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馬季常駕鶴西遊

陳到喘了兩口氣才說:“主公,季常(馬良)病危,文和軍師請主公回。”

劉備聽說是馬良病情嚴重,心中也是一緊,爲馬良擔憂起來。本來馬良水土一直不服,行軍的路上又染風寒,又不能騎馬,劉備令人用擔架擡着馬良行軍,因軍中事務繁忙,十餘天沒去探望馬良,沒想到病情已經惡化,也不知狀況如何,劉備趕忙下山回營,探望馬良。

劉備見到馬良時,馬良已一天未曾進食,躺在軍醫爲其準備的臨時病房裡的一張大牀之上,身上蓋了一牀厚厚的棉被,由於馬良還打着擺子,房間的窗戶都是緊閉的,一絲光線都照不進來,劉備在房間裡好一會兒在適應這裡的環境,劉備用手觸摸馬良的額頭,感覺至少高燒40度。馬良欲強撐起瘦弱的身子,身邊的人趕緊扶着馬良,劉備關切地說:“季常請躺下,不必多禮,好好休息,養好身子。”

馬良聲影微弱:“主公,吾有一事相求。”

劉備坐到了馬良的牀前,爲其拉了拉被子:“季常,吾正聽着,有什麼請求吾全力替汝辦。”

馬良擡了擡眼皮:“吾五弟馬謖馬幼常,少不經事,且好爭強,雖熟讀兵法,素有才名,但任性獨行,乃被吾嬌寵所致。懇請主公看在吾馬家情面,在吾離開人世後,照應幼常。”

劉備明白,馬良希望劉備給馬謖一條好的出路,想到馬謖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又不能對馬良“託手爭”(此乃粵語),面對奄奄一息的馬良,劉備應承了馬良的託付:“季常放心,馬謖之事,備放在心上,汝別想太多,安心靜養爲是。”

馬良安靜地合上雙眼,劉備囑咐馬良的下人好生照料馬良,爲了不打擾馬良休息,悄悄地退出馬良的病房。

出了黑洞洞的病房,劉備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鮮空氣,馬良病房散發的難聞氣味,薰得劉備頭暈噁心,腸胃翻江倒海。緊跟在劉備身邊的陳到,最能體會劉備此時的心態,因爲陳到也剛從屋裡出來,所以建議劉備先去接二位夫人,劉備知道二位夫人去了泡溫泉,陳到也是一番好意,目的是要劉備去哪裡換換新鮮空氣,但是劉備畢竟心裡裝着大事,沒有接受陳到的提議,而是轉頭問陳到:“文和軍師安在?”

陳到答:“軍師和子龍將軍去了渡口查看水情,前幾日此地暴雨連連,洪水氾濫,不少百姓的房屋被沖毀,無家可歸的百姓聚集到衙門,陽山長樊伷騰出自家房屋安置難民,並動員鄉里熬粥以解難民之飢。”

劉備大手一揮:“去陽山衙門。”

陳到在前頭帶路,劉備跟在後頭,邊走邊想這個樊伷,對其毫無印象,其體恤百姓疾苦的行爲劉備是很欣賞的。陽山並不是很大,劉備走了半里路不到,就來到了陽山縣衙。

陽山是個小縣,陽山長就是這裡的最高長官,也就是本地的父母官,陽山長樊伷聽說劉備來了,趕緊放下手頭忙着的活,跑出門口笑臉迎接劉備:“主公夙夜不懈、握髮吐哺、日理萬機

,還抽空來小小的縣衙視察下情,讓伷深受感動。”

劉備心說,此人說話怎麼羅裡吧嗦的?對樊伷的第一印象只給了70分。劉備只是禮節性地應了樊伷一句:“陽山長,前頭帶路。”

劉備在樊伷的指引下,進到了縣衙,一入大廳,被廳內的滾滾濃煙薰得直流眼淚,劉備避開濃煙,看見一個三十不到的婦人正在大廳的一角生火做飯,濃煙就是從那裡散發出來的。劉備走近婦人,婦人沒有擡頭,高着嗓門大喊:“傻楞着作甚,快搭把手扇爐子!沒看到老孃正忙嗎?”

樊伷上前,將婦人推到一旁大罵:“你個臭婆娘,給你點陽光,你就無限燦爛;給你點洪水你就四溢氾濫;給你個破框,你就爬裡面下蛋。逮到誰你都敢指使,你是老和尚打傘——無法(發)無天。也不看看你眼前站着的誰,你也敢高聲大喊,看老子今天怎樣收拾你!”

樊伷邊說邊打,一旁的衙役告訴劉備,那女人是樊伷的婆娘,劉備也不上去勸,任由樊伷去打罵。劉備看着還在冒煙的火爐,火爐的旁邊放着一口大鍋,爐膛內堆了不少的柴火,由於柴火不是很乾,難於燃燒——也就是說燃點太高了,而爐膛內的柴火又太多,又沒有很好的通風出口——煙囪,導致爐膛內的火燒不起來,劉備又觀察了這個爐竈,是用幾塊石頭臨時壘砌的,三面圍着,正中留了個缺口,作爲送柴火的爐門,看上去爐竈是新壘的,沒有燒黑過的痕跡。

劉備取來一根稍粗的柴火棍,輕輕撩開爐膛裡的柴火,裡面有了空氣,火勢就漸漸大起來了。這時樊伷也罵夠了,領着老婆到劉備跟前請罪,兩人雙雙跪在了劉備的跟前,樊伷一個勁地道歉:“主公,都怪下官管教不嚴,回到家裡吾定好好調教,請主公責罰下官,都是下官的過錯。”樊伷的老婆只是嗚嗚啼啼的一個勁地叩拜劉備。

劉備善解人意地說:“陽山長不必過於自責,吾看尊夫人也是無意之舉,乃急火攻心所致。火已旺盛,不要耽擱了做飯。”

樊伷兩公婆在三致謝方起。樊伷引劉備進入內室,劉備坐下問樊伷:“聽說陽山近日發生洪澇,災情嚴重否?”

樊伷答:“回主公,入春以來,本無大雨,誰知十日前,天公不作美,突降大雨,導致洪水氾濫,百姓出門都難,有十餘家百姓的房屋,由於地處低窪,不能入住,下官以將自家堂屋騰出,讓與二戶人家暫住,又動員本地望族,救助其餘無家可歸之人。吾老婆將自家廚房讓與別家使用,臨時在衙門內起爐做飯。婦道人家,不知主公光臨,纔有衝撞主公的言語,請主公不要怪罪內人。”

劉備皺了皺眉頭,不滿樊伷的叨叨不休,但對其親民的行爲是肯定的。劉備隨口問道:“不知陽山長何方人士?”

樊伷答:“荊州南陽。”

在坐一縣丞補充說:“樊陽山乃南陽大戶,素有雄才。”

一說起南陽,劉備終於想起三國曆史上的一段典故:孫權治下的武陵郡從事

樊伷,誘導當地夷民,圖謀把武陵獻給劉備。孫權招潘濬問策,潘濬說:“給我五千兵,足已收拾樊伷。”孫權問:“愛卿何以如此輕視樊伷?”潘濬回答:“樊伷本是南陽當地的舊姓大戶,此人頗爲能說會道,但其實是滿嘴廢話,沒有實才。微臣之所以瞭解樊伷,是因爲樊伷當初曾邀請州中百姓赴宴,但從早等到中午,飯菜居然連影都沒有,逼的十幾人離席而去,從這小事就可以看得出樊伷成不了大事。”後來,樊伷果然被潘濬平定。

劉備今日看樊伷,覺得樊伷並非不可用,其滿嘴廢話也許是事實,但體恤百姓疾苦,處處爲民着想,卻是劉備親眼所見的。至於被潘濬五千兵馬平定,也不能說明樊伷無能,只能說明樊伷短於軍事指揮。

劉備詢問了樊伷災民安置情況之後,又問了當地的生活水平。當得知當地還是以狩獵爲主,糧食還須靠交換而獲得,就囑咐樊伷使人往荊州引進水稻,發展農業生產,改善百姓生活條件;又要樊伷寫個摺子,讓桂陽郡守趙範撥五千銀兩,用以修築河堤,防範洪水。

樊伷又是一番感激涕零的話,劉備擺手不讓樊伷多說,走時,對樊伷治理陽山的功績加以肯定,並勉勵樊伷再接再厲,做好陽山縣的父母官。

回到營房,賈詡、趙雲也在,三人在一起交換了意見,提出了具體治理洪澇的方案,交由趙雲去實施落實。

趙雲對劉備的安排提出不同的意見:“主公,治理水患這些事情,雲一竅不通,如果要雲到戰場上去殺敵,絕無二話,讓吾做不擅長的事情,恐誤主公大事。”

劉備耐心地聽完趙雲的訴求,想到歷史上的劉備很少讓趙雲帶兵,只是充當護衛的角色,恐怕與趙雲的某些缺點有關係,如果換了是關羽、張飛,絕不會說出“恐誤主公大事”此類的話,而是義無返顧地擔當重任。

劉備語重心長地對趙雲說:“子龍,做任何事都有頭一回,不是誰一從孃胎裡出來就甚麼都會做,吾相信汝可堪大任。”

賈詡也說:“子龍將軍,汝只要按照商定好的方案去做,合理地分派人手,及時督促手下勤快些就可以了。作爲一軍之將,除了行軍打仗,還須有處理其他突發事件的手段,這就是主公給子龍將軍的一個鍛鍊機會呀,汝可要幹好了。”

趙雲大徹大悟:“主公,雲不辜負主公的期望,腳踏實地地做好治理洪澇的任務,不把陽山的洪澇治理好,就不離開陽山一步。”

劉備很是欣賞趙雲的這種豪情,並鼓勵趙雲:“子龍,治理水患是民生工程,這也是一場戰鬥呀!是一場關係到陽山百姓存亡的生死戰,吾相信子龍能指揮好這場戰鬥。”

賈詡也激勵趙雲說:“子龍將軍,主公說得對,陽山此地年年水災,治理好了陽山的水患,就等同於獲得一場戰爭的勝利。吾知子龍將軍是個勇猛與智慧並存的人,一定能夠很好地完成這次艱鉅的任務。”

這時陳到來了,稟告劉備馬良死了。

(本章完)

第九十二回 霹靂一聲震乾坤第十二回 攜民渡江奔江夏第十一回 收緊拳待機而發第十六回 會師江夏躊滿志第五十五回 二虎相爭取桂陽第二十一回 劉玄德高談闊論第四十一回 智鬥禰衡殺傲氣第十一回 收緊拳待機而發第二十回 請魯子敬吃烤鴨第十一回 收緊拳待機而發第三十九回 劉玄德入主荊州第七回 劉備探訪臥龍崗第十六回 會師江夏躊滿志第四十回 “閃電”行動傳捷報第六回 設計劉琦領江夏第五十三回 君臣一心圖天下第一回 無奈做了賣鞋郎第八十三回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五十九回 劉備意外收李彥第八回 飛鴿調兵又遣將第九十回 風雲突變議兵機第三十四回 “閃電”計劃一號令第八十三回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五十九回 劉備意外收李彥第三十回 徐庶用計巧借箭第七十回 劉玄德義釋桓階第七十回 劉玄德義釋桓階第五十七回 伊家灣蔣琬出山第六十九回 兵不血刃取長沙第三十三回 一場輕鬆拔河賽第十四回 張飛智擺火門陣第二十四回 熱火朝天工匠坊第八十五回 江陵諸葛瑾之驢第八十一回 交南莊福鬥惡虎第三十六回 孔明設伏華容道第七十一回 糊塗吳巨險送命第四十七回 分兵合擊保合肥第十七回 三十軍棍的威力第二十一回 劉玄德高談闊論第十二回 攜民渡江奔江夏第九回 諸葛亮組團來投第四回 玄德平安歸新野第三十回 徐庶用計巧借箭第五十四回 美貂蟬風姿依舊第四十八回 曹操敗走華容道第五十九回 劉備意外收李彥第五十三回 君臣一心圖天下第二十六回 劉備爲老婆打獵第二十三回 盧平錢廣得高升第十九回 劉備回江夏官邸第四十三回 蘇飛定計取和州第十回 博望坡玄德放火第七十四回 和平進駐交趾郡第八十八回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九回 諸葛亮組團來投第三回 繞道遇曲阿小將第七十六回 練兵場巾幗紅蓮第三回 繞道遇曲阿小將第七十三回 賴恭獻策分交州第五十八回 玄德抱得美人歸第四十三回 蘇飛定計取和州第九十二回 霹靂一聲震乾坤第八十二回 落風口張從救主第四十五回 身先士卒甘興霸第二十九回 調兵遣將爲借箭第八十一回 交南莊福鬥惡虎第五十三回 君臣一心圖天下第八十回 賈文和赤身上陣第七十一回 糊塗吳巨險送命第二回 玄德躍馬跳檀溪第四十回 “閃電”行動傳捷報第六十六回 鞏府大擺蟠桃宴第一回 無奈做了賣鞋郎第十九回 劉備回江夏官邸第六十七回 翼德冒進落陷阱第三十一回 江夏亮劍謀石陽第六十四回 翼德請纓戰武陵第七十回 劉玄德義釋桓階第二十七回 劉備留宿於文則第十三回 長阪橋頭一聲吼第四十八回 曹操敗走華容道第七十回 劉玄德義釋桓階第三十三回 一場輕鬆拔河賽第八十三回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八十八回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七十九回 劉玄德訪袁曜仁第二十回 請魯子敬吃烤鴨第五十回 曹二代臨陣翹課第二十九回 調兵遣將爲借箭第八十六回 頂撞上司的禰衡第二十四回 熱火朝天工匠坊第四十六回 取合肥砲兵立功第四十三回 蘇飛定計取和州第八十五回 江陵諸葛瑾之驢第五十六回 貂蟬告臧霸一狀第六十六回 鞏府大擺蟠桃宴第四十七回 分兵合擊保合肥第三十二回 徐元直演兵佈陣第七十二回 剪除江東暗勢力
第九十二回 霹靂一聲震乾坤第十二回 攜民渡江奔江夏第十一回 收緊拳待機而發第十六回 會師江夏躊滿志第五十五回 二虎相爭取桂陽第二十一回 劉玄德高談闊論第四十一回 智鬥禰衡殺傲氣第十一回 收緊拳待機而發第二十回 請魯子敬吃烤鴨第十一回 收緊拳待機而發第三十九回 劉玄德入主荊州第七回 劉備探訪臥龍崗第十六回 會師江夏躊滿志第四十回 “閃電”行動傳捷報第六回 設計劉琦領江夏第五十三回 君臣一心圖天下第一回 無奈做了賣鞋郎第八十三回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五十九回 劉備意外收李彥第八回 飛鴿調兵又遣將第九十回 風雲突變議兵機第三十四回 “閃電”計劃一號令第八十三回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五十九回 劉備意外收李彥第三十回 徐庶用計巧借箭第七十回 劉玄德義釋桓階第七十回 劉玄德義釋桓階第五十七回 伊家灣蔣琬出山第六十九回 兵不血刃取長沙第三十三回 一場輕鬆拔河賽第十四回 張飛智擺火門陣第二十四回 熱火朝天工匠坊第八十五回 江陵諸葛瑾之驢第八十一回 交南莊福鬥惡虎第三十六回 孔明設伏華容道第七十一回 糊塗吳巨險送命第四十七回 分兵合擊保合肥第十七回 三十軍棍的威力第二十一回 劉玄德高談闊論第十二回 攜民渡江奔江夏第九回 諸葛亮組團來投第四回 玄德平安歸新野第三十回 徐庶用計巧借箭第五十四回 美貂蟬風姿依舊第四十八回 曹操敗走華容道第五十九回 劉備意外收李彥第五十三回 君臣一心圖天下第二十六回 劉備爲老婆打獵第二十三回 盧平錢廣得高升第十九回 劉備回江夏官邸第四十三回 蘇飛定計取和州第十回 博望坡玄德放火第七十四回 和平進駐交趾郡第八十八回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九回 諸葛亮組團來投第三回 繞道遇曲阿小將第七十六回 練兵場巾幗紅蓮第三回 繞道遇曲阿小將第七十三回 賴恭獻策分交州第五十八回 玄德抱得美人歸第四十三回 蘇飛定計取和州第九十二回 霹靂一聲震乾坤第八十二回 落風口張從救主第四十五回 身先士卒甘興霸第二十九回 調兵遣將爲借箭第八十一回 交南莊福鬥惡虎第五十三回 君臣一心圖天下第八十回 賈文和赤身上陣第七十一回 糊塗吳巨險送命第二回 玄德躍馬跳檀溪第四十回 “閃電”行動傳捷報第六十六回 鞏府大擺蟠桃宴第一回 無奈做了賣鞋郎第十九回 劉備回江夏官邸第六十七回 翼德冒進落陷阱第三十一回 江夏亮劍謀石陽第六十四回 翼德請纓戰武陵第七十回 劉玄德義釋桓階第二十七回 劉備留宿於文則第十三回 長阪橋頭一聲吼第四十八回 曹操敗走華容道第七十回 劉玄德義釋桓階第三十三回 一場輕鬆拔河賽第八十三回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八十八回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七十九回 劉玄德訪袁曜仁第二十回 請魯子敬吃烤鴨第五十回 曹二代臨陣翹課第二十九回 調兵遣將爲借箭第八十六回 頂撞上司的禰衡第二十四回 熱火朝天工匠坊第四十六回 取合肥砲兵立功第四十三回 蘇飛定計取和州第八十五回 江陵諸葛瑾之驢第五十六回 貂蟬告臧霸一狀第六十六回 鞏府大擺蟠桃宴第四十七回 分兵合擊保合肥第三十二回 徐元直演兵佈陣第七十二回 剪除江東暗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