩手,亦擴增到五百。併發弩全部換成連射盾弩,稱之爲:連發盾弩手。之所以身穿雙層革甲,便因盾弩攻防皆宜。射擊時能護住胸腹。連射盾弩的擊發方式,也與板楯黃弩兵不同。

十石大黃弩需用絞盤。而盾弩手所用,皆是擘張弩(用臂力開的弩):“發於肩膺之間,殺人百步之外。”

弩側臂設有拉簧。造型類似後世‘槍栓拉柄’。乃是從側旁延伸出的手柄,尾端呈圓球狀。開弩時,向後拉動圓球狀手柄,便能上弦。儲矢匣內裝飛虻箭二十支。

《東觀漢紀》:“光武作飛虻箭,以攻赤眉”。《方言》:“其三鐮(棱)長尺六者,謂之飛虻”。

飛虻箭的銅鏃身長寸許(3cm)、鐵鋌長一尺四寸餘(34cm),通長一尺六寸(37 cm)。其銅鏃身、鐵鋌、鋌尾、銅帽皆分制而成。乃是時下殺傷力最強箭。

除此之外,還有毒箭。

銅鏃以三鐮“羊頭鏃”爲主。鏃體一側棱面,上開三角形小槽,用於敷毒藥。

《後漢書·耿弇列傳》:“恭乘城搏戰,以毒藥傅矢。傳語匈奴曰:‘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因發強弩射之。虜中矢者,視創皆沸(腫爛),遂大驚。會天暴風雨,隨雨擊之,殺傷甚衆。匈奴震怖,相謂曰:‘漢兵神,真可畏也!”

盾弩兵一出,舉邑轟動。

弩最重要的部件,便是後世失傳的弩機。弩機是一種高效率的機械裝置。由懸刀、牙、牛(鉤心)、望山等部件構成。彼此勾連,巧妙運作。只需輕輕一扣懸刀,弩矢便瞬間射出。

漢代繼秦,鍛造工藝日臻完善。故而漢弩達到頂峰。有擘張弩、蹶張弩、大黃弩及各種弩砲。西漢時,大黃弩主要由射聲校尉等軍官使用。專用於狙殺敵軍將領。遠射八百步,是一種令人生畏的遠程武器。李廣便曾用大黃弩遠程狙殺數名匈奴裨將,成功破圍。由於其巨大威力,漢代於邊塞設置“馬弩關”,嚴禁十石以上強弩輸出,防止技藝外流。

侯府良匠和樓桑能工,合力打造的板楯黃弩兵,有多可怖。鮮卑或許馬上就能親身體會。

兵車、具裝、兵甲,盾弩,還有糧草輜重。整個臨鄉都在爲此次遠征準備。

少君侯卻一切如常。

侯府上下,也未見絲毫慌張。

酈城繼續大建。督亢精修城垣。督亢大澤,深入圩田。東、南、西官道上陸續有淮泗居民遷來。卻不復先前滾滾聲勢。鄰近州縣皆大大鬆了口氣。

不等暑熱盡退。朝廷便有消息傳來。

八月,靈帝以鮮卑連年入塞抄掠邊郡,命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各率騎兵萬餘人,分別從高柳、雲中、雁門出塞,分三路進攻鮮卑。

六百里加急傳到樓桑。劉備遂召耿雍、崔鈞、黃忠、徐榮,進書房密談。

三日後,烏蓮、白卓領一千西烏鐵騎,徐榮田岡領五百鼉龍遊騎,及數百輛兵車,北上右北平郡。掃蕩沿途鮮卑遊騎。

又三日,劉備自領五百丹陽白毦,繡衣吏五十人,乘船北進。黃忠領一千板楯黃弩兵,五百盾弩手,五百弓手;崔霸、韓猛領五百刀盾兵,五百長槍手同往。黃蓋領五百舟楫士沿途護佑。兵器糧草,皆隨船北上。

浩浩蕩蕩的一支北伐船隊,在無數鄉親父老的注目下,駛出白湖水砦。

15 生財有術172 連珠合璧157 類同相召1.53 望廬而還151 董卓擲戟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28 奇貨可居116 一進一出111 義高於律117 再爲羣雄1.26 塢堡治所1.29 扶搖直上51 天下一國117 歸義降侯1.34 先禮後兵1.22 勿爲禍先156 生死未卜1.278 殭屍自照1.228 義貫金石1.47 一念之差1.67 大明輪船1.30 洛陽小市147 絕非等閒31 直搗敵巢1.90 海島傳聲169 百日分曉1.2 燕燕于歸1.236 兵器時代1.62 漢人西徙1 分兵入關173 王取幾何166 心生毒計123 勇冠三軍188 以身應讖1.85 佩韋佩弦1.88 立象林苑241 楚河漢界1.99 生死相托105 未來可期132 千里送藥199 半天一夜91 車騎填巷1.58 任重道遠1.33 回馬箭術137 恩怨無主134 公之於衆102 殺良冒功198 千帆競發100 三馬同槽1.58 睚眥必報1.88 母行子效1.42 善利其器156 開卷有益190 封賞羣臣180 破解之策14 公孫劍器210 喧賓奪主108 與王共治180 破解之策1.60 楛矢貫隼180 同道中人1.85 遼東之煮144 攻堅克難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5 退居其次1.74 黃金臺上1.33 四郡亡胡175 菩薩女蠻133 首遭彈劾1.92 相見恨晚1.93 花開七朵181 生死兩命146 有恃無恐152 善刀而藏1.22 天下殘局1.37 投石卜路18 世道居奇1.95 崔烈買官188 二日並天133 強者之姿1.58 夾縫求生1.220 迫在眉睫1.86 好生思量198 東歸洛陽125 此事拿手136 和親之禮1.46 整齊劃一116 各有所求1.23 投桃報李12 料事於先1.83 銳不可當1.65 洛陽邸報1.97 借題發揮147 絕非等閒1 末路之難1.29 負荊請罪135 佳偶天成104 龍吟虎嘯178 四氏雲霞1.45 何愁不嫁
15 生財有術172 連珠合璧157 類同相召1.53 望廬而還151 董卓擲戟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28 奇貨可居116 一進一出111 義高於律117 再爲羣雄1.26 塢堡治所1.29 扶搖直上51 天下一國117 歸義降侯1.34 先禮後兵1.22 勿爲禍先156 生死未卜1.278 殭屍自照1.228 義貫金石1.47 一念之差1.67 大明輪船1.30 洛陽小市147 絕非等閒31 直搗敵巢1.90 海島傳聲169 百日分曉1.2 燕燕于歸1.236 兵器時代1.62 漢人西徙1 分兵入關173 王取幾何166 心生毒計123 勇冠三軍188 以身應讖1.85 佩韋佩弦1.88 立象林苑241 楚河漢界1.99 生死相托105 未來可期132 千里送藥199 半天一夜91 車騎填巷1.58 任重道遠1.33 回馬箭術137 恩怨無主134 公之於衆102 殺良冒功198 千帆競發100 三馬同槽1.58 睚眥必報1.88 母行子效1.42 善利其器156 開卷有益190 封賞羣臣180 破解之策14 公孫劍器210 喧賓奪主108 與王共治180 破解之策1.60 楛矢貫隼180 同道中人1.85 遼東之煮144 攻堅克難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5 退居其次1.74 黃金臺上1.33 四郡亡胡175 菩薩女蠻133 首遭彈劾1.92 相見恨晚1.93 花開七朵181 生死兩命146 有恃無恐152 善刀而藏1.22 天下殘局1.37 投石卜路18 世道居奇1.95 崔烈買官188 二日並天133 強者之姿1.58 夾縫求生1.220 迫在眉睫1.86 好生思量198 東歸洛陽125 此事拿手136 和親之禮1.46 整齊劃一116 各有所求1.23 投桃報李12 料事於先1.83 銳不可當1.65 洛陽邸報1.97 借題發揮147 絕非等閒1 末路之難1.29 負荊請罪135 佳偶天成104 龍吟虎嘯178 四氏雲霞1.45 何愁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