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

京師....

乾清宮之中,崇禎像以往那樣端坐在那裡,卻沒有再處理政務,而是望着對面的幾人,分別是李過、高桂英、姽嫿將軍林四娘和秦良玉的兒媳張鳳儀。

此刻,除了崇禎的神情平靜之外,臉上還掛着和煦一般的笑容,李過等四人的臉上卻滿是疑惑,心中更是好奇無比,四人之中,也就張鳳儀還有一些地位,一身的武官裝束,足以說明她的地位最高,有着相當的品階。

至於姽嫿將軍林四娘,隨着衡王的削藩,也就是一個普通女子,儘管服飾華麗,眉宇間有一絲英氣,顯得是那麼卓爾不凡,自有一股不一樣的氣質。

“四位,想必你們一定很想知道,朕將你們之中的人千里迢迢地召到京城,究竟是所爲何事?京城有的是名人雅士,各種人才,爲何偏偏選中了你們?”

剎那間,四人都屏息凝神了起來,豎起了雙耳,傾聽着崇禎後面的話語。

“朕是一個爽快之人,不喜歡那種藏着掖着的磨磨蹭蹭,總是打啞謎的那種談話與做事風格,若無必要的話。”

雖然這樣說,崇禎還是弄出了這麼一句廢話,但四人也沒有當一回事兒,而是極有耐心地等待着,誰讓人家的身份擺在那裡呢?

“實話告訴你們,朕準備建立一個忠貞營,主要由女人和十幾歲的少年組成,而朕準備交給你們處理,你們之中,有人是軍中的將軍,有着豐富的實戰經驗;有人學富五車,有着極爲淵博的學問;有的人雖然出身於普通人家,但也是自有的優勢,對於民情更爲了解......”

隨着崇禎的講述,張鳳儀等人從一開始的恍然,漸漸又爲之迷糊了,新的疑惑爬滿心頭,讓她們這些人組建忠貞營,這不難理解,畢竟,每個人的身手還算不錯。

最爲關鍵的是,忠貞營是由女人和少年組成,由他們負責,那就再合適不過了。

畢竟,同爲女人的張鳳儀、高桂英和林四娘,訓練那些女兵,要方便的多。

可是,聽到最後,皇上居然說,還要走到底層,瞭解民情,這就和組建忠貞營有一些風馬牛不相及了。

然而,衆人的這種疑惑並未持續多久,隨着崇禎又拋出了一個話題,頓時使得他們明白了,皇上爲何這樣做?想要幹什麼?

“你們也知道,如今之時,天下各地,各種天災不斷,時有發生,即便有着朝廷的全力賑災,但也有鞭長莫及、力有不逮的地方,無法做到周全,或多或少,總會有一些紕漏。”

“比如,或是兵荒馬亂的原因,或是天災使然,亦或是家庭不幸福,等等,諸如此類的原因,使得各地都有很多的孤兒和苦無依靠的婦女,後者還好一些,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總能夠找到一些事情做,養活自己。前者就不一樣了,完全沒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因此,在組建忠貞營之前,朕準備從個人腰包裡,拿出相當一部分銀兩,在一些重災區,或者某些地方,弄個孤兒院,專門收養那些流浪街頭的孤兒,讓他們能夠活下去的同時,也能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可以讀書寫字,免得誤入歧途。”

......

這一刻,儘管知道了崇禎的意圖,爲何設立孤兒院,四人還是動容了,身體裡涌現一股莫名的情緒,讓他們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動,不知道該說什麼?

先不說設立孤兒院,收養流浪街頭孩童的諸多繁瑣,單單是所需要的銀子,也是一筆極大的開支,即便皇上有着皇家生意作爲後盾,就算是“兩行一口”的獲利不菲,生意興隆,但無疑,也是一個極爲沉重的負擔。

與此同時,身爲女子的張鳳儀、林四娘和高桂英,心中更是震動不已,相比於設立孤兒院的種種艱難,更是對組建忠貞營震撼不已,心裡有着莫名的情緒,或困頓,或希冀,亦或是興奮,等等。

自古以來,不乏女子當兵,爲將一方,統兵打仗,但卻鮮有女子軍隊,即便是有,也不過是權貴們爲之取樂的對象,並不是真正的用於對敵打仗。

說是女子軍隊,不如說是另一種形式的侮辱與調笑。

當然,這種體會,以林四娘最爲深刻,最爲心酸。

忠貞營就不一樣了,聽皇上這意思,和大明的其他軍隊一樣正規,一樣有編制,要在兵部報備,具有軍籍,而不是皇上一時的心血來潮,只爲取樂。

若是真這樣的話,那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完全打破了千百年來的固有觀點,對於女人的某種桎梏,提高女人在社會上的地位。

其他三人或許還沒有反應過來,但身爲軍人的張鳳儀,心中更加震撼的同時,憑着對軍隊的瞭解,更能體會到這意味着什麼,比林四娘和高桂英更加知道,忠貞營的存在,女子地位的提升,有多麼的大。

按照如今大明的軍規軍紀,正在推行的改革,更加側重個人的能力,而非是出身什麼之類的,一旦女子從軍,也就意味着,她的個人婚姻,不再像傳統那般,任由擺佈,具備了一定的個人話語權。

畢竟,對於朝廷的忠義,要大過一般的孝義人倫。

因此,有着官職或者爵位在身的女子,已經脫離了父母的完全掌控,有了一定的個人自由,父母不可能再像過去那般指使着她們,決定着她們的前途與命運。

腦海裡閃過這些念頭之時,就在其他人還處於震驚之際,沒有反應過來,張鳳儀的一顆心卻是“砰砰”直跳了起來,緊張的同時,有着莫名的興奮。

崇禎的話音剛落,爲了確定自己的猜想,張鳳儀忍不住地試探性的問道:“皇上,那個,您所講的忠貞營,組建之後,是有編制和軍籍的嗎?也是和其他男子軍隊同等待遇嗎?”

隨着張鳳儀的連連拋出問題,冰雪聰明的林四娘和高桂英頓時就反應了過來,已經知道了對方想要表達什麼,剎那間,也是滿懷欣喜,帶着期待之色,雙雙跟着望向了崇禎,一顆心也“砰砰”直跳了起來,緊張不已。

“當然~!”

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轉移注意力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限渲染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對立面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億”和“兆”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八十四章 慫恿第四百九十四章 帥才?梟雄?第九十章 三卦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兩柄利劍”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功補過第七章 莫名的慶幸之感(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四百零七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六甲海峽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倆(一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胃菜”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四百九十八章 架空那些首領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
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轉移注意力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限渲染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對立面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億”和“兆”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八十四章 慫恿第四百九十四章 帥才?梟雄?第九十章 三卦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兩柄利劍”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功補過第七章 莫名的慶幸之感(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四百零七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六甲海峽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倆(一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胃菜”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四百九十八章 架空那些首領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