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大雨

三更時分,哨馬趕回了唐軍大營,李光弼聽到馬嘶當即醒來詢問了消息,得知有兩千餘人馬趁着夜色渡過了潏河。

“很好。”

他拿出地圖標註着,心知這是叛軍潰散的開始。遂連忙發了軍令遞給咸陽、金城、雲陽、涇陽、渭南等諸縣守軍,命他們嚴守城池,不給叛軍劫擄打糧的機會。同時,加派哨馬,去打探是哪一支叛軍出逃了。

動靜驚醒了薛白,披着衣服趕到了大帳。

“如你我所料。”李光弼遞過情報,道:“我探得出逃的是阿史那從禮,此人是突厥人,必不是回范陽,而是北上塞外。”

薛白也判斷這是敵軍軍心散亂的開始。之後,他看着地圖,不自覺地皺起了眉。

“怎麼?北平王認爲這是崔幹佑的計謀?”李光弼沉吟道:“若是設伏,太過明顯了。”

“我讓高力士攜貴妃南下侍奉聖人,如今正走到金城縣一帶,恐阿史那從禮遇到他們。”

這不是影響戰局的事,李光弼不以爲意,只安排人去通傳消息。之後,召集諸將,商定派何人去追擊阿史那從禮。

“出奔的這兩千餘騎多是突厥的同羅部人,早年曾內附大唐。若能殺阿史那從禮而招降他們,於局勢大有裨益,誰願往?”

話是這麼說,可李光弼要與崔幹佑對峙,根本派不出多少人馬。諸將更想跟着指揮官滅叛軍主力,立大功,不願意去做這種小打小鬧的差事。

“既然都不出列,我來點將。”李光弼淡淡道:“張伯儀……”

張伯儀正暗忖倒黴,薛白開了口,道:“我去吧。”

李光弼不想讓薛白帶走太多人,還在猶豫,薛白知他心意,主動表態,只帶老涼的一支騎兵去追,這事便定了下來。

~~

金城縣。

高力士年老,行到此處時病了一遭。杜五郎只好讓隊伍停下來,他也順便準備一些事務。

這日天明,楊暄早早就到了杜五郎的住處,小聲道:“你要我找的屍體我找到了,在城外撿的。”

杜五郎迷迷糊糊中醒來,再次確認道:“你真的是撿的吧?”

“好吧,我與你說實話。”楊暄沒想到他這麼敏銳,當即不敢隱瞞。

一聽,杜五郎大受驚嚇,當即清醒了過來,道:“你不會是……殺了誰吧?”

“那沒有,我哪會殺人啊,你也莫叫我殺人。”楊暄道:“我是跟人買了這屍體,你知道花了多少錢嗎?”

杜五郎不解,問道:“什麼叫買的屍體?”

“一場戰亂下來,關中到處都沒有吃的,連一隻老鼠那麼點的肉都要賣好幾百錢,何況這麼大一個人。”

楊暄說着戰亂之後集市上物價的變化,杜五郎只覺一陣涼意。

收拾停當,他們便繼續起行,一整日只行了二十里,夜裡宿在了金城縣以西的馬嵬驛。

之所以選在這裡,因爲馬嵬驛是這條路上頗大的一處驛站,中宗皇帝送金城公主去吐蕃時也是在這裡餞別。

一路上,楊暄與杜五郎並轡而行,一直在喋喋不休地數有多少女子傾慕於他,說他家原是宰相門第,他相貌英俊又多金,三曲中好多花魁都饞他。

“你不懂,其實小娘子們比男子還要好色。有時並不是我太過風流,而是總被她們盯上,沒辦法。搞得我現在都好女色了。”

“我是不懂。”杜五郎道,“我就沒見過有女子饞男子的。”

楊暄道:“伱得像我……”

張雲容路過,終於忍受不了楊暄的聒噪,白眼一翻,道:“像楊郎君英俊多金恐還不夠,需再添三分才華、三分意趣,三分英雄氣魄。”

“啊,你!”

“好吧。”杜五郎小聲嘟囔道:“看來我是一分都沒有。”

他不在意這些無聊事,只是看着張雲容去扶下楊貴妃,忽想到聽張雲容這般形容,倒像是在說某個人。

回過神來,他擡眼望了一眼北面山上的黃山宮,心裡回顧了一下自己的計劃。

他曾經在這裡當過縣尉,也有些熟悉的部下。昨夜他在金城縣裡時便做了安排,讓他們今夜扮成叛軍殺到驛館,然後,混亂之中,楊貴妃爲了避免受辱,當着高力士面劃花自己的臉,自盡而亡。其實無非是抹些血,趁着夜色黑燈瞎火的看不清假死脫身,往後隱姓埋名。

就當是以前貴妃對杜家有恩的報答了,他杜謄也是“恩必報、債必償”的。

……

月光照進了驛館後的院落,把一株老槐樹的影子照得曲曲拐拐,猶如龍蛇。

夜深人靜中,忽然傳來了由遠而近的馬蹄聲。

“叛軍來了!”

拍門聲響起,有人打開驛館門,見到的是一個風塵僕僕的軍使,臉上滿是汗水,大喊道:“一支叛軍已至金城縣城下,其哨馬很快便至,速作準備。”

高力士很快被驚動了,喚過杜五郎,道:“杜司直認爲如何是好?”

“現在逃也來不及,我們避入黃山宮怎麼樣?”杜五郎沉穩應道。

高力士見這個年輕人遇事如此鎮定,讚許地點了點頭,道:“那便依五郎所言。”

兩句話之間,從稱呼的變化便可看出,他已願意與杜五郎結下私交。

杜五郎確實是鎮定,心想着那所謂的“叛軍”都是自己安排的,有何可怕?他遂不慌不忙地作了安排,連夜把隊伍喚起來,往北面的黃山宮。

楊玉環特意換了一身馬球服,將頭髮束起,當着高力士的面,拿泥土抹了臉,道:“我怕遇到賊兵,高將軍覺得這般如何?”

“貴妃想得周到。”

一行人開始趕往黃山宮,這段路不遠,但全是山路。

杜五郎牽着馬,步行登山,小聲向楊暄問道:“屍體已經安排上去了嗎?”

楊暄道:“放心吧,穿得和貴妃這件一模一樣。”

正此時,他們聽到遠處有動靜,轉過頭看去,見到月光下數十人在奔跑,快到馬嵬驛了。

奇怪的是,在更遠處,還有十數騎正在狂奔而來。

“哇。”楊暄道:“你安排的人好快,小小一個金城縣,有這麼多騎術厲害的人。”

雖然隔得遠還看不清楚,他卻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受,覺得那些襲捲過來的身影又快又兇狠。

杜五郎看得呆住了,心中察覺到有些不對,撓了撓頭,找人問道:“方纔來報信的信使在哪裡?”

“那。”

杜五郎連忙過去,一看,自己並不認得對方,遂問道:“誰派你來傳信的?”

“天下兵馬副元帥,兼河東節度使李節帥。”

“真是李節帥派來的?”杜五郎湊近了,交頭接耳地問道:“還是說,有人讓你這麼說的?”

他還以眼神示意了一下對方,讓對方看看他就是那個主使。

“杜司直是懷疑我嗎?”

那信使臉色一肅,當即拿起一枚令符。杜五郎只看了一眼,臉色就白了。

此時,那數十人到了馬嵬驛,開始往黃山宮趕來。不多時,那十數騎兵也奔到了,明火執仗地搜索起來,很快發現了上山的隊伍,當即追上。

“啊!”

夜色中傳來了慘叫。

杜五郎知道發生了什麼,那是他安排的人手被真正的叛軍射殺了。

“快!”

他連忙催促隊伍進入黃山宮。先是高力士、楊玉環被迎進去,之後是一些皇親、官員、宮人。

杜五郎落在最後,聽得慘叫聲越來越近,回頭看去,只見一名衝在最前方的胡兵身披輕甲,手持長刀,正在像砍瓜切菜一樣把金城縣的漢子們斬倒在地。

“你們……”

杜五郎心想,是自己害死了那些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眼看着那胡兵向他衝來,他想跑,腳卻像釘住了一樣。

“走啊!”

“嘭!”

那胡兵衝到杜五郎面前時,卻是楊暄一把將杜五郎拉進了黃山宮,關上宮門。

十餘叛軍只是哨探,見狀也不強攻,直趕回去彙報。

衆人驚魂未定,楊玉環找了個機會,小聲向杜五郎問道:“是你安排的嗎?”

“不是,我……我也沒想到。”杜五郎道:“貴妃先不要演,現在可是不能離開,等我安排好了,你再演。”

楊玉環握了握手中的匕首,心想,也許是命中註定,就是要讓自己早亡。

另一方面,她也在想,薛白會不會再救自己一次?可世上怎麼會有一個人能在她回回遇到危險時都出現?

這夜的危險並沒有過去,很快,馬嵬坡已燃起了熊熊篝火。

越來越多的叛軍開始向這邊聚集過來。

杜五郎手上拿着一支千里鏡,登上高閣,往馬嵬坡上看去,須臾,回頭瞪大了那雙驚訝的眼。

“怎麼了?他們在做什麼?”楊暄問道。

杜五郎不答,目露驚恐之色。

之後,有叛軍往黃山宮攻了過來,並且喊道:“裡面的人,肉嫩!”

這句話,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恐懼。

~~

次日下午。

楊玉環手握着匕首,轉頭瞥了高力士一眼,只見高力士正以非常緊張的眼神盯着外面。

聽動靜,那些叛軍已經快要殺進來了。

而此時天光正亮,顯然是不適合假死躲身的。楊玉環心裡在想,自己也許得真的一刀下去,了卻此生了。

她其實並不怕死,可還有一樁心願未了。

陽光透過窗紙照進來鋪在地上,一點點被拉長,鋪到了她的腳下。院外的動靜突然間更爲喧囂,又很快安靜下來,只剩下密集的腳步聲。

高力士站起身來。

楊玉環也把匕首抵在了自己脖子上,她看向堂上,心道:“不可能的,他不會再來。”

然後,她看到薛白的身影大步走了過來。

……

“好巧,你又救了我。”

薛白看到楊玉環,先是上前行禮,然後小心地伸出手接過她手裡的匕首,兩人靠近時,她這般說了一句。

“不是巧。”他應道。

楊玉環聽了,眼簾微擡,漾起些波瀾,小聲道:“我有件事要告訴你。”

“讓貴妃受驚了。”

薛白略略提高音量,打斷了楊玉環的話,退了一步,以眼神示意她此時並不方便多言。

高力士已經輕手輕腳地走了過來,道:“貴妃無事就好。”

“高將軍放心,叛軍很快便要平定了。”薛白道:“不如就在馬嵬驛稍等幾日,也許很快天下太平,便可迎聖駕歸京了。”“那老奴也該去迎聖駕纔是。”

“好啊,待李節帥破敵,便由高將軍把這喜訊報於聖人。”

說着,薛白與高力士往外走去。

“老奴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許多事不想管,卻想提醒北平王一句。”

“高將軍請講。”

“都喚我作‘阿翁’,不知有沒有資格也聽北平王這般喚老奴?”

“阿翁。”

“好啊。”高力士微微一嘆,小聲道:“北平王不必瞞老奴,杜五郎的安排,老奴已經看穿了。”

“不知是什麼安排?”

“別再故作不知了,那堂後還擺着一具屍體,想必是用來魚目混珠的?”

薛白正要解釋。

“北平王是做大事的人,眼下,正是關鍵時候,不可因小失大啊。”高力士擺了擺手,低聲道:“只要得到聖人承認,以你如今的功勞,有什麼經天緯地的大業是辦不成的?”

薛白知道他這句話的含義,深有感觸。

高力士又道:“經此一亂,聖人難得想開了,不怪你平反了三庶人案,你又何必再觸怒他?往後,你輔佐殿下勵精圖治,我陪着聖人安度晚年,這是社稷之福。不可再因貴妃一人,而致天下大亂啊。”

這番話是有道理的,暫時於長安政權而言,得到李隆基的承認至關重要。

~~

杜五郎到了馬嵬驛,只見薛白正在處置投降的叛軍。

他好奇薛白是怎麼做到一來,就招降了這麼多凶神惡煞的敵人,便找了一個機會問了一嘴。

“叛軍士卒們被圍困在長安這麼久已經很餓、很疲憊了,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且能吃到人肉的。這種情況下冒險經高原回漠北,遠不如投降。故而,我一到,他們便擒了阿史那從禮歸順。”

“就這麼簡單?”

“這是勢的累積,難處在於累積的過程。”薛白道:“滴水積成洪流很難,要衝垮河堤,不就是一瞬間的事。”

杜五郎道:“那是你,旗幟一展,他們便降了。我可是差點死了。”

“你若看明局勢,大可告訴那些同羅兵,你可帶他們‘共效朝廷,同享富貴’,能說服他們的。”

“哈。”

杜五郎心想,自己要是能做到,不就成了史書上記載的那種厲害人物了嗎?普通人,膽都嚇沒了,還去與叛軍說那些。

說話間,阿史那從禮被押來了,這人壯得厲害,身上盔甲都被摘了,顯出一身肥碩的肉。

“北平王,此前在洛陽我還不服你,這次服了,你若還敢用我,我勸服我阿爺,爲你平定安慶緒,除掉李亨!”

阿史那從禮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樣粗豪,一番話既道了歉,又提出了自己的價值,給出了許諾,還用了激將法以免薛白“不敢”用他。

薛白卻是看都沒看他,而是看向投降的叛軍們。

“你們能迷途知返,這很好。但在我這裡,有兩種人不能寬恕!一是降而復叛,無視朝廷威嚴者;二是意欲割據,分裂大唐國土者,阿史那從禮兩者皆佔,斬!”

“北平王,你就沒想過……”

“噗。”

一聲響,一顆人頭已經被劊子手提了起來。

杜五郎看得砸舌,薛白拍了拍他的肩,與他走到僻靜處,說些私事。

“你的佈置,已經被高力士看出來了。”

“那怎麼辦?”

“我已經讓他手書一封,快馬遞往蜀郡,告知李隆基,隊伍稍遇耽擱,還在前進,他答應了。”

杜五郎道:“那貴妃呢?”

“你繼續護送,走陳倉道,路上慢些。”薛白道:“要不了多久,關中就能平定,到時我會派人接李隆基從子午道歸京,與你們錯開。”

“好吧,我就不該讓楊暄這個笨蛋幫我做事,教高力士看出來了。”

杜五郎遂去告訴高力士、楊玉環,他們稍等幾日將繼續出發南下,高力士十分欣慰,楊玉環卻是臉色一黯。

之後,張雲容找了個機會,小聲與杜五郎道:“貴妃要見北平王。”

“我可沒辦法。”

“貴妃有很重要的事要告訴他。”

“那你告訴我吧。”杜五郎道:“我可以轉達給他。”

張雲容遂以一個嫌棄的眼神瞥了杜五郎一眼。

~~

夏日的天氣說變就變,隨着幾聲悶雷,天降大雨。

馬嵬驛,薛白擡頭望向天外的雨簾,心知這是好事,大雨滂沱,崔幹佑更沒辦法與李光弼決戰了,叛軍只有土崩瓦解的份。

他遂不急着趕回去,而是派人聯絡了還在扶風郡的嚴武、高適,開始收整越來越多往北逃竄的叛軍,恢復關中秩序。

耽擱了數日,好不容易等到放睛,高力士便催杜五郎出發了。

杜五郎又拖延了半日,夜裡到馬嵬驛詢問薛白。

“出發也好。”薛白道,“算時間,差不多了。”

“哦。對了,貴妃說有重要的事與你說。”

“什麼?”

“不知道。”杜五郎撓了撓頭,“沒告訴我啊。”

“去吧。”薛白嘆道。

明日他也得準備回唐軍大營,其餘事,大可等平定了叛亂再談。

夜裡,薛白又做了個夢。

他夢到自己喝醉了,給楊玉環念上次沒念完的長詩,忽然,被她那溫軟的身體壓住,他想推開她。後來,夢中的場景便迷迷糊糊的。

依稀又聽到了她那句嘲諷。

“你反正不能生孩子。”

“能。”

“可我不能,你怕什麼?”

夢境愈發的綺麗。

夢境也愈發模糊,他只記得一些具象的東西,優美的脖頸處以細繩繫着鴛鴦兜子,輕紗披帛皺如雲一般透出凝脂般的肌膚,玉趾上勾着的紅色舞鞋晃了晃,掉落在地上。

他似乎還在夢中唸了詩。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一覺醒來,薛白揉了揉頭,看向身處的馬嵬驛,知道自己又做了個夢,也確實只是做了個夢而已。

出了住處,擡頭看去,他看到自己的旗幟,上面大書着他的爵號“北平郡王”。

他是皇孫,他是北平郡王,爲謀劃這個身份,他付出了太多,絕不可能爲任何人捨棄。天下之大,唯獨楊玉環,他不能碰。

薛白遂翻身上馬,走到他的大旗下。

“出發!”

他知道楊玉環也已出發去往蜀郡,他卻沒有回頭,準備往白馬寺,立一樁大功業。高力士說的不錯,天下大事,不能因爲一女子而誤。

風吹大旗,馬蹄聲陣陣。

“駕!駕!”

行了大半日,西邊有快馬狂奔而來,因被薛白的隊伍阻了速度而大喊起來。

“五百里加急!”

“北平王在此,何事?!”

薛白勒住繮繩,回過頭去,只見一名信使被帶了過來。

他遂問道:“何處消息?”

“山頭先生消息。”

薛白臉色頓時凝重起來。

“聖人已自稱太上皇,遣韋見素、崔圓持印符至靈武,承認忠王繼位,下旨廢慶王儲君,否認北平王之身份。今靈武已聚集安西、朔方、河西、隴右、回紇等兵馬二十萬,隨時東進,討伐……叛逆!”

“誰是叛逆?”

薛白這是明知故問了。

他當然明白,李隆基、李亨一定知道他已經快要平定安慶緒,故而纔會突然翻臉。

縱觀這場叛亂,那對父子但凡能有一點失誤,也許就能讓大唐繼續繁盛一百年。

偏偏他們始終都在精心謀劃,以極敏銳的嗅覺捕捉着任何威脅,只要是能威脅到他們個人地位的風吹草動,永遠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情況永遠會直轉急下。

無數人拼死拼活,想阻止叛亂、想把叛亂壓在河北以內、壓在潼關以內、壓在關中以內……沒有用。

可笑的是,高力士還勸薛白不能因一個女子而誤了社稷,這就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一個女子根本就不可能害得了天下,李隆基甚至都不願意等到楊玉環抵達蜀郡再下旨。

想來,李隆基覺得薛白還會再談條件,還打算一會扶持李琮、一會扶持李亨,借力打力,像是養着幾隻互相爭鬥的蠱。

薛白卻要跳出蠱盒了。

他已深切明白繼續顧全大局,大局也不會好。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他喃喃着,在心中下了決心。

反了!

“轟。”

天空中忽然一聲悶雷,又要下雨了。

薛白擡頭看向那低沉的烏雲,心想下一步怎麼做,是先去長安,讓李琮稱帝,還是先去白馬寺,親自招降叛軍?

想了想,他猛地調轉馬頭,驅馬狂奔起來。

豆大的雨點砸落,雨中奔馳着的薛白卻覺得自己的心境從來沒有這麼開闊過。

20.第20章 審65.第65章 衆裡尋他63.第63章 佳節229.第226章 縣尉20.第20章 審第459章 劫持第484章 上進的夥伴第117章 魚鉤159.第156章 高高掛起334.第326章 假想189.第186章 狂270.第266章 發苗248.第246章 釋放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第364章 積怨25.第25章 攀高枝110.第110章 新搭子171.第168章 以小見大第491章 過香積寺87.第87章 飲中八仙歌第464章 回駕114.第114章 踏青287.第282章 華錦之下96.第96章 春闈五子311.第305章 相門女236.第233章 設局239.第236章 背郭234.第231章 燈籠136.第133章 歲考第402章 妙法選官126.第124章 隱情311.第305章 相門女284.第279章 狼人154.第151章 造相第440章 威嚴落地148.第145章 繼任者201.第198章 發報人97.第97章 覆試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第448章 驅狼吞虎38.第38章 平安無事第502章 摯愛第388章 交朋友第407章 血口噴人第351章 靈關道第506章 過猶不及第346章 川西高原第6章 螻蟻22.第22章 置身事外132.第129章 金飯碗第415章 常山郡104.第104章 大唐風氣第362章 君臣情義310.第304章 右相府第487章 上進心49.第49章 私藏305.第299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222.第219章 賜浴77.第77章 孝子149.第146章 詐99.第99章 得寶歌第499章 黃臺瓜辭43.第43章 滿堂驚貴225.第222章 別長安110.第110章 新搭子45.第45章 祝大家端午安康第455章 速去速回第11章 無賴第437章 相惜第414章 傳承63.第63章 佳節第475章 平涼對策第433章 南下剿賊第383章 仕女圖48.第48章 船票第481章 迴歸第504章 牛刀小試319.第311章 禮成112.第112章 師門18.第18章 追兇者第508章 忠臣良將321.第313章 道姑第397章 小團體283.十月總結、活動預告(感謝月票金主“捏嗎”)31.第31章 尋親114.第114章 踏青189.第186章 狂第9章 放長線第345章 本沒有路第483章 坦白局第467章 共克時艱113.第113章 家宴第369章 情敵第414章 傳承140.第137章 斬死324.第316章 太池宴138.第135章 分利第433章 南下剿賊
20.第20章 審65.第65章 衆裡尋他63.第63章 佳節229.第226章 縣尉20.第20章 審第459章 劫持第484章 上進的夥伴第117章 魚鉤159.第156章 高高掛起334.第326章 假想189.第186章 狂270.第266章 發苗248.第246章 釋放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第364章 積怨25.第25章 攀高枝110.第110章 新搭子171.第168章 以小見大第491章 過香積寺87.第87章 飲中八仙歌第464章 回駕114.第114章 踏青287.第282章 華錦之下96.第96章 春闈五子311.第305章 相門女236.第233章 設局239.第236章 背郭234.第231章 燈籠136.第133章 歲考第402章 妙法選官126.第124章 隱情311.第305章 相門女284.第279章 狼人154.第151章 造相第440章 威嚴落地148.第145章 繼任者201.第198章 發報人97.第97章 覆試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第448章 驅狼吞虎38.第38章 平安無事第502章 摯愛第388章 交朋友第407章 血口噴人第351章 靈關道第506章 過猶不及第346章 川西高原第6章 螻蟻22.第22章 置身事外132.第129章 金飯碗第415章 常山郡104.第104章 大唐風氣第362章 君臣情義310.第304章 右相府第487章 上進心49.第49章 私藏305.第299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222.第219章 賜浴77.第77章 孝子149.第146章 詐99.第99章 得寶歌第499章 黃臺瓜辭43.第43章 滿堂驚貴225.第222章 別長安110.第110章 新搭子45.第45章 祝大家端午安康第455章 速去速回第11章 無賴第437章 相惜第414章 傳承63.第63章 佳節第475章 平涼對策第433章 南下剿賊第383章 仕女圖48.第48章 船票第481章 迴歸第504章 牛刀小試319.第311章 禮成112.第112章 師門18.第18章 追兇者第508章 忠臣良將321.第313章 道姑第397章 小團體283.十月總結、活動預告(感謝月票金主“捏嗎”)31.第31章 尋親114.第114章 踏青189.第186章 狂第9章 放長線第345章 本沒有路第483章 坦白局第467章 共克時艱113.第113章 家宴第369章 情敵第414章 傳承140.第137章 斬死324.第316章 太池宴138.第135章 分利第433章 南下剿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