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文昭武興

“可是先前孟津放火之人。”何太后問道。

“正是此人。”大將軍何進,不知太后何意。

“敢在京畿放火,必是猛士。野性難馴,大將軍可能駕馭。”何太后又問。

“丁原爲人粗略,有武勇,善騎射。與臣對路,太后當可安心。”何進又答。

“如此甚好。”正如何進所言。同樣出身草莽,丁原對何進,自當忠心不二。

“洛陽八關,萬勿守好。”何太后叮囑道:“歲末將近,我兒初繼大位,平安守歲,乃重中之重。”何太后之意,萬事開頭難。鞠城兵亂,洛陽貴胄死傷慘重。萬幸有薊王罰銅百億,方纔平息衆怒。多事之秋,民心不定,安穩守歲至關重要。

“臣,遵命。”

何太后仍不放心:“函園懸樓,作價一億。然洛陽豪商貴胄,卻趨之若鶩,唯恐不及。便是步廣裡、永和裡內,朝中重臣,皇親國戚,亦紛紛遷往園內別居。大將軍可知何故?”

“乃因……”言及薊王,大將軍何進,忽生有心無力:“薊王威信天下,武布四海。加之黃巾亂後,羣盜蜂起。乃至天下板蕩,人心惶惶。故,花錢保命。”

“誠如大將所言。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時人豈不惜命。故求仙拜神,導引服丹,只求益壽延年。又如何肯死於非命。洛陽號八關都邑,固若金湯。饒是如此,仍不足安撫人心。何況八關之外,萬里江山?長此以往,不等薊王壽終正寢,千里封國分崩離析。我兒已將錦繡河山,拱手相送矣。”

言及行事,大將軍何進,斗膽發問:“敢問太后。當真不願薊王,繼任大統?”

“今漢親疏有別。薊王雖出高祖一脈,然與今漢天家,血脈疏離,如何繼位。”下意識撫摸微微隆起的小腹,何太后柔聲言道:“腹中麒麟子,乃先帝遺腹。大將軍不見,高祖雖是龍種,卻爲太公血脈。朕腹中麒麟子,亦如高祖這般。切記。”

“臣已盡知。”何進已會其意。

“‘夫帝王之作,必有神人之助。非德無以建業,非命無以定衆。或以文昭,或以武興,或以聖立,或以人崇。’大將軍謹記,坐穩江山,文昭、武興、聖立、人崇,之外,還需有神助。”何太后自從遷居西邸,爲先帝守喪。潛心修習,飽讀藏書。知行倍增,當真一日千里。不可同日而語。

聞“文昭武興,聖立人崇”之句,大將軍何進,忽心生感觸:“傳聞薊王少時,本名‘平’。後宗族大考,選爲劉氏四子之一。宗祠內,老族長以‘文修武備’爲四子命名。論年歲,劉備行三,本該名‘武’。不料陰差陽錯,列爲最末。故而名‘備’。”

“哦?”何太后眸生異彩:“竟還有此事。”

“然也。”何進點頭道。

“大兄可知,因何‘行三居末(排行老三,爲何居於末尾)’?”何太后追問。

聞太后改稱“大兄”。何進亦大膽說起家常:“傳聞,劉備先被呵斥出堂,待諸童子考畢,方纔被喚入。故列在末尾。”

“原來如此。”何太后輕輕頷首:“依大兄所言,薊王名‘備’,亦是神助。”

“洛陽,皆如此傳。”何進答曰。

“風聞而已。”何太后不爲所動:“我兒繼任大位,何氏一門必然顯貴。大將軍萬勿多疑,需恪守本分。”

“臣,醒得。”何進再拜。

永和裡。

“高門華屋,齋館敞麗,楸槐蔭途,桐楊夾植。”裡中所居,非富即貴。時人稱之爲“貴裡”。

不其侯府邸。

不其侯夫婦大開中門相迎。

正是長社、益陽,二長公主,登門拜訪。長社、益陽,二長公主乃桓帝之妹。早已嫁人,各有湯沐邑。然黃巾逆亂,二人舉家遷來洛陽別居。數年間,可謂遍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至於湯沐邑,不提也罷。

賓主落座。

益陽縣主(公主以縣名爲封號,因稱縣主)開門見山:“聞華兒(陽安長公主劉華)與城中子錢家相熟,不知然否?”

“姑母欲舉債否?”陽安長公主低聲問道。

“實不相瞞,正有此意。”換做長社縣主答曰:“黃巾逆亂,火燒長社。湯邑被毀,民衆流離。入不敷出,唯有舉債。”

長社之戰,名傳天下。一把大火雖撲滅黃巾,卻讓長社百姓損失慘重。城邑殘破,萬民流徙。如今,幾成荒地。可想而知,習慣了坐享其成的長社縣主,生活有多不易。

“二位姑母之意,(女)侄已盡知。這便約城中子錢家相見。”陽安長公主欣然應允。

“我卻聽聞,華兒先前舉債頗多,久未償還。卻不知何故,得享衣食無憂?”益陽縣主話裡有話,顯然是聽到風聲。

桓帝崩後,二位姑母,便是至親之人。陽安長公主亦不藏私,這便將與子錢家所籤券書之事,和盤托出。

“年年食俸不減,舉債十年償還。”長社、益陽,二長公主,驚疑不定:“天下還有此等好事?”

見妻來看。陪坐在側的不其侯伏完,這便起身言道:“公主之言,千真萬確。”

“如此,我二人湯邑,可作價幾何?”長社縣主忙問。

“這……”伏完如何能知,遂言道:“何不請子錢家,登門詳談。”

“速去,速去。”二位縣主,異口同聲。足見生活急迫。

不久,便有子錢家登門。

“子錢家左行孫,拜見拜見君侯。”

“桀不羣何在?”主事之人,自是伏完。

“城中子錢家,家家皆一樣。”左行孫笑容可掬:“君侯只管吩咐。”

“如此,且隨我來。”正如左行孫所言,城中子錢家,伏完沒少光顧,焉能不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債臺高築,又豈是舉一家之債。

登堂入室,見垂簾中懸。簾後人影閃動,左行孫遂心領神會。

伏完請其落座:“且問子錢家,一縣之地,作價幾何?”

左行孫一團和氣:“聞長公主與君侯,已將名下封邑,押與桀氏。不知還有何地?”

“類比陽安,一縣之地,作價幾何?”伏完又道。

“亦是長公主湯邑否?”左行孫明知故問。

“然也。”伏完神色尷尬。

“如陽安這般殘破,或可借五千萬錢。”左行孫開價。

“長社又當如何?”簾後長社縣主脫口而出。

1.74 唐突佳人115 亡胡千家114 太平劫案1.65 攻略壽春1.74 青虹下墜117 無人清白184 羔羊之素1.238 一里之回153 替父簽押1.86 摒除破綻163 戾氣摧城1.5 空穴來風1.89 五味俱全129 垂簾理政150 一戰功成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8 張家小胖19 君前臣名162 一戰揚名196 百年大計12 半城煙火1.43 薊國鋤奸1.79 心願終了186 五子連臺1.89 薰蕕異器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80 烏程白虎1.87 鯤鵬之志141 喬裝出兵1.254 忽然而已1.56 風向突變129 琉璃易碎1.76 智機千變184 是個難題165 天下至理51 故國在望41 雲開見日1.90 海島傳聲1.45 初次遠行1.74 畫地作餅167 王化之基1.99 謹慎擇友174 去蕪存菁133 兵鋒四起116 日黑水溢1.39 妾無異議177 人神不擾192 共赴巫山61 論功封爵139 與民爲伍142 東海壽麋142 東海壽麋165 政均法平171 北薊南宛135 四時充美1.83 銳不可當101 問鼎中原108 命續二載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54 正中下懷198 千里救主166 大材小用1.66 甕中捉鱉1.246 假有天下152 甘後雙身129 山海之盟1.58 後會無期167 麒麟可乎196 家門之爭1.29 養女死士127 無詔不離160 兵威將膽10 時機未至1.234 王允解懸180 身有所長186 福壽未央1.93 共襄盛舉1.7 舊友重聚1.77 望洋興嘆188 風聞奏事109 黑山飛燕1.52 明珠有價133 如有神助190 封賞羣臣1.24 一如舊典1.39 火雨焚城1.40 何懼偷生174 恰如其分19 樓桑諸技113 冰釋前嫌1.5 重操舊業115 天下都北138 盡如人意195 無雙連環162 物我兩忘167 一去不返159 蟬蛻龍變12 再見恩師157 塵埃落定1.7 雌雄莫辨
1.74 唐突佳人115 亡胡千家114 太平劫案1.65 攻略壽春1.74 青虹下墜117 無人清白184 羔羊之素1.238 一里之回153 替父簽押1.86 摒除破綻163 戾氣摧城1.5 空穴來風1.89 五味俱全129 垂簾理政150 一戰功成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8 張家小胖19 君前臣名162 一戰揚名196 百年大計12 半城煙火1.43 薊國鋤奸1.79 心願終了186 五子連臺1.89 薰蕕異器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80 烏程白虎1.87 鯤鵬之志141 喬裝出兵1.254 忽然而已1.56 風向突變129 琉璃易碎1.76 智機千變184 是個難題165 天下至理51 故國在望41 雲開見日1.90 海島傳聲1.45 初次遠行1.74 畫地作餅167 王化之基1.99 謹慎擇友174 去蕪存菁133 兵鋒四起116 日黑水溢1.39 妾無異議177 人神不擾192 共赴巫山61 論功封爵139 與民爲伍142 東海壽麋142 東海壽麋165 政均法平171 北薊南宛135 四時充美1.83 銳不可當101 問鼎中原108 命續二載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54 正中下懷198 千里救主166 大材小用1.66 甕中捉鱉1.246 假有天下152 甘後雙身129 山海之盟1.58 後會無期167 麒麟可乎196 家門之爭1.29 養女死士127 無詔不離160 兵威將膽10 時機未至1.234 王允解懸180 身有所長186 福壽未央1.93 共襄盛舉1.7 舊友重聚1.77 望洋興嘆188 風聞奏事109 黑山飛燕1.52 明珠有價133 如有神助190 封賞羣臣1.24 一如舊典1.39 火雨焚城1.40 何懼偷生174 恰如其分19 樓桑諸技113 冰釋前嫌1.5 重操舊業115 天下都北138 盡如人意195 無雙連環162 物我兩忘167 一去不返159 蟬蛻龍變12 再見恩師157 塵埃落定1.7 雌雄莫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