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琉球使者

bookmark

李自成正在準備征伐滿清的事,樑成卻是着人來報:琉球王國的尚賢王,派出法司毛泰運爲首的使節,已經來到北京,等待召見。請百度搜索()

終於來了?

似乎來得不是時候,華夏正要征伐滿清,這個時候哪能顧得琉球?

思索片刻,他還是決定,先見見這個毛泰運,探探琉球王國的訴求,最好先吊住毛泰運的胃口,等征戰結束了再做決斷。

下午,李自成抽空在乾清宮東暖閣的御書房召見了毛泰運,這是給了毛泰運最高的禮節。

毛泰運隨着王廉進入御書房,看到李自成,慌忙叩拜於地,“小臣毛泰運,叩見華夏的皇帝!”

“免禮平身!”李自成沒想到,毛泰運會說漢話,雖然夾雜着濃重的閩南話,卻勉強能聽懂,他對面的木椅一指,“毛法司遠來勞頓,坐吧!”

“小臣多謝皇!”毛泰運很小心地在木椅坐了。

李自成對毛泰運的小心翼翼的樣子,還是較滿意,跪拜之禮,至少他心承認華夏是國,“毛法司此次出使華夏,琉球王可有交代?”

毛泰運取出身後的一個方形的木盒,快速打開,放在李自成面前的御案,“皇,這些玳瑁、瑪瑙、珍珠、珊瑚石之類,是琉球王獻給華夏皇帝的一點薄禮,希望皇笑納!”

李自成瞥了一眼,雖然珠光寶氣,但他的心思,不在這些貨物面,“如此,朕多謝琉球王了,等到毛法司回程的時候,朕必有賞賜!”

“小臣代表琉球王多謝皇!”毛泰運感覺到,李自成對這些珠寶,似乎沒什麼興趣,他略一思索,還是道:“琉球王這次派小臣出使華夏,乃是重敘舊誼,請求華夏繼續接納琉球和琉球王!”

李自成含糊其辭,道:“這個嘛……好說,華夏取代了大明,必然對藩屬各國有所交代!”

“小臣多謝皇!”毛泰運離座,伏在地,背脊朝天,用額頭在地面的金磚叩得“咚咚”作響,“小臣求皇救救我王……”

“毛法司且起來說話!”李自成起身,將毛泰運扶起,按在椅子,“琉球的事,次孫標回來說過,朕也特別憤怒,區區薩摩藩……”

“小臣知道,只有天朝華夏,才能解救我王,”毛泰運忽地流出眼淚,“皇,我王度日如年,期盼早日脫離薩摩藩掌控,求皇儘快發兵,解救我王與水火……”

獻一些珠寶,再流出幾滴眼淚,想換取華夏出兵,難道華夏將士是琉球的看家護院?華夏的將士們,難道領取了琉球的俸祿?

藩屬國不過是一種稱臣納貢的形式,自身完全是獨立的,李自成雖然對毛泰運的影響不錯,但在出兵一事,自然不會輕易表態,他讓王廉奉茶水,“毛法司先喝口香茗,然後慢慢說,朕總得知道詳情,然後才能做出決定!”

“皇說得是,是小臣魯莽了,”毛泰運在長袖擦乾淚水,道:“皇,琉球國的情形,大抵是這樣的……”

李自成聽了,覺得和孫標彙報的訊息差不多,隧道:“薩摩藩在琉球有多少駐軍?”

“回皇,有五十兵士。”

“五十?”李自成道:“區區五十駐軍,難道琉球國不能驅逐嘛?”

“我王不敢,”毛泰運道:“昔年先王尚寧王被薩摩藩的軍隊俘獲至鹿兒島,被迫與薩摩藩簽訂了《掟十五條》,從此以後,被迫向薩摩藩稱臣納貢,還割讓了奄美諸島,薩摩藩派天王寺長老菊隱擔任琉球國攝政,國家大小事務,都由菊隱一言而決,我王若是驅逐菊隱和薩摩藩的人,必會招致薩摩藩的報復……”

“原來如此!”李自成凝眉聚目,“這麼說,琉球現在的政務和軍務,都是掌握在菊隱的手?”

“的確是這樣,小臣這次出事,乃是受我王秘密派遣……”毛泰運面現愁苦之色,“菊隱做攝政的時候,尚對先王有幾分尊重,但現在的攝政本圓……”

“如何?”

“那本圓仗着薩摩藩的勢力,眼哪還有我王?”毛泰運的眼,不知不覺落下淚來,“啪嗒”一聲,落在御案,“本圓不但掌握了朝的大小事務,稍有不順,便仗劍殺人,已經有五名朝臣因直言被殺,便是我王的臥榻之旁……”

“嗯?”

“那本圓十分好色,常常夜晚溜進宮……不僅宮女,連我王的妃子都不肯放過……”毛泰運的雙目眨巴兩下,又落下一些淚滴,“我王生不如死,暗常常遙拜大明……不,只從貴使孫標出使琉球,我王無時無刻不盼着華夏……”

“豈有此理,這個本圓,本是僧人,卻做出如此沒有廉恥之事!”李自成一掌拍在御案,將毛泰運嚇了一跳,發現有些失態,便斂了怒色,淡淡地道:“琉球王的心思,是讓華夏出兵嗎?”

“我王無時無刻不在盼着華夏出兵,將薩摩藩的人驅趕出去……”毛泰運看了眼李自成的臉色,感覺有些不對,忙頓住話頭,呆呆地看着李自成,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朕或許可以出兵,”李自成道:“但出兵琉球,驅逐了薩摩藩的人又能如何,華夏的將士離開了,薩摩藩的人還會再來,而且……”

“皇……”

李自成搖搖頭,並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道:“薩摩藩現在有多少軍士?”

“至少有一萬裝備精良的士兵!”毛泰運的目光,隱隱顯出一絲恐懼,“皇,琉球現在幾乎沒有可戰之兵,根本無法抵抗薩摩藩……”

“一萬?”李自成心冷笑,即便這個訊息不準確,薩摩藩也強不到哪兒去,華夏可以出兵,問題是收益,華夏將薩摩藩的軍隊趕出琉球,自己能得到什麼好處?

白白給琉球打工,絕對不幹!

琉球國內,只有薩摩藩的五十駐軍,應該沒有被歸化,相反,對琉球壓榨越重,會激起當地百姓的反抗情緒。

毛泰運喃喃地道:“是呀,一萬精兵……”

李自成整理了心情,道:“琉球國內怎麼樣,百姓們反對薩摩藩、歡迎華夏嗎?”

“百姓們對薩摩藩深惡痛絕,對華夏,則是滿懷期望!”

“奧?”李自成淡然道:“似你這般,會說漢話的人,大約有多少?”

“琉球國內會說漢話的人,至少有三成,”毛泰運的眼,忽然升起希望,“朝的官員,會說漢話的更多,不少人原本是來自……來自土!”

李自成心一動,三成的百姓會說漢話,朝官員多半會說漢話,親華傾向一定不少,現在薩摩藩控制了琉球的朝政,時間久了,必然會培養一批親日派。

時不我待呀!

不過,華夏現在的當務之急,乃是北方的滿清。

他看了眼毛泰運,道:“朕也想出兵琉球,可是,現在有三個問題。”

“請皇明示!”

“其一,毛法司可能已經知道,華夏正在征伐滿清,糧草、兵馬已動,這個時候不可能停下來,一切等征伐結束之後才能考慮!”

“……”

“其二,即便朕願意,朝的大臣們未必願意,華夏不能連着作戰,將士、百姓、國家,都需要休生養息。”李自成預先留下伏筆,將來如果出現變故,也好找到理由,“況且,薩摩藩有一萬精兵,華夏需要隔海征伐,難度很大,稍有不慎……”

毛泰運大哭道:“皇,我王度日如年呀……”

李自成擺擺手,道:“朕知道,琉球王盼着朕早日出兵,但朕剛纔已經說過,即便華夏的軍隊趕走了琉球的薩摩藩,一旦 華夏撤軍,薩摩藩完全有可能捲土重來,那時的琉球,在薩摩藩的報復下,恐怕連雞犬都不得安寧了,這也是朕的最大的顧慮!”

“皇,華夏的軍隊可以駐紮在琉球……”

“在琉球駐軍?”李自成心道,你倒是想得美,華夏的軍隊,要永遠爲琉球流血、犧牲嗎?

“皇,小臣一時激動,忘了我王的交代,”毛泰運拱拱手,誠惶誠恐地道:“我王說了,只要華夏能解救我王,解救琉球的百姓,我王願意率領琉球的百姓,舉國投奔華夏……”

“舉國來投?”李自成心暗喜,如果琉球王舉國來投,那還談什麼條件?

琉球屬於華夏,華夏有責任和義務來保護琉球的百姓,便是與薩摩藩作戰,也是在所不惜!

不過,華夏不能充當冤大頭,萬一毛泰運開出空頭支票,到時候豈不是空歡喜一場,白白爲他人做了嫁衣?

“皇,我王親口說過,只要華夏的軍隊驅逐了薩摩藩,我王會舉國來投。”

李自成還有些不放心,道:“如何舉國來投?”

“我王願意歸順華夏,此後將爲華夏效命,世間再不會有‘琉球王國’,”毛泰運的臉,似乎有一絲不捨,但只過了一瞬間,便決絕道:“琉球將成爲華夏的土地,我王絕不會後悔!”

李自成知道,琉球王尚賢,被本圓欺壓的時候,口頭說出的話,不能完全算數,萬一他到時候反悔,華夏雖然有實力吞併琉球,但終究還是喪失了大義,書,只要寫下書,尚賢會斷了後路,到時候想反悔也不行了。

“琉球王真是這個意思?”

“皇,借小臣一千個膽子,小臣也不敢欺瞞皇,”毛泰運道:“如果小臣欺瞞了皇,別說我王,華夏的軍隊也不會饒過小臣吧?”

李自成神色一動,道:“華夏征伐滿清的事,已是不可更改,少則三月,多則半年,華夏軍隊必定回師。”

“小臣靜候皇的佳音!”毛泰運沒想到事情如此順利,雖然還要等待一段時間,但數十年都過去,豈會在乎這數月?

此事若是發生在大明時代……

薩摩藩早先侵佔琉球、俘獲琉球先王尚寧,是發生在大明時代,但大明的皇帝只是着人訓斥了薩摩藩,並沒有出兵,華夏立國不久,果真會出兵琉球嗎?

李自成似乎看出了毛泰運的疑慮,含笑道:“毛法司先回去,讓琉球王耐心等待,暫時與本圓虛與委蛇,等到琉球王的書到了……那時朕應該已經回京了……”

“小臣遵旨!”

“毛法司此番回去,事情須要做得機密,”李自成道:“本圓一旦得知華夏要出兵琉球,極有可能鋌而走險……毛法司要保護好自己,更要保護好琉球王!”

“小臣多謝皇帝提醒,小臣會向我王傳達皇的聖意!”

第1017章 第九營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520章 海北府第219章 黑衣人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715章 千戶官第995章 軍魂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1018章 玉墜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25章 了斷第569章 官二代第193章 正妻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58章 巴燕峽谷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782章 二夫人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400章 密談(下)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1075章 爲了你第125章 女學子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313章 東征隴右(十九)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272章 考察第164章 財源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595章 盡忠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431章 協議成功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339章 夜宴第545章 鑲黃旗第950章 高臺炮擊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193章 正妻第933章 滅了燈再上牀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601章 竊竊私語
第1017章 第九營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520章 海北府第219章 黑衣人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715章 千戶官第995章 軍魂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1018章 玉墜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25章 了斷第569章 官二代第193章 正妻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58章 巴燕峽谷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782章 二夫人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400章 密談(下)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1075章 爲了你第125章 女學子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313章 東征隴右(十九)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272章 考察第164章 財源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595章 盡忠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431章 協議成功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339章 夜宴第545章 鑲黃旗第950章 高臺炮擊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193章 正妻第933章 滅了燈再上牀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601章 竊竊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