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大張旗鼓

bookmark

牛金星在李自成的對面落座,他心中知道,皇上說到這個份上,一時半會別想出宮了,思索片刻,道“皇上,萬一準噶爾人攻打海西都督府……”

“準噶爾人還是遊牧階段,鼠目寸光,不足爲慮,”李自成道“最壞的打算,朕可以暫時放棄海西都督府,等朕解決了南方,準噶爾人得連本帶利給朕還回來!”

“既然皇上心意已決,臣認爲,還是先征伐老撾、安南,一旦開始征伐西南的烏斯藏,大軍不可能再回頭征伐老撾、安南!”

李自成點頭,“朕也是這般心思,等東南解決了,然後一門心思解決西南。 ”

牛金星思索片刻,終究還是忍不住,“皇上,當年大明永樂帝征伐安南,徵調了四十萬大軍……”

李自成淡笑“朕已經準備了第四營,別看第四營只有四個師八萬餘人,列裝的可是華夏最先進的北京步槍,牛愛卿別忘了,俄羅斯屬於西洋,列裝的纔是鳥槍。”

“北京步槍?”牛金星暗自嘆息,原來皇上給第四營列裝北京步槍,不是保衛昆明的皇宮,而是爲了征伐……

也是,好鋼用在刀刃上,難道北京步槍是擺設?

李自成道“最多加上第十營,戰爭結束後,第四營會從安南撤出來,正好留下第十營駐守安南。”

“皇上,第十營不過萬餘人,又沒有列裝步槍……”

李自成沒有釋疑,卻是笑道“朕打算在安南速戰速決,牛愛卿認爲,以何戰術爲妙?”

“這……”牛金星遲疑片刻,道“皇上,現在的安南,名義上屬於黎朝,實際上北邊的鄭氏和南邊的阮氏,分別把持了朝政,雙方征戰不休,不如拉一方打一方……”

“然後呢?”李自成笑道“打的一方,在天命軍與另外一方的聯合打擊下,很快便會覆滅,但拉的一方呢?轉眼便要消滅他們,合適嗎?難道要將安南交給他們?朕白白爲他人做嫁衣?”

“這……”

“牛愛卿應該沒有忘記,當年莫登庸與大臣數十人自縛跪拜,入鎮南關嚮明朝官員納地請降,明朝將安南國降爲安南都統使司,改其十三道爲十三宣撫司,安南並非大明的藩屬國,而是屬地,屬地上發生戰爭,問過朝廷嗎?鄭氏和阮氏弄權,爲了一己私利而置百姓不顧,讓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華夏正義之師豈能與他們合作?”

“皇上,萬一鄭氏和阮氏合兵,華夏這次征伐,難度會加大……”

“討伐鄭氏和阮氏的檄文,不會在第一時間傳達,最好等鄭氏和阮氏滅了一個之後,再向安南國官民傳達檄文,昭顯華夏正義之師!”

“皇上,鄭氏和阮氏,都沒有稱王,各自扶植黎朝君主,皇上要如何處置兩位君主?”

“戰爭進行了這麼久,官民只知道鄭氏和阮氏,誰還記得傀儡君主?”李自成笑道“兩位君主,得到大明或者華夏冊封了嗎?沒有冊封,就不是合法的君主,他們要是識時務,或許朕在北京的十王府街給他們留下一座府邸,否則……”

李自成的話沒有說完,但牛金星馬上

就明白了,戰爭期間,刀槍無眼,誰還在乎傀儡君主的死活?他訕訕一笑,“皇上,何時征伐安南?”

“不急,先得征伐老撾,前朝大明的‘三宣六慰’,只剩下這個老撾了,剛好給第四營練練步槍,”李自成道“據漢清部的訊息,鄭氏正在積極備戰,不出意外,今年應該會第四次征伐阮氏!”

牛金星喃喃念道“天作孽猶可活,他們真是自作孽呀!”

“牛愛卿是在爲安南惋惜?”

“臣的意思,安南歸順華夏,或許對百姓更好……”牛金星道“皇上打算如何攻入安南?”

“附耳過來!”李自成向牛金星招招手,耳語幾句,牛金星頓時驚呆,“原來皇上早有算計……”

李自成卻是笑道“安南戰爭結束後,朕會在安南立省,牛愛卿能否向朕推薦一名省長?”

“省長?”牛金星奇道“皇上應該去問人事部宋大人呀!”

李自成搖頭,“當年永樂帝軍事征服了安南,但安南人在別有用心之人的唆使挑撥之下,一直不消停,所以宣德帝廢棄交趾,允許安南上升爲藩屬國,今日呀,朕並不擔心戰爭,而是擔心戰爭之後,文官出任省長,恐怕壓不住!”

牛金星思索片刻,嘴脣翕動,卻是沒有發出聲音,搖了搖頭,小聲道“不行,臣再想想……”

“誰?”

“不妥,不妥……”牛金星的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不行,不能留下隱患!”

“什麼隱患?”

牛金星遲疑片刻,終是道“臣本意想要推薦張獻忠,張獻忠原先是武將,現在成了文官,能文能武,殺伐果決,可是想到皇上說,等戰爭結束後,由第十營李定國部留駐安南……李定國畢竟是張獻忠的老部下,還是義子,所以……”

“張獻忠?”李自成的腦中,頓時現出那個硬邦邦短鬚的“屠夫”,想到他的“豐功偉績”,心中不禁一喜,怎的將這個屠夫忘記了?難道是因爲出使葡萄牙的緣故嗎?

戰後的安南,一定不會消停,如果沒有非常手段,或許像前朝大明一樣,花了無數的錢糧征服了安南,短短二十年,安南又會重新獨立!

安南立國久矣,百姓已經有了初步的國家意識,與北疆的土著不同……

“皇上,臣再思索,還是另擇他人吧……”

李自成收回神智,淡淡一笑,“牛愛卿是擔心張獻忠與李定國擁兵自重?”

“皇上,不能不防,第四營一旦撤出安南,便要西征烏斯藏、朵甘,皇上的精力,也會轉向西南……”

“張獻忠、李定國僅僅一萬士兵,連步槍都沒有列裝,就敢擁兵自重?”李自成哈哈大笑,隨即壓低聲音道“朕給他五年時間,他能完全征服百姓的人心就不錯了,沒有百姓的支持,就憑一萬孤軍,他能守住安南嗎?”

“這……”

“牛愛卿不用擔心,等安南戰爭結束後,張獻忠也該回來了,正好去安南赴任。”

“皇上……”

“愛卿不必多言,”李自成擺擺手,“回去準備吧,征伐老

撾的戰鬥,朕打算二月二起兵!”

“臣遵旨!”

張獻忠離開後,李自成沒有再思慮老撾,而是立即給南海艦隊和北京飛鴿傳書,讓火器局給南海艦隊的陸戰軍第二營列裝西寧步槍,越快越好。

昆明城躁動起來,第四營、第十營都在蒐集糧草,銀錢由朝廷支付,但需要他們自己動手購買,回來還要製成一部分乾糧。

二月初一下午,李自成單獨召見了劉宗敏,連何小米、王廉都不在,只有他們兩人在場,誰也不知道李自成向劉宗敏交代了什麼。

二月初二,龍擡頭。

第四營八萬大軍,在南城麗正門以西集結,整齊的隊列,一色的迷彩軍服,耀眼的九州軍旗……

麗正門以東,雲津市坊萬頭攢動,但百姓門並非爲了趕早市,而是來看出徵的將士們,聽說他們要出征大明時代最後一個宣慰司——老撾宣慰司!

辰時整,國防部長向出征的將士們行了軍禮,口中輕輕吐出兩個字“出征!”

第四營主將劉宗敏還了軍禮,隨即大喝一聲“出征!”

“出征!”

傳令兵的聲音此起彼伏,不一會兒,便傳遍全營,周圍的百姓自動停止說話,唯恐誤了軍令,不知不覺,人羣集體向第四營行了注目禮。

劉宗敏撥轉馬首,率先上了西南方的大道,親兵迅速催動戰馬,緊緊跟在他的身後。

最東面的步兵動了,西南方向雖然有寬闊的大道,但第四營的人數太多,只能依次行進,大道只能承載兩列將士,隊伍拉得老長,前方的劉宗敏早就不見蹤影,南城的最西面,後隊的士兵還是保持着立正的姿勢,蒼松般巍然不動,像是在接受百姓檢閱!

征伐老撾宣慰司,根本不需要整個第四營,但李自成爲了讓將士們儘快在戰場上熟悉北京步槍,這才徵調了整個第四營。

第四營的隊伍熱熱鬧鬧離開南城麗正門的同時,第十營離開大東門咸和門,絲毫沒有引起百姓的主意。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沒有歡送的百姓,連國防部的官員都沒有送行,冷清得就像是一支最普通的商隊。

步調一致,服裝整齊,九州軍旗開道,哪支商隊如此威風?

看着軍士們一張張面無表情的臉蛋,第一團團長張勝心有不滿,“同樣是出征,第四營走得大張旗鼓、熱熱鬧鬧,連國防部長都去送行,爲何我們像是逃兵?”

“住嘴!”李定國瞪了張勝一眼,“我們是軍人,有本事戰場上說話,有了軍功,我保證國防部不會另眼相看!”

張勝揚了揚手中的長槍,“就憑這個燒火棍,如何比得上人家最新式的北京步槍?”

“放肆!”李定國怒喝道“長槍、盾牌就不能立功了?只要有軍功,遲早會用上步槍的。”

“我們以前又不是沒有軍功,將軍的軍功,似乎不必任何人少……”

“讓你不要提以前的事……”

張勝在閉上嘴之前,又嘟囔了一句,李定國裝作沒聽見,第十營渡過盤龍江之後,迅速消失在東向的山道中。

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514章 漢清局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679章 公審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198章 疾駛而去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792章 恐懼感第1328章 各有所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644章 拜年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1011章 江南立省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1172章 風風光光的婚禮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1374章 大潰敗第71章 殺強盜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160章 心思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339章 夜宴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183章 賭約第1253章 滅元、滅明、滅清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711章 不走運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410章 夢魘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810章 震懾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1073章 千里奔襲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523章 華夏銀行第120章 倒淌河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329章 漢魂第87章 逃兵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65章 後爲今用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794章 懸樓第724章 金鐘寨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776章 反戈一擊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1009章 二選一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1262章 永明城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1231章 培養太子
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514章 漢清局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679章 公審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198章 疾駛而去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792章 恐懼感第1328章 各有所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644章 拜年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1011章 江南立省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1172章 風風光光的婚禮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1374章 大潰敗第71章 殺強盜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160章 心思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339章 夜宴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183章 賭約第1253章 滅元、滅明、滅清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711章 不走運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410章 夢魘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810章 震懾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1073章 千里奔襲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523章 華夏銀行第120章 倒淌河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329章 漢魂第87章 逃兵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65章 後爲今用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794章 懸樓第724章 金鐘寨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776章 反戈一擊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1009章 二選一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1262章 永明城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1231章 培養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