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每個時辰

李自成接到趙烈部攻佔烏蘭伯勒奇爾的訊息,立即給趙烈回訊,命他先控制烏蘭伯勒奇爾城,嚴密關注俄軍和準噶爾軍的動向,並授他臨時自決權,如果事情緊急,不必請示,相機而動。 https://wwwvodtw.la

踱了兩步,又給高一功、王俊卓、羅文峰傳令,命令虎騎兵、狼騎兵、鷹騎兵向西移動,與第四營第一師趙烈部保持聯絡,隨時準備相互接應。

將這兩份訊息傳出去,李自成長出了一口氣,不過,要向準噶爾部大規模進兵,還需要一個充分的理由。

思索了很久,又給吳克善寫了一封密信,裝在小竹筒內,用飛鴿傳出去。

李自成將一切處理完畢,因爲暫時不會進兵,並沒有召見牛金星,只是讓小太監王廉給他傳訊,命他給天南省駐軍運送充足的糧食和彈藥。

十日之後,北方再次傳來訊息:在吳克善的勸說下,瓦剌盟主鄂齊爾圖汗,願意投靠華夏,將烏蘭伯勒奇爾城和周圍的土地、牧民全部獻給華夏。

吳克善和趙烈商議,接受鄂齊爾圖汗的獻禮,將烏蘭伯勒奇爾城更名福海。

李自成大喜,當時便要在福海立府,但打開地圖一看,發現福海城與天山北麓的輪臺縣相距太遠,便是與隔着金微山的安西都督府,也有不少的路程,遂暫時放棄了立府的想法。

不過,他給吳克善和趙烈傳訊,對於鄂齊爾圖汗,徵求個人意見,願意繼續呆在福海城的,華夏不會干涉,如果願意來華夏京師的繁華之地,他會在十王府街賜給府邸,加封爵位。

又令被第十營第二師接替的第四營的三個師,開始向北方的姑墨府集結,等待新的命令。

來訊息,俄軍撤退回庫茲涅茨克,並沒有向準噶爾提出任何利益,也沒有與準噶爾人進行和談。

李自成立即返回皇宮,獨自坐在御案前思索,既然俄羅斯人走了,那就輪到華夏了。

準噶爾人的悲劇,是夾在華夏與俄羅斯兩個大國之間,準噶爾人最大的悲劇,是夾在華夏與俄羅斯兩個大國之間,在文化、經濟上卻是非常落後,又不會左右逢源,充當兩國之間的友好使者。

巴圖爾想要統一西蒙古人的野心,決定了準噶爾汗國不會成爲華夏與俄羅斯之間的緩衝地帶,即便準噶爾人沒有後世與中央治國的糾葛,他也不會允許準噶爾汗國繼續存在。

從文化淵源和人種上說,準噶爾人與漢人更爲接近,準噶爾人應該加入華夏,而不是俄羅斯……

李自成獨自思索很久,決定在午膳之後召見樑文成、牛金星,想了一想,又加上宋獻策,準噶爾汗國雖然落後,但地域廣闊,又是北方的寒冷地區,征服準噶爾汗國畢竟是一件大事。

前面的大廳太過空曠,他決定在後面的書房召見三人。

樑文成、宋獻策、牛金星三人先後進入內書房,行禮後被安排在對面就坐,樑文成似乎明白李自成的心思,主動道:“皇上要出兵準噶爾嗎?”

“準噶爾汗王巴圖爾,一心想要統一瓦剌各部,這才造成和碩特步南下青藏,土爾扈特部西遷伏爾加,杜爾伯特部被排擠至額爾齊斯河中游的寒冷地帶,狼子野心可見一斑,”李自成正色道:“對自己人都是如此,何況是對華夏?”

“……”

“假以時日,等到準噶爾汗國強大起

來,一定會成爲華夏新的邊患,遊牧民族的侵略性,決定了他們不會消停,數千年來都是懸在華夏民族頭上的一把利刃,他們屠殺的漢人還少嗎?”李自成冷哼道:“秦漢之匈奴、大唐之突厥、大宋大明之蒙古,還有中原王朝衰弱時的種種劣跡,五胡亂華,漢人險些絕種……”

“……”

“準噶爾新敗於俄羅斯,精銳騎兵傷亡慘重,連大將軍孔金都自殺了,國內一定混亂不堪,百姓恐慌,經濟蕭條,延誤農耕,耽擱牲畜產仔,”李自成越說越氣,臉上都變了色,“既然準噶爾汗國非滅不可,現在豈不是最佳的時機?”

“皇上息怒!”樑文成先是拱手告罪,方道:“華夏剛剛與準噶爾示好,這一轉眼就要滅了準噶爾汗國,背信棄義,豈是華夏大國之所爲?”說完之後,目光在宋獻策、牛金星樑上掃了一眼。

牛金星道:“皇上剛剛給第四營劉將軍傳訊,此時訊息恐怕尚未到達喀什,”頓了一頓,方道:“皇上,能否緩上幾日,給劉將軍一點時間……”

宋獻策低着頭誰也不看,“臣一切都聽皇上的,皇上要在準噶爾汗國立省,臣就準備一些官員前去任職,至於該不該攻打準噶爾人,何時攻打,臣並非主管軍事,輪不到臣多嘴!”

李自成暗笑,宋獻策表面上兩面不得罪,實際上還是支持自己打下準噶爾部之後,在當地立省,這段時間,他恐怕已經在物色去準噶爾地任職的官員了,不過,樑文成與牛金星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

他依舊伴着面孔,道:“既然如此,朕就給巴圖爾半個月時間!”

“半個月時間?”樑文成有一種被騙的感

第56章 孫家小妞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1271章 華夏心第1103章 琉球王國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58章 兵變第287章 棒打老虎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763章 陰沉的聲音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87章 管家婆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621 渡江第277章 擴張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74章 賜死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504章 遺腹子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183章 賭約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1254章 孟艮府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555章 彩虹橋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621 渡江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69章 立威治軍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17章 採藥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1260章 雲津市坊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75章 重大決定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270章 零死亡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939章 睡熟了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
第56章 孫家小妞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1271章 華夏心第1103章 琉球王國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58章 兵變第287章 棒打老虎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763章 陰沉的聲音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87章 管家婆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621 渡江第277章 擴張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74章 賜死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504章 遺腹子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183章 賭約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1254章 孟艮府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555章 彩虹橋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621 渡江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69章 立威治軍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17章 採藥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1260章 雲津市坊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75章 重大決定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270章 零死亡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939章 睡熟了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