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新式火槍

聽的張璁開口白銀閉口火炮,嘉靖就一陣煩悶,瞥了他一眼,冷冷的道:“朕隱隱有種感覺,小琉球將來比韃靼人的威脅更大。”

張璁心裡一驚,繼而大爲迷惑,東興港、小琉球雖然發展勢頭較快,但卻從來沒有做出有損大明的事情,反而是處處釋放善意,嘉靖爲何會如此不安?僅僅只是出於對東興港火器的生產能力太過強大的畏懼?

略微思忖,他才躬身道:“皇上,小琉球孤懸海外不過是一隅之地,縱能開發繁榮起來,亦無力與朝廷抗衡,且胡萬里一衆親族全都在西安,以胡萬里之心性,斷不會做出衆叛親離之事。”

不足以抗衡嗎?嘉靖瞥了他一眼,道:“東興港不僅能夠改良火器,還能自行研製新火器,而且有着規模龐大的鍛造鑄造火器的作坊,以胡萬里賺錢的手段,東興港、小琉球根本就不會缺銀子,他缺的是人口,是兵力!小琉球若是能有五萬,十萬兵力,不足以對抗朝廷?就算胡萬里現在沒有這樣大的野心,等他實力強大起來,也會生出這樣的野心!”

聽的這話,張璁一陣無語,嘉靖是不是太多慮了,五萬,十萬兵力,至少要五萬十萬戶百姓,那需要數十萬人口,沒有十年八年,小琉球能夠達到如此數目的移民?擁有大批野戰炮,西北的局勢二三年就能大爲改觀,不說一勞永逸的平定西北,穩定西北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爲何就等不起?

暗歎了口氣,他才沉聲道:“皇上,事有輕急緩重,西北畢竟是腹心之患。先西北再東南,是朝廷既定方略。”

“朕擔心的是經過三兩年的發展,小琉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嘉靖打斷他的話頭道:“胡萬里以金礦來吸引移民,又拱手將金礦送給朝廷,足見其對人口的迫切需求,朕覺的他是想在朝廷解決西北之前。儘可能的壯大小琉球的實力。”

細細咂摸了一番嘉靖的這番話,張璁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擔憂不無道理,但有法子解決這個問題嗎?想到這裡,他不由一陣默然,良久,他纔開口道:“皇上昭告天下開發小琉球不久,而小琉球在發現金礦之後,胡萬里又第一時間懇祈朝廷派員接管。朝廷斷無阻擾百姓移民小琉球的理由,只能督促沿海府縣官員加強對丁口的管理,以防人口流失。

但如今沿海衛所形同虛設,小琉球又有衆多的私貿海商暗中支持,根本不可能阻止百姓乘小船漁船出海,即便是全力防範,亦是防不勝防。”

說到這來,他謹慎的瞟了嘉靖一眼。見他沒有流露出不耐的神情,這才大着膽子道:“既然是防無可防。微臣竊以爲,不如索性放開,放手開發小琉球,促進小琉球移民,同時,也大張旗鼓的在小琉球建立衛所駐紮兵丁。對衛所官兵一年一調換,同時,不允許官兵攜帶家眷,並且以小琉球金礦所的在福建或是廣東、浙江大力建造水師戰船,加強對小琉球的掌控。朝廷畢竟是佔着大義的名分。”

反其道而行之?嘉靖看了他一眼,這或許是個不錯的思路,這等若是與東興港爭奪對小琉球的掌控權!問題是朝廷除了個大義名分,根本就拿不出銀子來,如何爭的過東興港?大舉派遣官兵駐紮小琉球這個法子倒是可行,不準攜帶家眷,一年一輪換,胡萬里除非是與朝廷撕破臉面,否則絕對吞不下這些兵丁,就算他敢吞,這些家眷不在小琉球的兵丁也不會死心塌地的跟着胡萬里!

沉吟了片刻,他才道:“即便是從漳泉港口出發前往小琉球,順風亦要一兩日航程,胡萬里會同意大量兵丁登陸小琉球?船隊若是在半途遭遇東興港艦隊攻擊。”

聽的這話,張璁不由暗自苦笑,如今這情形,朝廷和東興港雙方都不信任,互相提防,任其發展下去,對朝廷不是好事,遲早免不了一戰,擡頭看了嘉靖一眼,他便沉聲道:“皇上,微臣近些時日精力不濟,眼疾時有發作,懇祈修養一時日。”

聽他沒頭沒腦的要乞休?嘉靖不由一愣,這節骨眼上,撂挑子?稍一琢磨,他才遲疑的道:“秉用欲親去小琉球?”

張璁沉聲道:“回皇上,胡萬里在微臣素來器重的門生,微臣前去最爲適宜。”

稍稍沉吟,嘉靖才道:“大同兵變未平,秉用這時節豈能輕離京師?”

“皇上,即便微臣不在京師,還有次輔李時,輔臣方獻夫,若是忙不過來,還可着吏部尚書汪鋐分勞,奪情着翟鑾起復協助亦可。”張璁沉聲道:“小琉球對如今不僅關係到西北的局勢和東南沿海的安穩,也關係到朝廷的諸多新政,甚至對大明的財政和今後的海外發展都有着極大的影響,微臣不親去摸摸底,於心難安。” WWW_ тTk дn_ CO

盯着他看了半晌,嘉靖才輕嘆了口氣,道:“胡萬里是大明罕見的能臣,秉用親去一趟小琉球也好,南京兵部尚書王廷相熟悉情況,着他陪同秉用一起前往罷,且先回去準備下,明日進宮陛辭。”

見嘉靖允許準,張璁不由暗鬆了一口氣,看來,嘉靖也是不想放棄胡萬里,他當即躬身道:“微臣遵旨。”

“砰”一聲悶響,隨着槍身的後座力,採取標準站立射擊姿勢的胡萬里微微晃了晃,這才偏過頭,透過硝煙望向擺放在一百五十步開外的人形木靶,這一槍的射擊要領他把握的很好,有着強烈的感覺應該打出了好成績。 шшш ¸Tтkan ¸¢Ο

果然,很快,報靶員就揮舞旗幟通報“命中頭部。”身後一排兵丁立刻興奮的鼓譟起來,一百五十步的距離,能夠準確命中頭部,這命中率比中號弗朗機炮都要高的多,也就是說,在這種新式火槍面前。中小號弗朗機炮根本就是是靶子。

這種新式火槍是火槍作坊最新生產出來的遂發線膛槍,全重九斤,槍管長一米、口徑十五毫米,採用米尼彈,準星、照門一應俱全,在二百步內(三百米)有着極大的殺傷力。在二百米左右,至少有着六七成的命中率。

因爲拉割線膛的工藝太耗費時間,如今不可能量產,雖然隨着水力鑽牀的使用,節約了大量的人力,但線膛槍每個月的產量仍然相當低,一個月只有三十杆,連訓練用都無法保證。

胡萬里回過身來,看了火槍鍛造作坊總管張四器一眼。含笑道:“沒想到會有如此大的威力吧?”

張四器難以置信的看着這杆出自他手的火槍,驚歎道:“不是親眼所見,小的打死也不會相信,火槍能有如此大的射程和威力。”

“這還有很大的改良餘地。”胡萬里笑道,將火槍交給唐金寶後,他便道:“走走吧。”緩步走到靶場邊,他才停下腳步,對張四器道:“遂發線膛槍要在徵安南時投入使用。因爲產出有限,規模自然不會大。

也因爲如今不能量產。而且威力也大,所以這槍必須的保密,凡是參與新槍製作的,必須在揚小毛那裡備註,必須有家有口,有子弟在護衛隊。把他們的工錢都加五成。”

“小的明白。”張四器忙點頭道,微微遲疑,他才道:“大東家,遂發的優點很明顯,以後生產的滑膛槍是不是都採用遂發?”

遂發嗎?胡萬里微微搖了搖頭。道:“護衛隊徵安南,有一千枝遂發槍就夠了,無須分派更多的工匠生產遂發槍,除了護衛隊,對外一律發售火繩槍。”

張四器不解的道:“大東家,遂發槍不是能夠賣出更好的價錢?”

胡萬里瞥了他一眼,沉聲道:“線膛槍現在還不能夠量產,遂發槍外賣,東興港護衛隊就沒有優勢了,我日夜鑽研,琢磨出遂發槍是爲了徵安南時儘量減少護衛隊的傷亡,可不是爲了賺銀子。”

略微遲疑,張四器才怯怯的道:“大東家,遂發槍結構簡單,技術含量並不高,但凡製造火槍的工匠看一眼,就有可能仿製出來,小的以爲沒有保密的必要。”

“保守的一時是一時。”胡萬里有些無奈的道,這年頭什麼技術含量高?技術含量高的東興港也生產不出來,稍一沉吟,他才接着道:“遂發槍暫時只准在安南使用,東興港平日都不準使用,應該能夠保守的住秘密。”

唐金寶這時快步趕過來,稟報道:“少爺,鍊鐵作坊來報,煉出好鋼了,比墮子鋼硬得多。”

聽的這話,張四器眼睛不由一亮,比墮子鋼硬的多,那鑽膛槍管的速度也會跟着提高,他恨不得馬上就趕過去比較,胡萬里沉吟了下才道:“張總管先去驗看一下鋼的硬度,我隨後就來。”

“那小的先告退。”張四器忙躬身行禮。

待的張四器離開,胡萬里才快步走進靶場,將一衆觀看新式火槍的兵丁集合起來,靶場的兵丁不多,只有一個排,都是精挑細選出來,掃了衆人一眼,他才沉聲道:“新式火槍以及子彈都是東興港的最高機密,任何人不得對外泄露,上不準告父母,下不準告妻兒,跟戰友也不能提及,都明白不?”

“明白。”衆人忙齊聲應道。

“還有,這種槍生產不易,一個月造不了幾枝,偏偏磨損又很快,雖然是精工細作,百發之後就報廢了,因此,你們訓練的時候要儘可能的認真,多琢磨射擊要領,多苦練射擊基本功,少開槍,一枝槍最少要用一個月,聽明白了嗎?”

“明白。”

詳細的爲一衆兵丁講授了射擊要領和注意事項之後,胡萬里又演示了幾次,這才離開靶場前往鍊鐵作坊,短短一個月時間,鍊鐵作坊就能煉出鋼來,他並不意外,灌鋼法早已風行大明,鍊鐵工匠基本都知道,胡萬里傳授給他們的,只是蘇鋼法。

在他的印象中,蘇鋼法就是明朝中期後發展起來的,不過,他發現根本沒工匠知道。應該是還沒有傳播開來,其實蘇鋼法只是灌鋼法的改進而已,說白了,仍然還是生熟法,沒有本質的區別,稍加解說。一衆工匠便心領神會。

不過,胡萬里騎馬趕到鍊鐵作坊,立刻就察覺到氣氛不對,一衆工匠臉上沒有什麼喜色不說,就連先趕來的張四器也是一臉的失望,見的他到來,一衆工匠紛紛起身見禮。

擺了擺手,胡萬里便道:“不是說煉出了硬度比墮子鋼更好的鋼嗎?怎麼一個個都垂頭喪氣的?”

“大東家。”鍊鐵作坊的新總管苗長信悶聲道:“鋼不純,不均勻。有的好,有的差,差的多,好的少。”

胡萬里聽的一笑,道:“不管是灌鋼法還是蘇鋼法,都不可能獲的純鋼,能得純鋼纔是咄咄怪事,鋼不純。無非是熟鐵不夠薄,生鐵汁澆淋的不均勻。鍛打的不到位,垂頭喪氣的做什麼?繼續嘗試!火槍鍛造作坊還等着你們的好鋼呢,先解決了火槍作坊的鑽頭用鋼,我在慢慢教你們摸索如何直接煉出純鋼。”

聽的這話,苗長信猛的擡起頭來,“大東家知道如何煉製純鋼?”

胡萬里自然不會鍊鋼。但要說鍊鋼的知識,他在整個大明,絕對不做第二人想,當下他便自負的道:“放心,我不會藏私。定然會傾囊相授,煉出純鋼,這是遲早的事情。”

苗長信聽的大喜,連忙轉身吆喝道:“還愣着幹什麼?準備,重新嘗試!”

“等等。”胡萬里連忙叫道:“你們每次嘗試,可都有詳細的記錄?”

“記錄?”苗長信一愣,道:“大東家,小的們都是粗人,哪裡會記錄,每次嘗試的情形都記在腦子裡呢。”

“哪能記多少?”胡萬里不滿的道:“別老是抱住小作坊那套不放,也不要擔心被人偷藝,在東興港,鍊鐵作坊就這一個,沒有藏私的必要。”掃了衆人一眼,他才接着道:“安排一個識字的子弟來,專門爲實驗做記錄,每次實驗的各項數據都要做詳細的記錄,諸位如熟鐵的長寬厚薄,生鐵大小,燃料的名稱,火焰的變化,鍛打的次數,耗費的時間,淬火,回火的溫度,液體,煉出的鋼的好壞軟硬以及每次實驗的總結,等等之類的都要詳細記錄。

有了詳細的記錄,才能詳細的比較,才能更快的總結出經驗,少走彎路,煉出鋼來只是第一步,以後還會有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實驗,你們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

苗長信聽的頭都大了,暗自腹誹,書生就是書生,古板,麻煩,不就是多嘗試幾次,有必要如此麻煩?不過,更讓他不解的是,這位大東家雖說現在是個武官,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二甲進士出身——進士老爺,歷來讀書人對他們這些手藝人、工匠都是不屑一顧的,甚至是鄙視,這位大東家怎的對這些手藝工藝如此上心?

回過神來,他才遲疑着道:“大東家,不用這樣麻煩吧?”

“這就叫麻煩?”胡萬里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道:“麻煩的還在後面,一次實驗,要記錄數十,甚至是數百項數據,不要怕麻煩,這對你們都是有好處的。”說着,他便揮手道:“你們準備,我今日給你們做第一份記錄,拿紙筆來。”

見胡萬里神情認真,親自做記錄,一衆工匠哪裡還敢怠慢,立刻忙碌起來,張四器在旁邊看的卻是暗笑不已,這位大當家做事認真的態度,他是早就領教過的,看這情形,胡萬里接下來是要重點關注鍊鐵作坊了,有他們罪受的。

胡萬里倒不是作秀,對鍊鋼這塊,他確實是極爲重視,東興港、小琉球要想走在這個時代的前面,要想穩穩的佔據優勢,煉出純鋼是基礎條件,不論是火炮鑄造火槍的鍛造還是大規模的機械使用以及造船都離不開鋼材。

凡事都怕認真,胡萬里在鍊鐵作坊泡了三天,實驗了六次,一衆工匠終於煉出來讓他滿意的高炭鋼,因爲鍛打到位,不僅硬度比墮子鋼強遠了,而且不脆,作爲鑽頭的專用鋼,最是適宜,這讓他長鬆了一口氣,自己能造,不用依賴別人自然最好。

這一日上午,胡萬里窩在鍊鐵作坊給他們佈置鋼鐵熱處理——淬火,回火的實驗時,楊小毛匆匆找上門來,稟報了兩個消息,足利義維到東興港求見,首輔張璁到了南京,通過慈善會的周志偉轉告,要來東興港。

張璁要來東興港?胡萬里不由大爲興奮,張璁不僅是賞識他擢拔他的座師,也是大明當朝首輔,他屈尊前來東興港,已經很能說明朝廷的態度,看來朝廷不僅是重視他,對東興港小琉球也引起了足夠的重視,的好好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481章 禪位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439章 封侯第203章 嚴世藩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22章 禮物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27章 中山狼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28章 賑濟第155章拉人第361章 特區第256章 走親戚第203章 嚴世藩第208章 譁變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349章 蠱惑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5章 明朝銀錠第217章 彈劾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67章 霸氣大明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110章 離衙第95章 計劃第271章 觀察第116章 狂知縣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191章府尹之位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13章 書生罵人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326章 威懾第221章 東廠第386章 丘八第190章取而代之第264章 寒心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122章募捐第55章 師爺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272章 逛集 市第408章 殘酷第433章 找死第170章金星晝現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56章 科舉革新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386章 丘八第75章 有野心第385章 暗助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221章 東廠第418章 來客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386章 丘八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321章 強勢第175章紅夷大炮第312章 投降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383章 翻臉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41章 徐州第122章募捐第144章引狼入室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206章 好色第266章 招攬第318章 唱雙簧第227章 不表態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46章 南京(二)第164章月港內訌第18章 分歧第264章 寒心第276章 肉靶第127章無聊嘉靖第408章 殘酷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158章禮物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43章 白送第190章取而代之
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481章 禪位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439章 封侯第203章 嚴世藩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22章 禮物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27章 中山狼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28章 賑濟第155章拉人第361章 特區第256章 走親戚第203章 嚴世藩第208章 譁變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349章 蠱惑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5章 明朝銀錠第217章 彈劾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67章 霸氣大明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110章 離衙第95章 計劃第271章 觀察第116章 狂知縣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191章府尹之位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13章 書生罵人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326章 威懾第221章 東廠第386章 丘八第190章取而代之第264章 寒心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122章募捐第55章 師爺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272章 逛集 市第408章 殘酷第433章 找死第170章金星晝現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56章 科舉革新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386章 丘八第75章 有野心第385章 暗助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221章 東廠第418章 來客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386章 丘八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321章 強勢第175章紅夷大炮第312章 投降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383章 翻臉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41章 徐州第122章募捐第144章引狼入室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206章 好色第266章 招攬第318章 唱雙簧第227章 不表態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46章 南京(二)第164章月港內訌第18章 分歧第264章 寒心第276章 肉靶第127章無聊嘉靖第408章 殘酷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158章禮物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43章 白送第190章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