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南京(一)

府治所在地?胡萬里眉頭不由微微一揚,此即是附廓府城,龍溪縣衙與漳州府衙同在府城,若論繁華,那是遠甚於一般縣城,但事務亦不是一般的多,而且一城住着個知府,還有府同知、通判等一衆品級高於知縣的官員,論及威風可就遠遜於一般的縣城了。

當下,他便笑道:“華國兄別盡揀着好聽的說,你難道沒聽說過,前生作惡,今生附廓,惡貫滿盈,附廓省城。”

“呵呵,那是對一般官員而言。”孫光輝輕笑着道:“長青乃當朝首輔的得意門生,附廓府城有何可懼,便是附廓省城亦有何妨?”

“甭矯情了,請客!”楊獻可興奮的道:“咱們去秦淮河!”

“說的是,去秦淮河好好樂一樂。”孫光輝亦附和着道。

去秦淮河?那可是個無底洞,手頭這千餘兩銀子可不夠往裡填的,胡萬里不由笑道:“南京咱們可沒熟人,秦淮河又是聞名天下的銷金窟,二位年兄該不會是準備將年弟押在秦淮河抵債吧?”

“呵呵,長青文采斐然,何須爲哪些阿堵之物煩惱?”孫光輝笑吟吟的道:“我有一知交好友在南京,此人名吳亦有,字夢然,年少敏狂,疏財仗義,移居南京已五載,有他相陪,咱們大可在京城盡興一樂。”

“既是如此,咱們明日就去好好領略一番秦淮河的風情。”胡萬里暢笑道,對於秦淮河,他實則亦是聞名已久,心實嚮往之,到了南京,豈能不逛秦淮河?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這吏部公函上何以要特別註明這日期——嘉靖八年十二月初八?”

楊獻可輕笑道:“這任的漳州府龍溪縣知縣嘉靖八年十二月初八才滿任期,這是提醒長青要在十二月初八之後才能去接任,長青這個職位,吏部和恩師是花了點心思的。”

“這豈不是還有兩個多月?”胡萬里微微笑道。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閩道更比蜀道難,福建號稱八山一水一分田,這驛道之艱難亦是可想而知。”孫光輝緩緩說道:“雖則有兩個月時間,但進入福建,山道難行,這時間並不寬綽,況且,正月、五月、九月這三個月上任,乃是官場一大禁忌,長青若想在縣衙過年,就須得趕在朝廷封印之前上任,時間可並不寬裕。”

聽的這話,胡萬里心知二人是欲趕在年前上任,當下便道:“既是如此,咱們在京城也別耽擱太久,逛秦淮河是在夜間,白日裡便聘請幕賓和親隨,如何?”

“如此甚好。”孫光輝點頭道:“京城官員多閒職,幕賓親隨不少,只須放出風聲,推薦和自薦者定然不少,另則亦可讓吳亦有幫着尋訪。”

三人議定之後,便各自回房,胡萬里回房沉吟一陣,便提筆寫了一封家書,如今新的授官任職已經定了下來,不寫封家書回去告知,不合情理,雖然心中有些忐忑,但醜媳婦遲早要見公婆的,這一關,他必須邁過去。

老家的情況,他實是知之不多,都是平日裡跟王小寶閒聊,零零碎碎套來的,王小寶雖與他是同鄉,但跟他的時間不長,對他家裡的情況不是很瞭解,所幸對他家裡的主要成員還算清楚,這讓他慶幸不已。

胡萬里老家乃是陝西西安咸寧縣人,家境一般,不過一小地主,家中雙親俱在,他在家中是老大,下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除了二弟小他二歲,是個秀才,大妹已嫁與長安一秀才,其他兩個弟妹俱未成年,據說這個二弟的相貌與他極爲相似,跟孿生的一樣。

而他最令他關心的婚姻問題卻讓他輕鬆不已,他在老家僅只一位正妻,而且在他中舉之前便難產而死,因忙於進京赴考,亦未及再娶。

在信中,他詳細的敘說了京師的情以及授職的波折,並順帶提了一筆納妾之事,然後無非是問安,叮囑弟弟學業等瑣碎之事,寫完之後,他又細細的檢查了一遍,他如今的字跡已經模仿的惟妙惟肖,即便細心覈對亦無須擔心,見無甚紕漏,他才仔細的封好。

封好信,他才猛的想到郵局,大明不是沒有郵局,但卻是民間私營的,侷限很大,往往只是在一定範圍內,若能開通全國的郵局業務,可謂是利民利己,只不知朝廷對此是否會大加限制。

次日一早,胡萬里在龍江驛附近尋了一處客棧,包下一處獨院,將秋蝶及一衆丫鬟小廝安頓好,這才放心的進了南京城。

三人並未從金川門走陸路入城,而是走水路乘船沿外秦淮河逆流而上至西水關碼頭,經水西門進城,一路繞城而行,但見城牆巍峨雄偉,綿延不絕,胡萬里不僅長嘆道:“南京城牆怕是更甚於京師吧。”

“那是當然。”孫光輝含笑道:“京城(南京)城牆號稱九十里,開設十三門,就規模而言,實甚於京師,南北二京,論及富庶繁華,南京遠甚於北京。”

“要能留在南京爲官就好了。”楊獻可輕嘆道。

胡萬里輕笑道:“南京雖然富庶繁華,但南京的官員卻多是虛銜,空有其名而無其實,日後年紀大了來南京養老吧。”

“來南京養老多沒意思。”楊獻可笑道:“長青不是說人不風流枉少年嘛,十里秦淮,花月春風十四樓,臨老纔來豈非是力不從心?”

“十里秦淮,花月春風十四樓,那都是銷金窟,便是萬貫家財亦經不起折騰。”孫光輝笑着打趣道:“我倒是有個好主意,子襄這官別做了,在秦淮河開間大酒樓吧,咱們一衆同年日後來京城都照顧你生意。”

楊獻可當即便反脣相譏道:“華國這如意算盤打的才叫一個精,不如。”

胡萬里聽的心裡卻是一動,南京與北京遙相呼應,真要賺錢的話,南京可謂是一塊寶地,這裡不僅交通便利,而且作坊手工業相當興盛,工匠羣體亦是整個大明最爲集中的地方,確實可以考慮在南京建個據點。

第123章管閒事第28章 張璁回閣第5章 明朝銀錠第366章 摻沙子第7章 出題買僕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376章 嫁衣?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282章 情敵第128章家難當第116章 狂知縣第381章 缺錢了第193章 風起第120章加快進度第269章 哺乳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51章 南京(七)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236章 被逼第300章 不樂觀第296章 收人第381章 缺錢了第221章 東廠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86章 發狠第269章 哺乳第115章 衝突第98章 陋規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55章 師爺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202章 嚴嵩意第340章 瘋了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90章 一把火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21章 冷落第177章安排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435章 招攬第57張 被彈劾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127章無聊嘉靖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204章 相親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191章府尹之位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47章 南京(三)第66章 琉球第84章 弱點第395章第418章 來客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378章 虧大了第83章 挑釁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204章 相親第265章 遇險第61章 出海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85章 刁難第38章 收禮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427章 形勢第214章 鬧大了第214章 鬧大了第293章 被坑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151章 爲那般第211章 王廷相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232章 有所求第66章 琉球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54章 南京(十)第84章 弱點第163章彩票圈錢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16章 風雲變幻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102章 臺東第349章 蠱惑第39章 胡謅第146章來襲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
第123章管閒事第28章 張璁回閣第5章 明朝銀錠第366章 摻沙子第7章 出題買僕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376章 嫁衣?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282章 情敵第128章家難當第116章 狂知縣第381章 缺錢了第193章 風起第120章加快進度第269章 哺乳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51章 南京(七)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236章 被逼第300章 不樂觀第296章 收人第381章 缺錢了第221章 東廠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86章 發狠第269章 哺乳第115章 衝突第98章 陋規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55章 師爺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202章 嚴嵩意第340章 瘋了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90章 一把火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21章 冷落第177章安排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435章 招攬第57張 被彈劾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127章無聊嘉靖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204章 相親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191章府尹之位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47章 南京(三)第66章 琉球第84章 弱點第395章第418章 來客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378章 虧大了第83章 挑釁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204章 相親第265章 遇險第61章 出海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85章 刁難第38章 收禮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427章 形勢第214章 鬧大了第214章 鬧大了第293章 被坑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151章 爲那般第211章 王廷相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232章 有所求第66章 琉球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54章 南京(十)第84章 弱點第163章彩票圈錢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16章 風雲變幻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102章 臺東第349章 蠱惑第39章 胡謅第146章來襲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