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

不難想象,一旦這個消息傳遍天下,尤其是傳遍軍中,皇上聲望大漲的同時,更加獲得士兵擁護的同時,也在倒逼朝中的那些文臣提高辦事效率,不敢再推脫和搪塞。

一旦輿論形成,就算所有人都知道,皇上這是在收買人心的一種手段,從而更好更有效地掌握軍權,但朝中的那些官員,不管是屬於哪種黨派,也是無可奈何,也不得不照做?

否則的話,就等於站在大明所有軍隊的對立面!

一時間,隨着思緒的明悟開來,想得越多,黃宗羲等人洞悉了崇禎的圖謀,這是想對付朝中的那些文官,尤其是東林黨一派,將其推到武將的對立面,雖不至於劍拔弩張,水火不容,但兩者的關係也會變得有一些微妙起來,愈發地緊張。

以往的時候,文官集團,之所以讓皇上忌憚不已,能夠掣肘住皇權,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武將淪爲依附文官的存在。

漸漸地,隨着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越來越成熟,雖未有朝廷的明文規定,但文官的權力也是越來越大,尤其是衆官之首的內閣首輔,權力更是高得嚇人。

畢竟,雖然內閣的品階只有正五品,但卻兼任着其他更高品級的職位,亦或者擁有加高品級的虛銜。

所以說,內閣中的首輔之臣,將其稱之爲百官之首,也並不爲過。

不難想象,一旦將軍權從中剝離開來,使得文官與武將處於某種對立面,莫說是內閣,就算是整個文官集團,不分黨派,影響力都將會大幅度下滑,更不用說牽制皇權了。

一時間,想通了這些的衆人,反而沉默了,不知道該如何回覆崇禎?

WWW◆т tκa n◆C〇

若是放在之前,衆人還未參加復社,毫無疑問,崇禎剛剛拋出這個想法,一定會積極響應,紛紛建言獻策,出謀劃策,講述如何寫那篇文章?

復社,名義之上,主要任務,固然是揣摩八股文,切磋學問,砥礪品行,實際上,卻又帶着濃重的政治色彩,社中的許多人,往往以東林後繼自任。

說白一點,復社就是東林黨的一種延伸,更加大衆化的民間組織,從而吸納更多有才識的年輕人,作爲東林黨的儲備人才。

作爲復社的成員,面對皇上的如此行徑,帶着非常明顯的針對色彩,針對朝中的東林黨,不管是出於什麼心思,黃宗羲等人又怎麼可能不遲疑呢?

畢竟,如今之時,朝中的東林黨穩壓閹黨一頭,佔據着諸多的優勢,皇上對文官的下手,就是等同於對付東林黨。

自然而然地,皇上這番的作爲,看似是在倒逼朝中的文官羣臣,卻是主要針對的東林黨。

“怎麼了?這件事情很難辦嗎?”

看着神色不斷變換的衆人,崇禎忽然連連問了一句,臉上卻是掛着淡淡的笑意,樂呵呵地看着他們,似乎並未想過有人能夠迴應,崇禎隨即自說自話了起來,卻使得黃宗羲等人心裡猛然一驚。

“朕知道,就在今年,天下出現了一個名曰‘復社’的文社,乃是由南方的各個文社社團聯合而成,人員雖少,卻都是聚集了許多大明有名的青年才俊,各地的才子,可謂是人才濟濟,而又與朝中的官員有着某種聯繫......”

漸漸地,隨着崇禎風輕雲淡一般的講述,衆人的一顆心直往下沉,愈發的沒底,不禁忐忑了起來,動作輕微的相互對視了一眼。

黃宗羲等人雖然年輕,雖然才華橫溢,雖然有着一顆赤子之心,容易衝動,但深受父輩的薰陶與教導,以及從諸多歷史典籍得到的消息,也知道一個道理,古往今來,朋黨之爭,是每個皇帝最爲忌諱的事情。

皇上雖未言明,但提點與敲打之意已經十分明顯。

畢竟,他們參加的文社,就是聯合組成“復社”的諸多文社之一,即便沒有個人的聲名,但也是相差不多,等同於默認了。

而且,就算是沒有復社的存在,就算沒有參加復社,但在場之人,誰也說不清楚,畢竟,父輩或者祖輩,毫無疑問的,或多或少地都帶着東林黨的色彩。

說話之間,崇禎的目光看似飄忽不定,但總會不時地飄過每個人一眼,帶着幾分深意。

漸漸地,屋子裡的氣氛變得有一些異樣起來,黃宗羲和顧炎武等人的神色是那麼的不自然。

不過,相比於其他人的眼神閃爍不定,有着顧忌,黃宗羲的眸光卻是越來越明亮,變得堅定起來,一想到父親的大仇得報,仇人的伏法,全都仰賴於皇上的出手,等到崇禎的話音剛落,緊跟着,鏗鏘有力地沉聲說道:“皇上,您放心,微臣一定辦好這件事情,寫好這篇文章,最遲爭取後天上報。”

“好~!”

僅僅是一個字,表達了崇禎的滿意,頗爲讚許地連連點頭,轉而輕鬆地說道:“說實話,朕幾乎沒有什麼門第之見,更不在乎手下的臣子是什麼出身,更加看重的是個人的能力,能否辦好事,是否對朝廷忠誠?”

“至於什麼文社啊,像復社這樣的存在,只要不攪亂朝廷,只要不蠱惑人心,只要不爲禍天下,朕並不排斥他們的存在。”

“至於說,復社的成員,經常品評時事,縱論古今,只要不是無的放矢,只要不是惡意攻擊,朕不僅不反對,反而還是歡迎之至,樂見其成。”

這個時候,說到這裡,崇禎的話語忽然爲之一頓,眸子裡的亮光閃過一絲奇異之色,再次拋出了滿含深意的問題,令衆人爲之深省起來。

“不管是復社,還是幾社、聞社、南社等這樣的社團,文人之所以參與其中,成爲其中的一員,不管他們現在想的是什麼,但朕相信,最開始的時候,他們的初衷一定是懷着報國之心,拯救蒼生爲己任的壯志,纔會與志向相投的才子聚在一起,創建社團,爲得就是報效朝廷。”

“只要懷有初心,只要是一心爲國爲民,以後不再搞朋黨那一套,枉顧民生而不顧,那麼,朕就既往不咎,並不在乎他們以前有着什麼的出身。”

“而且,朕也相信,復社也好,其他社團也罷,其中懷着報效國家的有識之士,他們一定有着公義之心,深知一個道理,相對於國家和黎民百姓的利益,其他的並不重要,並不在乎一己私利。”

......

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五百四十九章 駐軍庫頁島的意義第五百八十六章 試驗區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三十六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零零章 潛在的共識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六十章 喜訊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五十四章 隱元隆琦禪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一百零九章 事無絕對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四百七十八章 苛刻的條件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增一減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苛刻的條件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九十二章 宋獻策的謀士氣度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五百五十二章 爭執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十三章 微服出宮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五百一十七章 升的太快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二百零二章 驟然緊張了起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時機
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五百四十九章 駐軍庫頁島的意義第五百八十六章 試驗區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三十六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零零章 潛在的共識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六十章 喜訊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五十四章 隱元隆琦禪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一百零九章 事無絕對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四百七十八章 苛刻的條件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增一減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苛刻的條件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九十二章 宋獻策的謀士氣度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五百五十二章 爭執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十三章 微服出宮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五百一十七章 升的太快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二百零二章 驟然緊張了起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