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第316章 太池宴

四月初,長安城天氣明媚,桃花將謝,牡丹花卻要盛開了。

庭院中響起幾聲咳嗽,薛白等李林甫緩過來了,道:“月中的太池宴,右相也是要去的?”

“自是在受邀之列。”

“右相不會在御宴上失神?”

“你意在讓我以公務繁忙之由推辭?”李林甫道:“朝中已有我病了的傳聞,到時若不去,相位必失啊。”

說到這裡,他眼中有了焦慮,失了過往索鬥雞的精神剛戾之色,這是他最容易發病的時候。

薛白已更瞭解了一些李林甫發病的規律,一是身體差了,冬日受了風寒一直綿延四個月不好,至今還伴着咳嗽,二是那癔症,大夫說是風疾,聽描述該是腦血管類的病症,薛白以爲是老年癡呆了,也許都有。

不過,即使是老年癡呆的李林甫,有時也讓人感到難以應對。

“去是必須去的。”薛白道,“或可早些告退。”

“本相能撐住,此事不需你擔憂。”李林甫道:“說南詔之叛。”

“好,王忠嗣病了,太池宴他不去。”

“何病?”

“背疽。”

李林甫點點頭,道:“可。”

薛白道:“但在王忠嗣病之前,朝廷得先任命他爲劍南節度使。等他病時,鮮于仲通依舊任節度副使,秣馬厲兵。”

“他推舉何人接替河東節度使?”

“韓休琳。”

李林甫想了想,道:“韓休琳雖名望不顯,資歷卻深厚,曾隨信安王李禕征討突厥。由他暫代河東,雜胡暫不得染指,李禕雖死,在軍中威望猶深啊。”

李岫遂問道:“如此,臺省的文書,孩兒便批覆了?”

“可。”李林甫雖不放心,也只能交代給他們辦了。

無非是配合王忠嗣,表面稱病,暗中調兵遣將,之後出其不意,如高仙芝一般神兵天降,破太和城,擒閣羅鳳。

到時,史書上必會記爲王忠嗣病中破敵,一樁佳話。

若是他的病也是假的,暗中剪除政敵,那就好了。

薛白趁機道:“王忠嗣想要調用一些舊將,他擬了一份名單。”

“十郎。”李林甫道:“你仔細審一遍。”

“孩兒明白。”

薛白道:“還有一事,萬年縣令馮用之因功升遷了,人選,我想舉薦杜位。”

李林甫搖了搖頭,道:“要對付東宮,又不能與雜胡一心,得拉攏信安王李禕的舊部。李禕的長子襲了爵,但他有個三子,才幹出衆,叫……叫李……”

“李峴。”李岫應道:“李峴,信安王第三子,字延鑑。起家左驍衛兵曹,遷太子舍人、鴻臚丞、河南府士曹,現任高陵令。”

“爲父記得,要伱多嘴。”

李岫一愣,行禮道:“孩兒知錯。”

李林甫搖了搖頭,也不知到底是不滿意李岫哪裡。

“右相對十郎苛刻了,十郎爲人至孝,溫良恭謹,目光長遠。”薛白道:“難能可貴。”

“優柔寡斷,行事溫溫吞吞。”李林甫依舊不給李岫鼓勵,叱道:“難堪大任。”

李岫不敢頂嘴,薛白卻敢,又道:“我記得,天寶五載,十郎就看出相府的危機在何處,如今應驗了……”

“看出有何用?誰看不出?他看得出,擔得起嗎?”

薛白道:“右相不信任他,不給他機會,如何知他擔不起?”

李林甫吟哼道:“相府家事,不需你管。”

話雖如此,李岫看向薛白的目光便有了些不同。

李騰空站在一旁,眼看這一幕,卻知薛白這是在一點點影響阿爺放更多的權力給阿兄,到時,薛白便可從她阿兄手裡借更多的權力。

“廢話少說,說正事。”

李林甫正要開口說話,卻是愣了一下。

他眼中閃過迷茫,喃喃道:“方纔說到哪了?太池宴,這場御宴本相必是要去的。”

“右相?”

“阿爺?”

“你們攔我也無用,朝中已有我病了的傳聞,到時若不去,相位必失啊……”

薛白凝神盯着李林甫,總結規律,認爲李林甫這種輕微的失憶若是越來越頻繁,只怕比癔症還難遮掩。李騰空已上前,伸手攔住他與李岫。

“阿爺累了,今日別再談了。”

“好。”

薛白求之不得,最好李林甫以後只負責露面,什麼也別再過問了。

~~

轉到相府外書房,薛白隨手從袖中拿出王忠嗣要調用的人員名單。

“煩十郎着臺省各部官員,將它擬成公文。”

“怎還有太醫署、將作監、軍器監、供軍院使等衙門的官員任命?”李岫不由皺了眉,“方纔阿爺在時,你又不說。”

“沒來得及說右相便累了。”薛白道,“怎麼?十郎做不得主?凡事都須問過右相?”

李岫此人,天資與才華都是不錯的,但長期處在李林甫強勢的威壓下,極不擅長做決斷。此時被薛白一句話問到弱處,他不願承認,淡淡應道:“做得了主。”

“那就好。”薛白道:“南詔多瘴氣,藥物必是得配足的;王忠嗣還打算造些新式的武器、器械,以便作戰;再加上軍需衣糧的輸送,爲帥者,若連這些人手都不能得心應手,如何取勝?”

李岫仔細看過王忠嗣要的所有文武官職,先確定了沒有太重要的職位。這個判斷是否重要職位的依據,在於是否會對相府造成威脅。

之後,他大概掃了一眼名單上那些名字,道:“我再定奪。”

“十郎得快些,太池宴之後,便要宣佈王忠嗣病了,所有的人事任命最好就在這幾日內頒佈。”

時間確實很趕了,相位之爭加上李林甫之病,耽誤了太多時間,李岫皺了皺眉,把名單與任命王忠嗣的公文放在一個卷宗裡,招過幾個官員。

那邊,薛白懶得等,隨手拿起了另一封文書看起來,之後,攤開筆墨,在寫着什麼。

李岫對薛白頗爲防備,當即分了心,把手裡的卷宗交出去,道:“你覈查一下,儘快將提拔這些人的批文呈來。”

“喏。”

安排罷,李岫則看向薛白,問道:“你在做什麼?”

“聖人中旨,設進食使一職。”薛白指了指他方纔看到的那封文書。

“此事說來還是由你而起的。”李岫笑了笑,“自你獻炒菜至今,已有些年景,聖人許久未吃過新奇的美味了,因此置進食使,專管諸貴戚所進獻膳食,宮中宦官姚思藝任爲檢校進食使。”

薛白道:“姚思藝此前蒐羅了水陸珍饈數千盤,他是因此得聖人喜愛?”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李岫感慨一聲,見薛白手中毛筆不停,不由道:“你還寫什麼,阿爺雖讓你參詳,你卻沒資格批閱文書。”

“故而我在彈劾。”薛白道:“我身爲殿中侍御史,此爲份內之事。”

“什麼?”李岫再次驚訝,“你彈劾誰?”

“姚思藝。”薛白道:“此人身爲聖人內侍,不勸聖人勤儉節約,反倒鋪張奢侈。他所蒐羅之珍饈,一盤可抵中人之家十家之產,如此蠹蟲不除,大唐難安。”

“別鬧了。”

李岫又累又煩,沒心思與薛白打這種官腔,屏退左右,道:“你直說,想做什麼?”

“我是忠直之臣,還能視而不見嗎?”

“說得多了,連你自己都信了?”李岫問道:“你忘了你是給聖人獻菜獻骨牌起家的狎臣?吃飽了砸別人的碗?不怕朝堂容不下你?”

“此事錯不在於進獻,在於奢侈。”

“你如何知曉的?”

“這種事,少得了楊國忠嗎?”

“又是他多嘴?!這唾壺。”李岫不悅地罵了一句,苦口婆心道:“萬不可在此事上再觸怒聖人……”

李騰空一直在看着薛白,忽然開口道:“你在名單裡安排了你的人?”

薛白笑了笑,因被她看穿有些無奈。

李岫一愣,反應過來,薛白無非是在王忠嗣給的名單裡摻了些名字,再用進食使之事當障眼法,吸引他的注意。

他苦笑着搖了搖頭,道:“那幾個官位你想要,直接提便是,右相府既用你,豈惜幾個小小官職?何必如此?”

“與此事無關,我若不彈劾姚思藝,有損我忠直之名。”

李岫奪過薛白手中的筆,道:“看在我的面子上,此事稍緩,我來安排。”

他學着李林甫平時一言而決的樣子,以堅定的眼神看了看薛白,意思是右相府由他作主。

這般似乎有用,薛白真就沒有再繼續寫那份彈劾奏書。

……

次日。

“十郎,這是王忠嗣舉薦文武官員的遷調公文,吏部已批過了。”

“大概審過了?”

“履歷都查過了,但許多人並不在長安,還需遣驛馬去查。但不知十郎今日就要,下官……”

“阿爺已同意了。”

李岫既看穿了薛白的詭計,反而懶得再查,無非是塞幾個人來擔些個小官,立些功業,拿起中書令的印章蓋了。

“啪”的一聲響。

處置過此事,李岫看看時辰,問道:“姚思藝可出宮了?”

“是,正在東市。”

“我去見他。”

姚思藝是個白白胖胖,笑容可掬的宦官,他很懂得吃,因此頂着個圓滾滾的大肚子,這身材做事並不靈活,他卻很得聖人喜愛。

李岫趕到之時,姚思藝正在享用一大盤渾羊歿忽,今日只吃鵝肚裡的糯米。

糯米被鵝油、羊油泡透了,香料用得又足,吃起來有些膩,得搭配解膩的果蔬吃纔好。

一個漂亮白淨的小宦官拿手捧起一瓣剛切好的桃肉片,持勺舀上一勺糯米放在桃肉片上,卷好,送到姚思藝手中。香料氣味、肉味、油味,混着桃肉的甜味,怪怪的。

李岫到時,姚思藝臉上正露出複雜的表情。

“恭喜姚將軍出任進食使。”

“哎呀,十郎來了。”姚思藝站起身,卻像與沒起身時一樣高,笑呵呵道:“我能當這麼個肥差,還得多謝右相,本該我親自去拜會右相,反勞十郎你過來了。”

“阿爺本想來見姚將軍,可是公務繁忙。”

李岫坐下,在姚思藝的熱情款待下嚐了些珍饈,不經意地道:“對了,姚將軍可識得薛白?”

“貴妃義弟,宮中有幾人不知他的。但我識得他,他未必識得我哩。”

“那,姚將軍沒得罪過他?”

姚思藝一訝,問道:“出何事了?薛白莫不是看我長得像安祿山,這次將矛頭衝向我吧?哎喲,他對付起人來,真是鬥了一個又一個。”

李岫道:“進食使之事,薛白想參姚將軍,被我勸住了。”

“多謝十郎了,也不知他爲何與我爲敵?”

“宮中內官當中,不知誰與薛白交情最深?”李岫問道。

薛白曾與他說過,可向宮中內官打聽聖人是否想再封一位郡主之事,因此,他今日其實是藉着這機會向姚思藝打探薛白在宮中的人脈。

“那該是,吳懷實,還有高將軍。”姚思藝道:“我見吳懷實每每湊上前找薛白說話。”

“姚將軍與吳將軍關係如何?”

“好呀。”姚思藝笑道:“我與吳將軍親近得很,那找機會,我該與薛白好好談談,若有誤會,也好儘快消除纔是……”

這機會不難找,沒幾日之後便是太池宴。

~~

長安城有三個宮城,爲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

太極宮始建於隋朝,就在皇城以北,乃是大唐開國時的宮殿;大明宮一開始是唐太宗給太上皇修建的,一度停建,高宗不堪忍受太極宮的地勢低窪潮溼再度修建;興慶宮則是由當今聖人潛邸時的宅院改建。

三個宮城之中,太極宮如今是李隆基最不常待的,但偶爾會在太池賜宴羣臣。

太池由四個池組成,以東海、西海、南海、北海爲名,風景絕佳。

四月中。

李林甫走在最前,領着百官步入太極宮,先是南海池子映入眼簾,之後漸漸能看到對面的望雲亭。

引路的姚思藝笑問道:“右相也有些年月沒來了吧?”

“是啊。”李林甫道:“那邊幾座宮殿,該是臨照、就日、鶴羽、薰風殿。”

“正是,沒想到右相竟還記得。”

走在李林甫身後的張垍不由笑道:“那其中還有一座宮殿,右相可還記得是何名字?”

“不錯。”

李林甫張口便要說,須臾卻是一下子想不起來,而眯眼望入,遠遠的也看不清那殿名。

他竟因此而感到有些緊張,不自覺地轉頭一看,周圍有幾個內侍他並不認得,也不知是真不認得,還是自己忘了。

正擔心在百官面前出醜,李琮從另一邊走來,與他相見,打了個招呼,解了圍。

“右相,許久未見了。”

“慶王。”李林甫淡淡點了點頭,道了一聲“失禮了”,徑直走向咸池殿。

他遠比李琮更有氣場。

但李林甫身後的李岫卻是停下腳步,與李琮低聲聊了幾句。

“慶王可知聖人要賜婚一位郡主與安慶宗?”

“並未聽聞此事。”李琮微微苦笑。

一時間,兩人竟有了些惺惺相惜之意,畢竟都是被他們的阿爺打壓的兒子。

“聖人中旨並未說明是哪位郡主,若是再封一位,慶王認爲會是誰?”

李琮心念一動,馬上便想到,郡主是皇太子之女纔有的封號,而正好還有一位皇太子之女沒有封號,那正是他的養女。

此事不便多聊,李琮很快噤聲。

但他今日已做了些安排,畢竟是難得的機會,必定要與薛白通些消息,因薛白必然已利用王忠嗣平南詔之事爲慶王一系安插勢力。

……

在百官入座的混亂之際,薛白去更衣了一趟。

隔着屏風,他聽到了李琮的咳嗽聲。

“慶王好本事。”

“畢竟是在太極宮。”李琮低聲問道:“聽聞王忠嗣今日不來?”

“他病了。”薛白道:“好在都安排好了。”

“那就好,對了,聖人要再封一個郡主?”

“慶王有何指教?”

“我有個養女。”

“博平郡主?”

“不是。”李琮驚訝於薛白竟還知道博平郡主,但時間倉促,不好多問,只道:“博平郡主是嫡出,佩娘是庶出,年近雙十,還沒有封號。”

“我知慶王心意,此事或能辦到。不過,聖人爲何不會把博平郡主許給安慶宗?”

“伊娘有些神智失常,聖人不會讓她離開掖庭……”

薛白還待再問,然而,這短短几句話之間,已有人到了附近。

李琮連忙離開。

“薛郎?你在裡面嗎?”

外面有輕喚聲響,薛白掀簾出去,只見一個宮娥正站在那,臉上帶着些緊張兮兮的神色。

“薛郎,奴婢想給你傳句話。”

薛白點點頭,上前,低聲問道:“姚思藝?”

姚思藝其實已遣人給他帶了口信,想與他交個朋友,薛白卻沒有答應,只問姚思藝進獻的水陸珍饈爲何比市價貴數十倍。

想來,今日姚思藝必是來與他談談的。

然而眼前的宮娥卻是愣了一下,顯得有些迷茫,似乎沒有聽懂,也不管薛白說什麼,徑直傳了話。

“三巡酒之後,聖人會上戲臺,請薛郎到承香殿一趟。”

說罷,一塊腰牌遞到了薛白手裡。

薛白接了,收進袖子裡,道:“不去承香殿,我來時在千步廊附近見到有座闕樓,可到那談。”

“奴婢不知這些。”那宮娥官四下一看,匆匆跑走了。

薛白皺了皺眉,自往咸池殿走去。

前方,等候着他的宦官卻不見了,他走了一段路之後,一個小宦官趕上來小聲說了一句。

“三巡之後,姚將軍請薛郎一見。”

“到哪見?”

“將軍未說。”

“莫引我到不該去之處,就在千步廊附近的闕樓吧……”

薛白隨口應了,伸手入袖,揣摩着那塊腰牌,暗忖既然這纔是姚思藝的人,方纔那又是誰要見自己?

~~

淑景殿。

李月菟落了座轉頭一看,她的姐姐永穆郡主正坐在上首。

兩人對視了一眼,永穆郡主慚愧地低下了頭,因今日,她不敢再與李月菟一道去看她阿孃了。

那與太子因“感情不睦”而和離的太子妃韋氏,發落爲尼,正是住在掖庭的虔佛庵內。往年姐妹倆都是一起去看的,如今韋會死了,永穆郡主害怕了,不敢再招這種麻煩。

而李月菟雖只是韋氏的養女,感情卻不輸親母女,還是想去偷偷見見韋氏。

被拿到又如何,最壞也就是落髮爲尼,從此在虔佛庵內陪着韋氏……

御宴上,滿目珍饈,清歌曼舞,但李月菟從小到大已經見到太多了,一心只等着過了三巡,到那時表演便會熱鬧起來,或是有百尺幢之類的雜耍,或是鬥雞、投壺之類的比賽。

今次,竟是聖人登臺唱戲了,羣臣不由齊齊起身……

李月菟見此情形,起身,四下看了一眼,往外走去。

“郡主。”

“我去更衣別跟來。”

從淑景殿出來,向東便是彩絲院,之後向南,繞過歸真院,便可從千步廊往掖庭宮。

~~

薛白出了咸池殿,姚思藝遣來的小宦官便乖巧地迎過來,引着他往南走。

今日這場御宴上的酒食便是姚思藝這位進食使負責的,其權力頗大,辦這點小事甚是輕鬆。

“姚將軍要請教薛郎些炒菜的問題,奴婢帶他過去。”

一路上,小宦官腰牌一擺便能順利通行,偶爾才這般解釋一句。

前方的彩絲院、歸真院都是爲宮中的妃嬪製衣服的地方。

薛白目光一掃,果然如顏嫣所描述的一樣,歸真院裡只有幾個老宮女正在繡花樣。

繞過歸真院,前方有兩座闕樓,姚思藝便站在二樓等着,他不光是進食使,也是監門衛的將軍,有資格在闕樓值勤。

待薛白一上前,他臉上便浮起笑意。

“薛郎可吃飽了?”

“御宴珍饈值萬錢,如何敢不飽。”

姚思藝賠笑道:“薛郎既吃飽了,可不能不讓旁人吃吧?”

“姚將軍說話風趣,無怪乎聖人喜歡。只是進食一事未免太奢侈,我身爲殿中侍御史,既風聞此事,豈可不奏?”

“那薛郎只要不當這御史,豈不妥了?”姚思藝語帶威脅地說了一句,笑容馬上燦爛起來,接着道:“薛郎想升遷到何處,只管與我說?”

薛白道:“我才遷殿中侍御史沒多久。”

“是我失言了,若要升遷,我也辦不到,但就在從七品上的官階上調動……”姚思藝撓着沒有鬍子的下巴想了想,眨巴着眼睛,問道:“門下省錄事、尚書省都事、中書省主書,薛郎喜歡哪個?”

薛白聞言不由笑了,問道:“不能都要?”

“哈哈哈,薛郎耍笑了。”

“姚將軍沒耍笑?”

“今日在這太極宮見薛郎,便是想請薛郎放心,老奴之所以能任這進食使,自是有手段的。”姚思藝語氣誠懇,道:“若沒本事,老奴怎麼進獻價值萬錢的珍饈?”

“好……”

薛白還未開口,忽然停頓了一下,向闕樓下方看去。

姚思藝順着他的目光,只見是和政郡主正在與守着闕樓的內侍們說話。

“薛郎答應了?”

“那是……和政郡主?”

“薛郎識得郡主?”姚思藝道:“我們繼續談。”

“我先與郡主說句話。”

姚思藝一愣,薛白已下了闕樓,大步趕向李月菟,因他一直在與姚思藝商談,周圍內侍並不攔他。

~~

到了千步廊,李月菟提起裙子加快腳步,趕向了嘉猷門。

還未到,她已拿出一塊腰牌。

忽然,身後有人拍了拍她

李月菟嚇了一跳,再一回頭,卻見是薛白。

“你在這做什麼?”

“你在這做什麼?”

兩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問了一句。

之後,姚思藝快步趕上來,笑道:“薛郎,你好大膽,敢輕薄郡主。”

薛白卻沒被他嚇住,而是狐疑地看了兩人一眼,道:“姚將軍是在幫郡主出逃?”

姚思藝拉過他,低聲道:“莫多管閒事,我在宮中做事,一向是與人爲善,待薛郎如此,待和政郡主亦如此。”

“但姚將軍好大膽,貪墨便罷了。還給郡主腰牌,讓她暗中出入掖庭……”

“這又是多大事?聖人既不住太極宮,不過是郡主思念養母。”

“姚將軍沒有旁的打算,你莫是東宮的人?圖謀不軌?”

“胡說什麼?”姚思藝道:“薛郎只管說是否願意遷官罷了。”

薛白沉吟着,有些猶豫,喃喃道:“姚將軍沒騙我?”

“騙你做甚?”

“那簡單,讓我隨和政郡主去看一眼。若她真是隻過去見養母,萬事好說。”

姚思藝一愣,搖頭道:“如何使得?”

“聖人不住太極宮,不過是去趟掖庭,有何使不得。”薛白道:“姚將軍今日不就是想讓我見識見識你的手段嗎?”

……

事實上顏嫣見過李月菟回來便與他說了。

——“守嘉猷門的是個白白胖胖的姚內官,與人爲善。”

薛白一開始針對姚思藝任進食使一事,就是衝着他來的。

此時,李月菟已經站到嘉猷門附近,姚思藝要麼放他們過去一趟,要麼看着時間一點點過去,而時間已經不多了。

“好吧。”

姚思藝轉頭一想,薛白這一過去,反而能落個把柄在他手上。

“薛郎去可以,不可穢亂宮闈……”

40.第40章 補救326.第318章 清白97.第97章 覆試第406章 北都重鎮62.第62章 上架感言第428章 盟主60.第60章 犧牲品344.第336章 自古深情留不住38.第38章 平安無事32.第32章 籌碼第483章 坦白局第115章 匠師172.第169章 盛宴倒50.第50章 坐實77.第77章 孝子99.第99章 得寶歌第9章 放長線307.第301章 遮羞布第423章 慫恿204.第201章 還債55.第55章 落地生根第447章 豬不化龍41.第41章 劫囚110.第110章 新搭子第117章 魚鉤84.第84章 骨牌第388章 交朋友97.第97章 覆試103.第103章 名單第341章 互幫互助第455章 速去速回180.第177章 揭榜215.第212章 卯金刀第390章 心證66.第66章 夜宴249.第247章 接手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114.第114章 踏青124.第122章 道宮第442章 離間計214.第211章 法海177.第174章 開春第338章 遊藝使第463章 真與假323.第315章 隱相249.第247章 接手258.第256章 隱田319.第311章 禮成56.第56章 爭取149.第146章 詐341.第333章 螞蚱290.第284章 招搖撞騙291.第285章 人才249.第247章 接手324.第316章 太池宴第346章 川西高原178.第175章 科舉試271.第267章 聰明誤14.第14章 偃月堂第396章 蓮第475章 平涼對策第349章 大樹寨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總結第483章 坦白局159.第156章 高高掛起159.第156章 高高掛起第345章 本沒有路第452章 長安亂第375章 私怨第384章 畫師312.第306章 潔身自好150.第147章 秉公無私第472章 靈武第342章 眼光88.第88章 師徒225.第222章 別長安133.第130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75.第75章 報案第371章 瘦死的駱駝299.第293章 潑冷水302.第296章 徵辟333.第325章 貴妃醉酒216.第213章 千古情42.第42章 紈絝46.第46章 當堂對質33.第33章 出價309.第303章 獻策151.第148章 各表一枝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總結169.第166章 教坊第477章 長安的反擊第439章 無貴賤78.第78章 租庸調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277.第273章 禁歸340.第332章 魚目混珠253.第251章 進入角色322.第314章 設套138.第135章 分利79.第79章 不虧
40.第40章 補救326.第318章 清白97.第97章 覆試第406章 北都重鎮62.第62章 上架感言第428章 盟主60.第60章 犧牲品344.第336章 自古深情留不住38.第38章 平安無事32.第32章 籌碼第483章 坦白局第115章 匠師172.第169章 盛宴倒50.第50章 坐實77.第77章 孝子99.第99章 得寶歌第9章 放長線307.第301章 遮羞布第423章 慫恿204.第201章 還債55.第55章 落地生根第447章 豬不化龍41.第41章 劫囚110.第110章 新搭子第117章 魚鉤84.第84章 骨牌第388章 交朋友97.第97章 覆試103.第103章 名單第341章 互幫互助第455章 速去速回180.第177章 揭榜215.第212章 卯金刀第390章 心證66.第66章 夜宴249.第247章 接手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114.第114章 踏青124.第122章 道宮第442章 離間計214.第211章 法海177.第174章 開春第338章 遊藝使第463章 真與假323.第315章 隱相249.第247章 接手258.第256章 隱田319.第311章 禮成56.第56章 爭取149.第146章 詐341.第333章 螞蚱290.第284章 招搖撞騙291.第285章 人才249.第247章 接手324.第316章 太池宴第346章 川西高原178.第175章 科舉試271.第267章 聰明誤14.第14章 偃月堂第396章 蓮第475章 平涼對策第349章 大樹寨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總結第483章 坦白局159.第156章 高高掛起159.第156章 高高掛起第345章 本沒有路第452章 長安亂第375章 私怨第384章 畫師312.第306章 潔身自好150.第147章 秉公無私第472章 靈武第342章 眼光88.第88章 師徒225.第222章 別長安133.第130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75.第75章 報案第371章 瘦死的駱駝299.第293章 潑冷水302.第296章 徵辟333.第325章 貴妃醉酒216.第213章 千古情42.第42章 紈絝46.第46章 當堂對質33.第33章 出價309.第303章 獻策151.第148章 各表一枝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總結169.第166章 教坊第477章 長安的反擊第439章 無貴賤78.第78章 租庸調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277.第273章 禁歸340.第332章 魚目混珠253.第251章 進入角色322.第314章 設套138.第135章 分利79.第79章 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