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餘燼

大火燒了兩天兩夜,終於漸漸熄滅了。

疲憊的禁軍們撤出秦嶺,駐紮於陳倉城外休整,感受着山林中傳來的熱浪。

城中縣牢已關滿了人,多是以謀逆之名被拿下的。

“冤枉啊!李亨排除異己……”

偶爾傳來類似這般的呼喊,很快,喊冤的官員便被亂棒打殺,屍體被拖出去,給旁人騰出了地方。

之後又有官員自稱是與楊黨虛與委蛇,頌讚忠王纔是社稷棟樑,得以被安全地請走。

而在牢房深處,最黑暗之處,有一條大漢始終盤腿而坐,沉默不語。

入夜,牢門外隱約傳來了爭吵聲。

“你們不能進去。”

“這是陳倉令薛景仙的批條,讓開……”

一隊人突然闖了進來,大步邁過幽暗的走道,直向最深處。

燈籠的光掠過那些披着各色官服之人,紅的、綠的、青的,最後照在一個披着黑色軍袍的寬厚背影上。

“張小敬?!”

聞言,張小敬回過頭來,抿着嘴,不吭聲。

“帶走!”來人呼喝一聲,要典獄開鎖。

“不行,這是死囚,他放箭差點……”

“帶走!”

“叮”的一聲響,刀劈在了鎖鏈上,閃出火星,嚇得典獄連忙開門。

兩人大步過去,拿了條披風兜着張小敬,摁着他的腦袋便押着他走,一直到了城樓之上。

城樓之中,許多官員正來回忙碌着,一名華袍中年男子正站在箭窗前遠眺着秦嶺。

此人相貌俊朗,風度翩翩,舉止優雅,眉宇間透着思慮之色,見張小敬被押來了,轉過身來。

“知道我是誰嗎?”

“不知。”

“我姓李,行六,旁人都稱我爲‘六郎’。”

張小敬一愣,道:“我不知甚六郎,我要見忠王。”

“大膽,榮王當面,你還不行禮!”

“不必了。”李琬擡手止住了手下的喝叱,道:“我有話問他,都下去吧。”

“六郎,此人危險,聖人被劫持時都敢放箭……”

“下去。”

待周圍再無旁人了,李琬問道:“我問你,薛白劫持聖人時,那一箭是你放的嗎?”

“不是。”

“那你爲何以弓弩對着陳玄禮?”

“我沒有,我只是給將軍看,證明我弩上的箭還在。”張小敬道:“那支箭是別人放的。”

李琬再問道:“是誰命你出手呢?”

張小敬猶豫了一下,道:“沒旁人,是我立功心切,想救聖人。”

“你是不肯與我說實話啊。”李琬不信,微嘆了一口氣,道:“我行六,你可知我的五個兄長分別是誰?”

“小人只是個無名小卒,不知道這些。”

李琬娓娓道:“我長兄李琮,也就是當今太子,意圖宮變,將聖人逼出了長安;二兄李瑛,乃廢太子,因三庶人案而死;三兄李亨,亦曾是太子,主動退爲忠王;四兄李琰,因朝見時鞋底藏有符咒,被囚禁宮中,憂懼而死;五兄李瑤,則是三庶人案中一同被處死的鄂王。”

張小敬這才意識到,這位李六郎往上數,除了忠王,其餘兄弟不是謀逆就是已死了。

“我再問伱。”李琬道:“是何人命令你冒然出手去救聖人?”

他把兄長們數了一遍又問同樣的問題,似乎如此一來事情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可張小敬的回答卻還是一樣。

“沒人指使。”

“是李亨?”

“不。”張小敬忽然反應過來,驚疑道:“榮王這是要陷害忠王不成?”

“你不肯招,以爲瞞得了我嗎?”李琬嘆息道:“我二兄是否故意要害陛下,你我說了不算,得查清真相才知。”

他不再問,招過下屬,吩咐道:“他既不開口,只當是李亨指使,帶下去吧。”

張小敬將要被重新帶下去之際,終於道:“我若說實話,榮王會秉公而判嗎?若錯怪了忠王,如何?”

“若能打消疑慮,我自然是擁護二兄至河朔整軍,收復兩京,興復大唐!”李琬久在十王宅,勢力弱小,眼見張小敬是個人才,起了籠絡之心,直直盯着他問道:“可若是李亨果真有不軌,你又如何?”

張小敬反問道:“小人斗膽,敢問若忠王有不軌之心,榮王欲如何行事?”

這問題,李琬想了想纔給出了回答,正色道:“我當救出聖人,掃除奸佞,勸聖人整頓邊軍,收復兩京,再造盛世。”

他妙巧地避開了救出聖人之後去哪裡的問題。

張小敬問道:“敢問榮王,可知我的那些同袍去了何處?”

聽得這一句話,李琬像是把握住了籠絡張小敬的關鍵,道:“有幾人當夜竄入山林,不知所蹤了。但也有幾人與你一樣被扣押下來,李亨以置聖人於險地的名義將他們軍法處置了。”

張小敬臉色一白,問道:“死了?”

“不錯,若非我救你,李亨難道就不殺你滅口嗎?你竟還嘴硬,爲他隱瞞?被人賣了還爲人數錢!”李琬搖頭不已,心知像這種無知小卒,初次面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局勢,頭腦一定是不清醒的,搞不懂狀況,“也不想想,韋堅案、杜有鄰案,他哪次爲旁人出過頭?含冤入獄,同袍身死,你還不醒悟嗎?!”

張小敬低頭不語。

許久,他啞着聲音緩緩道:“是李輔國讓我出手的。”

“果然。”李琬道:“與我的猜測差不多。”

“但箭真不是我放的。”

“放箭者纔是李亨真正的心腹,至於你,一開始便被當成了替罪羊,明白嗎?”

李琬見這一番談話收買了張小敬之心,拍了拍他的肩,道:“走,帶你去見幾個人。”

~~

城外,禁軍營地。

一頂大帳中,陳玄禮憂心忡忡地踱着步,終於聽到有人掀簾進來,轉頭一看,是韋見素。

“如何?”

“據不少禁軍士卒們所說,山火是由於薛白幾次引爆炸藥引起的。”

“真的嗎?”陳玄禮對此有所懷疑,“他把自己燒死了,有何好處?”

韋見素嘆道:“薛白或許也未料到如此結果吧。”

“我懷疑山火乃旁人所爲。”

“噓。”韋見素做了個噤聲的動作,低聲道:“凡事講證據,如今忠王深得人心,大部分禁軍將領已表態隨他西去,你我該小心些。”

陳玄禮道:“正是連我也控制不了禁軍了,可見忠王……”

恰此時,李琬帶着張小敬過來,一進帳便道:“有人證了,果然是李亨指使。”

陳玄禮、韋見素二人聽了張小敬的陳詞,對視一眼,眼神中的憂慮就更深了。

若真是薛白弒君,他們死心塌地,之後隨着忠王西向也就罷了。可既知是李亨故意趁亂害了聖人,那如何還能再擁戴忠王?

再加上李琮亦謀逆,如此一來,他們這些忠於陛下之臣就唯有支持榮王李琬了。

陳玄禮面色如鐵,思慮許久,忽開口道:“張小敬。”

“在!”

“你還是不是我的兵?!”

聽聞這話,張小敬不由羞愧。

他心裡也覺得聖人老糊塗了,對聖人有怨氣,所以廣平王、建寧王一呼,他就響應,跑去射殺楊國忠。但,多年禁軍生涯,他對陳玄禮有着天然的敬畏。

“是!”

“任你爲龍武軍中郎將,持此牌符,召集兵馬,營救陛下。”

張小敬不由愣住了,心道自己最多隻帶過十二個兵,如何能突然遷爲中郎將,又去何處營救陛下?

陳玄禮之所以這麼做,實是無可奈何了。自兵變以來,禁軍士卒被挑唆着逼聖人殺楊氏,自知犯了大罪,已紛紛倒向李亨,再加上聖人失蹤,他已無把握能掌控禁軍。

其實,張小敬在龍武軍中雖無將職,卻是從安西軍中篩選回來的,騎射了得、爲人仗義,陳玄禮這個大將軍也是知曉的,只是往日裡要提攜的世家子弟多,輪不到這個平民出身的。

如今不同了,真遇到了亂局,陳玄禮麾下竟是一個堪用的將領都沒有。

另一方面,李亨本就要殺張小敬滅口,用這樣一個人,萬一出了事,直接殺了便是,當作是爲李亨滅口。既不是自己的人,便不至於撕破臉。

“薛白手下有數百騎如今駐紮在渭水對岸的周塬。”陳玄禮招張小敬到了地圖前,指點着,道:“我要你帶一隊人躲過他們的哨馬,伏至附近,倘若遇到薛白,則營救陛下!”

“將軍,周塬地勢高,且隔着渭水,薛逆麾下皆有千里鏡,小人如何能避過……”

“軍令如山。”陳玄禮喝道:“能不能做到?!”

“喏!”

張小敬雙手接過牌符,一抱拳,匆匆而去。

李琬好不容易籠絡一個可用之才,結果就這樣跑去送死,不由問道:“陳將軍,這……能行嗎?”

陳玄禮根本就對自己的辦法毫無信心,搖了搖頭。

“死馬當作活馬醫吧。”

“可他是人證。”

“若不能找回聖人,證給誰看?”

~~

兩個士卒提起一桶冰水,從頭到腳向赤身的張小敬澆了上去。

“嘶。”

張小敬打了個哆嗦,擦拭了身上的血跡,換上了一身乾淨的軍袍,披上了一身屬於龍武軍中郎將的盔甲。

他還是第一次當將軍,有些新奇地摸了摸胸前的護心鏡,嘟囔道:“還真是不一樣。”

腋下的鐵片有些硌,胳膊得略略擡高、打開一些,走路時的氣勢反而由此更高了點。

他挑選了一匹最俊的戰馬,走到馬側時,那馬不願被生人騎,原本還想撅蹄子,見他一身盔甲威風凜凜,老實低下了脖子。

“嘿,這畜牲也懂得看人下菜。”

張小敬輕笑一聲,踢馬便向輜重營,人還未到,遠遠便喊向正在埋谷造飯的伙伕們喊道:“毛十六,給我蒸一百斤餅來,還要肉!”

“呀,我當是哪個瘟神,竟是你。怎地?撿了將軍的盔甲?小心被行了軍法。”

“過來。”

張小敬沒等馬停下,已輕輕巧巧地翻身下馬,上前一把攬過毛十六的肩,道:“我得了聖人的蹤跡,要去幹樁大功勞,這是九死一生的差事,不是好漢我不要,一會大夥們到你這來填肚,我看着挑一百人,別混了哪個拖後腿的蠢貨進來。”

“啖狗腸,富貴險中求,你看我怎樣?”

“滾一邊去。”

毛十六好奇,摸着張小敬的盔甲,問道:“你得了哪位貴人的看重,眼下這時局……”

“不歸你管,去拿盤肉招待。”

張小敬也沒個將軍的模樣,大咧咧便坐下嚼用。

在陳玄禮想要掌控近萬禁軍都很難的時候,他召集百人卻顯得很輕鬆。如今忠王號召禁軍,全憑軍心而非軍律,倒也無人來攔他。

待到天光微明,一聲哨響,百名騎兵便出了營,直奔渭水。 ~~

朝陽映在渭水的水面上,波光粼粼。

“籲!”

張小敬忽然勒住了胯下的駿馬,兜着圈子,思忖着。

“怎麼了?”

“搶功勞的人太多了!”

張小敬指着前方的馬蹄印子與馬屎,判斷出那必是李亨已經派了許多兵馬去圍攻周塬。

方纔他在營中特別留意了,沒見到廣平王的旗幟,該是廣平王帶人過來的。

他再一想,若自己是薛白,倘若僥倖帶着聖人逃離了山火,眼見這麼多兵馬圍着部下,哪還會往渭水北岸去,當然是沿着秦嶺向東走了。

可連他都能想到,李亨一定也能想到,當已經派了兵馬堵在東邊。那薛白肯定也不會這麼走了。

“散關?”

張小敬想到了追殺楊國忠那一夜,郭千里與薛白同行的畫面,遂向士卒們問道:“誰知道散關如今在誰手中?”

“還是由郭將軍守着,前兩日火勢太大,過不去。”

“走!去散關!”

張小敬當即決定不聽陳玄禮的,調轉馬頭,直趨散關。

然而,大火才滅,秦嶺官道上鋪滿了灰燼,上面還冒着煙氣。風輕輕吹過,還能看到灰燼下的炭火冒着紅光。

“咴。”

戰馬不願踏入其中,任士卒們怎麼踢馬腹、抽鞭子都沒用。

“下馬過去!”

張小敬當先下了馬,在地上撿了兩片被拋掉的皮革綁在鞋底,又撿了條樹枝當作柺杖,走進了灰燼之中。

山火留下的場面極爲可怖,天地間一片烏濛濛,盡是飄浮着的浮灰,到處都瀰漫着嗆人的氣味,呼吸不過來。

不幸中的萬幸是秦嶺高峻,有許多巨巖如牆一般矗立,隔絕了火勢,纔沒有蔓延到更遠,山峰之上還能看到幾抹青翠。

“咳咳咳……”

張小敬眼睛被薰得生疼,捂着嘴,低頭向餘燼中的腳印看去,道:“有人來過了?”

他伸出手,按在那腳印之上,還能感覺到下面透着熱氣。

“火才滅不久,剛能走人,不會走得太遠。”

“我看還不能走人……張小敬,你不會是說聖人剛走過吧?”

“追!”

衆人一旦奔跑起來,頓時掀起更多的灰燼,眼前根本不能視物。

有人撞在燒焦了的樹幹上,被裡面的炭火一燙,響起了“滋滋”的烤肉聲。

動靜驚動了前方在走路的人,對方呼喊着,開始加快了腳步。

“聖人?!”張小敬大聲問了一句。

“聖人?!”

“救朕,救朕……”

衆人士氣大振,紛紛追了過去,如此一來,動靜頓時大作,很快,他們身後也有更多的士卒追了過來。

張小敬知那是李亨也意識到薛白會來散關,派人來了。

他對這些皇子已不是很信任,唯想着自己見上聖人一面,問一問聖人到底還知不知道如何結束變亂。

漸漸地,他終於能看到前方几人的身影,有動作遲緩的老人,有挺拔高大的青年,有身姿婀娜的女子……

“薛白!放開聖人!”

薛白沒有回答,反而跑得更快了。

張小敬奮力追去,忽聽到了身後傳來了馬蹄聲。

“避開。”

過了一會,身後馬蹄聲愈發急促,張小敬連忙讓士卒避開,只見廣平王李俶率着騎兵奔來,他們竟是用布裹住了戰馬的眼睛,驅它們進了這片燒成灰燼之地。

“薛白,放開陛下!”

李俶大喝,手持弓箭,卻又不敢張開。

此時薛白已到了散關前百餘步之地,關城上的士卒們也是紛紛探頭向這邊看,上方的守將大喝道:“薛白,放開陛下!”

那竟不是郭千里,李亨不知何時已控制了散關。

至此,薛白終於是落入了官兵的包圍,他遂停下腳步,四下環顧,意識到自己窮途末路了,重重地咳起來。

“咳咳咳。”

浮灰漫天,煙氣繚繞,所有人都被薰得睜不開眼,只能眯着眼看周圍人那黑灰灰的臉。

“救朕,孫兒……咳咳,救朕。”

“薛白!”李俶緩緩驅馬上前,勸道,“你放了陛下,我保你不死。”

“好!”

薛白並無二話,扶着聖人向前一推。

衆人紛紛想要上前,搶下救駕的第一功。

然而。

“噗。”

灰濛濛的視線中,只見薛白拔出刀來,一刀捅進了聖人的後心。

張小敬愣住了,死死盯着這一幕,被煙燻壞的眼睛發酸、發疼,也不敢閉上,像要把那兩道身影死死印在腦海中。

“噗。”

薛白又補了一刀,將聖人搠倒在地。

“不!”李俶怒吼。

“陛下!”

散關城頭上的將領們也紛紛驚呼。

薛白愈顯狂悖,揮刀又斬,想要斬下李隆基的頭顱,一刀接一刀,連着三刀斬在其面容上。

“住手!”

“射殺這叛逆!”

“放箭!”

李俶終於下令放箭了,箭矢“嗖嗖嗖”地射去,薛白的手下們遂紛紛倒在地上。

薛白卻還牽起楊玉環的手想要逃,然而,逃了幾步,楊玉環跌倒在地,薛白遂鬆開她,在手下的簇擁下遁入燒燬的山林中。

“追!”李俶下令。

於是士卒們有人擁上去抱回聖人的屍體,有人追向薛白。

張小敬見此一幕,目光深深地看了眼李俶,轉身便向東面跑去。

眼下,李亨要滅他的口,李琬要利用他當人證,陳玄禮交代他的差事辦砸了,他成了棋盤上一個要被棄掉的棋子,倒不如暫時躲過去,找機會再爲死去的同袍們討個公道。

~~

“什麼?!”

陡然聽到這個消息,陳玄禮、韋見素俱是大吃一驚。

李亨紅着眼,涕淚橫流,泣不成聲道:“薛白……弒君……陛下駕崩了!”

“不,不。”

陳玄禮搖着頭,依舊不可置信。

但其實,此前一場山火,他心底裡已經對聖人能生還不抱太大的希望了。如今衆目睽睽之下,薛白弒殺了聖人,已讓他不得不面對事實。

他這一生,對聖人忠心耿耿,任儲位之爭如火如荼,他從來沒有想過在聖人百年之後要投效誰。

可如今到了不得不做決定的時刻了。

“忠王。”

先開口的卻是韋見素,語氣無奈,卻也十分清醒。

“薛白弒君,慶王脫不開嫌疑。今長安必不守,請忠王殿下擔負社稷……”

“陛下!”李亨大哭,搖頭不已。

“請忠王節哀,以大局爲重,儘快整軍出發吧。”

李琬見此情形,幾番開口欲言,終究無話可說,唯有落下淚來,爲死去的父親慟哭。

局勢至此,李亨雖無太子之名,卻已經可以名正言順地將朝臣們帶往河朔,重整局勢了。

那些像大火後的灰燼一般的流言蜚語,也沒有人敢再提。

畢竟薛白弒君,乃衆人親眼所見。

~~

張小敬一路向東,艱難地在崎嶇的山路上攀行,愈往高處,大火帶來的痕跡越輕。

他有時向山道回望,還能看到有禁軍士卒在山中搜尋,也不知是搜尋薛白,還是搜尋他?

因東邊有三座高峰矗立,峰上還有蒼翠的樹木,他便向它們所在的方向行去。

這段路正是從他追殺楊國忠的地方到雞峰山,是附近最好走的道路。

走到傍晚,到了高峰之下,前方不見了道路,張小敬遂打算在巖壁下歇整一夜,可卻總聽到風穿過細縫的嗚咽聲。他繞着巖壁找了一圈,終於找到了一個豁口。

援鐵索而上,攀過陡峭的山路,前方漸漸開朗,出現了一個小池。

張小敬大喜,正要撲到池邊飲水,忽然腳下一停,因聽到了有輕微的聲響。

“咕嚕咕嚕。”

那是用水囊打水時發出的聲音。

揉了揉眼一看,夜色中,果然有人蹲在池邊。

“我沒有惡意。”張小敬遂擡起手來,道:“我是路過這裡,想喝口水。”

他說着,緩緩走上前,而對方也站起身來了。

時近上元夜,月光明亮,灑在這人臉上,他眉眼中的英氣讓張小敬一愣。

“薛白?!”

張小敬一驚,退後一步,伸手便拔出刀來,道:“弒君叛逆……”

“別動,射殺了你。”有人在他側邊說道。

張小敬方知自己被伏擊了,放低了持刀的手。

“弒君?”薛白反問了一句,臉上竟是浮過若有若無的譏笑之意。

張小敬如臨大敵,驚異於薛白明明是向西逃了,如何會搶先出現在這裡,道:“你……”

“你,想見見聖人嗎?”薛白問道。

第408章 非戰之罪227.第224章 新誡第343章 譜寫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28.第28章 塞上詩325.第317章 掖庭宮325.第317章 掖庭宮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180.第177章 揭榜53.第53章 珍饈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第459章 劫持第384章 畫師20.第20章 審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282.第278章 脈絡163.第160章 一念之間149.第146章 詐288.要晚十來分鐘吧160.第157章 君自抉擇第442章 離間計166.第163章 謀職第373章 狎臣第436章 都在努力59.第59章 選婿第439章 無貴賤第434章 渡河157.第154章 餿主意326.第318章 清白第407章 血口噴人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282.第278章 脈絡第434章 渡河263.第261章 揮鋤212.第209章 鋪路181.第178章 狀元305.第299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150.第147章 秉公無私104.第104章 大唐風氣142.第139章 胡兒舞226.第223章 潼關懷舊271.第267章 聰明誤215.第212章 卯金刀26.第26章 鐵案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第400章 調動第379章 或輕於鴻毛第412章 詩言志77.第77章 孝子130.第127章 猴子偷桃316.第309章 迎賓第362章 君臣情義189.第186章 狂第421章 假太守93.第93章 罪名133.第130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83.第83章 策論第354章 龍尾關143.第140章 水調曲83.第83章 策論第461章 餘燼260.第258章 分化與抱團第451章 風吹去51.第51章 勿論真假75.第75章 報案142.第139章 胡兒舞233.第230章 敵我51.第51章 勿論真假第416章 局面向好18.第18章 追兇者344.第336章 自古深情留不住207.第204章 天寶文萃第465章 大局第419章 殺雞用牛刀第471章 郡王78.第78章 租庸調第357章 入城284.第279章 狼人336.第328章 最壞的打算第442章 離間計124.第122章 道宮291.第285章 人才27.第27章 邊軍履歷198.第195章 李花44.第44章 信任第355章 兵臨城下118.第118章 人情34.第34章 價高者得第412章 詩言志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142.第139章 胡兒舞332.第324章 今時寵第358章 奪城224.第221章 仙官85.第85章 天子庠序329.第321章 汝陽三鬥始朝天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249.第247章 接手118.第118章 人情
第408章 非戰之罪227.第224章 新誡第343章 譜寫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28.第28章 塞上詩325.第317章 掖庭宮325.第317章 掖庭宮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180.第177章 揭榜53.第53章 珍饈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第459章 劫持第384章 畫師20.第20章 審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282.第278章 脈絡163.第160章 一念之間149.第146章 詐288.要晚十來分鐘吧160.第157章 君自抉擇第442章 離間計166.第163章 謀職第373章 狎臣第436章 都在努力59.第59章 選婿第439章 無貴賤第434章 渡河157.第154章 餿主意326.第318章 清白第407章 血口噴人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282.第278章 脈絡第434章 渡河263.第261章 揮鋤212.第209章 鋪路181.第178章 狀元305.第299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150.第147章 秉公無私104.第104章 大唐風氣142.第139章 胡兒舞226.第223章 潼關懷舊271.第267章 聰明誤215.第212章 卯金刀26.第26章 鐵案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第400章 調動第379章 或輕於鴻毛第412章 詩言志77.第77章 孝子130.第127章 猴子偷桃316.第309章 迎賓第362章 君臣情義189.第186章 狂第421章 假太守93.第93章 罪名133.第130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83.第83章 策論第354章 龍尾關143.第140章 水調曲83.第83章 策論第461章 餘燼260.第258章 分化與抱團第451章 風吹去51.第51章 勿論真假75.第75章 報案142.第139章 胡兒舞233.第230章 敵我51.第51章 勿論真假第416章 局面向好18.第18章 追兇者344.第336章 自古深情留不住207.第204章 天寶文萃第465章 大局第419章 殺雞用牛刀第471章 郡王78.第78章 租庸調第357章 入城284.第279章 狼人336.第328章 最壞的打算第442章 離間計124.第122章 道宮291.第285章 人才27.第27章 邊軍履歷198.第195章 李花44.第44章 信任第355章 兵臨城下118.第118章 人情34.第34章 價高者得第412章 詩言志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142.第139章 胡兒舞332.第324章 今時寵第358章 奪城224.第221章 仙官85.第85章 天子庠序329.第321章 汝陽三鬥始朝天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249.第247章 接手118.第118章 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