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

在衆人心情沉重而複雜之時,宋應星忽然提出了這麼一個建議,話音剛落,臉上滿含希冀之色,直直地看向洪承疇與孫傳庭兩人,神情顯得是那麼期待。

“是啊,洪大人,孫大人,轉移災民,向西南遷移人口,相對而言,是目前最好的救災之策。”

賀人龍驚呼了一句,滿臉的興奮之色,也滿含期待地看向兩人。

然而,回答他們的卻是,洪承疇和孫傳庭再次一陣苦笑,後者更是連連搖頭的同時,沉聲說道:“遷移人口的這個法子,本官和洪大人早就想到了,並向朝廷做出了奏請,然而,皇上卻沒有同意,只是做出了一個指示,新招撫的亂民,暫時收編,先不要放歸,等待朝廷的後續處理......”

河南,開封府....

巡撫衙門,客廳之上,丘兆麟笑臉迎人的站在那裡,雙手不斷地楫禮,對着面前的一人,朗聲說道:“呵呵...恭喜祝兄,改任爲浙江巡按御史,糾察地方官員,到如此富庶之地,足可見皇上和朝廷對您的重視啊~!想必再過不久,還會繼續高升,得到皇上的委以重用!”

“哎...邱兄,都是自己人,何必還如此客套?改任爲浙江巡按御史,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雖然也是一種升遷,但還是一個得罪人的差事兒。而且,浙江可不同於山西,那裡的水更深,各種勢力盤根錯節,一個不小心,很有可能再難歸來。”

祝微連連擺手,笑聲之中,夾雜着幾分苦澀之意,更多的還是對未來的無限擔心。

北方的藩王雖多,但卻有一系列的大明律例和皇室宗親的族規約束,極爲嚴格。然而,那些江南士紳就不一樣了,雖然地位不顯,沒有什麼爵位,但是他們更加的危險。

如果觸犯了他們的利益,他們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得出

這個時候,似乎想到了什麼,祝微的神色一斂,變得凝重不已,又有幾分擔心之意,直直地看着丘兆麟,輕聲問道:“邱兄,在山西時,我就曾經聽說,由於改革的過於厲害,因此得罪了河南當地的豪強,使得他們背地裡下狠手,買兇行刺,您沒事兒吧?”

“呵呵...沒事兒,沒事兒,有勞祝兄掛心了。”

丘兆麟笑得燦爛,一副風清雲淡的樣子,就好像被人行刺的不是他一樣,顯得很是不在意,更是身體微微一側,右手前伸,朗聲說道:“祝兄,來來,咱們坐下說,不說這些不高興的事情,邱某還有一事,想要請教一下,想要尋求祝兄的解惑呢。”

“哦...邱兄,究竟是何事情,讓你說得如此興師動衆?”

詢問之時,祝微已經坐了下來,雖然同爲臨川三大名士,還是爲丘兆麟的這份灑脫,無懼於地方豪強的報復,欽佩不已。

這個時候,丘兆麟也做了下來,等到侍女上完茶,離去之後,神色變得鄭重無比,這才緩緩張開了口,說出了自己的疑惑之處。

“祝兄,是這樣的,您也知道,陝西的災情開始蔓延,河南首當其中,最先受到波及,災情已經凸顯出來,雖然不像陝西那麼嚴重,但是,以邱某之見,僅就災情而言,恐怕河南將會成爲第二個陝西,連年陷於旱災這個泥沼之中。”

“爲了避免像陝西那樣,河南出現大規模的民亂,因此,邱某就起草了一份奏章,請求皇上能夠頒發一道皇室宗親旨意,讓河南的諸王儘可能地讓出一部分藩地,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天災,安置災民。”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皇上好像並不着急,好像並不覺得,河南的災情會演變成陝西那般嚴重,給予的答覆更是讓人奇怪,不僅沒有答應,還讓我起草一份名單,凡是受災百姓,讓他們隨時做好準備,前往最近的山東,登萊等地。”

看到祝微的神色漸漸凝重起來,露出淡淡的思索之色,並未作出迴應,丘兆麟面有焦慮之色,繼續說道:“遷移災民,安置到他處,雖不是救災的上上之策,但也是歷代常做的應對之策,這沒有什麼好置疑的。”

“可是,最爲關鍵的是,根據我瞭解到的情況,山東也漸漸有了災情,情況不會比河南好多少,邱某實在不明白,皇上爲何那樣做?”

“去年之時,從河南和陝西遷移百姓,前往西南等地,邱某還能理解,雖然雲貴那些地方,比不得江南,但也算是氣候適宜,不缺少耕地,罕有天災,非常適合安置災民。可是,可是,山東完全是不一樣的......”

“邱兄,我大概猜到了皇上的用意了......”

這個時候,祝微忽然打斷了丘兆麟的講話,尤其是聽到後者的最後一番話,眼前一亮的同時,露出恍然之色,意味深長地吐出幾個字:“邱兄,恐怕皇上屬意的安置災民之地,不是山東,而是另有他處。”

“還請祝兄解惑~!”丘兆麟心中一動,直直地迎向祝微那充滿莫名味道的目光。

“邱兄,你想,去年之時,遷移的百姓之中,以陝西的災民爲主,表面上來看,雖是爲了緩解陝西的災情,爲了減輕孫傳庭他們賑災的壓力。”

“然而,最後的結果卻是,朝廷解決了西南經久未絕之患,爲今年徹底平叛安奢之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及彼,細細分析和對比的話,恐怕皇上的安置之地,不是山東,而是......”

祝微的話音戛然而止,在這個時候,賣了一個關子,嘴角噙着絲絲笑意,滿含深意地看着丘兆麟。

“而是遼東!”

丘兆麟本就是一個極爲聰明之人,經此一點撥,頓時豁然開朗,打開了思緒,緊跟着吐出這四個字之時,眸光閃爍,亮晶晶的,有了進一步的猜測。

“祝兄,邱某還有所耳聞,由於陝西的災情日益嚴重,孫傳庭和洪承疇提出了一個頗爲極端的平叛之策,力主圍剿,而皇上的態度依舊,恐怕招撫的那些亂軍,安置的辦法,也是與河南差不多。”

兩人相視淡淡一笑,沒有再多說什麼,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共識。

c

第一百零零章 潛在的共識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十九章 鐵公雞岳父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四百五十章 碾壓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個精明的商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無絕對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貿易的條件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最爲粗糙的飛行器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六十四章 吏制改革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五百五十二章 爭執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請名單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揚揚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五百四十四章 治癒天花的藥方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
第一百零零章 潛在的共識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十九章 鐵公雞岳父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四百五十章 碾壓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個精明的商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無絕對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貿易的條件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最爲粗糙的飛行器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六十四章 吏制改革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五百五十二章 爭執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請名單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揚揚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五百四十四章 治癒天花的藥方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