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初定軍律

第二天早飯後,龍謙將隊伍集合於光明寺前。

儘管已經對幾個小隊長交代的很清楚了,但還是不能準時集合。龍謙一直等了一刻鐘,江雲與古小林催了好幾趟,總算將該來的都催來了。龍謙理解遲到現象目前難以禁絕的原因,一是缺少計時的手段,全山也就龍謙有一塊從毛陽鎮繳獲的西洋懷錶,其他人還是按照辰時未時的老習慣,幾點幾分這種時間概念全山大概也就是龍謙明白,跟他們講也白搭。第二是經歷了一番生死,所有人都有一種總算活下來了的輕鬆,倒不是故意輕慢龍謙的軍令。

除掉看押俘虜和放哨的兵士,以及傷病不能行動的人員,包括孫娟等七個女人都集合在光明寺前。

“弟兄們,”龍謙清了清嗓子,由於官軍這場突忽其來的進剿,總算可以無拘無束地按照自己的意思講了,他稍稍有些興奮,“弟兄們,我們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總算活着回家了。”

龍謙的話讓他的手下發出了笑聲,八隊的嘍嘍們笑的最響,而六隊的人則有些拘謹。

“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想這段時間發生的事,不知道你們想過沒有以後怎麼辦,我是認真地琢磨了的,要想在這亂世好好地活下去,像個人一樣的活下去。我們非做一些改變不可。”龍謙聲音高了八度,語氣也流利起來,“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官軍曉得咱們回到蒙山,再來征剿怎麼辦?”

“沒啥好說的,跟狗日的拼了。”站在前排的大個子魯山甕聲答道。

“魯山說的對,跟狗日的拼。”封國柱和馮侖齊聲應道。

龍謙點點頭,“很好。第二個問題,如果孫大當家帶下山的主力被官軍消滅,或者他們跑到其他縣份不再回山,咱們怎麼辦?”

王明遠大聲喊道,“我們跟着龍隊長幹!我覺得,孫大當家回山的可能不大了。大家算算啊,我們斷後掩護大隊,突圍轉戰這一大圈,好多天過去了。他們如果順利突圍,早該有消息了。”

王明遠素來多智,在八隊的威信很高,他這麼一說,大家覺得真是這麼回事。

龍謙很高興沒人直接提出去追趕或尋找大隊,他對八隊的人有信心,但對於蔡承禧的六隊,信心就不足了。這次突圍後的一系列行動,龍謙儘量不使用六隊的殘部。開今天這個會,龍謙已經反覆想了,這個話題必須挑開,不然就不能展開下一步的整訓。如果六隊的人執意要走,執意要追趕大隊,龍謙已經想好,就讓他們走!

但六隊的人沒有提出這個問題,這讓龍謙感到高興。

“大家已經領教了新軍的火力了。說實話,我們硬拼是拼不過他們的,結果只能全軍覆沒。所以,魯山講的,全是扯淡。”龍謙話語冷下來,“袁世凱是新上任的山東巡撫,是全省最大的官。在這之前,袁世凱在天津練兵好幾年,請了西洋教官,裝備了洋槍洋炮,大家都見識了。如果不是我們用巧,碰上大家的運氣好,咱們早死了。”龍謙繼續講。

誰也不想死,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想起那恐怖的開花彈造成的血肉橫飛的慘象,剛纔還情緒高昂的人們心頭都是一片愁雲慘淡。

“所以,我要跟大家交交心。想留在山上繼續幹的,必須按我的套路走。不願意的,不管是八隊的,還是六隊的,我發給大家路費,離山自謀生路吧。錢不多,每人十兩銀子,也算大家兄弟一場。”龍謙突然拋出一個令所有人都驚詫的話題。

隊伍打下毛陽鎮,繳獲大量的物資銀兩,還俘虜了百十號官兵,本來已一掃失敗的陰霾,誰知龍謙卻來了這麼一路,竟然提出要分錢散夥了。

“這是何苦?”留守蒙山大難不死的宋晉國開口了,“大夥兒信得過隊長,你就領着俺們幹嘛。俺們留在山上,就相信隊長一定會殺回來。這不,隊伍回來啦。比起原先,人馬雖然少了,但咱們不是還有小兩百號兄弟嘛。大當家當初拉桿子,哪有這麼大的勢力?”

“呵呵,老宋說的好,隊長有辦法,俺們跟着你,絕不散夥。”封國柱的嗓門也不小。

“不,你們要想清楚纔好。現在提出離開的,不算逃兵,更不算出賣兄弟。倒是等以後我的規矩立起來,受不了,或者等再與官軍見仗時當逃兵就不好了。”龍謙知道,八隊的幾個小隊長什長是願意跟着自己的,但下面的兄弟未必全部願意留下,而六隊的人就更靠不住了。在回山的路上,龍謙已經梳理清了下一步的思路,現在他不需要人多勢衆,需要的是精兵,一支真正的精兵。

看大家不吭氣,龍謙繼續道,“我知道大家落草於蒙山,各有各的緣故。但是,留在山上的,註定還要拎着腦袋玩命。如果誰想過幾天安生日子,乘着山寨清淨,拿了銀子走路。以前自己積攢的財貨,統統帶走,但是要將武器留下。我將話說在明裡,今天是最後的機會,要走的,現在就站出來,拿着我給的銀子和自己的東西下山去。以後見面了,大家還是好朋友。錯過這個機會,別說我龍謙規矩嚴,不好伺候。”龍謙面容冷峻,“現在,我給大家半炷香時間考慮,凡是願意留下跟我乾的,原地不動。願意拿銀子離山的,站到這邊來。”他右手一指隊伍左邊的空地,“不要商議,這是件大事,要自己拿主意。”

空氣瞬間凝固起來,誰也不吭氣,慢慢的,有人走出來走到龍謙指定的地方,一個,兩個﹍﹍龍謙面無表情,看也不看走過去的人。

半炷香時間過了,只有七個人離開了大隊,其餘的人都用行動表示了願意留在龍謙麾下。

“好。”龍謙滿意地點點頭,“老宋,你給這七位兄弟發銀子,送他們下山。他們個人的物品都可以帶走,但武器就不能帶了。”

說着,龍謙走過去與七個決意離開的前蒙山寨士兵一一擁抱,“山寨窮,不能再多給你們銀兩了。希望咱們今後還能見面。關於山寨的一切,希望你們徹底忘掉,跟誰也不要提。那樣,再見面,還是朋友。你們這就去吧。”

目送幾人離開後,龍謙繼續着他的演講。

“弟兄們,首先我要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對蒙山寨這支劫後餘生的小部隊的信任。我發誓,我龍謙,絕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現在,站在我面前的,都是堅定地留下同生死共富貴的兄弟了,”龍謙目光炯炯地望着大家,“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重新登記。就是將我們每個人的姓名,年紀,籍貫,哦,也就是老家在哪兒,還有家庭情況,家裡還有誰,以及自己有什麼特長等東西,統統記下來。這件事由寧時俊負責,大家配合他一下,特別是原六隊的兄弟們,我手裡還沒有你們的詳細資料。”

看着六隊一部分人不解的眼神,龍謙解釋道,“八隊原先是做過登記的,爲什麼要登記大家最基本的資料,是因爲我們乾的是這個世上最危險的活計。只要留在山上,危險都會隨時伴着大家。以後只要我說了算,對於陣亡的兄弟,我們活着的,要記住他。不是空口白牙地記,而是拿出銀子來記。也就是將一筆錢送給陣亡兄弟指定的繼承人手裡,有家人的,想辦法送到家人手上,沒有家人的,送到他指定的那個人。不管是頭領,還是新來的兄弟,人人一樣的標準——五十兩銀子!山寨再窮,這筆錢也要拿出來。這個規矩,從現在就立起來,除非孫大當家的回來後認爲不合適。”

幾乎所有的人都感到震驚!五十兩白銀,絕對是普通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筆鉅款了,一個縣令,堂堂的一縣之尊,名義上的年俸不過五十餘兩,如果這還是有些模糊,那麼,在蒙陰城裡買一處宅子,一般的水平,五十兩絕對拿下了!

王明遠面無表情地聽着龍謙的許願,他注意到龍謙用的是“從現在開始”,那就是說,剛剛結束的蒙山防禦戰及下山後的毛陽鎮之戰不在他的“撫卹”範圍。這也難怪,如果將六隊和八隊陣亡的兄弟都按照五十兩的標準給予撫卹,龍謙馬上就“破產”了!不過,沒有人會計較龍謙選擇了從現在開始,人啊,最是自私,瞧瞧大家臉上寫着的興奮的不相信,誰還會惦記已經死掉的同伴呢?

“不要不信我說的話。在場的百十號人都是見證,這種事都敢日哄兄弟們,以後我還能在山寨混?”龍謙的話引起隊伍的笑聲,大家的笑聲裡帶着掩飾不住的興奮。

“好了,這件事不是今天我講的主題,”龍謙板下臉來,“我必須再次強調我們潛在的危機。剛纔已經說了,大家都有一種大難不死的幸運感覺。我要說的是,這種感覺是錯誤的,是危險的。我們面臨的危機,哦,就是危險遠遠沒有過去。曹錕現在肯定知道了他在毛陽鎮的留守部隊全軍覆沒了,大量的物資被我們搶走了。你們想想,換做你是曹錕,會善罷甘休嗎?”

站立於龍謙面前的百十餘官兵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他們一定在尋找我們的下落,當然,他們也可能再次上山,殺我們個回馬槍。所以,凡是以爲這一難已經過去了人,註定要吃大虧的!”龍謙停了片刻,“我昨天說了,我們不想一直做土匪,一直在人前擡不起頭來,我們要成爲一支讓所有敵人害怕的軍隊,第一要具備的,就是鐵的紀律!沒有嚴格的軍紀,我們永遠是土匪,永遠不會翻身的。”

“我現在宣佈的軍紀是暫時的,因爲正式的軍紀我還沒有想好,也沒有跟大家商議。但是,在我們與大隊匯合之前,以前孫大當家的山規就不作數了!必須按我的來!我的軍紀很簡單,大家聽好了: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隊長要聽我的命令,什長要聽從隊長的命令,士兵要聽什長的命令。總之,下級絕對服從上級。命令一下達,即使要你面對刀尖迎上去,你們也不能皺一下眉頭。第二,一切繳獲要歸公。凡是作戰繳獲的財物武器,統統上交,由上級統一分配,根據戰功大小和個人需要,上司會做出合理的安排,凡是私藏財貨者,平時處以打軍棍、罰苦役乃至殺頭的處理,戰時一律砍頭。第三,不得私自下山,更不許擄掠欺凌百姓。我們會找機會對那些爲富不仁的大戶下手,但絕不禍害普通的百姓。凡是未經頭領許可私闖民宅者,輕者打軍棍十至四十,重者砍頭!第四,決不允許良家婦女,違反本條者,一律殺頭。”

事前,龍謙未對幾個隊長講過他擬定的四條軍紀,現在他說出來,跟預想的一樣,沒人表示出困惑和不解,包括那條明顯有別於孫德旺山規中繳獲私財的規定,大家也沒有表示出不滿或反對。

孫德旺的山規比這個嚴厲多了,但軍規中卻不能免除私藏財貨的現象,尤其是那些珠寶首飾銀兩。畢竟都是土匪,冒着殺頭的危險上山落草,不讓大家有財貨方面的欲求是不可能維持山寨的士氣的。

“弟兄們,這四條軍規,是我想了半宿想出來的,主要的特點就是簡單,比孫大當家的山規簡單。就其中的兩條,我多說幾句。第一,是不準私藏繳獲的財貨。這裡面既有武器的內容,也有珠寶銀兩的內容。一句話,凡是戰鬥中繳獲的東西,一律交公處理。有人會想,這樣做是不是不近人情?大家冒死搶來的東西,爲什麼不能留給自己?我不是不通人情,大家上山落草,也是爲了更好地活下去。但是,你們一定沒有想過,如果允許私藏財貨,會是個什麼結果。打仗嘛,總有分工的不同,有吃肉的,有啃骨頭的。就像大家前幾天所經歷的,在樓子和天門打阻擊,什麼也搶不到,還要冒着被大炮炸死,槍子打死的危險。怎麼辦?如果大家都跟着大隊下山,誰來斷後掩護?所以,既然有分工,那麼繳獲就一定不一樣。那些沒機會獲得財物的,一定會心生不滿。只有大家都將財貨拿出來統一分配,才能公平,才能凝聚軍心。”

龍謙等了一會兒,讓大家消化下自己的話,然後繼續講道,“關於統一交公,統一分配,一定會有一個誰說了算的問題,一定會有一個深藏在大家心頭的問號,你龍謙能辦事公平嗎?我在這裡跟大家說,我龍謙,絕不捨棄大家離山,更不會帶走一兩銀子!繳獲的所有東西,都要登記入賬,這些錢是怎麼花掉的,東西用在了哪裡,所有人,包括伙伕馬伕,都有權力追查賬目。”

隊伍中所有人都感到震驚,龍謙這樣說完全出於大家的意料,這等於剝奪了他最大的權利!

“將來,我們還要成立一個委員會,專門審查賬目的可信與否,保證交公的每兩銀子,每擔糧食,都用於了山寨正當的用途。這裡,我還要補充一點,山寨有官職的不同,隊長,小隊長,什長,在一些必要的裝備上,會有區別,比如槍支的配備,馬匹的配備,包括這塊懷錶。”他摸出在毛陽鎮剛繳獲的懷錶,“這些,都是爲了更好地打勝仗,興旺我們這支隊伍。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特權。包括伙食。我鄭重宣佈,從現在起,到我們和大隊會合前,我龍謙,在生活上跟大家完全一樣!大家吃什麼,我吃什麼!大家穿什麼,我穿什麼!決不搞特殊!小隊長和什長也一樣!一句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誰不能遵守這條規定,誰就下臺!”

八隊的士兵倒沒什麼,自成立八隊,龍謙就嚴格執行了這樣的規矩,至少在生活上與普通士兵完全一樣。但六隊的人顯然有些意外,一時間都在交頭接耳。

“好,我接着解釋關於不準騷擾欺凌婦女的規定。我們都是爺們,什麼是爺們?就是要保護而不是欺負弱小的人,這其中就有女人。我最痛恨那種欺辱女人的男人了,在我眼中,他們就是渣滓,就是窩囊廢!自己摸着良心問問,誰沒有母親?誰沒有姐妹?有誰願意自己的母親姐妹受人凌辱?”龍謙看了眼站在隊伍後面的七個女人,“現在,我們隊伍裡有女人了,我不管她們原先是什麼身份,怎麼上山的,但我知道,在剛剛過去的幾天裡,她們跟我們共同戰鬥,爲傷號清洗包紮傷口,爲我們準備乾糧,如果她們願意加入我們蒙山軍,以後就是我們的戰友,不再是什麼花寨的女人了。只要她們站到隊伍的左邊,那麼久意味着她們響應了我的號召,轉變身份成爲了蒙山軍的一員。我會安排她們做她們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照顧傷員,比如燒飯。但是,我們中間如果誰還敢將她們當做技女,就是違反第四條軍令,嚴懲不貸。你們可不要認爲我是隨便說說而已。”

剛纔,七個女人在孫娟的帶領下毫不猶豫地用行動表示了自己願意留在山上而不是離開。這多半是建立在對龍謙個人的信賴。在這支殘兵中,龍謙是唯一沒有與她們有過皮肉來往的人,昨天下午,在暮山亭的秘洞裡收拾糧食時,龍謙曾跟孫娟這個年齡最大的不幸女人談過幾次,孫娟雖然不信龍謙給她描述的那個世界,但她認定龍謙是個難得的好人,一個罕見的君子。所以,當龍謙真的同意將她們這些最下賤的女人招入成爲一名女兵而不再是營妓,她第一個便響應了。在她的帶領下,其餘六個女人都毫不猶豫地站在了原地。

龍謙對孫娟送去一個鼓勵的微笑,“很好,我們現在有了七個女性戰友了。希望大家忘掉她們的過去,真正將她們當作自己的戰友。我相信,你們很快就會知道,她們不是累贅,她們會用行動表明她們配得上戰友的稱呼。大家對於四條軍紀,還有什麼要問的?沒關係,可以提問,我馬上給予解釋。”

沒人提問。

“很好,那就這樣辦。我會帶頭遵守紀律,大家可以隨時隨地檢查我,如果我龍謙違反軍紀,加重處罰。”

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4節 監獄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28節 階級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9節 秘子第4節 練兵之始第4節 監獄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0節 天津四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25節 俘虜們二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12節 平叛二第8節 南轅北轍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15節 北京五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5節 黑溝臺三第3節 重逢第3節 周毅一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4節 方聲遠第18節 十月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0節 彼得堡六第22節 北京十二第30節 戰長沙三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38節 山東提督第24節 寧時俊一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25節 新生活第3節 抗洪三第6節 政黨之議第3節 黑溝臺一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12節 軍規一第17節 犧牲一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24節 風箏第2節 破莊二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8節 湖北第34節 新廠第34節 沂州二第4節 去哪兒?第9節 兗州行三第3節 春節二第35節 社會調查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18節 新華源第10節 不可能的重逢二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12節 中樞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16節 逆襲一第23節 行刺第11節 伍廷芳第3節 要塞三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14節 突圍一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29節 變化五第5節 抗洪五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13節 軍規二第7節 要價第12節 條件第40節 考察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5節 南京二第21節 司徒均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2節 袁克定第4節 要塞四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34節 沂州二
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4節 監獄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28節 階級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9節 秘子第4節 練兵之始第4節 監獄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0節 天津四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25節 俘虜們二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12節 平叛二第8節 南轅北轍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15節 北京五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5節 黑溝臺三第3節 重逢第3節 周毅一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4節 方聲遠第18節 十月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0節 彼得堡六第22節 北京十二第30節 戰長沙三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38節 山東提督第24節 寧時俊一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25節 新生活第3節 抗洪三第6節 政黨之議第3節 黑溝臺一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12節 軍規一第17節 犧牲一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24節 風箏第2節 破莊二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8節 湖北第34節 新廠第34節 沂州二第4節 去哪兒?第9節 兗州行三第3節 春節二第35節 社會調查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18節 新華源第10節 不可能的重逢二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12節 中樞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16節 逆襲一第23節 行刺第11節 伍廷芳第3節 要塞三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14節 突圍一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29節 變化五第5節 抗洪五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13節 軍規二第7節 要價第12節 條件第40節 考察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5節 南京二第21節 司徒均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2節 袁克定第4節 要塞四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34節 沂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