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奉天

趙洪生在獨立團被稱爲老趙頭,儘管他是魯山正式任命的輜重營長,但沒幾個人把他當回事。尤其是從山東過來的蒙山軍軍官們,對於魯山起用一個年逾五旬的馬幫頭子有些不那麼認可。好在老趙頭性子好,而且管後勤管得不錯,所以輜重營的官兵們對於這位年紀足以當父輩的老軍官的命令,基本上可以遵守。

現在,趙洪生帶着傷號、押送着戰利品往奉天方向走,他的任務是將傷號送至俄軍設在奉天的醫院,順便將黑溝臺一戰繳獲的日式武器送至奉天北郊的甦家屯。那裡曾是獨立團休整訓練的基地,現在仍有數百人留守,其中一部分是新兵,更多的是陳家窩棚之戰負傷未愈的傷號。

帶隊的是副參謀長商鳳春。相關的任務魯山都交代給商鳳春了,趙洪生的任務只是將傷員安置妥當,將戰利品送到基地,另外就是儘量再儘可能多地忽悠些年輕人蔘軍。

獨立團沒有自己的醫院,正式的醫生只有五名,其中兩名是從關內過來的,兩名是從奉天招募的,還有一名是俄國軍醫。剩下的就是幾十名經過初步的止血包紮訓練的醫護兵了,他們分部在二十幾個戰鬥連隊裡,只能做最簡單的包紮搶救,然後送團醫院做進一步的處理。前天晚上的血戰,大批的傷員塞滿了臨時設立的醫院,至少有一百傷兵是從火線上送下來死在醫院的,看的老趙頭直掉淚。他跟魯山說,無論如何要再找幾個醫生了。魯山認可,交給他順便去辦這件事。奉天雖然是關東最大的城市了,但真正的西醫也很少,而且西藥奇缺,都被俄軍列爲頭等軍用物資管控了。獨立團的醫藥都是從俄軍那裡領的,總是不大夠,所以,魯山讓他從黑市上買一些。

一路上,他都想跟商副參謀長聊聊,但人家一直繃着臉,滿腹心事的樣子,他提了幾個話頭,人家都不帶搭理,老趙也就不吭氣了。

在獨立團,老趙覺得陸大當家雖然威嚴,但好說話,對他也尊重信任。範副團長嘻嘻哈哈的,最好處。唯有鄧參謀長和這個新來的商副參謀長很難相處,大概人家都是念過書,見過世面的能人,看不起他這樣的粗人。

跟隨他加入獨立團的馬幫兄弟都有差不多的感覺。

商鳳春確實有心事。他是張前村子弟,跟張前村莊主申無病有點拐彎親,當初申無病勸他參加蒙山軍他還有些顧慮,唯恐誤了他的前程。直到蒙山軍連續擊敗官軍的進剿,迫使官府主動派人來招降,經申無病說合,他才下了決心參了軍,但沒有跟主力北上勤王,而是留在根據地做了文化教員。隨後進了隨營軍校,畢業後留校任教,半年後被司徒均推薦進了參謀處做了作戰參謀,然後因爲酷愛圍棋,成爲了龍司令的棋友,在參謀處幹了大半年後被調入野戰部隊主管參謀業務,再以後,被選調派往了東北。

加入蒙山軍四年後,商鳳春早已將曾經的夢想丟在爪哇國了。那份夢想不過是滿清統治下的漢族知識分子們走上仕途的唯一道路,科舉入仕。蒙山軍教給他的不止是軍事知識,還有更深邃的東西,讓他極大地開闊了眼界,重新樹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他在離開山東遠赴東北時,就是方聲遠的得意弟子了,儘管他不在方高參的直接領導下。方聲遠籌劃建立軍中秘密組織,他是熱烈的響應者之一。他堅定地認爲,必須建立這樣的組織,將大批擁戴龍司令奪取江山的軍官們組織起來。但直到他離開山東,由於龍謙的決心未定,那個他投入了極大精力的組織尚未成立。

龍謙佈局關東商鳳春之前並不知曉。他的級別太低,無權獲知這一蒙山軍的核心機密。只是在第五鎮成立時沸沸揚揚的謠言讓他感到不解,他不相信魯山等人會集體叛逃,逃得杳無蹤跡。這事太蹊蹺了,事件本事有着太多的疑點。直到他正式被選中帶領第四批赴援關東的分隊出發前,有關關東局勢才得以全盤知曉。心裡不禁涌起對龍司令的萬分欽佩,這纔是奪取天下的氣度呢。這就跟下圍棋一樣,一個眼不是活棋,要想做活,至少需要兩隻眼。關東,就是司令布的第二隻眼。

對於關東部隊的指示,龍謙在他臨行之前和方高參、司徒參謀長等人一同詳細交代了他。他的新職務在山東就確定了,司徒均認爲他是很優秀的參謀長人選,對於作戰有着敏銳的感覺。

商鳳春抵達關東,在情報處的協助下順利找到了部隊,才真實地瞭解了魯山統率的關東部隊的狀況,他們已經站住了腳跟,比司令介紹的更爲強大。但是,隨後的一系列行動似乎偏離了司令規定的路徑,魯山急於證明自己的實力,追蹤殲滅永沼部隊,死拼硬打;守衛黑溝臺,又讓部隊傷筋動骨!助俄抗日是司令既定的戰略,但絕不是爲俄國人出死力賣死命!看了陣亡官兵的名單,軍官傷亡之大令人心痛,這些都是千里迢迢從關內潛行至此的骨幹啊,好多是他在隨營軍校教過的學員,算是他的學生,但卻爲了俄國人的利益死在了黑溝臺、陳家窩棚!

昨晚的戰後分析會上魯山提出了短暫休整後進軍沈旦堡,相機奪取沈旦堡的計劃,商鳳春立表反對。黑溝臺我軍是守方,武器精良,彈藥充足而且構築了堅強的工事,仍然造成了如此大的傷亡。但沈旦堡呢?那可是攻守易勢了!按照魯山所說的,秋山好古的騎兵第一旅團是日軍精銳,秋山好古是日軍騎兵之父,有名將之稱。據說他還有個在日本海軍當高級參謀的弟弟秋山真之,是聯合艦隊的智囊。兵精將勇啊!兩個俄國步兵師啃不下來的硬骨頭,要讓傷筋動骨的獨立團去攻堅?什麼用心?要將司令辛苦聚集的這點本錢敗光嗎?

昨晚的總結會上,討論了下一步的行動,對於魯山的決定,商鳳春明確表示反對。

但他的反對意見被魯山駁回,“蒙山軍的規矩,允許有不同的想法,但不允許有不同的行動!你可以上報總部,但決定必須執行。”

在會上,範德平比較猶豫,但鄧清華及幾個營長是贊成魯山繼續打下去的決定的,尤其是盛光。

“我當然要報告總部。”他不願屈服。

再打下去肯定會得到俄軍的更大力度的支持,但是損傷的是蒙山軍的筋骨!

於是,他被派了帶領輜重營大部護送傷員,押送物資到甦家屯,並且領受了招兵和買糧的任務,這不是一個馬上就可以完成的任務,顯然,魯山不願意他的司令部裡存在不同的聲音。就這樣,他帶着輜重營離開了前線。

爲什麼要成立一個軍內的組織?就是爲了維護龍謙在蒙山軍的絕對權威!方先生的看法是對的,跟隨龍謙最早的幾員大將說起來都是龍謙的心腹,其實他們對於龍謙的尊重遠不如後來的人。

“必須再派一個資歷與他相當的大將來關東!”商鳳春想到,從大局計,應當將王明遠或者封國柱派來關東了,反正關內的局勢比較平穩。範德平、鄧清華這些人是不足以制衡魯山的!在目前兩地隔絕的情況下,關東部隊的發展壯大是好事,但也是壞事,很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大車隊亮出了俄軍司令部開出的證明,順利地進入奉天。街上冷清的很,也不知道黑溝臺大勝的消息是不是已經傳到奉天了,但老百姓們似乎更盼着日軍將俄軍趕走。司令說的沒錯,無論是俄國人還是日本人,都是中國的大敵,無論是誰獲勝對於中國都不是好事。可惜百姓們不明白這點……

“副參謀長,奉天巡撫衙門的人要見咱們的最高指揮官。”趙洪生打斷了商鳳春的思考。

“誰?奉天巡撫?”商鳳春有些驚訝,“奉天巡撫還未撤出嗎?”

朝廷在日俄劍拔弩張的當口在關東搞政改簡直是無謀!設了奉天巡撫有屁的用?政令怕是連奉天也出不了,現在奉天完全在俄軍的軍事管轄之下,他以爲奉天巡撫早已離開奉天北上了,沒想到他竟然沒走。

看到身穿滿清官服的唐紹儀,商鳳春心裡一驚。當初唐紹儀來張前村的時候他是見過的,不過那時他剛參軍,估計唐紹儀認不得他。

“我是南滿獨立團副參謀長商鳳春,敢問唐撫臺有何指教?”商鳳春沒有按照朝廷的禮節行禮,而是向唐紹儀敬了個蒙山軍的軍禮。

“聞聽俄國人在黑溝臺大敗日本,可是真的?”唐紹儀聽着熟悉的山東口音,感到一絲親切。眼前這位身穿俄國軍服的青年竟然是南滿獨立團的副參謀長……正好,有機會當面瞭解下這支名聞遐邇的中國軍隊。

“當然。仗就是我部打的,日軍屍橫遍野,其第八師團事實上被殲滅了。”

“哦?”唐紹儀本來是準備移駕出城轉移到遼河西岸的,那裡是朝廷劃定的非交戰區。但因各種原因拖延至今,其中一個就是按照袁世凱的指示,儘量幫助日本人打贏這一仗。這個消息,顯然不是唐紹儀願意聽到的。

“早就聽說有個甘願爲俄軍驅馳的南滿支隊,沒想到在這裡遇見了,”唐紹儀望了眼一眼望不到頭的大車隊,“貴部最高長官何在?”他不太相信商鳳春的話,但陳家窩棚一戰是實實在在的,連秘密進奉天聯絡他獲取俄軍情報的日軍間諜都證實了這一點,希望他通過滿清官方的關係搞清楚這支神秘的部隊究竟來自何方。

“陸團長在黑溝臺。”

“這位陸團長是何方人士?也是我關東人士嗎?爲何要爲俄國人賣命?”

“這個,恕我無法回答。”

“哦?你是山東人嗎?何故跑到關東來?”

“闖關東的山東人不知凡幾,我不過是其中一員罷了。大人問爲何來關東,若是關內活的下去,您以爲我會舍家別業來這裡出生入死嗎?”

“聽你的口氣是念過書的。”唐紹儀沉吟道,“本官也曾奉職山東,如今山東欣欣向榮,連蘇浙一帶的百姓都往山東跑,怎麼會吃不飽飯?你又爲何離開山東呢?”

“哈哈,我在七年前就闖關東了,誰又知現在老家的情況?大人若是無事,恕我軍令在身,不能相陪了。”商鳳春清楚,蒙山軍出兵關東是最高機密,決不能讓這個與蒙山軍有些淵源的滿清大吏聞到些東西,“弟兄們,走。”商鳳春翻身上馬。

趙洪生吆喝一聲,車隊繼續前進了。

唐紹儀不顧手下文武隨員憤怒的眼神,心中若有所思,“商先生,不要忘了你是中國人。”

“多謝大人提醒,商某須臾不敢忘懷。”商鳳春在馬上扭身喊道。(。)

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5節 海空軍第2節 懷來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18節 新華源第3節 喀山二第11節 伍廷芳第23節 北京十三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35節 風起一第6節 就職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13節 平叛三第22節 北京十二第11節 平叛一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36節 大勢五第9節 整編第7節 這一仗一第25節 俘虜們二第2節 初定軍律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5節 抗洪五第8節 連樹鵬第9節 英國特使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10節 阻擊三第16節 雜音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30節 軍火採購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26節 俘虜們三第5節 彼得堡一第15節 演習第34節 大勢三第14節 北京四第10節 民黨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5節 太原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24節 寧時俊一第6節 隨營軍校第19節 西南與西北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4節 陸軍整編第17節 平叛七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4節 各方第7節 武昌二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16節 新局面四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4節 監獄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7節 彼得堡三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4節 起因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10節 不可能的重逢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2節 汀泗一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5節 太原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28節 變化四第4節 各方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34節 整編一第5節 抗洪五第36節 風起二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4節 抗洪四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6節 等待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36節 鑾駕回京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16節 提親第2節 繼位爲誰第22節 王明遠的疑惑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11節 回國二第16節 提親第15節 末日二第21節 外交
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5節 海空軍第2節 懷來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18節 新華源第3節 喀山二第11節 伍廷芳第23節 北京十三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35節 風起一第6節 就職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13節 平叛三第22節 北京十二第11節 平叛一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36節 大勢五第9節 整編第7節 這一仗一第25節 俘虜們二第2節 初定軍律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5節 抗洪五第8節 連樹鵬第9節 英國特使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10節 阻擊三第16節 雜音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30節 軍火採購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26節 俘虜們三第5節 彼得堡一第15節 演習第34節 大勢三第14節 北京四第10節 民黨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5節 太原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24節 寧時俊一第6節 隨營軍校第19節 西南與西北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4節 陸軍整編第17節 平叛七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4節 各方第7節 武昌二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16節 新局面四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4節 監獄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7節 彼得堡三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4節 起因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10節 不可能的重逢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2節 汀泗一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5節 太原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28節 變化四第4節 各方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34節 整編一第5節 抗洪五第36節 風起二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4節 抗洪四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6節 等待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36節 鑾駕回京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16節 提親第2節 繼位爲誰第22節 王明遠的疑惑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11節 回國二第16節 提親第15節 末日二第21節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