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時不我待

因爲古文皆無斷句,又多用通假字以代之。所以對每一篇經文的理解,人各有異。於是就有了‘註解’一說。簡而言之,就是將古文用當下的語言,進行註明和解釋。

盧植當世大儒,自然有自己的註解,劉備時常會與母親所教相比。許多段落均大致相同。或有差異,母親也不見得全錯。

能與大儒相比肩。

劉備對母親更加欽佩。

劉備之所以能成爲劉備,最重要的人是母親。

今日,盧植先生又新收一徒。正是整日黑兜遮面的黃敘。黃敘武藝乃是家傳,自是一等一的強悍。經文嘛,就稀鬆平常了。

聽聞盧植開館授徒,又首納了劉備。黃忠這便動了心思,請髮妻與劉備母親說項。這便錄入盧植門下。只是黃敘年少,正是開蒙之時。不能與稍大一些的劉備等人同堂授業。恩師便記錄在案,收爲‘著錄弟子’,以待年長些再傳不遲。

還有蘇雙。劉備本想與他一同入學,他卻愛馬如癡,不願離開馬廄片刻。爲了安置武卒的烏桓戰馬,劉備沿後院另一側牆壁也建了座二十間的大馬廄,又僱來幾個宗人協助蘇雙養馬。

蘇雙雖不願同堂授業,卻頗爲聰穎。劉備平日裡交給他的字帖,都細細臨摹。如今已識字頗多。劉備傳給他的算術口訣,也能倒背如流。

村中土木,漸已完工。

工匠着力開建校館。想必用不了多久,盧植便能入住館舍,廣收門徒。

聽聞盧子幹在樓桑開館授徒,北地名士紛至沓來。村口整日車水馬龍,樓桑諸事漸爲外傳。

崔鈞帶來了牽招的消息。

返回安平後,牽招受僱於崔氏商隊,整日隨船出行,走南闖北。日子過得還算悠閒。課業也未曾落下。駔儈張世平,年後也未曾返回安平。留在了中山國中,時常與劉備書信往來,互通消息。

上次來信說,想去北疆販馬,卻苦無人同路。

劉備伸頭看了眼正嘻嘻哈哈在井欄爲青駹馬沖澡的蘇雙。這便回信說,此事不急,且再等數年。

劉備的劍術,承襲自公孫氏。

如今雙劍合擊,如臂指使。能與公孫氏對戰五十餘合。若非年少乏力,百招之內公孫氏未必能贏。

最關鍵是,公孫煙和公孫嵐,兩個人格切換,越發的自然。就彷彿兩人心有靈犀,已然互通一般。劉備去問女刺客。女刺客回來傳話說,這是二者合一的先兆。

事若能成,將渡盡劫波,已證大道。

若不成,神魂俱滅,從此長睡不醒。成爲植物人。

反正是一種變化的徵兆。這讓劉備感覺很不好。見他表情凝重,女刺客又寬慰道,還需數年,病情方纔行將變化。讓劉備不要過於憂心。

還有時間就好。

劉備翻遍了耿雍送來的雜書,也沒能找出解決之法。他確是需要更多的時日。

劉備與公孫氏,名爲姐弟,實爲師徒。除了母親,劉備最敬愛的便是公孫氏。斷不能讓她有失。劉備也曾想過,公孫氏的病因究竟何來。然而,他卻不敢去問。生怕惹她病發,危及生命。

隨着村中土木接連完工,開銷銳減,收入激增。用日進斗金形容確也不爲過。

暑熱消退,稻花香氣撲鼻。

圍滿樓桑的水田,稻浪起伏。成爲樓桑一景。名曰:晚霜稻浪。後又被好事者將‘霜’字提前,變爲:霜晚稻浪。別說,細細品味,還真有些許不同的風流。

日月交替,四季分明。文人雅士總能將此情此景,附庸風雅。臨窗高臥,對酒當歌這稻海如浪,成爲新的風情雅緻。

待校館落成,樓桑首次大建,隨即完工。

拆除腳手支架的村落,重樓高閣,深宅大院。街巷交錯,阡陌縱橫,氣象萬千。憑欄遠眺,只見路上行人如織,田中稻禾席地。又是何等壯觀。若不是大亂將至,生靈塗炭,樓桑又何嘗不是人間樂土,世外桃源。

不知是不是劉備聲名在外,還是交友廣泛。亦或是老族長秉公納稅,未曾瞞報一人,地方父母官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樓桑村並未受官府刁難。

當朝吏治,確有可取之處。

只是,不要西邸賣官就好。

劉備正伏案畫着一張新的設計圖稿,忽聞清香撲鼻。擡頭一看,只見暫居頂樓的女道,正白紗遮面俏生生的站在廊前。

“仙姑意欲何爲?”劉備也不知該如何稱呼。

“閣中怎無行清諸器?”原來是找廁所。看來仙姑也要行五穀輪迴啊。

劉備這便站起,“仙姑且跟我來。”

水塔的高度不及七層頂閣。水自然是送不上去的。劉備家的廁所,都建在三層以下。母親和公孫氏現居二層,臥房西側配建有裝修精美的盥洗室。劉備自己卻喜歡去後院廁所。主要是能時不時見到借道來如廁的女刺客。

劉備將女道領到三樓,這是他的起居樓層。進門是一個寬敞的客廳,東側是臥房、茶室和書房。右側是浴室、廁所和花廳。

花廳在前,推窗便是走廊。廁所居中,能嗅前廳花香。浴室在後。青瓷印花磚鋪地,陶管燒製的下水,當中置浴盆,四面牆壁圍有半人高的舶船木,用來防水。沒有超越時代的技術,卻有超越年代的設計。

居於中庭的七層重樓,從上而下,功能各不相同。底層是大堂,用來接人待物。二層是母親與公孫氏的居所。居中是客廳,東側有臥室兩間,前設繡房;西側是華美的盥洗室、花廳、藥膳房。四層是劉備的練功房。五層是書房。六層是儲物間。七層是觀星閣,閣頂上置蚩尾,用於避雷。蚩尾,實則爲一塊魚尾形狀的銅瓦,號稱水之精,能闢火災。多置於屋脊兩端。

說清楚抽水馬桶的用法,劉備正要離去。卻被女道指着馬桶內伸出的一截細竹管問道:“這又是何物?”

劉備笑道:“此乃‘龍吐水’,是洗器。如廁後,可代替廁籌,清洗臀部。”

“如何使用?”女道又問。

“仙姑且看地面。”劉備指着一左一右,兩個四角包銅的木質踏板說道:“左邊衝廁,右邊洗臀。”

“原來如此。”女道這便請出劉備,關門如廁。站在門口,劉備又道:“我現居二樓,以後只管來此如廁。”

“好。”女道隔門答道。

135 抱火寢薪119 作壁上觀12 何方妖孽123 上林冬狩111 雲龍風虎1.85 帝國拼圖194 先聲奪人136 和親之禮184 貪多必失1 末路之難1.85 學而實習104 有生之年81 初見端倪16 乾坤倒懸15 蔣幹遺書1.64 連贏三局1.86 鼓角齊鳴1.93 今冬尤寒146 有恃無恐110 門下五吏1.20 來去相宜1.47 難覓仙蹤1.87 性命相托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92 首鼠兩端113 冰釋前嫌145 夢寐以求1.95 平樂會盟1.58 任重道遠1.70 佛道之爭108 積重難返1.79 河間奼女1.39 分功之義1.92 相見恨晚182 兩全其美148 七色婢女152 九令五尹102 載滿而還144 無雙后妃120 三方妥協160 改造它乾187 良平之奇124 羌亂再起114 養袁自重172 連珠合璧1.49 銷金洞窟172 備思前後192 兵進隴關1.38 溯谷而行1.62 赤麂皮尉104 靡麗妖風111 外臣凌主152 烏蓮白卓11 豔后無忌41 黃驃產子178 深明大義1.48 百善孝先1.64 自降身份1.8 圍淤爲田1.2 燕燕于歸1.48 鬼神難誣158 天下嚥喉1.44 白檀守備61 怒其不爭217 背水一戰152 南下平亂1.26 羣雁無首1.47 倉樓覆道1.75 一錢太守187 西運東輸113 另有所圖175 漢世之傑142 東海壽麋1.70 青徐流民138 戰爭紅利1.89 一州之國12 戰意橫生1.23 真骨舍利101 向虎山行122 破而後立145 狡兔三窟1.25 人艱不拆1.35 南州士首129 明日功成1.293 處士橫議150 一戰功成1.69 洛陽紙貴1.85 得隴望蜀1.52 空空如也102 平波水砦173 絲路流金165 政均法平1.226 全民參與1.30 大醫治世1.79 當不至於91 英雄同契184 是個難題16 重造京洛1.43 天機莫測231 司馬爭先
135 抱火寢薪119 作壁上觀12 何方妖孽123 上林冬狩111 雲龍風虎1.85 帝國拼圖194 先聲奪人136 和親之禮184 貪多必失1 末路之難1.85 學而實習104 有生之年81 初見端倪16 乾坤倒懸15 蔣幹遺書1.64 連贏三局1.86 鼓角齊鳴1.93 今冬尤寒146 有恃無恐110 門下五吏1.20 來去相宜1.47 難覓仙蹤1.87 性命相托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92 首鼠兩端113 冰釋前嫌145 夢寐以求1.95 平樂會盟1.58 任重道遠1.70 佛道之爭108 積重難返1.79 河間奼女1.39 分功之義1.92 相見恨晚182 兩全其美148 七色婢女152 九令五尹102 載滿而還144 無雙后妃120 三方妥協160 改造它乾187 良平之奇124 羌亂再起114 養袁自重172 連珠合璧1.49 銷金洞窟172 備思前後192 兵進隴關1.38 溯谷而行1.62 赤麂皮尉104 靡麗妖風111 外臣凌主152 烏蓮白卓11 豔后無忌41 黃驃產子178 深明大義1.48 百善孝先1.64 自降身份1.8 圍淤爲田1.2 燕燕于歸1.48 鬼神難誣158 天下嚥喉1.44 白檀守備61 怒其不爭217 背水一戰152 南下平亂1.26 羣雁無首1.47 倉樓覆道1.75 一錢太守187 西運東輸113 另有所圖175 漢世之傑142 東海壽麋1.70 青徐流民138 戰爭紅利1.89 一州之國12 戰意橫生1.23 真骨舍利101 向虎山行122 破而後立145 狡兔三窟1.25 人艱不拆1.35 南州士首129 明日功成1.293 處士橫議150 一戰功成1.69 洛陽紙貴1.85 得隴望蜀1.52 空空如也102 平波水砦173 絲路流金165 政均法平1.226 全民參與1.30 大醫治世1.79 當不至於91 英雄同契184 是個難題16 重造京洛1.43 天機莫測231 司馬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