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川北門戶

李自成進入劍門關的時候,戰鬥早已結束了,吳二毛、官嗣羽他們還圍在宣洋的屍體旁,不肯離開,也不讓別人移動。品書網

看到李自成,吳二毛頓時像孩子一般哭了,“大哥,宣洋……宣洋他死了……”

李自成夫扶起吳二毛,拍拍臂膀,又用衣袖擦去他的淚水,“二毛,宣洋也是我的兄弟,人死不能復生……”

“大哥,宣洋是好樣的,他一人殺了好幾個明軍士兵……”

“我知道,宣洋是好樣的,無影門每個人都是好樣的,你們只有十餘人,卻能奪取關門,並阻擋兩個百戶的明軍,”李自成掃視着周圍的無影門的弟子們,“宣洋已經死了,可惜他還沒有娶婆姨,連個孩子都沒丟下……”

“是呀,大哥……”

李自成知道自己不該煽情,忙拍拍吳二毛的膀子,道:“二毛,兄弟們,我也知道很遺憾,但是,宣洋已經死了,人死不能復生……”

“大哥……”

“二毛,”李自成搖搖頭,“讓宣洋兄弟好好安息吧,我們給他立塊墓碑,將來也好給他柱香,別讓宣洋兄弟太孤單了!”

他讓親兵拖開吳二毛等人,地選擇半山腰朝陽的地方,將宣洋安葬了,現在氣溫升,屍體很快會腐爛,大軍又要南下,不可能帶回蘭州了。

宋部留下一個百戶的士兵駐守,已經離開劍門關,南下劍州,李自成也是隨着南下,李過部的騎兵,則是稍稍拖在後方。

劍州在劍門關南面三十里,是劍門關的後勤保障地,如果說劍門關是四川的北方門戶,劍州則是這個門戶的大後門,過了劍州,基本是山勢的邊緣了。

城內雖然有少量的駐軍,但宋部仗着人多與火器的犀利,到了城下便直接攻城,一鼓而下,在李自成到達的時候,宋已經入了城,在城內安撫百姓。

李自成在南下之前,便已告誡士兵,天命軍不是流寇,是以保護、拯救天下百姓爲己任,絕對不可擾民,如有違抗,不論情節輕重,一律斬首。

士兵們自然不敢違抗大都督的命令,入了城後,只是在各個交通要道值守,不但沒有要求百姓回家,連大街慌慌張張的百姓,也是視若不見。

知州等大小官員,實在沒想到,劍州一時三刻便被天命軍拿下,別說逃跑,便是自殺都沒了機會,被宋一鍋端了,暫時看押在州衙。

按照大明的律令,官丟失土地,一般會有三種結局:戰死、殉城、伏法,對於官員本身來說,哪一種結果都是一樣,都是一個“死”字。

唯一不同的,是朝廷對待他們的家眷:戰死的人,即便沒能保住城池,也算是有功之人,家眷可以得到賞賜和撫卹;殉城的人,雖然有畏罪之嫌,但總算還有一絲忠心,朝廷基本不會追究家眷的責任,子孫也可繼續爲官;而從屬地逃回的人,非有特殊貢獻不能免死,而且還會追究家眷的連帶責任。

從知州開始,這些被俘的官員,基本對生還不抱任何希望,他們都在等死,唯一的期望,是不要連累家眷。

但他們的生死,完全掌握在天命軍的手,任何美好的願望,都是一廂情願而已。

李自成將他們交給郭世俊,對付這些被俘的官員,已經將來治理四川,郭世俊應該他內行。

沒想到郭世俊進入官衙後,直接將這些官員們放了,他們可以自城內自由活動,爲期三日,但不得出城,違令者殺!

李自成從何小米口得到訊息,頓時笑了,“世俊這是要收服人心呀!”

何小米卻是不解,“大都督,大明的官員,有幾個好人?這樣全部放了……”

“那依小米看,是要將他們殺了?”李自成笑道:“我們拿下的建州,你來管理、你來收稅?”

“啊……”何小米頓時語塞,“大都督……他們以前的行爲……”

“以前他們是朝廷的人,並沒有違反天命都督府的律法,”李自成道:“我雖然痛恨他們的行爲,但卻無何奈何,如何將這些官員們殺光了,誰來幫助我們主政?天命都督府,並非只需要軍隊,實際,我們現在最缺的,是地方官,天命軍這次南下,目標是整個四川,小米算算看,需要多少官?”

“這……”何小米還是有些不服,“大都督,可是他們已經貪墨慣了,以後……”

李自成若有所思,道:“小米,你知道世俊爲何讓他們在城內自由活動嗎?”

何小米遲疑着道:“難道是讓他們看看天命軍的軍紀?”

“小米子說對了一半,”李自成用手點着何小米的鼻子,笑道:“讓他們看看天命軍的軍紀,固然是告訴他們,今後如何爲官,更爲重要的是,讓他們看看百姓,天命軍對百姓秋毫無犯,他們纔會知道,天命軍與張獻忠之流的流寇,是有着本質的區別,他們要想重新做人,只能跟着天命軍!”

果然如李自成所料,不到三日時間,劍州的大小官員,主動回到後衙,面見郭世俊,要求歸順。

郭世俊只問了他們一個問題:“我可以不追究你們的過去,但你們能像天命軍士兵那樣,遵守天命軍的律法嗎?”

這樣的問題,他們早已考慮好了。

與死亡相,不但能撿回一條命,還能繼續爲官,天命軍在他們的眼,根本不是以劫掠爲目標的流寇,而是胸懷大志。

劍州知州徐尚卿率領一衆大小官員,給郭世俊叩頭見禮,算是正式更換門廳。

郭世俊知道,李自成此番南下,並沒有攜帶官,隨着天命軍的地盤越來越大,官缺編一定很多,便將這些官員全部留下。

以前的任何行爲,天命軍可以不追究,但從今以後,需要按照天命都督府的律令行事,徐尚卿繼續留任知州,州衙重新覈定編制,除了知州,還會留下一名獨立審判官楊於鼎、一名從屬於知州的稅務官張柄澤。

大部分官員並沒有官復原職,而是等待新的任命。

徐尚卿還是劍州的最高官員,但他主管賦稅、民生等,刑事、民事訴訟,卻是完全管不着。

郭世俊又對這些官員一番訓誡,然後讓他們立即任。

徐尚卿卻是反問:“郭大人,劍州已經屬於天命都督府,但劍州尚有屬縣梓瞳,以及府保寧,今後是否完全脫離關係?”

“這個問題,得看天命軍進軍路線,”郭世俊道:“這樣吧,我帶你去見大都督,你當面問問大都督。”

郭世俊帶着徐尚卿,求見李自成,李自成聽了徐尚卿的話,起初以爲他是要打探天命軍的秘密,想想覺得他不該有這麼大的膽子,而且他處於天命軍的控制之下,難道是嫌生命太長?

“徐知州,從今日開始,劍州已經屬於天命都督府,至於保寧府,在歸順天命軍之前,暫時不要與他們發生關係。”

“是,大都督!”

“至於梓瞳縣嘛,暫時不在天命軍的行軍路,”李自成道:“等回軍的時候再說吧!”

“大都督,”徐尚卿拱起雙手,目光有着些許期盼,“梓瞳知縣趙節,與屬下頗有淵源,其妻魏氏,與屬下還是遠方親戚,如果屬下親自去往梓瞳,也許趙節肯來歸順……”

“奧?”李自成這纔想起,梓潼縣是劍州的屬縣,趙節與徐尚卿之間,原本有下屬的關係,兩人熟悉,也是常情,便道:“好,此事交給你了,如果梓瞳縣主動歸順,本都督給你記一功,趙節也可留職!”

“屬下多謝大都督!”徐尚卿忙叩首謝恩。

李自成將城內的降兵集起來,挑選出兩個百戶,將宋屬下的兩名總旗官升職爲百戶官,平日加強操訓,同時護衛着劍州城。

宋部暫時留下兩個百戶,駐守三日,隨後便追隨大軍,其餘的士兵,繼續前進,李自成則是隨着李過部的騎兵,一同南下。

離開劍州,米倉山的餘脈基本對行軍沒有影響了,天命軍可以有兩個選擇:沿着嘉陵江南下,拿下劍州所屬的保寧府,也可以轉向西南方向,渡過梓瞳水,直下成都。

李自成這次南下,最看重的,便是成都平原的糧食和蜀地的富庶,小小的保寧府,自然不在他的眼。

大軍出城後,便拐向西南,沿着大劍山南麓,進入岷山南麓,從太華山北麓渡過涪江。

涪江西岸,便是成都的門戶江油縣,江油縣東面臨江,南面背山,是通往成都的必經之路,一旦拿下江油,成都以北,便是一馬平川,是真正的成都平原,再無任何險關。

李自成用宋部的五千步兵,包圍了江油城西、南、北三面,只留下臨江的東城,卻讓李過部的騎兵,先行趕去南面的彰明縣,切斷可能的援軍。

江油知縣馬宏源見流寇甚多,心恐懼,強打起精神,將城內的士兵、衙役集起來,又着百姓協助守城。

李自成與宋、趙光瑞各守一座城門,他有心看看趙光瑞的本事,便按兵不動,讓趙光瑞駐守的北城門作爲主攻方向。

第841章 不對勁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437章 山地炮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 1321章 南原省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768章 心病第32章 紅杏出牆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270章 零死亡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699章 入漢籍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426章 單人獨馬第198章 撤軍第93章 兵血第726章 晚飯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661章 求真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89章 生路第536章 車技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58章 巴燕峽谷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82章 意外來客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776章 反戈一擊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326章 東征隴右(三十二)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250章 主動權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867章 重重打臉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258章 話語權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1018章 玉墜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52章 受罰第1243章 靖國公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1112章 談笑間第136章 姐妹花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545章 鑲黃旗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1004章 只有投降第1193章 草原騎兵
第841章 不對勁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437章 山地炮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 1321章 南原省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768章 心病第32章 紅杏出牆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270章 零死亡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699章 入漢籍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426章 單人獨馬第198章 撤軍第93章 兵血第726章 晚飯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661章 求真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89章 生路第536章 車技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58章 巴燕峽谷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82章 意外來客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776章 反戈一擊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326章 東征隴右(三十二)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250章 主動權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867章 重重打臉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258章 話語權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1018章 玉墜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52章 受罰第1243章 靖國公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1112章 談笑間第136章 姐妹花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545章 鑲黃旗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1004章 只有投降第1193章 草原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