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

半月之後....

文華殿之上,戶部尚書畢自嚴遞上一份奏摺之後,就在崇禎閱覽的過程中,不疾不徐的緩緩進行彙報着,興奮的神情之中,又有幾分憂慮之意,更像是那種事務繁多的壓力,促成的愁眉緊皺。

“啓稟皇上,山西大同府的貢市,進展的非常順利,卜失兔那些蒙古人也沒有絲毫的異動,格外的遵守互市規則,用他們的牛馬羊等牲畜,換取商人們的絲綢、茶葉等貨物....”

幾乎是一目十行,閱讀的能力不可謂不強大,片刻之間,崇禎就已經看完了奏摺裡的內容,擡頭看向了畢自嚴,打斷了後者滔滔不絕一般的講述。

“畢尚書,先不談論這些....”

崇禎悠然的說出這句話之時,順手將奏摺扔到了一旁,看着有一些錯愕的畢自嚴,眸子裡閃爍着絲絲的興奮與期待之意,進而補充道:“還是說說大明寶鈔地情況,在各個貢市的表現吧。”

“那個....”

畢自嚴遲疑了一下,轉瞬就清醒了過來,恢復了正常,吞吞吐的模樣,神色顯得有一些不自然,繼續說道:“啓稟皇上,大明寶鈔的表現有一些差強人意。”

“關於大明寶鈔的事情,雖然通知那些商人有一些時日,但是,似乎是顧慮於大明寶鈔能否長久流通,能否一直保持它代表面額的價值,擔心紙鈔會迅速貶值,所以,兌換大明寶鈔的商人並不多。”

“即便是有人兌換,但面額和數量都不多,都是一些小面額的紙鈔,除了皇家店鋪,沒有一家兌換的大明寶鈔單張面額超過一千兩,更不用說上萬兩的大明寶鈔。”

聽到這些話,崇禎的眸子裡閃過一絲黯然之色,但聲音依舊如初,詢問道:“也就是說,在大同府開放的那三個貢市,主要還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並沒有多少人使用大明寶鈔?”

“不不...不是的,皇上,也不盡然....”

看到崇禎的神色越來越不善起來,儘管是在保持着鎮定之色,但畢自嚴知道,對方的心裡很不高興,近乎於結結巴巴地連連否認之後,進而補充道:“雖然有不少商人還是使用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但總的來說,在三個貢市之中,還是以大明寶鈔作爲結算手段爲主,進行買賣貨物。”

迅速的說完這一番話,看到崇禎微蹙的眉頭舒展開來,畢自嚴的心裡微微一鬆,面有慶幸之色,繼續說道:“還是皇上英明,讓田國丈和吳邦宰等人,事前採購了大量的貨物,包羅了許多種類,如此才能讓大明寶鈔在貢市順利地進行試點,讓那些蒙古人接受,否則的話,後果....”

“是啊,如果沒有皇家生意作爲支撐,進行兜底,購買蒙古人的大部分牛馬羊,並讓他們用大明寶鈔買到相應的貨物,後果將會難以想象。”附和之時,崇禎的心中微微一鬆,也有一絲慶幸之色。

“可是,皇上,總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吧?”

畢自嚴忽然來了這麼一句,顯得很是突兀,滿臉的憂心忡忡之色,進而繼續說道:“畢竟,每進行一次大明寶鈔的試點,都讓皇家生意進行兜底,這樣也不是辦法啊~!互市的規模還行,要是大的話,就不是皇家店鋪所能維持的了。”

相比於畢自嚴悲觀的表現,此時的崇禎,要更加的樂觀,臉上的笑意漸濃,猶如喃喃自語一樣,極爲自信的接着說道:“放心吧,畢尚書,重新發行大明寶鈔,絕對是明智之舉,乃是利國利民。”

“現在這時候,大明寶鈔之所以沒有獲得那些商人的認可,不過是他們的猜忌心與顧慮在作祟,都在隔岸觀火,作壁上觀,想要看看,大明寶鈔是否真得像宣傳的那樣,擁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可以代替現銀進行交稅。”

“年底之時,只要讓他們看到,大明寶鈔真得具有那個效用,不僅可以用作繳納賦稅,還可以不用再繳納火耗銀,讓一些人嚐到甜頭,到時候,雖不至於紛紛兌換大明寶鈔,但是,不管是兌換大明寶鈔的面額和數量,還是參與的人數,都將會暴增!”

說話之間,崇禎的眸子裡洋溢着明亮的光芒,閃爍個不定,那股自信愈發的明顯和強烈,整個人都散發着某種成竹在胸的氣勢。

“看着吧,年底之時,大明寶鈔不僅得到人們的認可,爭相追捧,價值也會隨之暴漲,要想獲得同等面額的寶鈔,是必要付出更多的現銀。”

看到崇禎說得極爲肯定,是那麼的信心滿滿,似乎受到這股極爲強烈的情緒所影響,畢自嚴頗爲諂媚的一笑,就要附和,似乎想到了什麼,心中一動,生生將到嘴的話語嚥了回去,轉移了話題。

“皇上,你的意思是說,運到陝西和山西的那些大明寶鈔,或是作爲賑災之資,進行興修水利之時,發給那些出勞力的百姓的報酬;亦或是作爲軍餉,補發士兵以往拖欠的餉銀。”

“只要他們用了那些小面額的大明寶鈔,進行繳納賦稅,亦或是從皇家店鋪裡購買東西,只要花出去,就能破解外界的謠言,淡化那些人的擔心和顧慮,將會爲後期大規模的推行大明寶鈔,提供了非常好的有利條件。”

“呵呵...不錯,朕就是這個意思!”

崇禎淡淡一笑,朗聲回了一句,進而滿臉的鄭重之色,繼續說道:“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只要開了一個好頭,讓人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明寶鈔的好處,朝廷的那些宣傳不是虛言,大明寶鈔就能迅速獲得人們的認可,並能夠發行於天下!”

“皇上說得是,確實是萬事開頭難。”

畢自嚴附和了一句,輕輕點頭,這個時候,流露出思索之色,頗爲感慨地轉而說道:“不過,話說回來,一開始的時候,那些商人之所以牴觸大明寶鈔,他們的所作所爲,也能理解。”

“畢竟,相對於現銀和銅幣而言,說穿了一些,大明寶鈔就是一張繪了圖案的紙張,若無朝廷的認證,要不是有着朝廷的信譽在裡面,也就是一堆廢紙,這樣想想,反而能夠理解那些商人的所作所爲,他們的顧慮之處。”

說到這裡,畢自嚴話語一頓,面有難色,猶豫了一下,片刻之後,似乎下了某種艱難的決定一樣,轉而說道:“皇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裡,朝廷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不僅重施一鞭法,還有諸多的土地改革,以及追回軍屯田、並對其進行改變,再加上大明寶鈔的事情,微臣實在是有心無力,即便動員戶部的全部人手,也很難做到盡善盡美......”

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五百八十六章 試驗區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第八十章 化名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四百九十八章 架空那些首領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實在在的好處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五百九十三章 雙喜第三百六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構圖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四百四十二章 摻沙子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四百零七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四百零九章 明君聖主的相似點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欣欣向榮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四百一十一章 轉移注意力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十四章 錐刺奸臣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限渲染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五)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查土地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對立面第五百七十八章 密碼和密碼本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零零章衝突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四百五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
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五百八十六章 試驗區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第八十章 化名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四百九十八章 架空那些首領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實在在的好處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五百九十三章 雙喜第三百六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構圖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四百四十二章 摻沙子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四百零七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四百零九章 明君聖主的相似點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欣欣向榮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四百一十一章 轉移注意力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十四章 錐刺奸臣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限渲染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五)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查土地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對立面第五百七十八章 密碼和密碼本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零零章衝突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四百五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