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孤芳自賞

頓遜語類扶南語。拳髮色黑,多出同種。時下三南半島,與中夏迥異。便是與西南夷,乃至百越,皆非同種。反類身毒。

所幸。頓遜港中,頓遜國民,多爲傭工小販。反倒是各國豪商雲集,穿金戴銀,吆五喝六。城內亦多傭兵。除去港市,城中還有奴市、女市、馬市、金市、粟市、香市,不一而足。日有萬人,此言非虛。

一言蔽之,人聲鼎沸,魚龍混雜。

竊賊、女妓尤其多。

成規模的紅燈區,稱女市。先前薊王遠征西域,途中便已得見。然便是龜茲國都女市,亦無法與頓遜女市,相提並論。

此乃天時地利,應運而生。船伕舟子,番商傭兵,渡海而來,並無家眷。遠水不解近渴。入女市,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加之城中奴隸需求巨大。於是交匯東西,投其所好。各色美人,琳琅滿目,紛至沓來。無論海客來自何處,皆能覓得心儀之選。再加女市亦取市租,充填國庫。以上種種,推波助瀾。故令頓遜女市,名揚海外。

戰爭,乃女妓最大來源。聽聞,域外最好的女奴,皆高價輸往遙遠綠洲。餘下爲各國貴族所用。再下賣與國民,最下輸往女市。

俗謂“寒不擇衣,飢不擇食”。生意興隆,賓客盈門,便是了。

女市,乏善可陳,不去也罷。

隸市,卻不可不去。如前所說,薊王懷疑,有東遷亞馬遜,被販賣至此。劉備問過,東遷之初,亞馬遜部族,不下數萬之衆。百年後,只剩三百。再加生死交替,繁衍新生,折損可想而知。百年來,亞馬遜秘密建造的定居點,多次被攻破。族人不斷凋亡,且戰且走。最終爲安息、貴霜,二大帝國所敗。舉族覆滅。

若非機緣巧合,得薊王出手相助。東遷亞馬遜,融入沿線各國,再不見歷史。

亞馬遜信奉的三柱之神,今已成爲綠洲自由民的最大信仰。各城三柱神殿,吸納信衆,收養幼童。由數位白髮亞馬遜,訓練新一代的亞馬遜戰士。

奴隸市場,位於一處臨海高崖。正如其名,綽號“鷹巢”。

鷹巢隸市,男單女雙。今日恰逢雙日,售賣皆是女奴。

奴隸市場,大同小異,參差不齊。如何分辨,全憑一雙火眼。能不能撿漏,且看道行深淺。終歸熟能生巧。交足學費,功夫自成。

見劉備罩袍之下,一身華服。必出大漢豪商無疑。主事不敢怠慢,急忙請入二樓貴客包房。又召來通曉漢語的女奴,從旁服侍,殷勤備至。

初來番邦。所受待遇,往往與己無關,與國相關。煌煌天漢,上邦國民。焉能不受禮遇。更加海市初來。今日抵達,必是市中豪商,富可敵國之輩。商人趨利避害,賤買貴賣。焉能無此眼力。

時人將奴隸市場,喚作“人肉市場”。只因市中女奴,衣不蔽體。放眼望去,皆是鮮活的胴體。

出籠前,被一盆海水,從頭澆下。衝去污穢。女奴,膚色各異,目光呆滯。面對臺下買家,品頭論足,神情麻木。賣家滔滔不絕,不時擺弄女奴身軀,查看各處關竅。引來齊聲吞嚥。

圍滿臺下的普通買家,多是港口遊商。遠行在外,與其日入女市,耗費無度。不如一次買回,孤芳自賞。待歸鄉。女奴還可轉手賣出,收回成本。何樂而不爲。

劉備旁敲側擊。終於問出所需。

女奴言,城中豪商,確有人購買強壯奴隸,角鬥取樂。亦用角鬥,解決紛爭。

女奴還說,翻過鷹巢山脊,另有血巢。便是城中角鬥場。

劉備又問,角鬥士可有女子。

女奴掩口嬌笑,反問道:城中四處張貼,客人因何不見。

說完,取手中蒲葵扇(芭蕉扇)視之。扇面上所繪,便是騎乘戰象,手持長矛的女鬥士。

“此是何人?”希雷婭忽覺一絲似曾相識。

“血巢之母。”女奴眼中皆是欽佩。

“來自何處。”希雷婭女王追問。

“渡海而來。”女奴答曰。

“可知姓名。”女王再問。

“無人知曉。”女奴搖頭作答。

“莫非也是奴隸。”劉備言道。

“正是。卻不知被何人購得。後入血巢,連戰連勝。斃敵無數。”女奴答曰。

交換眼色,彼此心照不宣。如此強悍,必出亞馬遜部族。

女王急切之心,劉備感同身受。這便重賞女奴,悄然自去。女奴不敢私吞,一五一十,告知主人不提。

嶺南多幹欄建築。“伐木起屋,國王居重閣,以木柵爲城。海邊生大箬葉,長八九尺,編其葉以覆屋。人民亦爲閣居。”頓遜亦不例外。

正因重樓高架濱海山丘之上,狀似巢居。故皆已巢爲名。

血巢之名,不言自喻。

縱橫交錯的樁木支架,滴滿殘血。遠遠望去,宛如血染。也不知有多少勇士,葬身於此。

“莫非,當真是前女王。”迪麗婭滿臉不可思議。

“怎麼可能。”不等女王發聲,阿希瓦婭便搖頭道:“我等合力搶回屍身火葬。如何能死而復生。”

“既名‘巢之母’,必然年長。許是上代亞馬遜,死裡逃生,亦未可知。”安娜塔西婭斟酌道。

奧麗薇婭欣然點頭:“應當如此。”

妮蒂婭嘆道:“能在此地遇見族人,命運當真玄妙。”

達莉婭亦附和道:“如夫君所言: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可謂一語道盡我輩之平生。”

女王言道:“高價買下,又使其成爲巢母之人,會不會是那位‘扶南女王’。”

劉備欣然點頭:“爲夫,亦如此想。”

“多說無益,一看便知。”阿希瓦婭催促衆人加快腳步。

豈料天不遂人願。作爲血巢的主人,巢母今已不常出場。除非重大節慶,或是指名挑戰。

至於她平時藏身何處,衆人或是一問三不知。或是三緘其口。

劉備退而求其次:“如何約戰巢母?”

100 三郡烏桓107 太上皇權133 金針撥障1.44 螽斯衍慶1.39 漢風速遞12 屠蘇續恨103 玉石俱焚198 絕席而坐1.22 我記下了1.30 火燒雲臺187 良平之奇106 勿以爲念1.79 十里樓桑1.94 人情冷暖109 寧有種乎1.202 白馬銀槍1.6 不二之選153 下階之梯115 木軌直道137 如左右手1.97 堪比高官1.70 奉詔和親157 麥穗兩岐148 附內而生180 烏程白虎140 天降流火1.3 香消玉損140 守土有功1.82 逢凶化吉189 天下宗王1.60 衆國津徑1 全在水裡1.232 南閤祭酒109 黑山飛燕1.59 各有歸宿1.55 只爲薊吏167 忠孝兩難120 尚未割席105 足可稱道1.76 以國爲家1.74 部貴五宗1.29 外合裡應61 董卓獻車1.64 自降身份1.6 飲酒四禮181 三日分曉139 與民爲伍1.47 一念之差153 來龍去脈51 提頭之難178 中洲一郡158 顛倒黑白178 深明大義1.95 本末倒置198 東歸洛陽1.60 伏波定海109 黑山飛燕139 戶限爲穿135 四時充美168 面面俱到1.47 以儆猢猻1.8 神都洛陽1.2 亂世苟活1.87 三宮鼎立183 包藏禍心1.46 菟園解驂1.30 洛陽小市1.46 整齊劃一19 遊麟可用1.65 陰藏殺機158 兵貴神速1.83 蓋世英雄100 三馬同槽170 血矛之約1.265 大有玄機1.95 十面埋伏125 此事拿手1.52 二宮流血183 欲取姑予166 大材小用1.89 未改初心1.205 長安小聚1.59 心悅誠服1.87 扶危濟困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21 萬舟齊發1.90 蒼天已死168 有求必應153 下階之梯197 運籌決算1.83 以綏四方1.70 海瀕廣潟1.90 多錢善賈116 東部鮮卑14 萬象更新1.27 身後之謀147 輕身入城1.64 聞薊色變172 三日獵狩138 一席之地
100 三郡烏桓107 太上皇權133 金針撥障1.44 螽斯衍慶1.39 漢風速遞12 屠蘇續恨103 玉石俱焚198 絕席而坐1.22 我記下了1.30 火燒雲臺187 良平之奇106 勿以爲念1.79 十里樓桑1.94 人情冷暖109 寧有種乎1.202 白馬銀槍1.6 不二之選153 下階之梯115 木軌直道137 如左右手1.97 堪比高官1.70 奉詔和親157 麥穗兩岐148 附內而生180 烏程白虎140 天降流火1.3 香消玉損140 守土有功1.82 逢凶化吉189 天下宗王1.60 衆國津徑1 全在水裡1.232 南閤祭酒109 黑山飛燕1.59 各有歸宿1.55 只爲薊吏167 忠孝兩難120 尚未割席105 足可稱道1.76 以國爲家1.74 部貴五宗1.29 外合裡應61 董卓獻車1.64 自降身份1.6 飲酒四禮181 三日分曉139 與民爲伍1.47 一念之差153 來龍去脈51 提頭之難178 中洲一郡158 顛倒黑白178 深明大義1.95 本末倒置198 東歸洛陽1.60 伏波定海109 黑山飛燕139 戶限爲穿135 四時充美168 面面俱到1.47 以儆猢猻1.8 神都洛陽1.2 亂世苟活1.87 三宮鼎立183 包藏禍心1.46 菟園解驂1.30 洛陽小市1.46 整齊劃一19 遊麟可用1.65 陰藏殺機158 兵貴神速1.83 蓋世英雄100 三馬同槽170 血矛之約1.265 大有玄機1.95 十面埋伏125 此事拿手1.52 二宮流血183 欲取姑予166 大材小用1.89 未改初心1.205 長安小聚1.59 心悅誠服1.87 扶危濟困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21 萬舟齊發1.90 蒼天已死168 有求必應153 下階之梯197 運籌決算1.83 以綏四方1.70 海瀕廣潟1.90 多錢善賈116 東部鮮卑14 萬象更新1.27 身後之謀147 輕身入城1.64 聞薊色變172 三日獵狩138 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