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

“多少?”胡萬里難以置信的反問了一句,整個京師有五萬太監!他知道宦官在朝堂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也知道皇權、閣權、宦權相互制約,但他更清楚嘉靖對宦官素來管束的甚爲嚴厲,嘉靖朝的宦官遠遠沒有前期後期那麼有權勢,在這種情況下,京師還有五萬太監,自然讓他感到極爲詫異!

張地安雖然瞧不見胡萬里的表情,但卻聽的出這語氣有些震驚,他不由的縮了縮脖子,深怕說錯話,他自幼入宮,在宮中煎熬了二十來年,卻仍是不得志,自然清楚眼下的機會有多麼難得。

略微沉吟,他便小心翼翼的說道:“回殿下,太監在京師人數確實不少,除了司禮、內官、御用、司設、御馬、神官、尚膳、尚寶、印綬、直殿、尚衣、都知等十二監;尚有惜薪、鐘鼓、寶鈔、混堂等四司,兵仗、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內織染、酒醋面、司苑等八局,合稱二十四衙門。

除此之外,內府供用庫、司鑰庫、內承運庫、廣盈庫、廣惠庫、廣積庫、贓罰庫、御酒房、御藥房、御茶房、牲口房、刻漏房、更鼓房、甜食房、彈子房、盔甲廠、蕃育署、嘉蔬署、良牧署、林衡署、織染所、安樂堂等也都是太監掌管。”

胡萬里算是聽明白了,整個皇宮大內以及跟皇宮沾邊的大小事情,全部都是太監在當家,難怪京師的太監數目如此龐大,聽的這太監如數家珍,口齒清晰,他不由的心生好感,略微沉吟。才道:“瞧你也是個伶俐的,可識字?”

聽的這話,張地安登時欣喜若狂,連忙沉穩的道:“回殿下,奴婢在內書堂練了十幾年字。”

內書堂,胡萬里知道。是朱棣兒子宣宗朱瞻基爲了培養太監專門在宮裡開辦的宦官學校,只收取十歲以下的小太監,由司禮監秉筆任校長,學長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請翰林院的學士來教導,從內書堂出來的太監一般都明古今、通文墨,寫的一手好字。

略微沉吟,他才道:“回頭將這二十四衙以及各庫房署所的詳細情況送來。”

“奴婢尊令。”張地安忙躬身道。

乾清門西牆角,唐金寶和一衆侍衛在路口止步不前。後宮不是他們能進的,見的胡萬里進後宮,唐金寶就連忙叫小太監將蘇雲路叫了過來,一見面,他就毫不客氣的道:“蘇公公,你可真是膽大包天,既然敢攛掇殿下進後宮!你敢保證後宮安全無事?”

聽的劈頭這一問,蘇雲路不由的一驚。後宮太監宮女數千人,真要是有人對益王不利。那就是不小的麻煩!他連忙叫屈道:“唐總管,咱家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攛掇殿下,殿下的秉性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家哪裡敢勸?”

“哼!”唐金寶冷哼了一聲,道:“殿下起意去後宮。就是你這個總管太監失職,殿下日日黃昏散步,你不會安排?”

“說的是。”蘇雲路連連頜首道:“如今該如何勸殿下回去?”眼珠一轉,他便道:“如今一切還未步入正軌,唐總管等一衆侍衛也無須遵循宮裡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既有規矩,便要遵守,這是東興港的規矩!”唐金寶沉聲道:“就說有人覲見,。”

進入西六宮地界,路上的太監宮女驟然就多了起來,乍然見到胡萬里的便輿,所有人都條件反射一般的趕緊面牆而立,一個個年輕而又頗有姿色的宮女更是心裡砰砰直跳,益王進後宮了!坐在便輿上的胡萬里只能看見一衆宮女的背影,從背影看,宮女也有不少年紀大的,服飾顏色也各有不同。

便輿很快就到了毓德宮門前,待的胡萬里下了便輿,宮門從內大開,兩名女官領着兩隊紅襖綠裙的宮女整齊的分列兩側,齊齊蹲身道:“奴婢等叩見益王殿下!”

蘇雲路一溜小跑着過來,見的胡萬里已經邁進了毓德宮,忙跟了進去,湊上前哈着腰道:“殿下,這天悶熱,院子裡還涼爽一些。”

“那就在院子裡坐坐。”胡萬里頜首道。

一聽這話,幾個太監趕緊的從屋裡搬來桌椅,又忙着上茶,奉上瓜果,胡萬里卻是搖着摺扇,踱着步緩緩的打量兩隊宮女,一衆宮女也不敢擡頭,都是低頭側身,天氣本就熱,再加上緊張,一個個都是鼻尖冒汗。

益王朱厚燁的情況在後宮不是什麼秘密,幾乎所有的宮女都知道這位才四十出頭的江西藩王,在靖難之初,所有的家眷都在南城一役盡數被殺,一衆宮女誰不是眼巴巴的盼望着有機會接近益王?誰都清楚,這是難得的躍上枝頭做鳳凰的機會!如今益王就在眼前,她們豈能不緊張?

胡萬里繞着兩隊宮女踱了一圈,見的桌椅已經安好,便徑直坐了,道:“都平身,十人一隊,轉一圈。”

聽的這話,蘇雲路不由的有些緊張,益王這明擺着是要挑選宮女,武英殿自然是挑選有宮女,雖然不多,卻也有十幾個,都是經他之手挑選的,而且是根據王府幾個妃嬪的容貌身材千挑萬選出來的,但益王這些日子卻沒碰過她們,今日又來巴巴的親自來挑,是益王的味口變了?還是不願意想起以前的妃子?

一隊十個宮女輕盈的走到跟前,一個個都年輕靚麗,年老色衰、姿色平常的宮女,女官也不敢推上來耽擱時間不是,胡萬里仔細打量,瞧着都還只十五六歲到十七八之間,個個偏瘦,他不由覺的奇怪,大明的宮女難道就已經開始講究骨感?是追求以瘦爲美,還是宮中待遇太差,留在宮中的,想來平日裡都是地位較低的。

略微沉吟,他才瞥了一眼張地安,問道:“宮女都是多大選進宮的?怎的都如此瘦?”

“回殿下。”張地安有條不紊的回道:“宮女進宮一般在十歲至十三四間。也有更小的,至於偏瘦。”說着他擡頭看了一衆宮女一眼,才道:“爺爺沉迷道術,有方士進獻丹方,用處女月信制丹藥,可證長生不老。五穀乃俗物,爲保持潔淨,宮女每日進食甚少,多吃水果、飲露水。”

聽的這話,胡萬里不由的想起了明朝三大疑案之一的‘紅丸案’,嘉靖應該就是這一兩年被十幾個宮女謀殺,但卻命大,僥倖逃過一劫!如今嘉靖西逃,這種事情自然不可能再發生。但這事卻是引起了他的警惕,宮裡的這些個宮女和太監可是有危險的!

略微沉吟,他才道:“本王不迷信道術,也不練丹,所有宮女一律恢復飲食,十三四歲,正是長身體發育之時,豈忍如此摧殘?”

說到這裡。他不由的閃過一個念頭,完全可以藉此事攻訐嘉靖。這等天怒人怨之事若是在金陵報刊載出來,必然會引起朝野轟動!

微微一頓,他便接着道:“後宮數千宮女,本王用不着如此多,先裁撤一半,凡是藥用招進宮的。有願意出宮者,發放盤纏護送回家,不過如今京師局勢未穩,遠處不宜成行,京師以及近郊的。明日便可出宮。”

出宮!所有的宮女都呆了,半晌沒有反應過來,自打進皇宮,好多人就沒想過還能活着出宮,更別說年紀輕輕的就能出宮!從進宮那天起,她們就被灌輸過,要麼飛上枝頭變鳳凰,出人頭地,要麼一輩子在宮中苦熬,年老色衰就在浣衣局、針工局、巾帽局等地方粗茶淡飯苦熬,拜佛唸經,祈禱下輩子別再進宮!

宮女們發呆,胡萬里身後的一衆太監也是發愣,宮女裁撤一半,皇宮的那些苦差誰來做?還能有誰?當然只有太監了!

張地安當即就跪了下來,叩首道:“殿下飲食起居、禮服,湯沐、儀衛、膳食,宮苑日常用品如輿輦、傘扇、燈具等管理還有衆多的衣袍鞋襪的縫製都離不開宮女。”

胡萬里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只裁撤一半,影響不了皇宮的正常運轉。”

蘇雲路卻是知道這主子的秉性,說話語氣越淡,越有發作的可能,他當即便對衆宮女道:“還不謝恩!”

一衆宮女如夢初醒,齊齊蹲身道:“奴婢等謝殿下大恩!”

經這一折騰,胡萬里已沒了挑人的興致,起身道:“回宮。”

“殿下。”一名宮女大着膽子道:“奴婢願留在宮中。”

胡萬里停下腳步,看了她一眼,這個宮女是十人中容貌最爲秀麗的那個,也難怪她有這份自信,尤爲難得的是她的這份聰慧,知道如何把握機會,略微沉吟,他才道:“叫什麼名字?”

那宮女仰起臉飛快的瞥了胡萬里一眼,趕緊就垂下眼簾,輕聲道:“奴婢關芙蓉。”

胡萬里略微頜首,便快步出了毓德宮,上了便輿便吩咐道:“回宮。”

裁撤宮女,是他興之所致,但越想越覺的裁撤宮女好處多多,他在福建、南京爲官,深知地方百姓對選宮女尤爲痛恨,每每天傳出風聲要選秀女選宮女,地方百姓都是忙着嫁女,‘拉郎配’就是宮中選秀選宮女所催生的怪異現象。

大舉裁撤宮女必然會獲的朝野上下的好評,而且還能順帶抹黑嘉靖,減少宮裡的開支,何樂而不爲?不過,宮女始終是不可缺少的,他不由的想起了清朝的選秀選宮女,侷限在八旗之內,不擾民!他能將選秀選宮女侷限於官員嗎?至少現在不行!

回到無武英殿,胡萬里到後院洗浴了一番,更換了便服才折回敬思殿書房,剛剛提筆準備練字,一個小太監便在門外躬身稟報道:“殿下,伍子順在外求見。”

胡萬里不由微微一怔,伍子順才離開沒多久,怎的又折了回來?又有重要事情還是有重要消息?他當即吩咐道:“直接帶進來罷。”

很快,伍子順便快步進來,敬禮後便含笑道:“殿下,王富貴的一個師已經在天津登陸。”

“他動作倒不慢。”胡萬里說着看了他一眼,道:“就爲這事?”

“稟殿下。”伍子順忙沉聲道:“屬下在錦衣衛監獄發現幾個官員,監察御史楊爵、給事中周怡、工部員外郎劉魁。戶科給事中胡汝霖、聶靜,御史李乘雲等楊爵入獄,有幾個官員上疏求情,先後被杖死或是入獄,後面三人則是因九廟災上疏獲罪。”略微一頓,他才接着道:“不過。這楊爵乃是嘉靖八年進士。”

楊爵!作爲同科進士,胡萬里自然認識,此人可謂是奇才,因爲家貧,二十歲方纔讀書,三十多歲便中進士,乃同科奇談,他豈有不知之理?

楊爵因上書諫言獲罪下詔獄,主事周天佑、御史浦鋐先後爲其求情而被杖斃。給事中周怡、工部員外郎劉魁求情而被一同下詔獄,這事情胡萬里很是清楚,入京這些日子,他倒是疏忽了這事!

略微沉吟,他便道:“將他們幾人放出來,將楊爵和九廟災上疏諫言的事情詳細寫記述,轉給金陵報刊載,再有。將嘉靖用宮女經血煉丹的事情也轉給金陵報,這事詳細情況你問問太監張地安。同時,我將下令裁撤一半以上宮女,每人發銀五十兩安置回籍,並將革新宮女制度,這事一併在金陵報刊載,要快!”

聽的這話。伍子順苦笑着道:“殿下,楊爵不願意出獄,說東興港兵丁剃髮,說殿下重用東興港不忠不孝之人,羞於爲殿下效力。”

“這人二十才進學。不意卻如此迂腐!”胡萬里略微沉吟,便道:“將他們帶來,我見見他們。”

“殿下,楊爵。”

“放心,他認不出我。”胡萬里不以爲意的道,楊爵與他年紀相差較大,在京師觀政之時,沒有多少往來,不過是宴飲過幾次,那都是人多的場合,一晃十幾年,印象早就已經模糊,他根本就不擔心。

帶的伍子順退出,胡萬里又提起筆來,這天氣看似要下雨,卻是半天沒下下來,格外的悶熱,不過半個時辰,他又悶出一身汗,端詳了一番效果,他便推開後窗,引火就字燒掉,這纔出了書房,擡頭便見關芙蓉端着茶水,俏生生的立在走廊外。

見他出來,關芙蓉忙碎步上前,道:“殿下。”

胡萬里看了她一眼,既然蘇雲路能讓她來身邊侍候,必然是都檢查過了的,略微沉吟,他才道:“我這裡規矩多,既然在身邊侍候,事事都的遵守規矩。”

“奴婢明白,蘇公公刻意叮囑了奴婢的。”關芙蓉說着微微蹲了一下。

胡萬里徑直在茶盤倒了杯茶,啜着茶道:“多大了?”

“回殿下,奴婢虛歲十八。”

“在宮裡有沒有相好的姐妹,叫幾個過來,也好有個伴。”胡萬里說着見貼身的小太監快步過來,料到是楊爵等人到了,便放下茶杯道:“晚上侍寢,去準備下。”

聽的侍寢,關芙蓉登時一臉通紅,忙蹲身道:“謝殿下擡愛。”

小太監前來稟報,果然是楊爵幾人到了,他當即便邁步往武英殿而去,坐定之後,他才吩咐道:“讓他們進來。”

楊爵、周怡、劉魁、胡汝霖、聶靜、李乘雲幾人魚貫而入,瞥了一眼座上的胡萬里,便趕緊的上前拜見道:“罪官楊爵等拜見益王殿下。”

殿內光線比外面暗的多,幾人從外面進來,看胡萬里自然是看不清楚的,而且依照禮儀,一衆官員也不可能盯着他看,敢瞟幾眼已經算是膽子大的了,胡萬里絲毫不擔心楊爵認出他來,掃了幾人一眼,他便沉聲道:“聽聞你幾人不願意出獄,是何道理?”

敢於上疏自諫,楊爵的膽子自然不會小,當即便沉聲道:“殿下名爲清君側,實爲篡位,罪官身受國恩,豈能附逆?”

“你膽子是真不小。”胡萬里盯着他道:“篡位又如何?身爲朱家子孫,本王不能眼睜睜看着嘉靖斷送列祖列宗創下的萬世基業!文皇帝也是篡位!卻爲大明開創了永樂盛世!”

楊爵毫不客氣的頂了回去,“殿下不過是藉助東興港海賊之力,如何能與文皇帝相提並論!”

胡萬里瞥了他一眼,揶揄着道:“按你這說法,堂堂大明京師,被一羣海賊攻下了?那嘉靖這皇位豈非更該讓位!”

“殿下!”劉魁沉聲道:“朝有奸佞,殿下要靖難,當恪守祖訓,舉衛所兵丁勤王!”

“百年前,我大明衛所兵丁乃是天下雄兵。”胡萬里瞥了他一眼,緩緩說道:“如今的衛所兵丁已是不堪一擊,如何能倚重他們勤王靖難?”

“那也不能借助東興港這等不忠不孝之外力。”劉魁悻悻的說道:“殿下重用不忠不孝之人,讓天下官員士紳百姓如何信服殿下?”

“東興港衆如何不忠不孝?”

“他們剪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用不忠不孝這之人,就不能令天下官員士紳百姓信服?”胡萬里說着一哂,嘲諷道:“那本王問你們,太監算不算不忠不孝之人?京師五萬太監,嘉靖算不算是重用不忠不孝之人?”(未完待續……)

第45章 南京(一)第113章 風頭第349章 蠱惑第368章 上刺刀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六章 買僕第330章 招安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269章 哺乳第12章 跋扈僕從第150章收買人心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65章 明朝火器第374章 野心第9章 女兒節第420章 共贏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37章 會票第371章 送禮第96章 無事生非第133章 引子第371章 送禮第185章天降祥瑞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266章 招攬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267章 回家第202章 嚴嵩意第37章 會票第125章姑妄言之第330章 招安第388章 布袋陣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94章 世故第364章 下旨第485章 無奈第300章 不樂觀第476章 反困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76章指婚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330章 招安第81章 上任排場第264章 寒心第252章 揣摩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210章 借勢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175章紅夷大炮第378章 虧大了第29章 親隨第98章 陋規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384章 出征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91章 雙管齊下第112章 齋醮第186章長幹寺第44章 新授官職第183章再提開海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73章改制第217章 彈劾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08章 殘酷第38章 收禮第238章 下套第11章 踏青賞美第23章 侍妾第87章 恩威並施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371章 送禮第184章再回金陵第223章 揣摩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54章 南京(十)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330章 招安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174章發軍餉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393章 致仕第105章 緝私錢第175章紅夷大炮第173章改制第384章 出征第45章 南京(一)第40章 首輔張璁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371章 送禮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382章 依仗
第45章 南京(一)第113章 風頭第349章 蠱惑第368章 上刺刀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六章 買僕第330章 招安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269章 哺乳第12章 跋扈僕從第150章收買人心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65章 明朝火器第374章 野心第9章 女兒節第420章 共贏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37章 會票第371章 送禮第96章 無事生非第133章 引子第371章 送禮第185章天降祥瑞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266章 招攬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267章 回家第202章 嚴嵩意第37章 會票第125章姑妄言之第330章 招安第388章 布袋陣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94章 世故第364章 下旨第485章 無奈第300章 不樂觀第476章 反困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76章指婚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330章 招安第81章 上任排場第264章 寒心第252章 揣摩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210章 借勢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175章紅夷大炮第378章 虧大了第29章 親隨第98章 陋規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384章 出征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91章 雙管齊下第112章 齋醮第186章長幹寺第44章 新授官職第183章再提開海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73章改制第217章 彈劾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08章 殘酷第38章 收禮第238章 下套第11章 踏青賞美第23章 侍妾第87章 恩威並施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371章 送禮第184章再回金陵第223章 揣摩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54章 南京(十)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330章 招安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174章發軍餉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393章 致仕第105章 緝私錢第175章紅夷大炮第173章改制第384章 出征第45章 南京(一)第40章 首輔張璁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371章 送禮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382章 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