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上進的夥伴

“薛白!看着她!”

隨着楊國忠的嘶吼,薛白目光看去,見到了楊玉環那張絕美的臉上露出了痛苦之色。很少有人能在這種表情猙獰的情況下保持好看,偏她還能悽美到讓人產生以身相替的衝動。

這或許是絕世美人與美人之間的區別之一。

楊國忠那雙佈滿可怖傷疤的手正緊緊掐着她的脖頸,她比別人都要細皮嫩肉,被手指一按,白皙的皮膚上就留下了淤青。

隨即,薛白目光一轉,又落在了楊國忠那張被燒得慘不忍睹的臉上,一美一醜的對比有種強烈的視覺震撼。

“別看我!”楊國忠道,“看着她,薛白,你不會讓她死的!我知道。”

他穿着皇袍,喚薛白而不喚李倩,對於薛白,顯然會帶來一些很不好的影響。

尤其是此時守在附近的宦官、禁衛們聽到動靜都已經圍了過來。

李光弼環顧殿外,故作驚訝地喃喃道:“這麼多人?”

薛白心中暗想道:“這些本是我佈置來對付你的,當然多。”

“李節帥,我怕引起長安動盪……”

“不許說話!”楊國忠大聲喝道。

薛白並不理會,繼續向李光弼道:“你去安撫住你帶來的將士們,如何?”

“貴妃這邊?”

“我與右相談,誤會一場,不要緊的。”

兩人交談時十分鎮靜,唯有楊國忠擺出了最猙獰的表情,不停地想要喝止他們交談,結果,楊國忠發現讓李光弼退場能讓他更有安全感,便放任了此事。

“讓李將軍暫離。”薛白這時候又很尊重楊國忠的意見了,問道:“可以?”

“走,讓他走。”

於是,李光弼向薛白點了點頭,以示感受到他的信任,之後轉身往外走去。

一個細微的動作,或許代表着他決定暫時不會爲李亨對付長安朝廷,於天下大勢都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雖然薛白準備好的諸多話術都還沒來得及開口,可有時候,緊急情況下的眼神交流比言語要能打動人。

薛白其實有兩個擔心,最擔心的是楊國忠吐露出李隆基並非是他派人護送到蜀郡的真相,趁大家沒反應過來先送走李光弼,他就放心多了。

第二個擔心的是後宮牆那邊張小敬聽到動靜誤以爲這邊動手對付李光弼了,雙方起了衝突。

他遂又向王難得道:“你去告訴大家,沒事。”

楊國忠很緊張,喝道:“別想讓他去調人來害我!”

“放心,讓旁人離開,我們談。”薛白道:“我會滿足你的條件,我們是結義兄弟,不是嗎?”

王難得根本就不在乎楊玉環的死活,方纔已準備撲上去殺掉楊國忠了。

但薛白一個眼神讓他意識到,殺楊國忠不重要,拉攏李光弼纔是真正的關鍵,於是立即轉身而去。

“都退下吧!”

如此一來,殿內除了薛白、楊國忠、楊玉環、高力士四個知情者,就只剩下一個李琮了。

李琮方纔一直沒有開口說話,心情卻是跌宕起伏。

他其實早知聖人是假的,只是懶得管薛白拿誰來當傀儡。甚至故意不去想這件事,方便更好的裝糊塗。但他心底裡一直以爲真的聖人已經駕崩了。

此時他還處在“聖人在蜀郡”這一消息帶來的震驚之中,腦子裡紛繁複雜,有無數思緒。

“殿下。”薛白提醒道。

李琮立即會意,道:“我走?”

“不許走!”

楊國忠這次不依了,大概也是明白了薛白真正害怕的是陰謀被戳穿。而且,李琮顯然沒有李光弼、王難得的武力,更適合留下來作爲人質之一。

薛白提醒道:“越多人在場,你越危險。”

“總之他不許走!”

李琮不在乎楊玉環死活,也就不會被威脅到,當即邁開腳便要往外走去。

“薛白!”楊國忠當即把手中的釵子往楊玉環脖子上一刺,沁出血來,“你不要她的命了嗎?!”

薛白伸出手,攔了攔李琮,道:“殿下,若沒了貴妃,我們不好向聖人交代。”

李琮一聽,非常不悅。他原本以爲薛白已經把聖人安置妥當了,結果留下這麼一個亂攤子,現在他還得要向聖人交代?

一個於危難之際守住國都,力挽狂瀾的監國太子,要向一個逃到蜀都的昏庸之君交代什麼?難道說“父皇,兒臣只能守住被伱拋棄的江山,沒保住被你拋棄的女人”嗎?

此事也怪薛白,沒有早點讓他登基,被李亨搶先了一步。

但李琮還沒想好要如何處置這些問題,倒也願意看看薛白、楊國忠這兩個叛逆還能說出什麼讓他大吃一驚的消息來,遂駐足冷眼旁觀。

這倒顯得薛白連太子都能左右。

“說吧,你想要什麼?”薛白向楊國忠問道。

“我失去的一切還能回來嗎?!”楊國忠拉着楊玉環往後退了幾步,眼神中又浮出了狂意,“我曾是大唐的宰執,還曾是,曾是聖人!”

這句話像是有種奇異作用,能讓他亢奮起來。每說一句都能給他一點勇氣,做出愈發誇張的舉動。

他餘光看到高力士還站在那,叱道:“你走開!”

高力士老邁,慌退了兩步,撞到了燭臺,連忙伸手去扶。

薛白道:“扮到這裡就夠了,此前是護駕,是功勞。若是……”

“別哄我!”楊國忠叱道:“我也是當世名臣,不是三歲小兒,我知道你要殺我!”

“我不殺你。”

“狗屁!我只有一個辦法能活下去了,只有一條路走到底,我繼續假扮聖人。”

“你瘋了。”

“我沒瘋!殿下,你也不想聖人出現在蜀郡吧?”

楊國忠看向李琮,眼神與語氣瞬間不同,充滿了熱情,開口勸說了起來。

“殿下,讓我繼續當你的聖人,不,我可以下詔讓你登基,你爲皇帝,我爲太上皇。”

類似這樣“讓我當你爹”之類的話,若是與尋常人說,怕是要被對方打死。可站在權力的頂端的從來都不是正常人,他們已經凌駕於普通的情緒,眼中只有利弊。李琮聽了,眼神中竟泛起了思索之色。

楊國忠大喜,繼續道:“殿下你想想,蜀郡的聖人是假的。你守住了長安,守住了大唐,你才應該成爲聖人。”

李琮有些意動,看向薛白,眼神中有些詢問之意。

薛白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首先,李隆基既到了蜀郡,長安根本就否定不了。最簡單的一件事,現在漕運已經斷了,李隆基隨時可以切斷南方供應給關中的糧食。

其次,承認李隆基,甚至搶下“護駕至蜀”的功勞,是打壓李亨進而拉攏李光弼的最好辦法,且已經初見成效了。

放棄李光弼,而選擇滿足楊國忠或李琮的權欲,這是最愚蠢的做法。

薛白假裝思量着,再次看向楊玉環,發現她正以一種悽婉的目光看着自己,像是一朵風雨之中悽美的花,隨時要凋零,她沒有哭,沒有喊,眼神裡既有悲傷,又無比鮮明。

“我沒想到,聖人順利到了蜀郡,眼下這情形,也出乎我的意料。”薛白緩緩開口,好一會,卻只蹦出一句話,道:“此事,恐怕需要從長計議。”

“別想拖延時間!我殺了她。”

“你殺了她有何用?”薛白道:“我們與你談,本就不是在乎她的死活。而是我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你坐下,我們依舊可以相談甚歡。”

“不在乎她?想騙我?當我不知嗎?你與她有私情!你們兩個狗男女,你們下賤!”

說着,楊國忠獰笑起來,道:“你還當聖人不知?他會放過你們嗎?我告訴你,你們現在只有否認了蜀郡的聖人,纔有活路。”

“我知道。”薛白道。

李琮訝異地看了他一眼,意外他這般輕易就承認了與楊貴妃的私情,然後,再想到他皇孫李倩的身份,嘴角便揚起了一絲冷嘲之意。

再看楊玉環,此時正目光定定地看着薛白,什麼都沒說。

薛白卻只是單純地在順着楊國忠的話說而已,道:“你莫忘了,那是蜀郡,是你的地盤。”

“哈。”

楊國忠終於笑了,眼中有了得意之色,道:“我早便命劍南節度副使崔圓,準備迎駕之事,他是我的人。莫忘了,我是新都縣尉起家的,我們楊家早就是蜀中名門了。”

“萬金之策,我正想與你商議,派人到蜀郡聯絡崔圓一事。”

薛白這句話,讓楊國忠安心下來一些,問道:“真的?”

“真的,你我聯手,才能無往不利。”薛白道:“記得前些年嗎?凡是我們合作之事,哪件敗過?”

“你讓我假冒聖人,我可是全力配合的吧?”楊國忠終於還是把當時的真相抖了出來。

李琮聞言不由自主掃了薛白一眼。

這個動作被楊國忠捕捉到,他譏笑起來,道:“薛白,你承認嗎?你挾持聖人,差點就要弒君。”

薛白搖了搖頭。

楊國忠大喊道:“我劃花她的臉!”

“好,我是挾持了聖人。”

“那你承認你與她有私情吧?來,說給殿下聽,你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畜牲。”

“你錯了。”薛白道:“你要做的不是離間我與殿下,我們都是一夥的,該同舟共濟纔對。”

“別廢話了,我要的是保證。”楊國忠道,“我要擬一封聖旨,告訴天下人蜀郡的聖人是假的,請殿下讓中書門下將它昭告天下。”

事到臨頭,李琮卻猶豫了,他雖然對楊國忠的提議動心,卻沒有果斷行事的魄力,以及承擔風險的勇氣。

這件事要顧忌到各方的反應,絕不是一時半會能下決心的。

楊國忠等了一會,喝道:“還不答應?!”

他再次把手裡的釵子往楊玉環的脖子上刺得深了些。

偏是此舉根本嚇不到李琮,李琮甚至往外看了一眼,擔心李光弼的動向,之後道:“放心,我不會殺你的,等更多消息……”

“薛白,你還不勸殿下答應?!我殺了她!”

“忘了?在陳倉,貴妃就已被賜死了,你挾持她沒用。”薛白也往外看了一眼,目光一掃殿內,話鋒一轉,道:“這樣吧,你挾持我好了。”

“什麼?”

“挾持我,才能讓殿下傳旨,纔有可能威懾宮中的禁衛。”

楊國忠不上當,道:“你武藝高,休想近前。”

薛白二話不說便解下腰帶,遞給李琮,道:“請殿下捆我。”

李琮心想,這真是一個能對付薛白的好時機,可如今他還有太多事需要倚重薛白,遂勸道:“你不必以身犯險。”

“無妨,他是自己人,等他冷靜下來會想明白的。”薛白以平靜的語氣表現出了對楊國忠十分信任的態度,待手被捆上之後,帶着友善平和的笑容,走向楊國忠,同時還道:“你放了貴妃,我們談談。”

一剎那,楊國忠真有些動容。並非是因爲薛白願意以身替楊玉環,而是從此舉看出薛白是真的無意殺他。

說明彼此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合作餘地的,兩人曾經說過,要一起上進。

他遂鬆開了扼着楊玉環脖頸的手,捏着釵子指向薛白。

“噗。”

尖尖的銅針刺進了脖子,下一刻便被拔了出來,於是鮮血噴涌。

楊國忠愕然,轉過頭,只見高力士手持一支燭臺,再次刺下。

“噗。”

這一下,楊國忠生機盡去,栽倒在地,喉頭中血氣翻滾,死死瞪着薛白。

“你……說好……”

薛白方纔就留意到高力士了。

若說今日立政殿內還有一個人因爲李隆基抵達了蜀郡而欣喜,這人不是李隆基最愛的妃子,也不是他的兒子,更不是他最信任、最委以重任的忠心耿耿的宰相,而是高力士。

事實上,高力士從聽到楊國忠的想法時就動了殺心,悄然握住了一支燭臺。

唐隆政變以來,太多人忽視了這個太監,付出了血的代價,今日也不例外。

薛白也正是因爲瞥見高力士的動作,方纔故意上前迷惑楊國忠的視線,他捆着雙手站在那,被楊玉環的身軀撞了一下。

而楊玉環沒有躲開,把頭倚在他胸膛,第一時間就迫不及待解薛白的腰帶。

“說好……我當……聖人……”

楊國忠還在喃喃着,因薛白的背叛而感到了巨大的憤怒。

他躺在那,腦海中忽然想到了多年前與薛白並轡而行的場面,他讓他送自己一首詩好拿去勾搭許合子,詩是沒看到,如今只看到兩個人影在眼前勾勾搭搭。

“噗。”

一口血從楊國忠口中涌出來,他恨自己成了薛白的墊腳石。

幾年間,他青雲直上,當了宰相,認爲自己到了薛白永遠達不到的高度,可薛白卻踩着他成了皇孫,所圖是什麼?

青雲之上,還有青雲。

同樣是上進,薛白的志向是天外有天。

“好……恨。”

楊國忠閉上眼,最後的這一瞬間,他看到了一個奇異的畫面——有云在青天,有水在瓶,相隔天地。可水竟是變成了霧,緩緩騰起。

原來水就是雲,雲就是水。

“嘭。”

他腦中的瓶破了……

~~

李光弼纔出立政門,便感受到一股肅殺之氣。

走到萬春殿前,便看到他麾下的將士們正在與禁軍對峙。

那些禁軍人數不少,執着刀、張着弓,氣勢並不弱。

“誰敢在宮中鬧事?!”

“我看你們是在尋由頭挑釁,當我們邊軍是吃素的嗎?!”

“全都待着,等查清了何事纔可出宮!”

“我們是支援長安的功臣!”

此時,軍中的將領們都已經多喝了幾杯,酒氣上來,那股桀驁不馴的勁便也撒出來。

而禁軍看起來顯然是早有準備,調度統一,增援迅速,且一言不合就拔刀在手,顯然事有不對。

“節帥。”

見李光弼回來了,他麾下的部將張伯儀當即嚷道:“我看慶王這場宴不是慶功宴,是鴻門宴!”

李光弼大步穿過人羣,走到禁軍爲首的一名將領前,問道:“陳玄禮呢?”

“末將張小敬,奉命執守宮門,如今宮門……”

“夠了!”

隨着這一聲大喝,王難得已然趕來,向張小敬道:“殿下、北平王有令,軍務緊急,今日御宴歇息,請援軍先行休整,待擊敗了叛軍主力再行慶功。”

他之所以說是李琮、薛白的命令,已是在爲聖人到蜀郡之事而有些心虛了。

“還不讓開?!”

“喏!”

張小敬略微地猶豫了一下,行禮退下。

“慢着。”張伯儀喝道,“禁軍是否在埋伏我等?!此事若不說清楚,今日我等就不走了!”

他們不愧是驕兵悍將,手裡沒持武器,身上沒披盔甲,在宮城之中面對禁軍,氣焰反而還要囂張三分。

“出宮!”

李光弼卻是當即喝止住這些將領,向王難得點了點頭,徑直帶人出宮。

至於楊國忠挾持楊貴妃之事,他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大不了就是死一個楊貴妃而已,無關大局。

“節帥。”

出了宮,張伯儀當即趕到李光弼身邊,低聲道:“慶王必有準備,欲奪你兵權,請節帥先下手爲強。”

李光弼擡起手,道:“我自有考慮,先平叛。”

“可陛下的旨意……”

張伯儀說的“陛下”指的是靈武的新君,這是他們此前早就確認過的事,可李光弼今日的態度卻是有了改變。

“節使難道沒看出來嗎?慶王包藏禍心。”張伯儀不由大爲疑惑。

李光弼當然看出來了,薛白想武力奪他的兵權。

另外,他心中還有個疑惑,倘若薛白真是命人把聖駕護送到蜀郡,那麼,該非常有底氣說服他纔對,如何還會佈置下這麼多的埋伏?

這種情況,更像是薛白臨時得到消息,而改變了計劃。

但不着急,只要聖人是在蜀郡,那就沒人能挾持得了聖意,諸王之中,誰是忠,誰是逆,一封聖旨就能見分曉。

~~

立政殿。

血不斷地從楊國忠脖頸中流下,洇溼了華貴的地毯。

李琮上前,探了探楊國忠的鼻息,嘆了一口氣,彼此都是毀了容的人,難免有些惺惺相惜。而眼下更重要的是,該拿蜀郡的聖人怎麼辦。

“你們……”

李琮正要開口指責殿內剩下的三人竄連欺瞞他,想到高力士的態度,連忙顯出關切的神色,道:“陛下,果真無恙?”

薛白從懷中掏出王難得悄悄遞給他的公文,展開給他們看了一眼。

高力士目露欣慰,楊玉環卻是失望驚恐,李琮則試圖用滿臉的欣慰掩飾內心的失望驚恐。

“天佑大唐。”李琮牽動嘴角笑道。

“不見得是天佑大唐,聖人這些年,確實太昏庸了。”

薛白忽然開口說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彷彿因殿中只有他們幾人就有恃無恐。

之後,他話鋒一轉,道:“但高將軍也知,我們要做的,一直都只是勸諫聖人,李亨纔是兵變、稱帝的那個。”

高力士嘆息着,閉上眼,不再言語。

李琮遂以眼神問詢薛白,高阿翁這是何意?

“請殿下迎真正的聖人回長安,向聖人請罪。”薛白道。

結合前面的話,就有好幾層意思可以琢磨了。

首先,聖人抵達蜀郡之後,第一份旨意居然沒有馬上點明幾場兵變中的叛逆,爲何?可見,他雖然發怒,但也知道兩個兒子一個據着靈武、一個守着長安,不能馬上翻臉。那麼,勢必要打壓一個、拉攏一個。

所以薛白強調“李亨兵變、稱帝”,要李琮承認“真正的聖人”並且“請罪”。

他竟是在對聖人犯下無數大罪之後,還認爲自己能與聖人達成共識。

再回想薛白之前說的聖人近年昏庸,可見那“請罪”指的還是迎回聖人之後,請聖人退位爲太上皇,由他李琮繼位。

這便是他們這邊提出的條件——承認聖人,讓他以太上皇的身份安享晚年。

高力士閉目不語,意思是能同意這個條件。李琮仔細想了想,這是他能夠接受的條件。

若是能成,簡直是把壞事變成好事。如此,還能破解了李亨奪取朔方軍權、在靈武稱帝而形成的局面,藉着聖人之名,更名正言順地收服各鎮大將。

但,他怕。

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害怕,所以方纔會被楊國忠迅速說動心。

“陛下……能體會我們的苦心嗎?”李琮問道。

薛白嘆息道:“這一路南下,陛下一定吃了許多苦。”

試想李隆基孤身一人到蜀郡,目前的局面肯定不順,不可能翻臉。另外,流落在外吃苦,豈能好過回長安享福?

李琮道:“是啊,陛下一輩子治理天下,一定不習慣吧?”

他還是擔心聖人不肯放權。

“所以得多遣使到蜀郡,關心陛下。”薛白道:“殿下莫忘了,你守住了長安城,你身後是大唐的民心。而忠王還未出兵。”

李琮恍然大悟。

是啊,憑藉着守住長安的大功,他完全有與聖人談判的資格。

他也不需要很孝順,只需要表現得比李亨孝順,或者說威脅不如李亨大就足夠了。

“那,我們得派人聯絡……方纔楊國忠說的是?”

“崔圓。”薛白道。

被楊國忠的血弄髒了的殿內,一場權力交易也就這般定下。

薛白的心絃並沒有放鬆下來,因爲他深知,如今只要李隆基一句話,又有可能讓他努力挽回的大好局面前功盡棄。

他已經厭倦這種感覺了,恨不得在平叛之時回過身先給身後的李隆基一刀。

忽然,他感到有人踩了踩他的腳,轉頭一看,見到了楊玉環那雙哀婉的眼……

99.第99章 得寶歌79.第79章 不虧24.第24章 公主宅238.第235章 誰負責76.第76章 春雨304.第298章 人間薛公子31.第31章 尋親133.第130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146.第143章 世情如紙第428章 盟主第506章 過猶不及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總結226.第223章 潼關懷舊第435章 秋後算賬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總結59.第59章 選婿338.第330章 疑惑53.第53章 珍饈第12章 引見第417章 發生232.第229章 援手第402章 妙法選官179.第176章 挑唆者第406章 北都重鎮260.第258章 分化與抱團第439章 無貴賤162.第159章 切割54.第54章 白膏油142.第139章 胡兒舞286.第281章 痿厥240.第237章 大膽動手88.第88章 師徒第474章 堅城第386章 長恨歌113.第113章 家宴276.第272章 當歸148.第145章 繼任者第475章 平涼對策第356章 夾擊121.第121章 舊事196.第193章 初奏80.第80章 小禮物34.第34章 價高者得110.第110章 新搭子第484章 上進的夥伴52.第52章 贈禮160.第157章 君自抉擇第483章 坦白局124.第122章 道宮190.第187章 曲江宴82.第82章 自立門戶第404章 雁門老將行227.第224章 新誡106.第106章 東宮喜宴107.第107章 怪圈第368章 真功勞146.第143章 世情如紙第388章 交朋友第350章 俘虜第470章 立威332.第324章 今時寵98.第98章 御狀345.第337章 瞞住170.第167章 念奴嬌342.第334章 食子14.第14章 偃月堂第358章 奪城125.第123章 共識15.第15章 大理寺第380章 皆在一念之間100.第100章 請帖274.第270章 歸不歸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129.第126章 自由第388章 交朋友60.第60章 犧牲品27.第27章 邊軍履歷第424章 自欺欺人243.第240章 斬蛇第475章 平涼對策285.第280章 隱藏23.第23章 撿來139.第136章 用人319.第311章 禮成308.第302章 狡辯90.第90章 考驗223.第220章 話別124.第122章 道宮158.第155章 事不關己第396章 蓮第499章 黃臺瓜辭81.第81章 鄰居209.第206章 出闕第506章 過猶不及119.第119章 結交邊將113.第113章 家宴132.第129章 金飯碗32.第32章 籌碼第443章 夢遊通天宮
99.第99章 得寶歌79.第79章 不虧24.第24章 公主宅238.第235章 誰負責76.第76章 春雨304.第298章 人間薛公子31.第31章 尋親133.第130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146.第143章 世情如紙第428章 盟主第506章 過猶不及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總結226.第223章 潼關懷舊第435章 秋後算賬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總結59.第59章 選婿338.第330章 疑惑53.第53章 珍饈第12章 引見第417章 發生232.第229章 援手第402章 妙法選官179.第176章 挑唆者第406章 北都重鎮260.第258章 分化與抱團第439章 無貴賤162.第159章 切割54.第54章 白膏油142.第139章 胡兒舞286.第281章 痿厥240.第237章 大膽動手88.第88章 師徒第474章 堅城第386章 長恨歌113.第113章 家宴276.第272章 當歸148.第145章 繼任者第475章 平涼對策第356章 夾擊121.第121章 舊事196.第193章 初奏80.第80章 小禮物34.第34章 價高者得110.第110章 新搭子第484章 上進的夥伴52.第52章 贈禮160.第157章 君自抉擇第483章 坦白局124.第122章 道宮190.第187章 曲江宴82.第82章 自立門戶第404章 雁門老將行227.第224章 新誡106.第106章 東宮喜宴107.第107章 怪圈第368章 真功勞146.第143章 世情如紙第388章 交朋友第350章 俘虜第470章 立威332.第324章 今時寵98.第98章 御狀345.第337章 瞞住170.第167章 念奴嬌342.第334章 食子14.第14章 偃月堂第358章 奪城125.第123章 共識15.第15章 大理寺第380章 皆在一念之間100.第100章 請帖274.第270章 歸不歸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129.第126章 自由第388章 交朋友60.第60章 犧牲品27.第27章 邊軍履歷第424章 自欺欺人243.第240章 斬蛇第475章 平涼對策285.第280章 隱藏23.第23章 撿來139.第136章 用人319.第311章 禮成308.第302章 狡辯90.第90章 考驗223.第220章 話別124.第122章 道宮158.第155章 事不關己第396章 蓮第499章 黃臺瓜辭81.第81章 鄰居209.第206章 出闕第506章 過猶不及119.第119章 結交邊將113.第113章 家宴132.第129章 金飯碗32.第32章 籌碼第443章 夢遊通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