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土地策略

三個人的想法,都是負責任的,很靠譜,讓張由鬆的心裡,頗爲得意:“嗯,不錯,不錯,有想法,很實際,果然都是朕的好臣子,也說明,朕的眼光不差?”表揚爲主,是他調教這些新老大臣的主要策略,你給不了最好的待遇,就得給最大的希望,如果連希望也沒有,你就得給最好的感情,融洽的同事關係,皇帝和大臣,固然是不同層級的人,可是,在實際上就是同事。

“多謝皇上謬誇,臣等慚愧!”兩大書生在此,客氣是自然的。

“那麼,土地問題真的不能再提嗎?真的會立刻干擾了南征計劃?”張由鬆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等於突然亮劍,將剛纔的表揚全面推翻了。自然,讓三位大臣尷尬不已。

“皇上,您的意思是?”顧炎武擔憂着。莫名其妙啊。

陳子龍看出了問題,知道皇帝已經有了成見,乾脆詢問:“皇上請講,臣等無不遵照。”

馮可宗見情況複雜,又見皇帝的目光瞅着那兩人,也樂得輕鬆乾淨,乾脆將臉上作出了白癡的單純可愛的表情,眨着眼睛,在傾聽呢。

|“諸位。”張由鬆站了起來,揹着雙手,作出了深思熟慮的樣子,其實,心裡在好笑,作爲文科的畢業生,他的閱讀經歷也不算淺薄,更非一直停留在網絡小說的娛樂性質。至於現實版本的中國土地政策,來龍去脈,還是知道些的,因此,成竹在胸:“誠如諸位所言,慎重從事的話,土地問題確實不應該提出來。以免影響各田主對朝廷的擁戴之心。他們擁有大量田產,有的甚至成千上萬畝,數量極其巨大,僅僅一個小小的南湖,一個被匪徒控制的韓家莊子,居然有韓家的家主,佔有兩千餘畝土地,而其他各村民共有田地才一千畝不足,不僅如此,韓家莊主,還佔有了三片竹林,四片樹林,一處湖面,這種情況,儘管來源複雜,有着深厚的歷史原因,可是,其結局是觸目驚心的,現實之中,大田主不僅控制了田產,也控制了大量的莊客,因此,現在或者將來,直接動田主,會有很大麻煩。”

“不錯,皇上,臣等正是此意啊。”陳子龍等不解文說。

“可是,還有一點兒,不知道諸位注意了沒有,在一個小村子,無地或者基本無地的百姓,戶數居然佔全村的三成,少地根本不夠自養的,需要向田主租借田地的又佔了四成,可以說,一個小村子,只有一成的戶數是田產者,一成到兩成的人可以自給,田產正好,而七成的百姓,都缺乏土地耕作。”張由鬆再次強調了這個數據:“雖然朕還沒有繼續調查,也即將要求錦衣衛隊繼續此事,可是,此事已經足夠危險了。不知諸位所見,有此情況否?”

三人認真地思索了一陣,都表示,大田主佔有巨多的土地,多數百姓已經沒有了土地,這是事實。但是,具體的情況,可能會有很大不同。

“嗯,很好,諸位都很坦誠。”張由鬆笑容可掬:“既然情況嚴重,諸位以爲,這裡是否必須變革?”

三個人思考了一陣,議論不同,馮可宗不贊成,顧炎武主張將來必須變革,而陳子龍認爲,變革與否,不重要,關鍵的是,要制定國策,使田主把租稅降低了,只要控制了租稅,一切都好說。“皇上,根本上動田,會引起大亂子,若是控制了租稅,將以最小的代價,穩定改良,收富國強兵之效。”

張由鬆看了看他們,回憶着自己的歷史知識,侃侃而談,“幾位的主張,各有根據,很好,朕並不贊成非要意見一致,朕只希望,朕的大臣能夠獨立思考,不過,朕要明確的問題是,這個土地集中的狀況,必須調整!”

張由鬆講了很多,講得三個心腹大臣目瞪口呆!特別是顧炎武,他看着陳子龍,意思是說:我們太走眼了。

顧炎武和陳子龍,都在南京逗留過,甚至,陳子龍還做了兵部的給事中,顧炎武呢,在南京呼風喚雨,也是風雲一時的人物,參加復社,與會黃宗曦等,更因爲是當時大儒劉宗周的大弟子,受到了士人的尊重,可惜,因爲馬士英和阮大鋮的排擠,憤憤不平,轉回了老家,有的歷史上說,顧曾經被馬阮勢力逮捕入監獄,在清軍南下,南京城投降以後,才被大赦免回家的。不管怎樣說,身受迫害的政治異類。他們對於南明的政局黑暗,對於皇帝的昏迷,是非常瞭解的,但是,現在的弘光皇帝,實在是太出他們的意料之外了。不僅聰明能幹,發明了種種武器裝備,還關心民衆,親自下到村民中調查研究,更能夠對歷史上的經濟類事情如此熟悉,叫他們歎爲觀止。

“皇上熟悉典史,成竹在胸,臣等愧疚莫明,萬不能及,受教了,”顧炎武真誠地說。

張由鬆主要是講了一個問題,中國歷史的王朝更迭週期律,排除了部分的暴政外,主要的政權更替,其內在的經濟原因,都是土地問題。他將土地問題,歸結爲中國歷史變化的核心問題,並深刻地講明瞭原因。這些東西,遠不是古代書本傻瓜所能夠學習的東西,也不是普通士人們所熟悉的領域,就是在坐三人,能夠想到這裡,關注這兒,有興趣的,僅僅顧炎武一人,可以說,張由鬆絕對是專家的水準。

“術業有專攻,朕關注多了,思想多了,自然有所得,如此而已。”張由鬆謙虛了下:“朕必須讓你們知道,我中華歷史朝代的更替,或者說大王朝亡國失權的根本原因,在於土地問題的失控!”

西漢之所以動盪,是因爲土地兼併嚴重,王莽乘機奪權,東漢之所以迅速崩潰,一直淪爲軍閥割據戰場,乃至於三國分立,南北朝對峙,根子是豪強地主的分裂離心勢力,唐朝中期,均田制度崩潰,國家很快就陷入了動盪,藩鎮割據等,宋代元代,無不以土地問題爲最大,“諸位常說,民心向背,最爲干將,可是,如何才能決定民心向背?一個國家,朝代,政權,絕對多數百姓都沒有土地,如何能夠對這個國家充滿了好感?孟子說,有恆產纔有恆心,是說的百姓啊,恆產者,即土地也!只有絕大多數的百姓都有了自己足夠的土地,那麼,他們自然心向國家,擁戴本朝。”

“皇上說得極是!”三個大臣敬佩得幾乎五體投地了。

張由鬆揮手致意,讓他們歇息着,該涼快涼快去,自己繼續講:“就以我大明而言,二百多年來,問題已經相當嚴重,所以,陝西一帶一發生嚴重乾旱,那些田主們尚且能勉強餬口,普通的百姓都無法生活,只有鋌而走險了!李自成賊,張獻忠賊,等等之類,之所以能夠以小小的邊兵,郵傳的卒子,一呼百應,成爲流民的領袖,禍國殃民,關鍵不在於其如何聰明才智,而是土地問題!”

“皇上說得極好極是啊。”顧炎武嘆息一聲:“其實我大明江南,也有不少的動盪,那些遊民無着落,就轉爲草寇,幸好江南水土豐厚,莊稼尚好,纔沒有激發民變!”

張由鬆道:“這個自然,所謂民以食爲天,可是,庸俗的儒者,卻不進一步思考,何以民食?民食從何而來?自然是田產了!”

“對呀!”顧炎武和陳子龍幾乎異口同聲地鼓掌大聲喝好。

對於解決的辦法,張由鬆輕輕盪開一筆,“朕確實決定,暫時不改國家的田制。”他講述了均田制,屯田制,以及農民變革,武力修改田產分配的可能性,“要朕來更改,絕對不可能,最起碼,在五年之內,是不會動的,就是真的動了,朕也不會損害田主的利益,否則,朕之改革,必然失敗!”

這一論斷,更讓顧炎武佩服,“皇上知識淵博,見解精深,臣等實在是心悅誠服,只是,皇上,既然不準備動,又爲何談啊?”

張由鬆哈哈大笑:“朕要以此爲誘餌,平息南方三王!朕要以最小的代價,迅速平定之,”

這一結論,自然又是玄妙無比了,兩個所謂的參謀將軍,向來自負的人,都覺得自己的腦袋瓜子不好使了。

“朕要你們知道,朕即將頒佈法令,在三年之內,要給所有無地或者少地的百姓以田地種,一,朝廷出錢收購,二,開拓疆域,至於百姓所得田產,爲朝廷分配,不需要一分一毫。”

第418章 回軍揚州第446章 楓橋唱晚第40章 寧妃受難第693章 後續戰鬥第738章 東征倭國第681章 大玉兒第698章 關下之戰第226章 金壇民變第728章 蒸汽機和玻璃第73章 爭風吃醋第242章 勞動教養第722章 絕妙注意第218章 平息朝臣第652章 破南城第541章 皇家服務第279章 夜幕美色第78章 皇宮選美(二)第561章 一夜無事第658章 清軍的災難第115章 瘋狗咬了官員第669章 攻破北京第86章 開始理政第614章 遭遇正黃旗第509章 決戰決勝第41章 前妃之辯第233章 各個擊破第421章 不共戴天第706章 征服第91章 南京兵亂第576章 兵進河內第290章 袁園陷阱第109章 兵權問題第134章 認了老孃第217章 完美收官第134章 認了老孃第750章 戰鬥細節第122章 閃亮登場第189章 籠絡手段第746章 在印度東海岸第339章 轟破敵軍第538章 沒收胡財第141章 李香君第678章 左手右首第322章 驚險一幕第705章 曖昧第482章 美人心計第64章 廷鬥(一)第710章 你該報答了第653章 精神戰第334章 和諧使者第506章 土地策略第648章 私奔第668章 激戰趙莊第201章 辭職風潮第80章 重溫舊情第640章 襲擊第661章 吳三桂悲情第600章 清軍囂張第281章 欲加之罪第562章 三人尋死第27章 減膳第98章 先聲奪人第669章 攻破北京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4章 弒君陰謀第181章 驚喜第316章 栽贓陷害二第63章 青兒的女友第243章 高級馬屁第344章 笑納了啊第178章 形象大如天第146章 抄家之二第509章 決戰決勝第717章 追降李巖第216章 嚴懲貪官第113章 軟硬兼施第507章 惠民政治第399章 女人第一第286章 揭發閹黨第314章 國葬高傑第26章 標新立異第257章 李香君的身世第497章 尷尬萬分第366章 事起突然第351章 僞降陰謀第730章 澎湖海戰第710章 你該報答了第697章 賽音山達之二第633章 看茶第745章 連續射擊第382章 悲情時代第395章 烏合之衆第250章 更大損招第686章 耍盡陰謀第746章 在印度東海岸第88章 蟾酥合媚第56章 冠冕堂皇(二)第36章 廚房節約運動第557章 調停水利第200章 皇宮盛宴
第418章 回軍揚州第446章 楓橋唱晚第40章 寧妃受難第693章 後續戰鬥第738章 東征倭國第681章 大玉兒第698章 關下之戰第226章 金壇民變第728章 蒸汽機和玻璃第73章 爭風吃醋第242章 勞動教養第722章 絕妙注意第218章 平息朝臣第652章 破南城第541章 皇家服務第279章 夜幕美色第78章 皇宮選美(二)第561章 一夜無事第658章 清軍的災難第115章 瘋狗咬了官員第669章 攻破北京第86章 開始理政第614章 遭遇正黃旗第509章 決戰決勝第41章 前妃之辯第233章 各個擊破第421章 不共戴天第706章 征服第91章 南京兵亂第576章 兵進河內第290章 袁園陷阱第109章 兵權問題第134章 認了老孃第217章 完美收官第134章 認了老孃第750章 戰鬥細節第122章 閃亮登場第189章 籠絡手段第746章 在印度東海岸第339章 轟破敵軍第538章 沒收胡財第141章 李香君第678章 左手右首第322章 驚險一幕第705章 曖昧第482章 美人心計第64章 廷鬥(一)第710章 你該報答了第653章 精神戰第334章 和諧使者第506章 土地策略第648章 私奔第668章 激戰趙莊第201章 辭職風潮第80章 重溫舊情第640章 襲擊第661章 吳三桂悲情第600章 清軍囂張第281章 欲加之罪第562章 三人尋死第27章 減膳第98章 先聲奪人第669章 攻破北京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4章 弒君陰謀第181章 驚喜第316章 栽贓陷害二第63章 青兒的女友第243章 高級馬屁第344章 笑納了啊第178章 形象大如天第146章 抄家之二第509章 決戰決勝第717章 追降李巖第216章 嚴懲貪官第113章 軟硬兼施第507章 惠民政治第399章 女人第一第286章 揭發閹黨第314章 國葬高傑第26章 標新立異第257章 李香君的身世第497章 尷尬萬分第366章 事起突然第351章 僞降陰謀第730章 澎湖海戰第710章 你該報答了第697章 賽音山達之二第633章 看茶第745章 連續射擊第382章 悲情時代第395章 烏合之衆第250章 更大損招第686章 耍盡陰謀第746章 在印度東海岸第88章 蟾酥合媚第56章 冠冕堂皇(二)第36章 廚房節約運動第557章 調停水利第200章 皇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