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真雖然不太情願,但還是基本接受了華夏的條件,同意加入《亞盟》,只有加入《亞盟》,才能換取華夏與暹羅撤軍。
與南居益會談的時候,雖然不是正式的和談,但南居益告訴他,朝鮮與暹羅,已經是華夏的盟國,相當於以前的藩屬國。
有了同盟關係,華夏做爲事實上的盟主,承擔軍事保護盟友的責任,也就是,一旦盟國遭到外國的武裝侵略,只要支付足夠的軍費,華夏會出動天命軍全力支持,即便銀子不夠,華夏也可以先出兵,銀子先欠着。
華夏雖然有權過問甚至否定同盟國的內政外交,但一般不會使用否決權,各同盟國可以按照既定的政策管理自己的國家,只有在特殊情況下,甚至危害華夏利益的時候,華夏纔會行使權力。
暹羅加入《亞盟》兩年多,華夏從來沒有使用否決權。
最讓慧真難以接受的,是“用漢語”、“奉天主”,慧真本人是柬埔寨佛教的得道高僧,這才擔任國師一職,如果皈依天主,信仰還是小事,他這國師的地位恐怕就難保了……
南居益並不能左右柬埔寨的國內局勢,但他告訴慧真,如果慧真立即皈依天主,在華夏接受洗禮,迅速掌握天主教教義,回到國內,未必不是新的國師。
慧真半信半疑,希望南居益做出保證,南居益搖頭,即便柬埔寨加入《亞盟》,能左右柬埔寨朝政的,只有華夏的皇上!
告別南居益,慧真心情煩躁,躺在牀上思索了大半夜,天快亮的時候,方纔迷迷糊糊進入夢鄉。
吃罷早飯,他再次求見樑文成,詢問華夏上皇的態度。
樑文成告訴慧真,皇上餘怒未息,暫時不會召見他,讓他與南居益會談,如果柬埔寨加入《亞盟》,皇上在他離開昆明的時候召見,也不是沒有可能。
慧真的心拔涼拔涼的,“總理大人,柬埔寨加入《亞盟》,華夏與暹羅,就會撤兵嗎?”
“不會,”樑文成知道,在華夏的利益面前,自己不能充當老好人,“柬埔寨正式加入《亞盟》,華夏與暹羅,應該會停止進兵,但原先發生戰爭時,柬埔寨並非《亞盟》成員國,所以華夏和暹羅都沒有違反《亞盟》,完全撤軍是不可能的!”
慧真幾乎吐血!
無論是否加入《亞盟》,被華夏與暹羅侵佔的土地,永遠要不回來了,既然如此,柬埔寨爲何要加入《亞盟》?
不對,如果不加入《亞盟》,華夏和暹羅,不會停止進攻吧……以柬埔寨的軍事實力,便是招募全國的青壯,也絕對難以抵擋華夏的和暹羅的兩軍大軍,一旦加入《亞盟》,柬埔寨便可高枕無憂,華夏能保證柬埔寨國內安全……
可是,那個“說漢話”、“奉天主”,實在有些惱人,不知道對佛教非常虔誠的暹羅,爲何改奉天主。
慧真回到驛館,猛地向牀上一坐,險些將牀板壓斷,思索了半日,還是沒有辦法退兵。
時間在華夏與暹羅一邊,主上正望眼欲穿,拖延一刻,柬埔寨的國土便被侵佔一分,尤其是東路,華夏的天命軍並無敵手,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要越過湄公河,逼近國都金邊……
午飯之後,慧真再次求見樑文成,來到總理府的大門,樑文成正要乘車出門。
慧真大驚,如果樑文成離開昆明,自己怎麼辦?
他死乞白賴,硬是將樑文成拉下馬車,“總理大人,下臣考慮好了,下臣願意加入《亞盟》……”
“奧,國師想好了?”樑文成只得回到衙門,與慧真分賓主就坐,“國師大人簽字恐怕不算!”
“非得要主上署名方纔有效?”
“應該是吧,”樑文成道“朝鮮、暹羅加入《亞盟》,都是國王簽字署名!”
“奧!”慧真顯得有些失落,既然需要主上署名,那就必須將條約文書帶回金邊,一來一去,柬埔寨不知道又要丟失多少土地。
樑文成似乎明白慧真的心思,“國師放心,在下會勸說皇上,派出兩位宣旨官隨國師同行,只要柬埔寨王簽字署名加入《亞盟》,兩位宣旨官會立即向華夏、暹羅兩路大軍宣旨停戰!”
慧真並沒有好辦法,樑文成的辦法,似乎是最好的辦法了,他暗地嘆息一聲,“總理大人,下臣有一事不明……”
“國師大人不妨直言!”
“下臣和主上並不反對加入《亞盟》,更不會反對成爲華夏的藩屬國,”慧真小心地道“可是,爲何要‘說漢話’、‘奉天主’呢?”
樑文成不善於解釋這等理論性很強的觀點,便道“國師認爲,華夏牽頭,將亞洲國家納入《亞盟》,原因是什麼?”
“和平,爲了周邊國家和平相處!”
“國師說得是,”樑文成道“一旦周邊國家遭到外敵入侵,華夏會不惜犧牲青壯給予軍事上的支持,爲何?沒有哪一位皇上,願意爲了他國而白白犧牲本國的青壯!”
“總理大人的意思……”
“國師應該明白,只有兄弟國家遭到入侵,華夏纔會出兵相助,”樑文成道“只有與華夏使用相同的語言,信奉同樣的天主,皇上出兵解救這樣的兄弟國家,國內的阻力纔會減小,否則,與華夏沒有共同語言的國家,華夏爲何要解救這樣的國家,既然是出兵,還不如直接滅了,納入華夏……”
他也不明白,自己爲何會說出這樣的話,難道跟在皇上身邊久了,連口氣和心態,也是受到皇上的影響?
慧真目瞪口呆,樑文成是華夏的總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從他口中說出來的話,總有一些份量……
實際上,華夏已經在踐行了,柬埔寨沒有向華夏稱臣、納貢,華夏便聯合暹羅從東西兩面入侵……並沒有證據,但他相信,沒有華夏的首肯,暹羅絕對不敢入侵柬埔寨,暹羅不是華夏的藩屬國嗎?
樑文成見慧真面色發白,遂轉換語氣,“國師應該能想象,如果是華夏周邊國家發生爭執,華夏調解起來,難度不會太大,甚至不需要出兵,如果是西洋人入侵……”
“西洋人?”慧真面色更白了,西洋人早已入侵東方,暹羅就曾發生過西洋人把持朝政、控制國王的事,坊間傳聞,西洋人還在暹羅的皇宮內爲所欲爲,連王后都不能倖免……
傳聞未必是真,但空穴不會來風!
“國師大人聽說過西
洋人嗎?”
“聽說過,聽說過,”慧真忙道“總理大人,如果柬埔寨遭到西洋人,華夏也會出兵相助嗎?”
“只要加入《亞盟》,”樑文成淡笑,“西洋國家無論大小,因爲列裝了先進的火器,戰鬥力都是非常強大,便是華夏出兵,要想擊退西洋人,也會付出慘重的傷亡,現在國師大人明白了?”
慧真似乎懂了,又似乎沒懂,不過,將心比心,如果柬埔寨不能付出一定的代價,華夏爲何會不顧將士的傷亡而維護他國的利益?
華夏似乎與前朝大明不同,大明只要朝貢,哪怕是名義上,但藩屬國之間發生爭執,甚至武裝衝突,大明只會派出官員訓誡一番,不會輕易出兵協助,當年安南入侵佔城、柬埔寨,占城和柬埔寨都曾派出使節向大明求救,然而大明只是不痛不癢地訓斥了安南,結果安南不但沒有收斂,還變本加厲增加入侵的軍隊……
根據《亞盟》的規定,華夏會遵守盟約,出動兵力保護藩屬國嗎?特別是面對西洋人的入侵,華夏會承受軍士傷亡之痛嗎?
他忽然覺得,有了《亞盟》,應該是對華夏的一種限制,一旦藩屬國有難,華夏必須出兵救援。
這是華夏對盟國的責任!
《亞盟》實在是小國的避風港!
樑文成捕捉到慧真臉色的變化,“國師大人,華夏的皇上不是傻子,只有加入《亞盟》,接受《亞盟》的一切條件,成爲華夏的盟友、朋友和兄弟,華夏纔會在需要的時候,一切可能的幫助,不管是外部的入侵,還是的內部的動盪!”
“華夏也管內部的動盪?”
“那是當然,既然是兄弟,幫助自然是全方位的!”
慧真不住點頭,他已經不再反對推廣漢話,無論是來自國內還是國外的變故,有華夏撐腰,柬埔寨就能永遠昌盛……
可是,這一切都和他無關了,柬埔寨必須放棄佛教,從此改奉天主,他這個佛教的國師,必將失去現在的權勢和榮耀……
他嘆了口氣,道“總理大人,我主在金邊望眼欲穿,下臣會盡快帶着《亞盟》迴歸柬埔寨,下臣希望,上皇派出的使者能夠隨行,下臣……在離開昆明之前,能不能見到上皇陛下……”
樑文成理解慧真的心情,看了眼頭巾下的光頭,“國師大人一心爲國,有沒有爲自己想過?”
“總理大人……”
“國師大人,加入《亞盟》之後,柬埔寨國內,上自國王,下至臣民,都要皈依天主教,寺廟會改建爲天主教堂,”樑文成道“不知國師大人有什麼想法?”
慧真拱拱手,“下臣一心爲國,並沒有爲自己考慮過!”
樑文成笑道“國師可知,華夏的皇上,便是天主教在東方的教皇?”
“教皇?”
“如果皇上在昆明爲國師大人舉行洗禮儀式,國師大人就有可能成爲柬埔寨主教,或許國師大人沒有現在的權勢,但威望猶在,”樑文成道“不知道國師大人是否有意?”
“柬埔寨主教?”
“未來的柬埔寨,主教主管全國的宗教事務,威望甚至高過現在佛教的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