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

日落日出,朝廷之上...

賈亦韜意興闌珊的坐在龍椅之上,任憑下方的百官爭執不休,吵得不可開交,賈亦韜穩坐釣魚臺,不動如山的坐在那裡,彷彿這一切都和他無關一般,百無聊賴之際,不時地拿起身前兩側的奏摺,翻了翻。

“啓稟皇上,微臣要彈劾內閣首輔施鳳來,此人乃是魏忠賢的餘黨,還有內閣之臣,黃立極、張瑞圖和李國普三人。,在前朝之時,他們主持內閣之際,無所作爲,任由崔呈秀胡作非爲,禍亂朝政,置之不理。”..

監生胡煥猷剛剛拋出這一番言論,不啻於引爆一顆重磅炸彈,立即遭到了許多官員的攻擊,予以反駁。

“哼...臭小兒,好大的口氣,不過是一名微末的監生,也敢彈劾內閣四大臣,真是自不量力,好膽。”

“無知小兒,你這是以偏概全,罔顧事實,誰人不知,前朝之時,魏黨勢大,內有魏忠賢一干閹人虎視眈眈,外有崔呈秀與徐顯純、李實等黨羽權傾朝野,在那個時候,誰敢忤逆魏忠賢的意思,做出頭的椽子?”

“就是,四位大人不過是委身求全,等待時機,予以致命的一擊,皇上即位之時,四位大人可是極力支持的。還有剷除魏黨之時,四位大人也是出了很大的力。”

.....

隨着許多官員的羣情激憤,一起攻擊胡煥猷,有那麼一小撮的官員雖然是沉默不語,但心裡卻是在暗自腹誹,說的倒是好聽,一口一個剷除魏黨,一句一個擁立皇上之功,你們這些人都是魏黨,說出這番言辭,也不覺得害臊,羞得慌?

此時此刻,賈亦韜好像淪爲了一個局外人一般,暗自的高興,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關於二十四衙門的改革,自己只是提了那麼一嘴,居然沒有一個人出來反對,真是讓人意外。

看着爭執的場面,賈亦韜雖然面無表情,卻是在暗自冷笑,腦海裡更是浮現出一連串的念頭,不斷地提醒賈亦韜,以便看清眼前的本質。

魏黨餘孽依舊勢大,東林黨也是包藏禍心,現在還不是徹底清除魏黨餘孽的時候,魏忠賢有五虎、五彪、十狗、四十孫,隨着魏忠賢的自殺而死,後兩者已經不足爲慮,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現在最重要的是,剷除五虎和五彪,屬他們的威脅性最大,對朝廷的危害最大,五虎五彪不除,臣心、民心難平,江山社稷難穩,但也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只會逼得他們狗急跳牆,適得其反。

而且,五虎之中的崔呈秀已死,五彪已除其四,剛剛將徐顯純、楊寰、孫雲鶴、崔應元投入大獄之中,交給刑部,至於其他人,就先暫緩一段時間,穩住魏黨,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動其他人。

否則,一旦逼得過緊,人人自危之下,魏忠賢的那些朋黨將會全體暴動,後果將是沉重的,誰也無法承受。

賈亦韜暗暗點頭的同時,也明白,這個聲音乃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殘存的一絲意識,在提醒着自己。

這一刻,賈亦韜有一絲明悟,眼前這熱烈的場景,看似是魏黨與監生的彼此攻伐,實則卻是魏黨與東林黨的暗中交鋒,再一次較量,很顯然,後者還處於非常弱勢的處境。

至於“三餉”與“二十四衙門的改革”,這些官員反應的之所以沒有那麼強烈,一是兩黨爭鬥激烈的原因,二是兩黨都想向自己這位皇帝表忠心,以此表忠心,從而好博出位。

何況,改革的是宦官機構,與他們自身的利益並沒有衝突。

根據腦海裡那個聲音的提醒與點撥,雖然看清了目前的局勢,但賈亦韜卻是高興不起來,不禁心中暗道:“難怪有一些歷史學家秉持這樣的觀點,崇禎之時,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於遼東的後金,也是小冰河時期的各種天災,四處暴動的農民起義也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主要還是來源於朝堂之上的黨政!”

看着眼前的這一幕,賈亦韜深深地認同了這個觀點,這些朝廷重臣早已無心於天下黎民百姓的疾苦,更加對遼東的後金威脅漠不關心,而是癡迷於黨爭,玩弄權勢。

至於黎民疾苦,後金威脅,不過是他們攻擊對手的一種策略而已,並未真心想要解決問題。

一念及此,賈亦韜的心情愈發的沉重,不禁想起了一句話,重病須用猛藥,而大明王朝就是已經病入膏肓,必須來一副虎狼之藥,方可實現中興。

暗暗點頭,想到小冰河的即將大規模爆發,還有後金的威脅,賈亦韜愈發堅定自己的信念,感覺局勢的緊迫性,必須儘快掌控軍隊!

至於兩黨之爭,那就讓他們使勁地鬥去吧,自己坐山觀虎鬥,好坐收漁翁之力,只需在適當的時候出手,使得兩者的勢力趨於平衡,再慢慢削弱。

只要掌握了軍隊,就能大刀闊斧的改革!

恍惚之間,賈亦韜不禁想起了明末時期的幾支軍隊,戰鬥力最爲彪悍,關寧鐵騎,天雄軍,秦軍,白杆子兵....

自然而然地,賈亦韜就想到了他們的主帥,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一代女將秦良玉....

“等到那些皇家店鋪正式開業,運營起來,稍有盈利,有了銀子,就可以召集那些名將,組建天雄軍和秦軍,以及加強版的白杆子兵,替換京城的三大營,還有那些禁衛軍。”

賈亦韜的心裡剛浮現這個念頭,就立即被自己給否決了。

“不行,局勢越來越嚴峻,已經迫在眉睫,必須儘快弄到銀子,組建天雄軍和秦軍,前者拱衛京師的安全,爲自己大刀闊斧的改革保駕護航;後者鎮守於陝西,防止民亂。”

呼...

賈亦韜暗暗長呼了一口氣,神色一斂,愈發的凝重起來,再次心中自語道:“看來,得儘快開掘朱元璋留下的那批寶藏了,只要掘取其中的一處,天雄軍與秦軍的初期軍餉也就有着落了。”

剎那間,賈亦韜的神色轉瞬恢復了正常,再次變爲了一副懶洋洋的模樣,淡淡的瞟了一眼還在爭執不休的百官,滿臉的漠然之色,就不再理會朝堂上的爭論,而是信手拿過一本奏摺。

一看之下,賈亦韜的神色明顯好了許多,嘴角微微掀起一個弧度,淡淡的笑意隨之浮現,忍不住地喃喃自語道:“還真是沒有想到,鞏永固的動作這麼快,這纔不過幾天的時間,皇家拍賣行居然就已經弄好了,馬上就能開業了,看來自己應該去看看,首日的生意怎麼樣?第一桶金有多少?”

求收藏求推薦,拜謝了

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郭懷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駐軍庫頁島的意義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四百七十一章 祈求和談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五百零二章 尋找多爾袞的蹤跡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六十六章 扣下白杆子兵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二百九十七章 “兩柄利劍”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三百四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三)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二百零二章 驟然緊張了起來
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郭懷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駐軍庫頁島的意義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四百七十一章 祈求和談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五百零二章 尋找多爾袞的蹤跡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六十六章 扣下白杆子兵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二百九十七章 “兩柄利劍”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三百四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三)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二百零二章 驟然緊張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