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林若曦房間裡的李文軒,經過一夜休息,早上起來是要去拜見夏言。頭一日就親自寫好了拜帖的他,不難從店小二的口中打聽到夏言的住處,畢竟對方的名號可是如雷貫耳。穿戴整齊的李文軒,刷牙,淨面,吃過早飯,便領着趙漢是出了客棧大門。
鼻子下面就是嘴,問路又不要錢的時代裡面,而且不問提防,還能得到對方的熱情相告的時代裡面,主僕二人是沒有走冤枉路,就直接來到了夏言在京師所住的府邸。沒有恢弘氣勢的夏家府宅,依舊是保持主人的清廉風格。
手內拿着拜帖的趙漢,搶先的跑到大門口見到當值的門子,直接就遞送了過去。沒有掏出銀子來賄賂的他,特意說出他們是從貴溪老家來,並且自家主人是夏首輔的學生。門子雖說瞧着他們二人面生,但是能從口音上面聽出是自家主子老家的人。感覺不可怠慢的他,瞧着主僕二人的穿戴還是不凡,於是就打算了他們是來自家府上領取救濟的人。
口中吐出“稍等”二字的門子,轉身就是小跑進去報信。右手拿着一把摺扇的李文軒,徐徐地展開,並且搖動了起來。沒有穿戴一身道袍引人注目的他,頭戴方巾的一副秀才打扮。自己明白當今皇帝老兒癡迷道術,卻不能代表夏言也跟風,畢竟對他有過接觸,多少有所瞭解。
不想這一來就引起夏言內心產生反感的李文軒,身着書生的裝束就錯不了。再想着彼此這一別數月,關係就沒了當時在貴溪城中時候的親密。算是對這一次見面有一定的針對性的他,內心還是懷有能從夏言的口中得到一些關係嘉靖皇帝的相關消息,畢竟他們之間是君臣關係。兩人雖談不上是朝夕相處,但也是時常見面。
無論何朝何代,臣下當中可沒有不去猜度上意的人存在,畢竟這伴君如伴虎。一個不留心,說錯了話,可就不是鬧着玩兒的。運氣好,或許沒事兒。要不然就是輕則貶官,重則流放,抄家,下大獄,甚至殺頭,滿門抄斬,誅滅九族也是可能發生的。
去而復返的門子,一張剛纔還毫無表情的面孔上面有了笑容,熱情的招呼道:“快裡面請。”
不客氣的李文軒,擡起腳就徑直朝內走,而跟在他身後的趙漢,還是第一遭來了這當朝首輔的家看上一看。即便自己是走馬觀花,也沒有看出所以然,可是回去卻能好好地大吹大擂一番。不單單是圖一個虛榮心和嘴巴痛快的他,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能跟着李文軒前來,那可就意味着自己算是主子身邊不折不扣的心腹之人。
在門子的引領下,步入進到夏府大廳的李文軒,沒有讓趙漢跟着自己待在大廳,而是吩咐其放下了從家鄉帶來的土特產,便囑咐其下去。不是自己吝嗇不送銀子給夏言,卻是他明白這送家鄉的土特產是最能打動對方的心,而且對方也不會拒收。
見了夏言的面的李文軒,自然是先行主動的行過了晚輩之禮,然後就在對方動作的示意下選了一個位置坐下。沒有去和夏言平起平坐的他,懂規矩的坐在了下方的一把椅子上面。片刻,夏府中的小丫鬟是端來了兩杯新沏的茶。看過了茶,就後退出去的她,算得上是悄然無息,而屋子裡面就只剩下李文軒和夏言二人。
對夏言是觀察了一番氣色的李文軒,沒有見到他的黑眼圈,便知道對方的睡眠已經變得很不錯道:“數月不見,老先生的氣色是越發的紅潤了。”
自從能夠睡上囫圇好覺的夏言,心情自然是好了不少。自己知道這一切的功勞還是得歸功於眼前的這一位小友,於是臉上顯露出和善的笑容道:“要不是你傳授了老夫那一套太極拳,恐怕我還得整日整爺的睡不好覺。”
有了一個開場白的李文軒,也是當成了彼此之間的寒暄,客客氣氣中不無有溜鬚拍馬的成分道:“老先生實在是太客氣了。晚生只不過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你可是我大明朝的國之棟樑。你要是好了,那麼社稷也就好了。普天下的黎民百姓也就有福了。”
揮動了一下手示意此話過譽的夏言,不急不慢的關心起來道:“不知你進京所爲何事?”
“由於晚生在家鄉祈下甘霖,使得有了這一次機會入京城面聖。”沒有顯露出得意洋洋的李文軒,心裡面雖說有一些變化,但是臉色上面無任何動容道。
非常清楚當今皇帝喜愛什麼的夏言,聽他這一說是立即就明白了過來。自己不能再問,便知道這一切都是下面的地方官給呈報上來的。雖然他不知道是經由內閣那一位的手呈交給了司禮監,再轉奏給了天子知曉,但是肯定這一切都是下面的人爲了迎合上意而爲之。
對於當今天子好道術的夏言,即便心裡面是頗有微詞,也不能過於的表露出來這一種逆龍鱗的行徑。清楚嘉靖皇帝是什麼人的他,可不想用自己的脖頸去試一試天子劍是否鋒利。見到李文軒的夏言,確實有一種把壞事變好事之感,畢竟對眼前這一位年輕人有所瞭解的他,多少還是相信對方不會蠱惑陛下。當然,嘉靖也不是那麼容易隨隨便便地就被糊弄的。
“既然陛下想要見你,那麼你就得好好地準備一下才是。”知曉他有真本事的夏言,不無多了一番話進行暗示道:“君主賢明,纔是社稷之福。漢武帝重用賢能之臣,才使得四夷臣服,而外族也不敢窺測我中華大地。他偏信了巫蠱之術,卻接二連三的犯下了嚴重的過失。”
聽得懂人話的李文軒,一本正經的迴應道:“道門之術,雖說大致分爲外丹修煉和內丹修煉兩種,但是晚生的道法卻不同於這傳統的兩類,而是自成一派。至於這其中的功用,便是修身養性,康健身體,引人向善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