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迴歸

太原城東南,二龍山鍾靈毓秀,山中有三清觀,在當今乃是大唐皇家道觀。

三月中旬,一隊人沿着蜿蜒的山路,來到了道觀前,爲首的楊齊宣上前,向正在掃地的道士問道:“敢問,空陽真人可在?”

“月前,空陽子已羽化登仙了。”

楊齊宣一愣,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回看向身後的刁庚,無聲地問道:“怎麼辦?”

刁庚仰着下巴,示意他繼續打聽。

“是這樣。”楊齊宣只好轉向那道士,道:“家主人原在常山郡任官,戰亂髮生之後,他奉命回京勤王。家眷在三清觀避難,當是時觀主還是空陽真人……”

當時薛白到太原請了援兵,便返回常山,後趕赴平原,這一路兇險,便未再帶着李騰空、李季蘭等人,而是讓她們留在了土門關。

土門關有李晟鎮守,相對安全,包括薛白策反的獨孤問俗、李史魚,還有刁丙、刁庚這些留下養傷的基本都在,他們在太原與常山之間活動,助力河北局勢。奈何李隆基以賀蘭進明爲河北招討使,打擊薛白的勢力,他們只好在李晟的庇護下低調行事。

再等到天子出奔,太原一帶對薛白勢力的打擊沒那麼激烈了,再加上唐軍退出河北,土門關直面叛軍勢力,李騰空、李季蘭遂來到三清觀暫居。

“女冠?郎君若是尋人,應到山上的棲霞觀去。”

“多謝。”

楊齊宣應了,一行人繼續往後山而行,小半個時辰後,方纔又望到一座道觀,周遭種滿了山桃花,看起來十分清幽。

大門只是虛掩着,他們推門而入,不由愣了愣。此處看起來雖環境優美,院內卻坐着許多衣衫襤褸之人,多是些面黃肌瘦的婦孺,有氣無力的樣子,都不愛說話,只是偶爾輕輕咳着。

“這?”

楊齊宣當即拿袖子捂住了口鼻,有些含糊地向那些病人問道:“你們知道騰空子、季蘭子在何處嗎?”

沒人回答他,他們正要往裡走,身後忽然響起一聲喝問。

“你們是什麼人?!”

轉頭一看,刁庚不由驚喜道:“阿兄。”

只見三人扛着頭野豬從山中下來,爲首的正是刁丙,他隨薛白從常山突圍時受了傷,腳有些跛。見來的是他們,刁丙亦十分驚喜,迫不及待道:“可有新的消息了?”

“騰空子可在?進去說吧。”

穿過前殿,只見院中有幾個女子正在用木舂搗藥,穿着灰撲撲的道袍。楊齊宣目光掃過,很快就略過她們,還要繼續往裡走,但卻聽得刁丙道:“騰空子,來人了。”

“姐夫?”

楊齊宣停下腳步,目光看去,只見說話的女道士一張臉又暗又黃,長着瘡疥,頓覺礙目,驚道:“啊?你是……十七娘?”

“是,姐夫不認得我了。”

她說話時神態平和,那恬淡的氣質確是李騰空了。

楊齊宣遂轉頭看向她旁邊一女子,頭髮蓬鬆,沾滿了灰土,那灰暗的臉上佈滿了瘡,似乎還有些膿水未乾,比李騰空還要醜陋些。

“季……季蘭子?”

“楊郎君多禮了。”

“你們,怎麼成了這樣?”楊齊宣問着,再看向皎奴、眠兒,卻見她們也沒有好多少,恍然明白過來,道:“你們是裝扮的嗎?”

“不是。”李季蘭搖了搖頭。

李騰空道:“我收治病患,遇到了癘症,也就是癩大風,不慎染上了。連累了她們。”

楊齊宣問道:“如何,如何染上的?”

“癘者,有榮氣熱附,其氣不清。離得近了,吸了癘氣,也就染上了。”李騰空道:“先是膚瘍漸腫而破潰,久則可蔓延全身,眉毛脫落,鼻柱倒陷,目損脣裂。”

楊齊宣聽得心驚,連忙退了兩步。

“姐夫勿驚,我已用藥抑住了,今已無礙。”

“無礙?”楊齊宣問道:“這,都是真的?莫不是……騙我的?”

“不信便罷。”李騰空問道:“可是有消息了?”

此前她說着自己的病症,神態是悲傷而平靜的,唯此時問着消息,眼神中才閃着些期冀。

“是,是有消息。”

楊齊宣強自鎮定下來,不去看她們,道:“李晟要率兵往長安勤王了,你們是否要隨軍一起回去?”

“回長安?”李季蘭搶先問道:“我聽聞,薛郎正在守長安,可是真的?”

她聲音依舊清脆動人,害得楊齊宣不由自主地擡眼,又看到了那張潰斑的臉,頓感不適。

他遂連忙低下頭,道:“是,郎君正是在長安。”

“那我們……”

李騰空止了止李季蘭,問道:“李將軍進京,豈不是要放棄土門關了?”

她記得,當時薛白臨行之前曾叮囑過李晟,土門關乃是河東、河北連通的要塞,務必要堅守住。

“局勢不同了啊。”楊齊宣道:“一是王承業咄咄相逼,斷了土門關糧草;二是據說史思明馬上要降了;三是長安危急,迫需救援。”

“長安有何危急?不是說薛郎已迎回了聖駕嗎?”

“唉,此事複雜,我一時難以與你們說清楚。”楊齊宣顯得有些不耐煩,對待她們完全沒有了往日的殷勤,道:“今日來,便是問問你們,要不要隨軍回長安。若走,難免有危險;若不走,往後在河東……”

“我們走。”

“嗯,回長安。”

“事不宜遲,明日便起行吧。”

~~

是夜,楊齊宣一行人便與刁丙擠在道觀前院的一間偏殿裡暫宿。

這幾日趕路太累,很快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嚕聲。

刁丙原已睡下,到了夜裡,卻是起身,拍了拍刁庚的肩,示意他與自己出去,兄弟二人遂輕手輕腳地走到院裡。

“怎麼回事?全都回長安,這不是郎君的安排吧?”

“算,又不算。”刁庚道:“郎君被困在長安,消息不通。派了顏季明到太原請援兵,李光弼決定南下,調了李晟。”

刁丙點點頭,又問道:“那是誰決定讓兩位道姑也回長安的?”

“我想想啊,反正不是我們這些大老粗說的。”刁庚撓了撓頭,道:“當時在土門關,李晟肯定是沒提的,似乎也不是楊齊宣先開口的,是那個從叛軍投奔郎君的官員說的。”

“獨孤問俗?”刁丙問道。

這名字好記,因此他一直記得薛白策反了叛軍中的獨孤問俗。

“不是。”刁庚道,“另一個。”

“叫什麼魚的?”

“對,就是他,他說‘我等既還長安,郎君的家眷是否一併帶上’,怎麼了?”

刁丙道:“我覺得奇怪,長安還沒有徹底安全,帶着小娘子們行軍亦不方便,怎會這時節來帶她們回長安?”

“擔心沒了照應萬一出什麼事吧,都是郎君的人,能有什麼問題。”

“嗯,留意着點楊齊宣。”刁丙道,“我看他不是太正派。”

“知道。”

兄弟二人回到住處,見楊齊宣猶睡得死沉,似乎還在做噩夢,嘴裡喃喃着:“癘症走開,走開。”

~~

次日,衆人已收拾停當,天不亮就下了山,策馬向南趕路,過了兩日便找到了正在行軍的李晟部兵馬。

他們跟在兵馬最後,隨軍繼續向南,到了解縣。李晟行軍繼續向南,往李光弼的大營聽憑調遣,他們則是進了城池。

“到了這裡,伱們就能放心了。”楊齊宣道。

“爲何?”

“這裡算是郎君的地盤。”

“薛郎的地盤?”李季蘭不由好奇,驅馬上來,問道:“薛郎從未到解縣任官。”

楊齊宣原本還帶着一絲僥倖,以爲她們的臉是裝扮的,但這一路而來,她們始終還是這個樣子。

眼看李季蘭近了,他甚至還害怕地扯着繮繩往旁邊避了避,以免被傳染到。

“解池,鹽湖。這是朝廷最初試行榷鹽法的地方,官員都是楊銛舉薦的……”

說到一半,楊齊宣見到前方有人來迎了,偷懶不想再說,道:“他們來了。”

來的是當年春闈五子之中的元結,倒不是爲了迎他們,而是爲了見隨在軍中的顏季明、獨孤問俗、李史魚等人。大家確實都算得上是薛白的人了,至少都是親近薛白之人。

見了李騰空、李季蘭的臉,他們也甚是吃驚,而在這種情況下,她們依舊是之前的說法。

楊齊宣聽得徹底死心了,爲這兩個大美人可惜,然後默默離得更遠,冷眼旁觀着,倒覺李季蘭很沒自知之明,如今醜成這樣了,開口還是在關心薛白的消息。

元結雖是縣令,卻沒有把他們引到縣衙,而是到了驛館,而驛館周邊都是錢莊、鹽鋪,還有一家豐味樓,想必少不了薛白的勢力。

“長安還在。”

諸官員之中,顏季明雖最年輕,對局勢卻最爲了解,引着衆人到地圖前,指點着說了起來。

“誰也沒想到,薛郎能設法讓長安城堅守這麼久,不僅是叛軍,想必也出乎了忠王的意料,李光弼原本已打算往朔方去見忠王,但被打動了。”

獨孤問俗撫須讚道:“所幸顏郎君能說服他啊。”

“不是我說服的。”顏季明指向地圖上的華陰,道:“是我們的將士,用切切實實的戰績打動了李節帥。”

說到這裡,他語氣激動起來。

“僅僅兩千人不到,渡嶢關,詐攻藍田,驚動叛軍主力,其後,一日之內奔襲兩百餘里山道,搶攻華陰,截斷了叛軍的輜重線,斬殺了安祿山之子安慶則!” 衆人皆感詫異,哪怕是明知道大概計劃的,也沒料到這一小支兵馬能有如此戰果。

顏季明問道:“你們猜,他們之後如何做的?”

“堅守華陰?”

“不。”顏季明道:“他們驅着叛軍敗兵,繼續東進,攻打叛軍重兵駐守的潼關,佔據南北連城之間的坑獸檻谷,封鎖禁溝,並將消息遞給了元結。”

元結點點頭,指着地圖上華陰到潼關之間,道:“崔幹佑遣出三千騎兵殺至,欲與潼關叛軍夾擊。他們設伏于禁溝口,是役,驚雷動天,叛軍大敗,折損了近千人。如此,叛軍空有十餘萬精銳騎兵,卻被兩千人切斷於潼關兩側。猛攻數日,不得寸進。”

“竟有如此戰力。”

“不知是哪位將軍領軍,此戰之後,必要威震關中了。”

顏季明道:“李節帥也是這般問的,他最初不知打下如此戰果的竟只是一支不到兩千人的小股兵馬,還以爲是南方的大股官兵支援。行軍至此,得知詳情,詫異萬分,遂問我那將軍姓名,我說,沒有姓名。”

“沒有姓名?”

“主將叫老涼,從不知自己姓甚名誰;副將叫樊牢,原是河南府一小吏。”

刁氏兄弟對視一眼,把背脊挺直,有種與有榮焉的驕傲感。

把當世名將高仙芝、哥舒翰都擊敗了的叛軍,卻被這樣兩個小人物橫衝直撞,如何不讓他們感到驕傲。

“當然,這一戰傷亡也是極慘重。”元結道,“我幾番遣兵渡黃河接應,奈何叛軍兵力甚衆。李節帥至時,禁溝口已僅剩五百餘人。李節帥感其慘烈,不再猶豫,當即渡河,拿下潼關。”

說到這裡,獨孤問俗開口道:“不妥。”

“請獨孤公賜教。”

“兵法講究‘圍師必闕’,否則敵兵失了生路,戰意必堅。關中險固,叛軍唯潼關一條去路,一旦被李節帥攻克,反堅其決戰之心。”獨孤問俗道,“我若是崔幹佑,見唐軍作攻潼關之勢,必回援,但若潼關已不可守,反而會猛攻長安……”

之前他們說的,李季蘭聽得不太懂,只知道局勢在向好,此時才緊張起來,小心地插話,問道:“那長安?”

獨孤問俗便向道:“長安可有消息?”

“稍待。”

元結匆匆往外趕去,許久纔回來,臉色有些發白,道:“長安城被圍得水泄不通,消息已遞不進去,傳不出來。”

“還是急了啊。”獨孤問俗道:“若依我謀劃,當先救長安,再分別出華陰,到時叛軍來回奔走,必然心生退意。”

“想來該無妨,李節帥已攻潼關,想必三五日內便會支援長安。”

獨孤問俗點點頭,眼神卻很憂慮。在他看來,長安久無糧食,能否守三五日尚且不知,即便守住了。叛軍沒了退路,必定要與李光弼決戰,這也絕非好事。

他的憂慮很快便感染了旁人,衆人原本是帶着迴歸長安的憧憬來的,至此卻只剩下擔憂。

~~

“騰空子,你擔心薛郎嗎?”

安頓下來之後,李季蘭忍不住向李騰空這般問道。

李騰空卻是搖了搖頭,平靜道:“人各有命,我擔心又有何用?”

“這麼久未見,你不想他嗎?”

“不想。”李騰空道:“天下大亂,不是兒女情長的時候,他有他的事做,我亦有我的事。”

李季蘭道:“我之前總是怪薛郎把你拋在河東這麼久,如今才知,他在長安這般兇險,倒是錯怪他了。”

“我想去哪,自是去得,豈是他拋不拋的。”

李騰空依舊是那油鹽不進的清高態度,只是到了解縣以後,連着兩夜,她都是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過了兩日,顏季明、元結等人決定帶着解縣留守的兵馬渡過黃河,支援長安城。李騰空原本也想去的,卻知自己不宜再添亂。

在常山之時,她執意回到薛白身邊,結果遇到了叛亂,終究是讓她感到有些慚愧,這次遂安心等在解縣。

是夜,她與李季蘭還在驛館中搗藥,隱隱聽到了遠處傳來了呼喊聲。

“捷報!捷報……”

“騰空子,聽到了嗎?”

“走,去看看。”

她們趕到驛館的大堂,只見獨孤問俗、楊齊宣等人已經到了。

“長安……長安守住了!”

“真的?”

“是!”

之後他們說的各種消息,李騰空也顧不得聽,只想知道更多關於薛白,以及她的親人的消息。心裡想道:“季蘭子,你怎麼還不問啊。”

終於,沒等李季蘭開口,更新的情報就到了。

“是北平王!郎君是北平王了,他率兵守住了長安!”

“北平王風頭無倆,已是戡亂定興的最大功臣!”

“……”

聽着薛白在長安的功績,莫說李騰空、李季蘭心中崇拜,就連楊齊宣都感到敬仰,除了敬仰之外,他還有一種終於下注對了的驚喜。

“北平王。”楊齊宣喃喃着這三個字,已無法估量薛白的前途。

他發現,自己眼下最想要的就是追隨薛白。甚至覺得以前總喜歡的美麗小娘子真是太淺薄了,紅顏易逝,大丈夫當開創一番大事業,纔是最有滿足感的。

往後,整個家族都將以他爲榮,他的名字將寫在這一代的家譜上最重要的位置。

這邊楊齊宣還在狂喜,卻有下屬忽然入內,稟道:“崔衆入城了。”

“崔衆?是誰?”楊齊宣大爲不解。

“是王承業的人。”獨孤問俗沉吟道:“他已投靠了忠王,此時如何會入城?”

“何意?”

“忠王指責郎君是叛逆,勢必不願看到薛君成功守住長安城。崔衆此時來,總不會是來支援的。”

楊齊宣這才意識到不對,問道:“那他是?”

“他如何入城的?”李騰空忽然問道。

楊齊宣這纔想起來,連忙派手下人去探。

好一會兒,那人才回來,還未開口,李騰空忽問道:“可是李史魚放崔衆入城的。”

“是。”

獨孤問俗大爲驚訝,問道:“你沒看錯?”

“他沒看錯。”李騰空道,“想來,李史魚很早以前,就是忠王的人了。”

“什麼?!”

這次驚得跳腳的人是楊齊宣,以一種不可置信的態度道:“怎麼會?李史魚不是北平王親自策反的嗎?”

總之,他是親眼看着李史魚從安祿山的幕僚轉變成薛白的人,此後這段時日,一直在爲平定叛亂而鞠躬盡瘁。

一個原本的叛賊,能做到這種地步,若不是出於對薛白的忠心,又能是因爲什麼?

“旁人不記得,我卻恰好知道,李史魚正是被我阿爺貶謫的,阿爺也並未冤枉他,很早以前,他就是忠王一系了。當時,忠王還是太子。”

李騰空開口道,說着,看了刁丙一眼。

其實在太原之時,就是她讓刁丙去問一問,是誰要接她們回長安。她不認爲這出自於薛白的命令,心中還暗想“薛白纔不會這麼急着見我”。

得知是李史魚的主張,她便留了心。因她有段時間與薛白一起處置相府的公務,看過李林甫的公文、名冊,見到過李史魚是李亨的心腹。一開始,薛白定然也是知曉此事的,所以,篤定能從叛軍那邊把李史魚策反過來。

若依着薛白當時的計劃,把叛亂扼制在初期,他有足夠的時間把李史魚從李亨的人變成他的人。但後來發生太多事了,潼關失守,天子出奔,李亨稱帝,接着,薛白與李亨的矛盾突然爆發出來。

這種情況下,李史魚必然是選擇李亨的。

“我信李史魚必然忠於大唐社稷。”李騰空繼續道,同時看向獨孤問俗,點了點頭,道:“但他只怕被忠王欺騙了,許多事不知真僞。”

獨孤問俗長嘆一聲,道:“叛亂以來,聖人、慶王、忠王、北平王的所作所爲,我等盡皆看在眼裡,我沒想到,他竟還會做出這般選擇。”

楊齊宣原本有些狐疑地看着獨孤問俗,聞言長舒了一口氣,問道:“那我們怎麼辦?”

李騰空道:“崔衆來者不善,請獨孤公去勸說李史魚,請他回心轉意,可否?”

“好。”獨孤問俗道,“盼老夫能不負所托吧。”

“獨孤公小心。”李騰空萬福道。

“李娘子保重。”

說罷,獨孤問俗看了刁丙、刁庚一眼,大步而去。

楊齊宣看着他的背影,方纔道:“他是李史魚的妹夫,信得過嗎?”

“信不過。”李騰空道,“沒發現嗎?正是他以言語詐走了顏季明、元結等人,使他們急着去救長安。他們最開始就全都是李亨的人。”

“這這這,那他們要做什麼?”

“解州不僅是河東往關中的要地,又有鹽池,王承業怎麼可能不爲李亨拿下?”

楊齊宣一細想,背脊發涼,喃喃道:“也就是說,在河北這段時日,獨孤問俗、李史魚早與王承業聯絡了?那,那那那,李晟,李光弼……我們快逃吧?!”

“不逃。”李騰空道,“這裡是解縣,是薛白經營已久的地方,在這裡,他們還嚇不走我。”

第464章 回駕第473章 嬌貴第503章 見公義而忘私利第410章 塞上燕脂凝夜紫299.第293章 潑冷水89.第89章 厚顏薄禮100.第100章 請帖318.第310章 婚禮第12章 引見第461章 餘燼第447章 豬不化龍第365章 救星第378章 或重於泰山第343章 譜寫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第445章 將計就計145.第142章 改變194.第191章 起家官第448章 驅狼吞虎第434章 渡河162.第159章 切割192.第189章 輸贏339.第331章 天下本無事第495章 漁翁之利第441章 都不團結70.第70章 夾縫生長第414章 傳承第420章 人如狗340.第332章 魚目混珠第501章 痛失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190.第187章 曲江宴304.第298章 人間薛公子205.第202章 早做準備第361章 去留第6章 螻蟻231.第228章 遺澤76.第76章 春雨33.第33章 出價第456章 挾天子69.第69章 案發112.第112章 師門103.第103章 名單87.第87章 飲中八仙歌第338章 遊藝使255.第253章 爐火(2合1)222.第219章 賜浴240.第237章 大膽動手第508章 忠臣良將16.第16章 煞婢15.第15章 大理寺78.第78章 租庸調273.第269章 首陽晴曉34.第34章 價高者得第466章 燕帝第5章 安頓42.第42章 紈絝223.第220章 話別158.第155章 事不關己第407章 血口噴人第117章 魚鉤172.第169章 盛宴倒336.第328章 最壞的打算138.第135章 分利178.第175章 科舉試第473章 嬌貴172.第169章 盛宴倒第467章 共克時艱第459章 劫持181.第178章 狀元第498章 國運未竭第392章 國本動搖第342章 眼光149.第146章 詐31.第31章 尋親129.第126章 自由第464章 回駕第1章 長安雪101.第101章 接洽第363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447章 豬不化龍192.第189章 輸贏318.第310章 婚禮157.第154章 餿主意212.第209章 鋪路第464章 回駕175.第172章 引見129.第126章 自由96.第96章 春闈五子300.第294章 元夕第441章 都不團結156.第153章 妙法345.第337章 瞞住第388章 交朋友245.第242章 驚醒主人172.第169章 盛宴倒20.第20章 審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第353章 建關第412章 詩言志
第464章 回駕第473章 嬌貴第503章 見公義而忘私利第410章 塞上燕脂凝夜紫299.第293章 潑冷水89.第89章 厚顏薄禮100.第100章 請帖318.第310章 婚禮第12章 引見第461章 餘燼第447章 豬不化龍第365章 救星第378章 或重於泰山第343章 譜寫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第445章 將計就計145.第142章 改變194.第191章 起家官第448章 驅狼吞虎第434章 渡河162.第159章 切割192.第189章 輸贏339.第331章 天下本無事第495章 漁翁之利第441章 都不團結70.第70章 夾縫生長第414章 傳承第420章 人如狗340.第332章 魚目混珠第501章 痛失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190.第187章 曲江宴304.第298章 人間薛公子205.第202章 早做準備第361章 去留第6章 螻蟻231.第228章 遺澤76.第76章 春雨33.第33章 出價第456章 挾天子69.第69章 案發112.第112章 師門103.第103章 名單87.第87章 飲中八仙歌第338章 遊藝使255.第253章 爐火(2合1)222.第219章 賜浴240.第237章 大膽動手第508章 忠臣良將16.第16章 煞婢15.第15章 大理寺78.第78章 租庸調273.第269章 首陽晴曉34.第34章 價高者得第466章 燕帝第5章 安頓42.第42章 紈絝223.第220章 話別158.第155章 事不關己第407章 血口噴人第117章 魚鉤172.第169章 盛宴倒336.第328章 最壞的打算138.第135章 分利178.第175章 科舉試第473章 嬌貴172.第169章 盛宴倒第467章 共克時艱第459章 劫持181.第178章 狀元第498章 國運未竭第392章 國本動搖第342章 眼光149.第146章 詐31.第31章 尋親129.第126章 自由第464章 回駕第1章 長安雪101.第101章 接洽第363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447章 豬不化龍192.第189章 輸贏318.第310章 婚禮157.第154章 餿主意212.第209章 鋪路第464章 回駕175.第172章 引見129.第126章 自由96.第96章 春闈五子300.第294章 元夕第441章 都不團結156.第153章 妙法345.第337章 瞞住第388章 交朋友245.第242章 驚醒主人172.第169章 盛宴倒20.第20章 審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第353章 建關第412章 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