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遲疑不決

李自成還準備設計專門的軍旗,雖然現在用不,但是,一旦與朝廷分道揚鑣,爲了與朝廷的軍隊區別開來,便是軍旗啓用之時。品-書-網 不過,這間還會有許多事情,如,旗號、口號等,問題還有許多,暫時都不能決,還是先放到一邊。

再一個讓他憂心的便是匠作坊,現在的匠作坊,不僅規模太小,人數太少,房子太老,而且沒有統一的規劃,基本沒有明確的分工與職責。

匠作坊的發展方向,將是軍器的專門生產工廠,真正的研發單位,需要與生產工廠分開,以節約研發人員的時間和精力,至於兩者之間密切關係,可以作爲鄰居,甚至放在一牆之內也無不可,但生產者與研發者必須獨立,以免牽扯不必要的精力。

當然,這僅僅是遠景規劃,現在的李自成,並沒有足夠的財力,如果沒有足夠的財力和強大的控制力做爲保證,一切都是空談。

現在的匠作坊,除了協助製造玻璃等奢侈品,幫助西寧軍賺銀子,主要精力還是在西寧步槍的製造,這纔是李自成的當務之急,如果有了足夠的步槍,他至少可以整合整個大西寧地區,改變西寧地區“四戰之地”的窘境。

要改變西寧地區的窘境,與西寧隔着分水嶺的河西走廊,是繞不過去的坎,他再一次想到了這個曾經令漢民族魂牽夢繞的狹窄走廊。

河西走廊是非下不可,關鍵的問題,是他沒有做出決定,究竟是自南向北逐步推進,還是直下甘州,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逐步推進的最大好處,可以各個擊破,並及時、充分吸收各個衛所的給養,提高西寧的體量,縮小與朝廷之間的差距,而問題是,這樣會延續很長時間,萬一朝廷發現端倪,而西寧又沒有拿下河西走廊的所有衛所,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加西北的蒙古餘孽,這樣的威脅李自成絕對承受不起。

直接拿下甘州,充分利用甘州的心和領導地位,迫降其餘的衛所,倒是可以一勞永逸,解決了東北方向的後患,可以將主要兵力投放到南方,即使與朝廷對峙,壓力也會減小。

不過,這樣也有兩個問題,一是實力問題,以西寧軍現在的數量和實力,能否一具襲佔甘州而讓附近的衛所來不及救援,甘州是陝西行都司的治所所在,本身有五個衛的編制,無論現在有多少士兵,總會其餘的衛所強些,士兵的戰鬥力恐怕也不是其它的衛所可,西寧軍能一口吞下嗎?

另一個問題,便是道路問題,西寧與甘州,間隔着涼州衛、永昌衛、山丹衛,絕對不可能從這些衛所的土地襲甘州。

西寧衛的西北方向,倒是與甘州直接接壤,據曾經駐守此地的秦大年回報,有一條叫做“大斗拔谷”的通道,可以直達甘州,可惜這一片土地,只是名義屬於西寧衛,實際早被蒙古人麥力幹佔據,他的勢力,一直延續到大通河的遊,爲了保護新設立的北川縣,李自成將第三百戶秦大年部駐紮在此地。

指望麥力幹借道是不可能的,次巴雅爾攻打三角城的時候,有一半騎兵來自麥力幹部,雙方已經有過戰鬥和傷亡,如果西寧軍攻打甘州,他能不落井下石不錯了,借道不用想了。

如果要從大斗拔谷攻擊甘州,則必須先行蕩平麥力幹部,即使西寧軍有這個能力,這樣打大動作,勢必會引起臨近的甘州主意,再要襲甘州,也不可能了。

是先打甘州,還是先打麥力幹部,除了對方的軍事實力外,還有一個民族感情問題,至少在激發士兵戰鬥力的時候,會存在差別。

從心理說,“攘外必先安內”有些讓人受不了,至少有賣國的嫌疑,但要具體而論,如果不能整合內部,便不能集力量對付外部,而外部侵入和威懾的力量,通常都是十分強大,非集整個民族國家的力量不可。

以後世的大明來看,“明亡清興”是傳統的說法,實際大明並非亡於滿清,至少不是直接亡於滿清,而是亡於李自成的大順政權。

如果不是大順、大西政權,還有多如牛毛的陝西盜賊消耗了大明的糧食、軍隊、壯丁,將京師附近方的北五省鬧得烏煙瘴氣,大明能不能守住山海關和大同一帶的長城關隘,還真說不定,如果大明能多堅持數十年,明清之間最終會不會出現逆轉,誰也說不準。

體操王子李寧說得好,一切皆有可能。

當然,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之流,本質並不是割據勢力,而是一羣災民,他們起兵的最初目的,只是爲了能吃飽肚子,能在亂世活下去,這是百姓的最低生活要求。

滿清的興起,加當時處於小冰河時期,北方氣溫偏低,降水偏少,陝西出現大面積災荒,所以說,大明亡於天災人禍,當然這個人禍也包括士大夫階層的短視和自私。

如果大明能多堅持數十年,待小冰河期一過,北五省恢復風調雨順,滿清能否在關內站穩腳跟,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這些問題和西寧軍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一樣,暫時都不會有答案,李自成決定暫時不做決定,留待士兵三個月的整訓之後,再做決斷,也許這段時間,還會發生什麼變化。

李自成的精力,除了西寧女校,便是匠作坊,也許西寧步槍能改變各方的實力對,他雖然不是“唯武器論”者,但步兵面對遊牧民族的騎兵時,那種無奈和絕望,哪一部穿越小說都有,而對付遊牧民族的騎兵,最好的辦法,便是火器。

依靠科技的力量,是擊殺騎兵的最好方式,在後世,隨着各種火器的出現,騎兵逐漸退出戰場,連曾經不可一世的“哥薩克騎兵”,也大炮坦克面前,只能望洋興嘆,殺了馬匹歸於農莊從此離開他們賴以生存的戰場。

現在的火器,遠遠達不到後世的威力,但在三角城之戰,李自成第一次見識了“西寧步槍”對蒙古騎兵的壓倒性優勢,如果對手是機動性更差的大明步兵,李自成相信,步槍的威力還會進一步增大,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但穆青山次在西安秦王府購買的第二匹生鐵,遲遲沒有到達西寧,心急之下,他派出士兵,沿着穆青山所說的路徑,去路途巡查迎接。

端午節那天,李自成給女校的學子們放了半天假,說起來西寧女校已經授課五六個月了,除了新元,學子們只能窩在那個小院,連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都很難。

如果按照季節計算,現在應該算是夏遊了,時間已經是初夏了。

想着一衆的鶯鶯燕燕出去郊遊,孫夢潔自然也是吵着要去,她的理由很充分,做爲班長,她有責任照顧好班的每一名學子。

李自成看看孫夢潔已經隆起的小腹,輕聲道:“潔兒,你身子不便,今日郊遊,需要消耗很大的體力,你……不用去了!”

“不,”孫夢潔斷然拒絕,“我是學子,既然學子們都去郊遊,我自然不能例外。”

“潔兒聽話,”李自成輕輕撫着孫夢潔的小腹,“潔兒若是強行出去,萬一牽動胎氣,傷了孩子……”

“這……”孩子果然是孫夢潔的軟肋,聽到此話,頓時不敢叫囂了,兩顆水銀眼球左右轉動幾下,越來越潮,越來越旺,眼看着有水分要奪眶而出,李自成趕緊到:“潔兒不用覺得遺憾,等生下孩子,還會有這樣的機會——萬一沒有這樣的機會,先生是抽出時間,也會陪潔兒去遊玩一番!”

“真的?先生會陪我?”孫夢潔這才破涕爲笑,但還是有兩滴淚珠不自覺破眶而出,她用白嫩的手臂輕輕拭去,揚起小臉,道:“先生不會騙學生吧?”

“看你說的,”李自成捧住她的小臉蛋,用舌頭輕輕舔去淚跡,“潔兒,先生啥時騙過你——顯微鏡的事,你不要着急,很快會有了。”

孫夢潔此時顧不得顯微鏡了,她掙脫李自成的懷抱,卻是入了內室,與陳秋蝶耳語一番,方纔笑吟吟目送衆人離開官衙。

除了孫夢潔兄妹,女校尚有十一名學子,包括陳秋蝶、穆思蓉這兩名編外學子,爲了節約路途的時間,李自成弄來了兩輛馬車,由任二喜領着親兵們騎馬陪護。

李自成早聽說過“西寧八景”之說,除了“石峽清風”,其餘的尚未見過,不過,他最近感覺到有些疲勞,懶得出門,學子們郊遊,他正好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閒”。

學子們剛剛離開官衙,何小米便來回報:“大人,樑大人求見,已經去了書房!”

李自成搖着頭苦笑,看來,他想休息一午的夢想,恐怕又要落空了,樑成突然來官衙,恐怕是和糧食或是銀子有關,難道又有什麼意外的支出?

既然樑成來了,他不能不見,便道:“先給樑大人奉茶水,我隨後到!”

“是,大人!”何小米轉身去了書房。

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24章 舊人新婚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288章 細菌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924章 潼關下第850章 失落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568章 拉下水第545章 鑲黃旗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536章 車技第963章 大步入宮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1248章 東北亞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262章 永明城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678章 文鬥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448章 洗禮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155章 莊浪衛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08章 聲聲聲刺耳第809章 故人相見第35章 落水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450章 論佛事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98章 撤軍第154章 困惑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209章 軍歌嘹亮第281章 沙陀寺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965章 竇美儀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376章 練練膽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22章 兩情相悅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26章 信鴿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65章 後爲今用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1265章 西海岸第947章 殲滅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68章 合練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187章 管家婆第207章 新兵第610章 蜀王府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
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24章 舊人新婚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288章 細菌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924章 潼關下第850章 失落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568章 拉下水第545章 鑲黃旗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536章 車技第963章 大步入宮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1248章 東北亞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262章 永明城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678章 文鬥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448章 洗禮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155章 莊浪衛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08章 聲聲聲刺耳第809章 故人相見第35章 落水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450章 論佛事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98章 撤軍第154章 困惑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209章 軍歌嘹亮第281章 沙陀寺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965章 竇美儀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376章 練練膽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22章 兩情相悅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26章 信鴿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65章 後爲今用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1265章 西海岸第947章 殲滅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68章 合練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187章 管家婆第207章 新兵第610章 蜀王府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